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守忠老老实实地说:“我不知道。”

赵沃笑了起来。手指着帐外的军兵又问:“黄守忠,我看你治军的能力还在刘仁义之上。你来告诉我,这些人如何?”

黄守忠沉吟了一下:“很是好看。不过……”

赵沃拉下来的面孔略略松弛:“不过什么?”

“这些兵适合检阅,守忠以为,打仗是不行的。”黄守忠言语保守,他这么说已经很顾及桂军的面子了。

方才过这些桂军精锐的枪林,黄守忠和杨著恩表现得很是轻松,因为不需要动手,他们已经看透了这些桂军的实力。

张永清等三人带来的那些滇军,比起这些桂军来。强得实在是太多了。

别的不说,从这些桂军手上的兵器就能看出来。

竟然是青一色的旧式抬枪!连一支洋枪都没有!

看到两名黑旗军将领如此的轻视他引以为傲的桂军精锐,赵沃的脸色又有些变了。

其实也难怪黄守忠和杨著恩轻视前来支援黑旗军的桂军,在大乾帝国各省的驻防军中,桂军的装备本来就非常差。

虽然大乾帝国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已经开始多年,导致了军事上的很大变革,一些主力军队如湘、淮军等,已经开始从单纯使用刀枪剑戟等传统冷兵器逐步过渡到使用洋枪洋炮等热兵器,军事技术也从过去的肉搏梃击捉对儿厮杀改为枪炮对射,据阵相抗。但广西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封闭省份。虽然有以黄桂兰为统将的淮军的影响,但变化仍是极其缓慢。这在武器装备上即可略见一斑:在光旭八年以前,桂军基本上还是操持冷兵器。奉命入越援助黑旗军之后,才陆续添购和装备热兵器。但也只是一些样式陈旧、质量低劣的前膛枪和杀伤力极其有限的小型土炮,这样的装备,比起黑旗军来都差得太远,怎么可能和装备精良的法军见阵呢?

听到黄守忠这么说,黄桂兰的脸上却出现了一丝微笑。这支桂军总数不过四百,号称天下无敌。是赵沃麾下的精锐,但比起他手下的一些新锐营,却是差得太远。

“你说他们不能打仗啊!”赵沃拖长了声音,“那我倒要看看,你黄守忠麾下,都是些什么样的兵了。”

黄守忠笑了起来:“军门说笑了,说到打仗,如果只是比较几个兵将的实力,那我们现在早该递上表章请朝廷赐罪。如果只是比较几个兵将的实力,军门您也不必在这里了。法军枪炮精利,军门麾下锐卒,用的却都是抬枪,我想多一句嘴问下,朝廷就没拨付给军门洋枪么?”

“法夷的洋枪虽快,但一枪只能放一子,而我军抬枪一枪可容数十子,是一枪可敌其数十枪矣,并可及七八十步,其放法与鸟枪相同,操作简便,不用逼码铜帽,不怕用竭。”赵沃说道,“朝廷误信人言,解来大批洋枪洋炮,士卒俱不会施放,全然无用,哪比得抬枪,其易用过子母炮,子母炮须会放,抬枪则人人能放,两相较之,优劣岂不了然?”

黄守忠和杨著恩对望了一眼,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憋不住的笑意。

“军门,我斗胆再问一句,那些个洋枪,现在哪里?贵军不会用,我们黑旗军会用,且正缺少枪械弹药,若是军门能把这些洋枪给我们,我们定能将法军打败,收复河内!”

“你们来得太迟了!那些个洋枪,现下都送给越南官军了!你们若是想要,等下一批运到吧!”赵沃答道,“不过我已奏请多发抬枪了。下次运来的能否是洋枪,却不好说了!”

“军门,我们黑旗军已经归顺朝廷,朝廷答应接济我们饷械。给我们十万两银子,洋枪三千杆,大炮十尊,至今只收到六万两银子,枪炮一无所见。法国人眼瞅着要打过来了,这边缺枪少弹的,您竟然将枪炮都给了越南官军,为何不知会我们一声呢?”黄守忠气往上冲,嗓门不自觉的变得高了起来。

赵沃本是文官,突见黄守忠发怒,吓了一跳,一时间竟然给呛在了那里,不知所措。

“黄将军对战胜法夷收复河内倒是很有信心啊!”林苑生长身而起。黄守忠盯着他看,这个人虽然已近中年。但却是一幅白衣不染、出尘缥缈的样子,保养得宜的面孔没有留下一丝岁月的痕迹,“但不知道黑旗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让你这样有底气?”

黄守忠闭口不言。他不是那种锐利如刀锋的人物,面对林苑生的时候,他宁可少说一句免得漏嘴,因为他觉得这个人的心思深沉的简直可怕!

“黑旗军号称有上万之众,我看有四五千也就不错了。你说我军不可战,那我就给你们枪炮,看你们能打成什么样来。”林苑生冷笑道。

一直沉默着的杨著恩突然高举食盒。打断了林苑生的话:“刘提督让我们送北圻特产给赵军门和黄军门品尝。”

黄桂兰的脸上掠过了一丝愕然,随即冷笑道:“你们刘提督倒会玩虚的。”他看了眼赵沃,招了招手,“呈上来吧。看看北圻产的是什么东西。”

食盒里简简单单四色碟子,一碟白一碟红一碟青一碟黄,看着十分好看。黄桂兰望了一眼黄守忠,眼神里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

林苑生神态依旧从容,他伸手进去从那黄色的窝头上掰了一块放进嘴里咀嚼了一下,稍稍有些吃惊。“今年的稻谷?”他笑了笑。“抢收几亩也不奇怪,可惜现在河内城外的稻田都干净了。”

黄桂兰这才明白过来,夹了一块青色的凉粉送进嘴里,那是番薯面做的。这时正是收获番薯的季节。番薯凉粉十分滑爽,黄桂兰也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才说:“不错,倒是挺好吃的,就是不顶饿……”脸上满是不屑的表情。

那碟红色的是鱼。林苑生望着那碟鱼,嘴里缓缓地念:“网得一篮堪换酒,江乡渔父乐逍遥。……这红河里的鱼倒也是不少啊。”

白色的碟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是白切肉,一片片切得几乎半透明,只有表皮粘连在一起。只是这肉有皮而无脂,也没有寻常猪牛的肉纹肌理,看起来十分奇怪。林苑生的脸色终于微微变了,对赵沃说:“大概是肉芫,中土叫做太岁肉的东西。”

黄守忠点头称是:“林大人博闻强记。这就是肉芫,土人也叫它肉蘑菇。好多人家都在水缸里养一块,可以长到几面大小,若是割了一块来吃……”

“一夜就会长回来是吧?”赵沃也有些好奇,“我以前也听过,只当是传说呢?”他拿了一片晶肉放到嘴里,“味道倒是不坏,跟猪肉似的。”他忽然展颜一笑,“如此说来,你们是当真缺粮了?”

黄守忠点了点头,说道:“黑旗军上万之众,吃饭也不容易啊!虽说在保胜抽厘,每年得银不过八万两,根本不够花销的。”

赵沃哈哈大笑:“想不到你这粗人还真会办事。你们刘军门的意思我明白了,回去替我谢谢他的这盒子吃食!你们枪炮不足,我这里没有,黄军门那里有,可以接济你们一些!你们不妨再和法夷见上几仗。既然你们粮食不足……”他望了一眼林苑生,“我们也给你们一些吧!总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是不是?”

听到赵沃要自己接济黑旗军枪炮,黄桂兰在心里暗骂赵沃,表面上却是一副笑容,“枪炮我来给,粮食赵道台给,你们就安心的打仗吧!”他有意无意的又强调了一下赵沃的道台身份。

对于受广西巡抚徐延旭器重的这位候补道台,黄桂兰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的。

黄守忠和杨著恩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他们现在只是为完成了刘仁义交待给的任务的而欣喜不已。

当看到黄桂兰给的竟然是江南制造局仿制的德国毛瑟步枪时,黄守忠和杨著恩欣喜之余,却又感到大惑不解。

他们俩明明看到,黄桂兰手下的士兵,用的都是前膛旧式洋枪啊!有这么好的新式后膛洋枪,为什么不用呢?

如果说赵沃是一介书生,根本不懂军事的话,黄桂兰身为广西提督,又出自于洋务大佬李绍泉的淮军门下,不可能不知道洋枪的好处吧?(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七百九十四章调兵遣将

黄守忠和杨着恩并不知道,作为北宁援越桂军主将的黄桂兰,虽然是行伍出身,但长期任偏裨之将,只是靠着年资和裙带关系才得以升任广西提督,本人并无多少军事才能。他跟随李绍泉征剿圣平天国军和绺军时,已经见识过洋枪的威力,也懂得使用洋枪。后来他改追随张树声转战于山东、江苏、贵州、广西等地十余年,接触洋枪洋炮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黄桂兰由于脱离李绍泉部下太早,对于淮军后来放弃前膛枪而改用后膛枪,又放弃后膛枪中落后的施耐德步枪,改用雷明顿步枪和毛瑟步枪的过程并不知晓,因而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继续大量使用前膛枪而并不感到落伍。除此之外,黄桂兰还不懂得使用洋炮,而目前因为同法军并没有发生直接接触,他还发函通知后方“北洋所解之开花洋炮,如夫传不及,可暂请从缓”,不要把新式火炮运来越南!

“洋枪先拿这一千杆吧!子药十万颗也一并带走,”黄桂兰大方的说,“还有两门洋炮,炮弹五百颗,也都给你们了!”

黄守忠和杨着恩注意到这次黄桂兰给他们的洋炮似乎是法国炮的样式,但却有船政造的字样,心中很是疑惑,但也照单全收了。

他们二人并不知道,这两门炮是船政枪炮所仿制的法国40毫米山炮,原本是福建方面援助给广西驻军的,但是“桂军诸将多不知操用洋军火”,“于新购枪炮,一无探讨”,故而一直闲置,这一次他们二人为黑旗军请求支援,将这两门炮视为废物的黄桂兰自然乐得装一回大方,全数送给了他们。

在离开黄桂兰军驻地的时候,黄守忠却注意到,有两个营的桂军士兵。虽然衣装不整,枪械也长短不齐,但精神面貌却和别营士兵不同。

“敢问这两个营,管带是哪一位?”黄守忠猜测这两个营的营官可能是林苑生。便向领路的参将随口问了一句。

“那是武威左营和右营,管带名叫张勋。”参将翻了一下白眼,简单的回答道。

听到张勋这个陌生的并不出奇的名字,黄守忠没有再多问,而是在心里暗暗的记下了这个名字。

他此时并不会想到。以后他会和这个叫张勋的人,有怎样的交集。

黄守忠和杨着恩这一次可以说满载而归,而在得到了这许多新式枪械和两门大炮之后,刘仁义也很是高兴,但他并没有就此发动进攻的打算,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对河内城的法军进行骚扰。

由于两度同黑旗军作战失利,法国政府在最初的错愕和愤怒过后开始冷静下来检讨自己在越南政策的失当之处,希望在两次失败中汲取教训。

法国人检讨的结果是,设在南圻的殖民地机构缺乏处置北圻事务的经验,以至于在他们不熟悉的北圻地区处处被动。所以才会屡屡遭到暗算。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巴黎决定临阵磨枪、另起炉灶,新成立一套能够担负起在越南北方进行军事行动任务的指挥机构来,而交趾支那殖民地总督则被边缘化,仅仅扮演担负为军事行动提供后勤支援的“保姆”角色。

新机构直接被设置在靠近前线的河内,作为诞生孟德斯鸠的国度,视独裁为仇寇的法国人最初还要玩一把“三权分立”,把新机构分割为民政、军事和海军三个独立的部门,这种奇特的划分被称为北圻的“三头政治”也就是俗称的“三驾马车”。不难看出,以推翻独裁暴政起家的巴黎人在防止一权独大的方面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可是这种三权分立的日后效果如何,却是现在的法国人不会想到的。

9083年5月27日,法国议会以全票通过了一项决议:“法国将为其光荣健儿(显然指的是安邺和李维业两位)复仇”。之后,“三头政治”体系就正式进入了筹建阶段。

“三头政治”中的民政任命交给了何罗硭。此人先前在暹罗首都曼谷担任领事一职,拥有较为丰富的处理海外殖民事务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和死在黑旗军手里的安邺上尉有着深厚的交情,曾经参加过9073年安邺上尉对河内的侵略行动,目睹着安邺在黑旗军面前倒下,此君对黑旗军和刘仁义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但是。法兰西帝国首相茹费里明摆着是有意吊他的胃口,对他的任命并没有一步到位。先是在5月27日指示法兰西帝国外交部通过新加坡领事馆给他发了一封特别的电报,告之何罗硭赶快收拾他在曼谷的铺盖,有新的任命等着他,任职方向有可能是西贡。正当何罗硭正在为他将要被调到什么职位而抓破脑袋的时候,9083年6月7日,也就是收到新加坡特别电报的十一天后,茹费里亲自签字的任命书下来了,委任状上写的白纸黑字是法国驻东京(河内)总监。

何罗硭这个总监的名头不算太起眼,但他的权限范围实际非常大,不仅包括管辖法军在东京地区进行军事行动时的民政事务,甚至能对北圻的法国远征军拥有一定程度的管辖权。何罗硭对这个任命很是得意虽然巴黎方面的某些“和平主义者”(比如茹费里)还希望他能通过和平的途径(比如说重金收买)解决黑旗军的问题,但这注定是一厢情愿的空中花园遥不可及。所以,视黑旗军为仇寇的何罗硭跃跃欲试地准备在这个新舞台上一展身手了。

在何罗硭接到任命后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8日,刚刚乘坐邮船抵达河内、从焦头烂额的河内驻军司令、海军少将梅伊手中接过权力的交趾支那殖民地占领军司令、陆军少将波滑也接到了政府的任命,成为了新组建的东京远征军的总司令,指挥当时在东京地区的全部法国海陆军。同时为了配合这个任命,不能让波滑将军成为“光杆司令”,法国政府尽其所能地将援军一船接一船地从本土往越南运送,总共从法国本土起运三个营总共9000名由法国人组成的白人陆军,又从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征调了四个连共500人的祖阿夫部队,这2300人到达越南后,连同本来就驻扎在交趾支那的1500名陆军和一个连的海军登陆队。另外,波滑将军能够节制的部队还包括海军部队。即从南圻支队拆分出来的、拥有12艘炮舰的东京分队,指挥官为莫列波约海军中校,任务是利用越南地区密布的河网配合陆军作战,母港设在北圻的重要港口海防。而原南圻支队剩下的四艘炮舰被编成南圻分队仍由交趾支那总督指挥。用于交趾支那殖民地的河流警戒。

时年50岁的波滑早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接受过系统的近代陆军课程训练。毕业后立刻奔赴塞内加尔参与镇压当地如火如荼的反法暴动,随后参加了普法战争,因在夏龙之战中英勇作战击退普军进攻立功被晋升为中校,后被派到交趾支那殖民地服役。一直干到了9073年被调往海外省圭亚那,因为表现出色在9075年晋升上校,成了独当一面的圭亚那省最高军事长官圭亚那军区司令。也许是遥远的圭亚那没有什么仗好打,也就没有什么功劳可得,所以波滑上校在上校这一级军衔上一蹲就蹲了7年,直到9082年才得到了少将的晋升,但是这个少将不是白得的,9083年,他又被派回了战云愈发密布的越南,成了交趾支那殖民地的驻军司令。可是屁股还没坐热,就立刻被调到了东京远征军司令这个现职位上。

表面上看,何罗硭和波滑一文一武、各司其职,看似一团和气,可是实际上远不是如此。何罗硭长年外放殖民地,在殖民地一手遮天惯了,接到茹费里的任命书后就开始咬文嚼字,一看自己有权管辖法国东京远征军,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就是“三头政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