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辈子,他们都没听过奴隶要住在大人们才住的石头屋子里。
  “出水了!!”
  在另一头的一个人群中突然暴发出欢呼声来。
  瞬间这一片的一百多人都把头转了过去,他们期待的看着那个水井,这是他们自己打的井!有了这口井,以后就不会走十几里路去小河边挑水了。而且水井打深些,冬天也不会结冰,也不会干!
  卫始听到回报,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现在他们已经成功打出了七十八口井,安置的四万多个奴隶,已经能做到每一个地区都有一口井了。
  就像公主说的,在以前的村庄聚居区落户,不但哪里有肥地,哪里的地更适合盖房子都是现成的,连水源找起来都更方便。
  但为了养活这些奴隶,公主花钱如流水,虽然这些钱都是从杨家抄来的,可卫始还是花钱花得心惊胆战。
  这样下去就像公主说的,哪怕明年,甚至后年,这些奴隶都未必能种出养活他们自己的粮食。
  公主偏偏又不用他们打仗,就是白养着他们。
  现在他们这些侍人里面,竟然有人真的以为公主是神女降世。
  连他都有些怀疑……至少他没见过像公主这样大公无私的人。
  话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救一城,谈何容易?
  卫始犹豫了一下,让人去看一看姜蟠龙在不在,他要前去拜访。
  在姜蟠龙来的时候,他们都不打算接受这个男人。哪怕他是公主的旧识,但只需一眼,他们就能看出来姜蟠龙除了一张脸以外,应该并没有受过教育。他的形容虽美,却美得太刻意。
  他们本以为会因为这件事和姜蟠龙,甚至公主发生冲突,但没料到的是公主从一开始就隔开了他们和姜蟠龙,不让他们见面,也不让他们打交道。
  在卫始领一城内务,卫开去带兵,莫言掌管城防后,他们更是没有心思去管一个脑袋空空的美人。
  结果不到两个月,他们就发现已经无法再忽视姜蟠龙了。
  不是因为他的容貌,也不是因为那一包毒药。
  而是因为公主的安排。
  一开始,公主让姜蟠龙和姜龙涎去见商人,他们也觉得很合适。毕竟让他们去跟商人虚与委蛇,哪怕是暂时的也让他们难以放下架子。这两人容貌极好,出身也与商人相配,在一块不是正好吗?
  直到公主改辽城为商城,制定商籍,要以商兴城后,卫始才察觉到公主的打算。
  可他又不能反对。因为这是一个能极快积累财富,振兴商城,令公主快速壮大起来的好办法。
  他们想不出第二个比这个更好的办法,又有什么资格反对?
  于是,他这个花钱的人,或者说他们这一群都是花钱的人,而姜蟠龙是赚钱的人——
  公主用这种方式,让他们不得不与姜蟠龙和睦相处。当他们递下台阶后,姜蟠龙也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两边自然而然的成了“一家人”。


第220章 行商
  姜姬仍然住在沧海楼,杨云海的住所现在就是卫始办公的地方,她给改了个名字:正大光明。
  本来,她想小小的恶作剧一下,还想过如果以后这个名字流传下去会不会引起历史上的什么讨论。
  结果卫始找来木匠以纪字刻了个匾,刻出来却是“正”、“大”、“光明”、“光明”——光和明是同一个纪字。
  于是他们管这里叫正大皇皇。估计这个名字就算流传下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蟠儿因为要见商人,所以她把整个西院都划给了他,西墙有门可供出入,还跟西市相邻,商人们进出很方便。
  西院里有杨云海以前养他的女人的一个院子,跟他养来准备随时送出去的女奴不同,这个院子更华丽一点,庭前植有数株绿梅。
  姜姬起名金碧馆,让蟠儿就在这里见商人。
  不然这么好的院子她也不会去住,白放着就浪费了。
  蟠儿白天在那里办公,晚上还是回来和黄老一起住在沧海楼后面。她就又给黄老重新找了个小跨院,里面有厨房有水井,让黄老搬进去,正式成了她的“客人”。
  蟠儿还特意为这个谢她。
  姜姬道:“我见黄老也亲切得很,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你放心让他住下来。”
  蟠儿知道在他拿走毒药之后,黄老对他就有些失望了。不知公主对他说了什么,本来想走的黄老又留下来了。
  ……其实他也是舍不得黄老和阿布的。他们肯留下,他比什么都开心。公主是他的主人,黄老和阿布却是他的家人。
  蟠儿嘴上不说,心里却是个很敏感又有很强自尊心的人。但他的自尊心不是露出来给人看的,而是深深藏在心底。别人不知道的,都以为他是个特别好说话,特别柔软的人。
  ……她觉得黄老就没看出来。上回黄老来,话里话外都透着她把蟠儿带坏了。
  蟠儿是那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也就是说,端看他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主人是个好人,他就向善;主人是个坏人,他就从恶。
  他自己当然也有良知,但这个良知不足以让他和主人对抗。
  他的聪明与智慧都是小节,那只是他生存的工具。蒋彪和赵氏都把他当成玩物,他就没有打算再做别的,应该说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她看到了他,发现了他,从她察觉出他心底也有理想的萌芽之后,她就想慢慢影响他,如果以后能让他不以主人的善恶为善恶,能有自己的意志,那她才能放心。
  黄老以为蟠儿的“软善”是真正的善良,其实不对。那只是因为蟠儿还不会自己做主,面对恶意,他还没有“必须反抗”或反抗到什么程度的意识。在他和黄老走街串巷的时候,他也把黄老的能耐学得七七八八不是吗?他对那些抢劫他们,要打他们的人为什么不反抗?那是因为黄老没叫他反抗。
  黄老敢露出一点“这些人可杀”的意思,蟠儿不用他再多说一句,人肯定就已经干掉了。
  他的自尊则在于人人平等。这一点很奇特,但蟠儿在莲花台时对着冯瑄没有丝毫自卑感,对姜武也不会自傲。就连她都不能免俗,时常会有超然于众人之上的自豪感,蟠儿就好像在这一点是格外迟钝,他不自卑,也不自豪。
  但他偏偏又熟知世情,知道别人会怎么看他,因为他的脸会生出怎样的妄念,同样因为他的脸,又会对他有着怎样鄙视的猜想。
  她一直觉得,就算蟠儿没有遇上她,还留在蒋家,在他长大之后,早晚会觉醒,会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当他熟知游戏规则之后,早晚会忍不住下场。到时以蒋家的家风,脱胎而出的不是枭雄,也是奸雄。
  只怕会是另一个怜奴。
  别人都觉得蟠儿软弱可欺,只有她不这么看。卫始那些人在他面前都未免够看,如果两边互相算计,她怎么想都觉得蟠儿稳赢。
  所以当时她发现卫始他们似乎看不起蟠儿时,她就有点冒冷汗。索性把两边分开,再互相牵制,这样他们才能“和平相处”。
  结果是可喜的。卫始他们有自己的事做,也没时间像小孩子那样玩冷战。蟠儿是聪明的,很快就会拿起“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当她看到卫始和蟠儿一前一后来找她时,一点都不意外。
  卫始来告诉她,粮快吃完了,还有三个月的量。
  本来杨云海存的粮是够吃到今年秋天的,不过他不像姜姬那样一天两顿,至少能让人吃六分饱,他是一个人一个月半袋谷,至少其中三分之一是不能吃的谷皮。
  早在上个月,卫始就发现粮不够吃了。好在他们接手了杨府,杨云海家的金银财宝都被清点出去换粮了,新一批的粮食已经在半路上了。
  但这样吃下去,他们也撑不到明年,因为新的奴隶也快到了。
  春天本来就是奴隶最便宜的时候,吃不饱饭,吃不上饭时,奴隶商人去村里收奴隶常常能把整村的年轻人都带走。
  卫始知道公主不想让商城成为浦合的附庸,而且如果浦合的盐土都经由商城来售卖,那到时商城与浦合的主从地位会颠倒过来的。
  他一想到这里就激动得无法自己!
  不过现在商城还是个新建的小城,随时都会倒塌。
  他不会让商城在这里倒下去!
  他想加快推动四市的建设。
  按姜姬的想法,商城会开四个市,分东西南北。分为布粮市、牛马市、金银铁器市和手工艺市。
  布粮市,卖柴米油盐,重点是粮食、盐土、布、棉花、油等。
  牛马市就是卖牲口和奴隶的。
  金银铁器其实重点是铁器,生铁,熟铁,铁矿石等。
  工艺市其实也是铁器,重点是铁匠。
  四市各有侧重,现在的市场刚打开,商人还不多,大半的商人都是借此地中转,目的是省城门税。
  姜姬说的不收城门税是真不收,不管你运的是什么货,货是怎么来的,商城统统不管。
  商人多了以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互相串连,互通有无。
  目前市场里能赚一点钱的就是仓库费。仓库费收得极低,目的就是让商人能把货长久的存在这里,等他们习惯在此存货,商城又占地利之便,自然而然的,这里会成为他们交易的市场。
  到那时才是第二步:交易费。
  姜姬的设想是如果商人想交易却又不敢相信对方时,她来为这个交易背书。如果交易中的一方使诈骗人,她替骗人的一方赔钱给另一方,然后她再让姜武的人去追杀骗子——这个活是他们干惯的。
  她当然不是哪个商人都肯担保,必须要是大商人,交易的数额巨大,她才会以公主的身份,替这个交易做担保——然后两方把交易费给她。
  如果交易成功,这钱就归她了。下回,她还会为这两个商人做担保。
  还有就像她替姜武卖盐土一样,在一地的货物太便宜,换个地方卖就会更赚钱,但路上的花费太多,一般的小商人不敢冒险。
  她就来当这个中转。甲地的货好,有人想要,但买不到,那她就买来,这些人可以从她手中买。
  乙的货好,但他只能在丙地卖,卖不上价,送到别处又花不起路费,同样可以卖给她,她会出一个比丙地高的价格收走,不必他运过来,她在商城交易完之后,直接让买主去丙地拉货,或者买主中间还可以继续转手。
  而这种买卖方式,货物大半都是虚拟的。能支撑起这种交易方式的,是她“摘星公主”这个招牌。
  但这个前期不能着急,她打算先用浦合的盐土来打响招牌,之后自然会有人来求着她用同样的方式交易。
  卫始道:“公主,秋天人人都在买粮,如果到那时再买,我们就买不到足够的粮食了。”所以最好是现在就开始买,买上一整年!不怕吃不完,吃不完还可以卖嘛,他们是商城,还怕货砸手里?
  蟠儿不置可否。之前卫始去找他,他就说此事断断不能答应,公主的计划环环相扣,怎么能随便改动?两人相持不下,只好来找公主断官司。现在他不说话,既给卫始留面子,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卫始道:“公主……”
  姜姬看蟠儿,“现在市场的情形怎么样?”
  蟠儿道:“目前在此地租了仓库存货的商人只有不到一百人,而且多数是短租。”也就是随租随走。也就是说,商人们对商城的信任还远远不够。
  “既然这样,做一笔大生意,来打开市场也很有必要。”姜姬说,“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商人。”才能完成这第一笔交易。
  交易费这个还不行,要等市场发展起来后才能用。
  只能用盐土来做第一笔生意。但现在商城只有一百六十车盐土,第一次交易,当然不能只用这么少的盐土。
  盐土在浦合,她在商场卖盐土,卖出的价格要比在别的地方便宜,但比浦合的要高,这样她和姜武才都不会吃亏。
  “带我去看看盐土吧。”她道。
  都要用它来换粮食了,还不了解自己的商品,这可不行。
  盐土说是土,她看到以后才发现原来是石头状的结晶体,不过是埋在土里,和土一起挖出来的。
  结晶体有的块头大,有的块头小;有的晶体混浊,有的颜色就比较澄净。
  姜姬看到这几车盐土后,立刻想到一个主意,“把它们分捡一下。先区分颜色,从纯净毫无杂色,到土石交杂;然后分大小,最大的到最小的,剩下的是杂土。”
  卫始犹豫:“公主是想把它们卖成不同的价格?这样会不会……”太费事?有必要吗?
  蟠儿却道:“太守不知,这样会卖出比原来高上几倍的高价!”
  卫始虽然不以为然,但他没有再开口。现在姜蟠龙已经是金碧馆的主人了,他应该给他几分薄面。不然他底下那些侍人有样学样,制造矛盾,反倒不利于公主。
  马商带着数百车从魏而来的货物,绕了一个大圈,才来到以前的辽城,如今的商城。
  从这里可以由鲁入燕。
  如果真的不收城门税……
  马商带着一丝不确信,驱车走向城门。


第221章 魏乱得利
  初入“商城”,感受与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辽城城门口总有许多非兵非民的人聚集围绕,看到商人进来,个个眼放绿光。那时马商就要让人把货车团团围住,一不留神,就让人从后面把货背走了,如果你带人去追,等回来货就都不见了。
  如果是跟杨大将军有交情的商人,这些人也精明得很,不会找这种商人的麻烦。但如果商人看不起这些人,那他们就会在路上挖小坑,再用碎石垫上,不管是过车还是马,一般都能把车陷在这里。彼时车队堵住城门口,车轮下陷,马儿受伤,商人总需要人推车、抬车吧?不给好处?
  马商会事先准备好十几袋发霉的粮食,喂马都怕马儿吃了拉肚子,给他们却正好,他们不怕吃坏,能吃就行。
  但如今的商城不同了。
  城门口还有守卫,却在看到他身后的几十辆货车后,指着旁边的小门说:“商队从这里进!”
  大城门前有两个小城门,大车队的从西侧进,小车队的从东侧进。
  小城门窄小,只能容一辆车进入。
  马商本以为这门走起来会更费劲,不料车队却很容易的就走过去了。
  因为这一块的地是平整过的,没有坑,也没有碎石。
  从西侧门进去后,眼前突然变得拥挤狭窄了不少,因为路两旁全是货车,马儿嘶鸣,商人似乎就住在车里。
  当他们看到又有商人进来了,附近几辆车上就有人下来了,看到马商,有认识他的,就拱手上前打招呼:“马兄!”
  马商也下车来,拱手为礼,问他:“贤弟怎么就停在此处?”
  商人笑道:“生意已经谈好,一会儿就从这里走了,停在这里方便。马兄如果不急着走,就再往里停一停。”他看了眼马商身后的车,道:“若是货多了,就租个房子住几天也不算什么,商城空屋多,房子便宜得很。”他笑嘻嘻的,低声道:“听说……原来大将军手底下的人都被公主抓去开荒清河泥盖城墙了。”
  上面的人打架,原本跟他们也不相干。只是他们没料到摘星公主心狠起来比杨无人更厉害。听说当日公主反了杨大将军后,把杨大将军关在屋里,跟随杨大将军的人不是从了,就是被杀了,没杀的全都关了地牢。至于那些兵,居然全被公主的人赶到城外干苦力了,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跑回来的。
  致使满城空屋。
  想一想这些空屋原主人的下场,他们哪还敢对公主说一个不字?
  何况公主对杨无人狠,对他们商人就完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