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古老国家里,该做什么来让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

“你说的非常对,艾拉。这个人的确象你说的,非常聪明,简直有些聪明过头了。”赫德叹了口气,说道。

“我去夏宫觐见尊敬的皇太后陛下时,结识了他的两位夫人,她们一个是乾国人,一个是日本人,都是非常美丽和可爱的人,她们俩相处得非常好,如同亲姐妹一般。我很奇怪,为什么两个人会同时爱上一个人,相互之间竟然没有丝毫的嫉妒。”赫德夫人接着说道,“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女人有很多,并且也象夏宫中的这两位夫人一样,彼此相处得都很好,没有人试图想要独自占有他的宠爱,这和皇宫里的那些勾心斗角的妃嫔完全不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听到夫人说到的这个情况。赫德笑着点了点头,“是的,非常不可思议,我真是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他笑着笑着,脸色渐渐的变得严肃起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象他这样的人,乾国皇太后虽然非常信任他,但也对他的能力感到害怕。所以会将他的两位夫人和她们的孩子留在宫廷之中。”赫德夫人说道,“她们其实是人质。”

“是的,这样的人,如果变成敌人的话,实在是太可怕了。”赫德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可能会成为我的敌人。”

听了丈夫的后一句话,赫德夫人吓了一跳。

“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呢?罗伯特?”

“因为,我的好几次推销军舰的计划,都或多或少的被这个人干扰了,而没有能够成功。”赫德有些郁闷的说道。

“是吗?”赫德夫人握了握丈夫的手,温柔的安慰他道,“也许他也和你一样,对乾国的海军建设充满了热情,只是他还不了解你的梦想,所以你们产生了误会,如果消除掉误会,我想你们这两个优秀的人,是不会发生战争的。”

赫德夫人了解自己的丈夫,这位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人,19岁时就以一名对乾外交人员踏进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因为好学、勤勉、处事积极,28岁时就荣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宝座,他以特有的热情和认真精神,使海关成为当时乾国官僚机构中效率最高、最为廉洁的部门,而海关的税收也成为乾国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柱。

岛屿民族从来不缺乏对大海的热情,作为英国在乾国的利益代言人和攫取者,赫德在控制乾国海关行政管理权,干涉乾国内政的同时,对于乾国创建新式海军的计划也异常热心也许是他管理下的海关过于高效的关系,使他有足够的精力“不务正业”,早在9061年,赫德就参与了“李泰国阿斯本舰队”的筹划和谈判,是为其介入乾国海防事业的最早实践,那一次虽然有敬亲王的暗中支持,但最终因为李泰国的刚愎自用和愚蠢妄行,以及乾国皇太后和以曾伯函为首的乾国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而流产。

虽然有过这次重大的挫折(“李泰国阿斯本舰队”事件和林逸青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某种程度上在赫德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但赫德并未就此罢手。在日本侵犯苔湾事件发生后,关于建设西式海军的提案重新引起了乾国政府的重视,赫德借此再度插足乾国海军建设领域,他极力向乾国政府推荐英国建造的铁甲舰(原本卖给土耳其的那两艘)和撞击巡洋舰,但由于乾国福州船政局已经建造的装甲巡洋舰的性能要超过他所推荐的阿姆斯特朗公司推出的重炮撞击巡洋舰,加之当时的船政大臣丁雨生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绍泉争夺起有限的海军经费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导致由赫德牵头购买英国军舰的计划破产。

对于这一次的购舰失败,赫德非常恼火,他多方打听,才知道丁雨生之所以敢如此大张旗鼓的同李绍泉相争,是因为这个叫林逸青的人,给了福州船政局更好的铁甲舰设计方案!

赫德曾经想要设法反对这个方案,但最终因为自己对于海军的知识太过贫乏而作罢。

尽管赫德对乾国海军建设充满了热情。但实际上他本人对海军、军舰并无太深的了解,他的有关信息和知识大都得自乾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而这个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正是为乾国联系购买军火、舰船。在接连两次失败之后,赫德仍没有气馁。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加上乾国财政困难,暂时无力建造和购买铁甲舰,为了应对俄国海军的威胁,敬亲王和李绍泉都同意购买“小船架大炮”的蚊炮船也就是伦道尔式炮艇来应急。

购买伦道尔式炮艇的大成功使得赫德意气风发。对乾国国内当时针对那些伦道尔式炮艇的批评之声毫不介意,而是一心一意的做起了乾国海军“总司令”的美梦,并积极鼓动乾国购买更大的军舰,借以一步步实现对乾国海军控制权的掌握。赫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乾国朝廷提出了成立“海防总署”,由其出任总海防司的设想,以便直接控制乾国的新式海军,这个计划原本已经得到了敬亲王的默许,但因为北洋大臣李绍泉和南洋大臣丁雨生的联合反对而迟迟不能落实。

而李绍泉和丁雨生反对的一个重要理由,便是乾国应该自建铁甲舰。而万吨级的大型铁甲舰难以一蹴而就,应当从5000吨以上万吨以下的舰艇开始,“由二等至一等”,循序渐进,而这种铁甲舰的设计方案,又是来自于林逸青!

乾国朝廷又一次认可了两位地方重臣的建议,并将福州船政局升级为了全国性的造船机构,并委派一名皇室成员出任船政大臣,这位新到任的船政大臣很快便在厦门开工新建一座更大的造船厂,为上马铁甲舰作起准备来。而赫德经过打听。得知厦门造船厂的计划和选址,仍然是林逸青在暗中主持。

接连坏了自己的事,也难怪赫德要对林逸青耿耿于怀了。

“我觉得,你应该和他会一次面。罗伯特。”赫德夫人建议道,“他刚刚金榜题名,你可以借着为他祝贺的名义,去拜访拜访他。”

“那样做的话,似乎有讨好他的意思,可我不想给外界留下错误的信号。”赫德摇了摇头。“我毕竟代表着女王陛下的政府,不应该随便的向一个乾国人屈尊。他毕竟现在只是一个进士,和李绍泉总督的身份是完全不同的。”

“那这样吧,我来想办法,让他主动来拜访你,罗伯特。”赫德夫人略一思忖,突然有了主意。

“噢?你有什么办法?”赫德看到夫人满有把握的样子,不由得一愣。

“我经常去夏宫,和林夫人很熟悉的,林夫人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善解人意的人,我把我们的想法传达给她,她是会知道该怎么做的。”赫德夫人微笑着答道。

“那太好了!谢谢你!艾拉。”赫德感激的握住了夫人的手,他的心中,充满了和林逸青会面的期盼。

但此时赫德并不知道,林逸青主动拜访他之前,要先去拜会另外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因为林逸青的即将到来而烦恼不已。

夜间,大学士李高阳又一次失眠了。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那天的奉召入园觐见中……

“李中堂年纪大了,坐着回话吧。”仁曦太后看着有些局促不安的李高阳,脸上满是和善的笑容。

“臣谢皇太后恩典。”李高阳虽然是坐在了铺着厚垫子的绣礅之上,但不知怎么,却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因为他料到了,仁曦太后召见他的目的,会是什么。

“李中堂,我见你气色尚好,原本还担心这次考试衡文,会把你累到呢。”仁曦太后微笑着说道。

“臣谢皇太后圣眷挂念,只是这几日睡眠有些少而已。”李高阳恭声答道。

“这一次为国选拔贤才,真是辛苦你们这些老臣了!”仁曦太后叹了口气,说道,“我一介女流。学问肤浅,也知道国无忠臣良将,必不长久,只盼着这一回。不要漏了国之栋梁才好。”

听到仁曦太后的这句话,李高阳的心又一次悬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这“国之栋梁”指的是哪一位了。

“对了,一甲的三人,去你府上了没有?”仁曦太后又问道。

“回皇太后的话。新科一甲三名曾先后前往臣府上拜望,然臣以为,此是为国选才,不宜私会,加之臣身体不适,是以俱都回绝了。”李高阳垂首答道。

“这可就不对了,李中堂,照这读书人的规矩,点状元的考官,便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应该上门递门生帖子才是,哪里有金榜题名不拜老师的道理?李中堂万万不可自谦太过,他们这几日当会再来,李中堂切不可再称病拒之不见。”仁曦太后说道。

听了仁曦太后的这番话,李高阳的心里一阵发苦。

对于新科状元陈冕和榜眼王桂琛来拜他,他其实并不想拒绝,只是因为那个探花是林逸青,所以才一体拒之门外……

他身为“北清流”的领袖,怎么可能有林逸青这样的门生?

而刚才仁曦太后的话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林逸青这个门生。无论他心里愿不愿意,都得收下!

这可真是要了他的老命啊!

一想到“南清流”的领袖翁叔平听说他李高阳收了林逸青为门生后脸上可能出现的表情,他就痛不欲生。

自己门下,出了一个娶了“法兰西王妹”的状元洪筠。就已经够他受的了,这一次又来了个曾经“带甲十万,纵横东瀛”的杀人魔王,他李高阳的学生,还真是“人才济济”啊!

那一天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了园子回到家里的,直到现在。他的精神,因为这件事,仍然处于恍惚之中。

他早就得知林逸青会参加此次会试,阅卷的时候他也是睁大了眼睛,寻找着一切可疑的蛛丝马迹,只要稍有偏离圣贤之道的字句,他便会将这个人的考卷打入另册,以防林逸青趁虚而入。

而在最后定评的时候,他也确定了,是各位考官画圈最多的三份考卷入选。

可就是这三份考卷之中,有一份便是林逸青的!

要说是他一个人走了眼的话,也许有可能,但这可是十多位考官一起阅卷后的结果啊!

他事后还专门找回林逸青的卷子详读,发现林逸青确实是依着圣贤之言做的一篇锦绣文章,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林逸青的卷子,他甚至都想把文章抄下来拿回去给门生们传阅了!

但他还是打死也不相信,林逸青能写出这样深通圣贤之道的文章!

这怎么可能啊!

李高阳难以入眠,忍不住披衣而起,坐了起来。

他知道,林逸青肯定是还会来递门生帖子的,他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收,但仁曦太后的话说的又是那样的明白,要他非收这个门生不可!

皇命不可违!他当然知道,如果硬要抗旨不遵的话,他的仕途,很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该怎么办才好呢?

李高阳就这样呆呆的坐着,看着窗外,直到黑夜遁去,曙光初现。

就在李高阳魂不守舍之际,仆人来报,称张霈伦求见。

听到是自己真正的得意门生张霈伦求见,李高阳这才强打起精神,换了衣服,来到了客厅。

“老师,您身子不舒服吗?”张霈伦看到李高阳气色不好,立刻关切的问道。

“没事,没事。”李高阳摆了摆手,“昨儿个晚上有些没睡实而已。”

“老师,您是不是因为那林逸青要上门拜师,所以才难以入眠?”张霈伦看着李高阳的脸上表情,立刻便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你都知道了,还问什么?”李高阳叹了口气,“昨儿个皇太后召我进园子觐见,说的也是这个事。”

“皇太后怎么说?”张霈伦闻言立刻问道。

“皇太后还能怎么说?要我收了他为门生呗!”李高阳哀声道,“我怎么能有他这样的门生啊!”

“老师切不可如此烦恼,那林逸青虽然在士林声名不佳,但这圣贤之道,他还是懂得的,以学生看,老师不妨雅纳之,以德教化,使其成为老师真正的弟子。”张霈伦说道。

“侑樵,你说什么?你要我当真收他为弟子?”李高阳没想到张霈伦会劝说自己收林逸青为弟子,不由得大吃一惊。

“正是!老师,皇太后也要您收他为弟子,其实就是看中了老师的德望和学问,可以感化此人!子曰:有教无类。若是此人日后在老师门下,成为治世安邦之贤才,老师又何必在乎他的过去呢?”张霈伦劝道。(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七百七十三章如此师生

听到张霈伦的劝说,李高阳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侑樵,你是来给那林逸青当说客的么?”

听到老师语气颇有些严厉,张霈伦朗声说道:“老师多心了,那林逸青来京已有一阵子了,学生虽对其颇为赞赏,但为避风言,从未与其见面,今日向老师建言,一是为国荐才,二是为老师设身处地着想,并无私意。老师可以不纳学生之言,学生只是担心,日后老师会为今时不受林氏门生礼而后悔。”

李高阳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过了,但又不好意思向张霈伦道歉,只能叹了口气,垂下了头。

见李高阳似有悔意,张霈伦也放缓了语气,换了一个角度再次劝道:“老师,就算您不肯收林逸青这个探花为门生,可状元和榜眼二人并无过错,您一体拒见,也极是不妥,消息传将出去,老师当如何向天下人交待?难道是皇上主持之殿试一甲三名全都选错了不成?您如此当置皇上于何地?”

李高阳猛醒过来,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你说的是,侑樵,我……真是老糊涂了!唉!”

“老师勿忧,学生料定,这几日他们三人还会再来,”张霈伦安慰李高阳道,“少则三日,多则五日,老师等着便是了。”

“今日若非侑樵,几乎坏了大事。”李高阳又一次叹息起来。

张霈伦又安慰了李高阳一番,师生二人在又谈论了一会儿之后,张霈伦告辞而出。在张霈伦走后,李高阳心中不再纠结,感到精神也好了不少,于是他便静下心来,决意安心休养,等着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的再次上门。

正如同张霈伦所说的,时隔五日之后,新科状元陈冕、榜眼王桂琛、探花林逸青三人联袂来拜。向李高阳执弟子礼,递门生帖。

这拜师礼自有一套繁文缛节,但林逸青注意到,状元陈冕和榜眼王桂琛在向李高阳递门生帖时。李高阳接了帖子,却并未向他们回礼,而独独接自己这个探花的门生帖时,李高阳起身向自己回了一礼,他当时心下便感到奇怪。以为李高阳是有意为之,可能是想要藉此挑拨自己和另外两人的关系,但他发现陈冕和王桂琛似乎是知道个中缘由,并无异色,心中更加疑惑了。

在拜师礼完事之后,李高阳便和他们三人交谈起来,和林逸青原本想象的他有可能给自己难堪不同,李高阳对他们三个都很和蔼,言谈之中也没有刻意的冷落自己,除了谈论圣人之道的话题外。李高阳竟然还和他们聊了一会儿洋务,并谈了一些他自己的见解,并非象林逸青想的的那样,是一位保守顽固的老儒生。

在谈了一会儿之后,有仆人前来提醒李高阳服药,林逸青三人知道他这是借身体不好向他们暗示送客,于是全都起身告辞,李高阳还亲自送他们三人出门,上了车轿。

到了晚间,林逸青在得月楼酒家作东。请陈冕和王桂琛二人吃饭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最看中科甲同年,同榜者日后分别为官,遇事都会相互照应,已经成了官场惯例。他们三人同是一甲,自然要好生亲近。

三人说起白天递门生帖的事,林逸青特意问起为何李高阳不向他们二人行礼,二人都笑了起来。

“瀚鹏,咱们三人虽然全都没有官职,但你可是有爵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