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8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皇帝一起待在热河的宠臣们以辅政大臣端亲王承威为首,他们看敬亲王如此热衷于西方事务,暗地里送给他一个外号“鬼子六”。他们向病中的皇帝进谗言说,老六看皇帝将不久于人世,与洋人联手图谋造反,要取皇帝而代之。皇帝与他的这个六弟本来嫌隙就很深,这么一来敬亲王的处境称得上是凶险万状了。敬亲王要赴热河随驾探视病中的皇帝,也一直得不到批准。

这年9月初,父亲料理完天津新口岸的事务回到北京,发现整个京城被一种哀伤的气氛笼罩着。时当初秋,还是个万物明亮的季节,城内街巷却充斥着一股肃杀之气。店铺冷冷清清,行人表情木讷而惊恐,所有的娱乐活动都被明令禁止了。他这才知道,就在抵京前一周,被恐惧和担忧折磨得一病不起的皇帝在热河行宫驾崩了。

赫德去总理衙门,敬亲王有时不在,有时紧锁着眉头在那里批阅公文,显得心事重重,见了他也没怎么深谈。他后来才知道,这段时间,正是北京和热河之间权力斗争白热化的时候。皇帝死后,一位以会唱南方戏曲、爱穿南方服饰博得皇帝宠幸的极有心计的贵妃的一个儿子成了新皇帝,她本人则成了年轻的帝国太后。

皇帝的灵柩要回京了,敬亲王抓住这一时机成功地与她联手。两宫太后驰往北京,摄政和辅政大臣们被迫按照皇朝祖训跟随皇帝灵柩徐徐进京。抢先进京的年轻太后联合敬亲王趁机宣布了这些大臣的罪状,彻底铲除了以承威为首的政敌。敬亲王终于成了辅佐小皇帝的议政王兼首席军机大臣。

经过这场宫廷政变,他更钦佩这位年轻亲王的勇气、胆识和政治智慧了,他也为自己结识了这样手握重权的大人物感到庆幸,看来他真的找到传说中的点金石了。

得到敬亲王的授权后,父亲写信给正在伦敦休假的李泰国,委托他代大乾帝国购置八艘军舰和一批军火。

父亲与敬亲王会谈时曾承诺,对这支舰队大清国将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但李泰国对女王陛下的忠诚使他把这些话都抛到了脑后。李泰国私自确定的舰队指挥官是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阿思本先生。他为这支舰队设想的领导模式是,类似于正在帝国南方与叛军作战的戈登将军的“常胜军”,配备乾国船员,由英国军官统率。

李泰国告诉父亲,李-阿舰队正在前往乾国的途中,除了阿思本上校,他还在英国招募到了六百名水手。

“等着瞧吧,我给大清国带来的是皇家海军的一支海外舰队!”

父亲一听这话心就沉了下去,他告诉李泰国,他很为这支尚在途中的舰队的前途担心。

李泰国确认为父亲是在危言耸听。

几天后,父亲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当李绍泉把李泰国透露给他的关于舰队规制的情形报告给总理衙门时,大臣们坚决不同意让一个英国军官掌握舰队指挥权。李泰国则威胁不同意他的计划就把这支舰队移交给日本或卖给南方的圣平军。

李泰国坐向来十分骄傲,动不动就倚势压人。他丝毫不相信对方,却要对方无条件地信任他。而且老是发号施令不与人商量,老是指手画脚开条件,老是与人争吵。归根结底,是他自以为大乾帝国不能没有他。但敬亲王的强硬态度给了他致命一击:事情并不是他一厢情愿以为的那样,他的算盘打错了。总理衙门的任命下达,由敬亲王亲自提名赫德任长江各口岸及宁波税务司,包括江海关在内都在他的领导之下。

抵达上海的那天清晨,赫德看到了阿思本舰队中的两艘船,“北京”号和“乾国”号。舰艇锚泊在港口,清晨的天光勾勒出了它们巨兽一般的影子。它们突突地冒着黑烟,把刚露出一丝晨曦的天空都染黑了。看样子阿思本正准备带领他的舰队北上。

阿思本带着这八艘军舰,早在8月初就开到了长江口。李泰国一直指示阿思本等候北京的消息。去了北京后,怕节外生枝,李泰国又随即命令阿思本把舰队开到烟台,上校本人则从芝罘陆行至北京,与他会合。圣平军方面得知消息,数次派人前来接洽,希望这支从大西洋开来的舰队能为天王服务,甚至有些水手也已经被他们买通了。原来李泰国威胁总理衙门要把舰队卖给圣平军的那些话并非空穴来风。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没有了悬念,李绍泉赶到天津,把在大沽口等待移交的军舰正式退货。李泰国气得脸都歪了,却又毫无办法。他不知道,对他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因李泰国需回英国处理船队解散事宜,总理衙门已正式宣布赫德接任总税务司。

接到任命的那一晚,赫德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终于登上了顶峰,感到非常高兴。”

之后他在乾国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一帆风顺,结果赫德竟也和当初的李泰国一样做起了乾国海军司令之梦。他仿照自己治下的海关,设计了一个“海防总署”的框架,由总理衙门直辖,赫德本人兼任总海防司。然而这个计划几乎遭到一切势力的反对:欧洲各大造船厂不愿使赫德垄断军火掮客业务,纷纷派代表直接前往乾国,与各地督抚联络,原本在自己手下工作的日意格则为自己的母国法国造船厂招徕生意,价格更加优惠。更要命的是,北洋大臣李绍泉和南洋大臣丁雨生最担心赫德的“热心”会损害他们对乾国海防事业的主导权,李绍泉便授意幕僚薛书云在9081年致函总理衙门,抨击赫德“为人阴鸷而专权,怙势而自尊,虽食厚禄,受高职,其意仍内西人而外中土”。丁雨生则直接上奏朝廷,称“赫德不宜兼任总海防司”,否则“兵权饷权,尽入一人之手”,建议若赫德要担任总海防司,就必须放弃总税务司之职,亲自去海滨练兵,赫德当然不会放弃总税务司的职务,“总海防司”之梦最终胎死腹中。

但是现在,这个梦突然又变得近在咫尺了。

由于日本迅速侵入朝鲜,人们对乾国陆海军优势的幻想马上破灭。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被日本发动的、以决心攻占北京为目标的一连串攻势所左右。战局清楚地和富于戏剧性地暴露了乾国军事准备的失败和日本军事准备的有效性。自9068年以来,日本的陆海军建设得力于它的社会其他部门的现代化革新,同时它也促进了这些革新,使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能有保证地实行密切的合作。在把日本武装部队提高到高水平的效率方面,外国顾问和教官们,包括英国人约翰。英格尔斯和德国人雅可布。麦凯尔在内,都是出过大力的。麦凯尔帮忙改组了日本陆军省,提高了参谋本部的地位,改进了军事教育,充实了它的后勤和医药工作。他也帮助把日本军队改组为师团的建制,并且告诉日本人“关于实行全国总动员的要求,其中应具备一个战略性的铁路网,一项新的征兵令,以及一套改进的参谋作业”。因此,他在日本取得的成就,比他在乾国的同行的成就要大得多。英格尔斯也比他的同行能够做出更大的成绩。

在双方宣战后,日本人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已向人们表现出这样的成就:它的“将军们知道怎样指挥作战,而军队的组织甚至在一个没有良好公路的国家中也能顺利地运转”。美国、英国和其他外国观察家一再赞许日本人精于战略和战术,赞扬他们有效能的训练、纪律、勇敢善战、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在运输、军粮供应和医药设施方面的突出表现。

战争开始后,日本在朝鲜的攻势进展神速。日本舰队袭扰乾国沿海港口和军事基地以掩护军队的运输;乾国海军未能对挑战作出反应。仅仅一个多月日本军队就占领了南部重镇釜山,它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拿下了这个乾国重兵防守的要塞,把敬亲王视为精锐的数万军队一举击溃。接着日本军队又迅速攻下了朝鲜国都汉城。这一胜利是日本陆军将领们出色指挥的结果,其战果极为辉煌,这些胜利让日本人得以进一步派兵在朝鲜登陆,并谋划更加大胆的作战计划。

日本人在短时间内的长驱直入,让乾国在战前花了将近半年时间在朝鲜布置的十几万军队陷入全面崩溃之中,除了平壤和开城两座城市的乾国守军顶住了日本人的攻击外,朝鲜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国土都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朝鲜战场的接连失败严重地瓦解了乾国军队的士气,也使北京陷于惊慌失措之中。

直接负责作战指挥的乾国军队统帅是赫德的“老朋友”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绍泉,他如今年事已高,现实证明这样一位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已经不适于担当这样的重任。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京中变局

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份沉甸甸的荣耀呢?

如果战争在他的指挥下胜利,那他毫无疑问将真正登上人生的顶峰,可如果战争失败了,后果却也是可怕的他将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包括自己的乾国女人……

赫德的工作日程一向排得满满当当。他可以在一天里连续不断地同俄国、法国、英国和美国驻乾国公使谈话,第二天又可以花上五个小时向总理衙门的资深政治家文博川作一个关于乾国对外问题的介绍。人们眼中的总税务司大人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工作机器疯狂地运转着。

可是忙碌的公务消解不了他内心越来越深的孤独与空虚。白天他还可以伏在高脚办公桌上把自己完全交给那些枯燥的数字与表格,到了晚上,他的脑袋全被对女人的幻想填满了。梦中飘过的那些女人身体的局部让他的每根汗毛都在战栗着舞蹈。他的生活又开始重复十年前刚踏上乾国时的那个主题,一个灵与肉、宗教救赎与女色诱惑争斗的主题。

那时他还是个刚满二十岁的领事馆见习翻译,住在宁波甬江边的一间小平房里,满心充满着来东方传播上帝福音的梦想,可黑夜降临时身体里绽放的情念之花却让他一次次不由自主地滑向罪孽的悬崖。令他深感耻辱的是,自己似乎迷恋上了那种难以启齿的快乐。当太阳落下,潮湿的江雾涌起,他就为即将到来的又一个搏斗的夜晚而恐惧。像大多数出生于天主教家庭的人一样,在他的世界里,性与对上帝的敬畏从来是互不相容的。问题是上帝和女人两个他都爱。所以那些年里,战争一直在他的身体内部发生。

人的行为在精神和体欲两者之间的紧张对峙,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个上层社会人士的隐私,即便生活在乾国,他也不想因身体的放纵断送了前程。所以他只有克制,只有忍受折磨。只有用沾上了斑斑精迹的床单蒙着头,在摆脱不了罪愆的恐惧中无助地喃喃着,主啊,主啊!可是上天好像存心要通过诱惑来考验他的意志力。

父亲的新邻居,是一个乾国南方某省的退休高官。此人姓李,年逾七十却有三个妻妾,都是三十出头的少妇,而且搬进来不久又花钱买了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做第四房小妾,这样加上已经去世的第一个妻子,李老爷一共有五个女人。去世的女人生下的两个女儿已经分别长到了十六岁和十八岁。她们在闺房里学习琴棋书画,有时还下楼在院子里嬉戏打闹。她们隐现的胸部轮廓和柔软的腰身已完全是成熟妇人的体态,言行举止却还有着孩子气。这对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男人更具挑逗性。

两个女孩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隔墙有一双眼睛在窥视着她们。那个人还拼命抑制着不让忽凉忽热的身体发抖。“哦,我的眼睛!”她们更不会知道那个男人在单独忏悔时痛苦得简直想把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终于,隔着墙,他和两个芳邻有了第一场彬彬有礼的闲聊。他觉得这两个年轻的女子都很逗人喜爱,受过教育,会读和写,喜欢闹着玩,举止里有着故作老成的轻佻和风情。凭经验,他判断这两个姑娘都很容易引诱上手,且可以做得很干脆。

在一次隔墙夜谈中,年长的一位说愿意跟他走遍全世界,年幼的一位则愿意认他做“干爸爸”。那次夜谈分手时,年长的那位还送给他一个香袋,她娇羞忸怩的情态一时让他看呆了,忘了伸手去接。“尤物啊,你们是把我的生命放在火上烤啊!”他当然希望和这两个女孩中的任何一位待在一起,他躺在古色古香的卧榻上,高兴的时候便抚弄她,但道德的训诫总是在他快要逾墙而出时制止他。

他和她惟一的身体接触是在月光下隔着墙握住彼此的手。不谈宗教,也不谈哲学,只是互相紧握着对方的手。花园里的狗在屋檐投下的阴影下啃着他带去的肉骨头,一声不吭。花园里的雾气越来越重了,周遭很静,可以听到露水从叶尖滑落砸进地里的巨大声响。他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只觉得脚都发麻了。离别时那女孩交给他一张带着香气的便笺,说是自己写着玩的一些诗。他展开来,借着月光认出最后一行是“大人何不逾墙来”。啊呀呀,真是个小妖精!

那一晚,他后半夜才回到自己房间,上了床也久久没有睡着。这次小小的放纵造成的损失是,第二天上午法国公使依约来访时,他还熟睡未起。这在行事风格一向周密严谨的他身上是从未有过的事。

那次月下对谈之后,好些天都没有在花园里看到她们。后来他听说女孩中的一个被李老爷责打了十几下手心,还被罚跪半天。听到这一消息时他有过片刻不安,甚至涌上辜负美人恩的愧疚,但很快他就像一个梦游的人醒来一样出了一身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