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塞尔虽然接受过军事训练,但拼刺刀对他来说实在是荒废得太久了,以至于他面对冲上来的乾军士兵,首先选择的只能是左轮手枪。

阿尔及利亚的祖阿夫士兵们率先冲向了敌人,白刃战开始了,安塞尔知道,作为一名机枪手,自己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他的加特林机枪已经坏掉了),现在,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投入战斗的时候了。

安塞尔正要拿着手枪跟随祖阿夫兵们战斗,一只有力的手突然在后面拉住了他。

他看到了多米尼中校的脸。

在得知这里遭到乾军的猛烈攻击行将陷落后,多米尼中校立刻带队前来支援,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赶到了战场。

“别过去,记者先生,”他诚恳的说道,“您的价值不应当体现在这里。”

“我还能做什么?”安塞尔看着死去的丁仲明的尸体,痛苦的问道。

“我要求您马上离开这里。”多米尼中校看了看身后,“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这座城市就要陷落了,撤退行动已经开始,波滑将军希望您能活着离开,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公诸于众,因为这才是您的使命。”

“那你们呢?”看着不断从身边向前方冲去的法军士兵,安塞尔难过的问道。

“不用担心我们,记者先生。”多米尼中校拍了拍他的肩膀。故作轻松的说道,“我们会在这里尽全力的拖住敌人,为城里的人们撤退争取时间,等你们大家都平安离开了。我们再走。”

安塞尔流着泪点了点头,转身向后跑去。

鲜血染红了大地,乾军的第三次进攻终于被打退了。安塞尔离开阵地的时候,看见了退却下去的敌人,他们就在前沿不远处趴伏着。喘息着。血战掏空了所有人的精力;法军士兵们没有开枪,敌人也没有,双方戏剧似的给着对方苟延残喘的时间。

安塞尔知道,更加残酷的战斗一会儿就会开始,他情不自禁的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他下了决心,要活下去,把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所知道的一切,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了解到。

今野岩夫远远的望着浓烟滚滚的河内城,心里明白。这座城市的末日已经到来了。

而河内城的陷落,也意味着他的使命结束。

这也是他为什么偷偷的离开了乾军营地的关系。

现在,整个乾军上下都陷入到了胜利带来的疯狂之中,所有人脑子里的想法,都是如何对敌人进行报复,如何在这座城市进行抢掠,没有人会注意他的离开。

想到自己这些天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今野岩夫的嘴角露出了一个得意的微笑。

这一次的河内之战,是法军和乾军之间规模最大、最为激烈和伤亡最为惨重的战斗。而经过了这一次的战斗之后,法国和乾国必定因此而滑向全面战争的深渊。

而这一切。全都是他以一己之力促成的结果。

他为日本可以说立下了不世的功劳。

但他知道,除了那笔还算丰厚的奖金之外,他回到日本,不会有鲜花、掌声和勋章。

没有人知道他做过什么。

想到这里。今野岩夫的心里未免有一些小小的遗憾。

对了,还有那个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日本女子……

她现在会在哪里?

“呆会儿可能就要开始屠城了。”黄维兴的话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咱们还是快点走的好。”

黄维兴是一个乾国人,本是从云南来到越南讨生活的,但却给山贼绑上山当了喽罗,后来滇军入越。他所在的那股山贼被全部招抚,入了官军,他也就成了一名滇军士兵。

这个人是今野岩夫收买的人当中,比较机灵圆滑但却可以信任的人。

现在,正是他陪着自己,离开了乾军大营。

这个人从心里厌恶打仗,他偷偷的给自己攒下了些钱,打算悄悄的离开,去越南的南方沿海地区安个家,过平静的生活,远离战火和硝烟。而今野岩夫也打算去相同的地方,当然,他的打算不是在那里安家,而是找一条外国商船离开,回到日本。

“你说会屠城?”今野岩夫听了黄维兴的话不由得一愣。

“呵呵,金爷,您就别装糊涂了,上一次越南官府没给足赏钱,黑旗这帮人不是去这东京城自己取的赏钱的嘛。”黄维兴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对战争的厌恶,“这一次打东京,死了这么多人,他们心里都憋着邪火呢,城里头又有那么多的信洋教的教民,照我看哪,这东京城,算是彻底完了。”

“咱们现在已经管不了了,只管好自己个儿就成了。”今野岩夫故作忧伤状的也叹息了一声,其实他的心里,并没有丝毫的悲伤之意。

“是啊!您说的在理儿。”黄维兴说着,脚步也加快了脚步。

“你到了那里,打算干什么?种地?”今野岩夫追上了他,在他身后问道。

“哦,不太可能。我缺少从土里找饭吃的本事;至于要干什么,我还没决定呢,没有什么明确的打算;也可能我就是占一块地,养几头牛,或者租给别人种,我光吃租子就行了。”黄维兴答道,“不过呢,先得讨个婆娘。”

“你带枪了没有?”今野岩夫问道。

黄维兴把手伸进大衣下摆,抽出一支美国造的左轮手枪,是他离开的时候顺手牵羊搞到的。

“这可是把好枪。你从哪儿弄的枪?”今野岩夫笑着问。

“老童的婆娘知道我以前的事,对我挺同情。她看见我在树丛里躲躲闪闪,就叫我到她的窗前,然后回屋子去拿我现在穿的这身破衣服。这时我看见饭桌上有一把梅花手枪。就从窗户伸手进去拿出来,扔进草丛里,等穿好衣服,再偷偷把它拣起来,带着走了。”

他的口气很是洋洋自得。就像一个偷了人家在窗台上放凉的馅饼的孩子。

“其实我知道,这枪肯定不会是老童的,”他继续说道,“这东西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兴起一些念头。”

他把那支左轮手枪举在面前仔细端详着,似乎想从锃亮的弹膛上看见自己的未来。

那天下午他们在觅食方面可谓走运之极,因为今野岩夫和黄维兴没走多远,就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所废弃的房子。它门户洞开,窗子也破了,院子里荒草萋萋,毛蕊花、牛蒡、野烟草欣欣向荣。房子四周全是蜂箱。有些用空心黑胶树干制成,上面钻了一些小孔。其他的是用干草编的,颜色灰白,像旧茅草屋,已经开始有些软塌塌的,顶部也陷了下去。尽管没人照看,蜜蜂们依旧在辛勤劳作,忙进忙出。

“如果我们弄到其中一箱里的蜂蜜,那可是一顿难得的好饭。”黄维兴说着,眼睛有些发亮。

“那你就去弄吧。”今野岩夫看着蜂箱说道。

“我最受不了蜂子蛰了。”黄维兴挠了挠头,“我可能会肿起老大的包,叫我跑到它们中间去,那可不成。”

“但是你却能吃蜂蜜。只不过得要我去弄,是这个意思吧?”今野岩夫明白他的意思,笑道。

“有蜂蜜吃会让人心满意足,连走路都有劲儿。”黄维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今野岩夫放下卷起的衣袖,把裤腿塞进靴筒,再用外套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只留一条看路的缝。他走到蜂箱前,取掉盖子,伸手进去,连蜜带一块块的蜂巢抓进罐子里,直到罐子装得满满的,已经开始从边上向外溢。他的动作缓慢而从容,几乎没怎么被蛰。

今野岩夫和黄维兴坐在门廊的边上,罐子摆在俩人中间,用勺大口地吃着蜂蜜。蜂蜜的颜色跟咖啡一般黑,各种花蜜全部混在一起,里面还沾着许多蜜蜂的翅膀,由于很长时间没人来收,已经有些凝结了。当然,如果与他父亲当年跟踪野蜂,从树上的蜂巢里采到的清纯的栗树花蜜相比,这里的蜂蜜可说一无是处。但今野岩夫和黄维兴还是吃得津津有味。蜜快吃完了,今野岩夫从罐子里拣起一块蜂巢,咬下一口。

“你连这个都吃?”黄维兴的语气有点不以为然。

“你说这话,好像咱们面前有一锅炖鸡似的。”今野岩夫边说边咀嚼着嘴里像蜡一样的蜂巢。

“只是吃这东西怕会不通便啊。”

“对你有好处,大补呢。”今野岩夫说。他又咬一口,然后递了一块给黄维兴,乾国人不太情愿地吃了起来。

“我还饿呢。”黄维兴说。他们已经把罐子吃了个底朝天。

“就这样了,除非你能找到什么猎物给咱们打。”今野岩夫看了看四周,“不过,咱们要做的是赶路,不是打猎。这种走****让你倒足胃口的。”

今野岩夫从门廊上挺身而起,向外走去。他们快步走了一个钟头,这时路变得很窄,他们沿路爬上一个浑圆的山丘,然后顺着一条蜿蜒的小溪向下走了一程。水流很急,翻着白色的浪花,在平坦和转弯处,则形成一个个小池塘和平缓的水湾,如果不是特别计较的话,倒可以把它和一条山溪相提并论。潮湿的山沟也散发出大山的味道,空气中混合着蒿草、腐叶和湿土的气味。今野岩夫把这感觉说了出来。

黄维兴转回头用鼻子吸了吸。“有股臭屁股味。”他说。

今野岩夫一声没吭。他已经累了,心绪非常散漫,眼睛看着那一线闪亮的溪水向低处流去。小溪为自己找到的路线弯弯曲曲,跟猪肠子一样。从书里学到的东西足以使他认为,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向下运动的最理想方式应该呈一条直线。但是看着这蛇行下山的小溪,他发觉书上所言不过是痴人的空谈。那一道道转弯在表明,一切运动的物体,必须适应实际地形的错杂迷宫。听从它的安排。

到了平地后,水流缓了下来,脏脏的,比一条泥沟好不了多少。失去了能让今野岩夫联想到山溪的任何特征。这时黄维兴停下脚说,“看那边。”

溪水又深又窄,几乎迈步可过。水中有一条鲇鱼,比牛车的车前横木还要长,但是身子要粗得多。壮得像一只大木桶。丑怪的脸上是两个细小的眼睛,嘴上灰白的长须在水中蠕动;下颌缩到后面便于吃河底的垃圾,后背黑中透绿,麻麻赖赖的。虽然与今野岩夫在红河深沉的泥汤中想像的鲇鱼相较,它不过是个侏儒,但也绝对算是个大块头了。它肯定是在什么地方游岔了路,可悲地被小溪夹在当中,除非肚子上长了合叶,否则就别想掉头了。

“它会是一道好菜。”黄维兴兴奋的说。

“我们没有工具。”今野岩夫有些遗憾的四下望了望。

“我愿意付出一切,只要能给我一把钓竿、一条渔线。一个鱼钩,上面再挂一条肥肥的大虫子。”黄维兴盯着溪水。

“可是我们没有。”今野岩夫说着抬起腿来继续赶路,他对这种平原钓鱼的方式没有一点好感。那鲇鱼被他投在水底的影子惊动,向着上游艰难前进。

黄维兴跟着今野岩夫一起走,但频频回首,朝小溪望去。他明白地表示出自己在生气,每走上一百码的距离,就会说一句:“那可是一条大肥鱼。”

走了不过半英里路,黄维兴站住说:“不行,我非得把那条鱼弄到手不可。”说罢转身沿着来路一溜小跑。今野岩夫走在后头跟着。就快回到刚才那条鱼呆的地方时。黄维兴带头拐进林子,在里面一路猛冲,绕了一个大圈。因此当他们过一会儿再次回到水边时,已经远远地在上游了。今野岩夫袖着手在一边看。黄维兴到树林里去找折断的树枝,将它们拖出来扔到溪水里。他把树枝垒作一堆,在上面又蹦又跳地踩实,终于建成了一座像个大刺猬似的渔梁。

“你在忙活什么?”今野岩夫问。

“你只管站着瞧吧。”黄维兴头也不抬的回答。

然后他又钻进树林,兜圈子回到下游,算准鲇鱼所在的地方跳进水里。沿溪上溯,边走边用脚踢水。虽然现在看不到鱼,但他知道它一定被自己驱赶着游在前面。

当黄维兴回到鱼梁处,今野岩夫终于看见了那条鲇鱼,它不停地在渔梁上拱着,试图找到一条通路。黄维兴扯下帽子,一把甩到岸上,踏水向鲇鱼逼近。他弯下腰,整个上半身浸到水里,要把它抓出来。一鱼一人扭打着冲出水面,泼起大片水花。黄维兴拦腰紧紧把鱼搂在胸前,双手死掐它雪白的肚皮。鲇鱼使尽一切伎俩与他博斗,用没脖子的头撞他的头,用鳃边的长须抽他的耳光。它弯起身子,变成一张坚硬的大弓,然后没命地一抻,从他手里弹了出来,跌进水里。黄维兴站在那儿,大口喘气,脸上被鲇鱼须鞭打过的地方留下道道红印,胳膊上也被鱼鳍割得伤痕累累。他俯身下去,再一次把鱼从水里揪了出来,进行新一轮的格斗。他就这样屡败屡战,但终归是屡战屡败,最后人和鱼都折腾得精疲力竭,几乎不能动弹。他疲倦地爬出小溪,坐在岸上。

“你能不能也下到水里试一试?”他有气无力的问今野岩夫。

今野岩夫伸手从屁股后面抽出匕首甩了出去,一下刺穿了鲇鱼的头。它挣扎了一会儿,然后就不动了。

“好厉害!”黄维兴高兴的拍了拍手。他不是没想到过用这样的办法,一是他没有匕首,二是他的刀法不行。

晚上他们就留在那儿过夜。黄维兴什么也不管,生火造饭全让今野岩夫一个人忙活。显然,他除了说话和吃饭,其他的事都不在行。今野岩夫将鱼开膛破肚,在鱼胃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铁锤头,和一只完整的鸟儿。他把这些放到旁边一块平坦的石头上。接下来他剥去了鲇鱼腹背上的一部分鱼皮,然后把鱼肉切成片。黄维兴的包袱里有一块用蜡纸包的猪油。今野岩夫把它放在锅里融了,把鱼肉裹上自己的玉米面,在油里煎至焦黄。开饭的时候,黄维兴一面吃,一面瞧着石头上的东西,琢磨这条鲇鱼的食谱。

“你想它会不会是在很久以前曾囫囵吞下一把小锤子,然后锤子柄被它给消化了,只剩下了锤头?”黄维兴问。(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八百一十六章带舰而来

“有可能。”今野岩夫点点头,更奇怪的事他其实也听说过。

但那只鸟儿却是个迷。今野岩夫能想出来的唯一比较满意的解释是,某种更上等的鱼,比如说一条不同寻常的鳟鱼,从水里跃起来,将停在溪边低枝上的鸟儿吃掉。然后那条漂亮的鳟鱼也马上一命呜呼,沉入河底,被鲇鱼吞入腹中,由外至内逐渐消化,所以到现在就只剩下了这只鸟。

他们大快朵颐,整个傍晚一直在吃,煎鱼片和猪油吃光后,他们就割下一块块的鱼肉,用树枝叉起来,直接在炭火上烤。此间黄维兴没完没了地唠叨,自己的生平事迹讲腻了以后,又想引逗今野岩夫说说他的故事:他的家在哪儿,他要去什么地方,曾经到过哪儿,诸如此类等等。但他几乎连一个字的答案都没捞到。今野岩夫只是默默地蹲在地上,双眼盯着火焰。

见今野岩夫依然默默地坐着,黄维兴想要安慰他,正要说话,却突然看到月光下,大树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影。

黄维兴伸出手碰了碰今野岩夫,冲他指了指那个人影所在的方向,这时人影已经发现了他们,她从容地站了出来。

黄维兴看到那是一个女猎手,她背着的火枪说明这一点,但她长得不象。没有猎手可以在恶劣的野外生活中保持她那样白嫩的如同初雪一般的肌肤。她站在已经起了薄雾的树林间,就象一团明亮的光,晃得黄维兴不能逼视。

今野岩夫看到了她,呼吸禁不住一顿。

他只知道她是美丽的,他看见月光下她银色披练一样倾泻到腰间的长发,黑色的眸子亮得象暗夜里的灯火,他还记得她嘴角讥讽的笑容,弯弯的嘴角和深深的可以淹死他的目光的酒窝,其余的他就想不起来了。

从那一次二人在战场上相逢后,他就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