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童去而复返,对他一礼,“请太守随小的来吧。”
  卫始走进去,看到公主和姜司官手里都拿着一个……圆饼?
  连殿中侍童都一人一个吃得正香。
  姜司官正喃喃自语:“原来……如此!一半的粮食!这样等于多了一倍!”
  卫始耳朵很灵,马上反应过来,连忙问:“粮食怎么才能多一倍?”
  姜司官草草看了他一眼,不理他,起身,跑到门前,再次进来,对着公主三跪九叩。
  他抬起头,对公主说:“公主此举,活人无数!”
  姜姬看卫始一脸不解却忍耐着不开口,让蟠儿起身,也叫他过来,道:“其实不能真的多一倍,因为这个技术其实不好掌握,一开始肯定要花些功夫让大家习惯。还有,只有小麦粉能这么做,别的谷类磨粉都不行。”
  “那也不难。”蟠儿立刻想到以后多买小麦。
  卫始听了前因后果,虽然他没有亲眼看到,但却没有半分怀疑。
  立刻道:“公主,我立刻选几个人来学习此术吧!”
  ……姜姬有时觉得,她这个身份是不是本身就是免检标志?怎么没人怀疑她为了造势而造假呢?
  “那就让人来吧。”她道。
  蟠儿道:“必要可信之人!”
  卫始道:“的确!”
  她就看到两人热火朝天的议论起来,半点看不出前几天两人还在她面前吵到快打起来。


第230章 忧国
  姜姬提着包子褶,就口上去轻轻一咬,把汁吸进嘴里,热烫的肉汁快要把舌头上一层皮给烫掉了,她还舍不得吐掉。
  不知不觉吃完一笼小笼包子后,她才觉得活过来了。
  这么多年,她过得像个行尸走肉。
  到现在,觉得此处是家了,她才开始想在自己家里折腾点什么。
  吃的暂时解了馋,她又开始捣腾穿,听蟠儿说黄医有一个染色的好东西,她就亲自去拜访了。
  黄医看到她时,脸色很复杂。
  “蓬门贱地,公主怎么会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叫他大哥回来说一声就行了。”黄医对着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公主有心结!人长得小,心眼多得不得了!她还有人!还有权!还能一本正经的一边给你说道理,一边一副好人脸的做坏事,明着威胁“对不起,但我不会放了你,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吧”。
  搞得黄医又看她上门,就有点心惊胆战。
  姜姬很有礼貌,黄医是长辈,又救了蟠儿,她还很敬佩黄医的人品学识,甚至都有点仰慕他了——这种心性通达之人,跟在他身边都能耳濡目染。只看蟠儿,在外面住了几年,还是在那种情况下逃命出去的,过的日子也不好,可蟠儿回来后不但半点不见阴郁,反而还比以前更开朗了。
  看看他,再看看姜义和屠豚,就知道黄老在其中起的作用有多大。
  她自觉自己的心理健康其实是很有问题的。黄老阅遍世情还能这么豁达,她如果能多跟黄老接触,多听一听教导,学一学他的处世方式,一定受益无穷。
  所以她就厚着脸皮来了,知道人家不待见她,也不招人烦,就先说一说前情。
  如今商城正在热火朝天的搞建设。她呢,是希望让商城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才好生生不息。但商城的前身辽城是个畸形的城市,它的人员结构就是不正常的。
  比如男女的性别比。
  在她接手辽城之后进行过人口统计,男性共七万九千余人,其中不足十四岁的占到了三分之一,而超过三十岁的却不足十分之一。
  这里面的含意很恐怖,这意味着辽城没有老人,七万人中,仅有不到七千人才能活过三十岁。
  但如果跟男女的性别比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辽城的女性只有两千一百一十九人。”姜姬对黄老说。
  黄老紧紧的皱着眉。做为一个在外面流浪了快一辈子的人,他不会不懂这是什么意思。“那这些女人……”他问。如果这些女人和那些奴隶在一起就坏了,七万男人,两千女人……
  “没有。”她摇头,“我把她们都暂时放在了一个地方。”但她不能一直养着她们,不是说她养不起,而是如果不教给她们技艺,那她们就真的只剩下子宫这一个价值了。而且,只有年轻的女人才有价值。
  那两千多人全都是不足二十岁的女孩。
  她需要让她们发挥作用。因为她不能永远把她们关起来,她们也不可能在高墙内完成她们的一生。
  难道她还要替这两千多个女人挑丈夫吗?
  她必须替她们打开一条能通往外界的通道。在打开这条通道之前,她需要让她们的价值在商城内不可替代。
  “这不可能。”黄老立刻给她泼了冷水,“染色这种事,男人也可以做。”
  “我知道,我没想叫她们染色,我想让她们做衣服。”做成衣。
  现在已经九月了,再有三个月,天气就冷到不适合再光着身子在野外干活了。那七万多奴隶有九成都是天体。
  ……她从来不敢凑近看他们,都是站得远远的望一眼。
  黄老:“……你之前不是说来问我染料的事吗?”对身体无毒无害,易染不易褪什么的。
  “我是想两个一起做。”姜姬诚恳的耍无赖了。
  姜武不在,蟠儿和卫始都有工作要做,她想找人说说话嘛……
  而且这些设想什么的,她除了对姜武能想怎么说怎么说,对蟠儿和卫始说都要小心一点,免得说错了丢脸。
  姜武没关系,他听不懂。
  黄医也没关系,她年纪小嘛,年轻人犯错是可以原谅的。
  黄医:“……”
  他有点惊讶,还有点不敢相信——这……公主是在找他撒娇吗?
  想想看,她的年纪也不大,也算是命运多舛。有时候孩子才是最残忍的,因为在他们还不能理解什么是残忍的时候就先从别人身上学会了怎么利用残忍。
  这么一想,黄医对公主的观感就有些变了。觉得她有点可怜。当然,不是说他就能放松警惕了。她再可怜,用起手段来也是毫不留情的。
  只是……
  唉……
  黄医叹了一声。等晚上蟠儿回来吃饭,黄医把他叫到屋里,对他说:“公主年幼,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本该只操心衣裳好不好看,头发梳成什么样,跟父母要一朵花戴……你们不要,把她当成大人看,就当她真是个大人了。”
  蟠儿听得沉默下来,半天才说:“……公主刚到莲花台时比现在还更小,小公子还是个连话都说不完整的孩子。我后来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大王就杀了他们的养母。我没有见过以前的公主,但公主从那以后,就再也不像个孩子了。”
  当年,公主就不曾在他们眼前当过孩子,现在,他见到的是长大以后的公主,就更没办法把她当成个孩子了。
  姜姬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听说黄医求见,她洗漱后请黄医进来,“黄老有事请尽管道来。”
  黄医一揖,直言道:“我想带着阿布出去收药材。”
  姜姬点头,“需要多少钱就去找蟠儿要吧。”
  午后,她就听说黄医已经带着人和钱走了。蟠儿在黄昏时过来,在她还没有开口问的时候就说:“黄老说他一定回来。”
  姜姬笑着点头,两人就说起了别的事。
  其实她是害怕蟠儿已经没办法把这里当成他的家了,在为他有了更像家人的黄老和阿布。如果黄老和阿布被她“逼”走了,那蟠儿会不会在心中恨她呢?
  所以她才想留下黄老和阿布。
  不过那段时间过后,她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如果黄老和阿布心存怨恨,他们是会恨她,还是会恨蟠儿呢?如果蟠儿被他们恨,会不会更糟呢?
  所以,这次黄老想出去,她就什么也没说。
  但在这之外,她已经尽全力留下他们了。
  商城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她希望他们都能喜欢这里。
  再次踏上魏地,曹非的心中五味杂陈。
  在此之前,他都躲在车中。直到进入城门,他才不得不露脸。
  守门的人拦住了其他人询问,对他和他的从人车架却只是草草检查过就放行了。
  曹非重新上了车,想起当年在摘星宫初次见到摘星公主时听到的那句话。
  “我看先生更像魏人。”
  ——或许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魏国。
  他们停留在了铜城,据说以前此地有铜池,可日夜流金。但现在的铜城也不过是个中等大小的边城,人员混乱,各国人都有。
  姜大将军没送他们入魏,在之前他就转向了。传说中袭击商队的野人并没有出现,不知是不是发现姜大将军来了就逃了,听说现在外面还有姜大将军的英名流传,各地匪盗闻风而逃。
  马商和曹非分开入城,两边表现的就像完全不认识一样。
  而商队中也没人见过曹非。
  这次来魏买粮是他的任务,而不是马商的。当然,马商也会买粮,去向漆四邀功。不过现在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估计是买铁吧?
  马商是个投机人,曹非看不起这种人,却不会小看他。
  他带着下人仆从,看起来像个大家公子,进城后很顺利的就租下了房子。隔壁的人带着礼物来打招呼,他请人坐下饮茶,一番闲谈后,两人颇为投机,邻居便道:“入夜临江楼有好歌舞,我请贤弟共赏吧!”
  铜城虽然不大,又靠近边镇,但相邻的鲁国不像燕国那么动荡,两边习俗相差不多,所以这里的人一点也不像辽城的百姓。他们渴慕大城的繁华,临江楼就是这样一个好去处,建临江楼的人正是铜城太守,听说太守在到过豫城等大城后,回来就立志也要建一座不输给豫城的酒楼!
  此楼入夜不禁,楼中有歌舞酒菜,是铜城士绅每夜必去的好去处。
  曹非当年也来过临江楼,当时年轻气盛,听说铜城太守的豪言之后特意前来一观,回去就把临江楼给好好嘲笑了一番。
  今日再来,他却连登上二楼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坐在一楼角落里,吃了小菜,隔着数十张桌子赏台上的歌舞。
  不过此地的好处就是可以听到许多消息。
  因为是铜城太守建的楼,庶人是不能进的。马商他们就无法进来。而进来的人多数言笑无忌,最近最热闹的话题就是魏王太后与魏王后之间的争风了。曹非听了两句,也插了进去,“这么说,王后这是认输了?”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的少年人喝的脸都是红的,声高而亮,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他此生必定没有吃过半点苦头,最丢脸的估计就是被父亲责打了。
  少年道,“王后娇弱,出身弱晋,虽然有太子在旁,可太子年幼,连话都不会说呢,大王又困于孝道不能相助,她也无可奈何啊。”
  曹非又问:“那堂上诸公难道都无话可说?”
  少年就笑起来,执壶长叹,“对着一个老妇,难道还能说什么大道理不成?婆婆哪有不欺负媳妇的?”
  桌上的人就都笑起来。
  另一人叹道,“若是大王能更强硬些……”可话音未落,他自己就摇头了。大王的性子,没继位前大家都知道了,本来还以为不娶国中淑女,迎回一位他国公主,好歹能有些作用。不料,就算是一国公主,也吵不过太后啊。
  还有一人道,“也不能只怪大王一人。王太后家中叔伯兄弟五人皆为高官,大王在朝中也多亏有这些舅父相助,不然……”他叹了一口气。
  不然,大王这王位都未必能坐稳。
  曹非听了数日,大半的人都在说王都的趣事,而豫城,好像也只是提上一句,并没有人知道豫城太守正在倒空城中库房。
  与此同时,马商他们也有许多收获。因为从豫城来的东西,其中大半都是要从铜城出去的,只有一小部分绕过铜城走了。
  他们见了许多商人,发现这些魏商也都聪明得很,他们多数都把商队分成小队,每队只带一小部分货物出关,以此瞒过铜城守卫和太守的耳目。
  “有人在查这件事吗?”马商小心打探,他就觉得魏国总不见得每一个城都能对豫城的乱相视而不见,这块肥肉他们商人想啃,别的太守难道就不想啃吗?
  那个魏商见到马商他们也是高兴得很,这就意味着他不必带货出城就可以直接转手了嘛。
  所以他也是尽心尽力的告诉马商他们要怎么出城,怎么躲开太守的追击。
  “太守当然是不愿意放我们走的,这些东西他要是能留在铜城,那就是他的口中之食。”魏商道,“你们也要小心,被太守的人抓进去,可就再也出不来了。”
  马商有些吃惊,他上回来明明还没有这么麻烦。
  “缘何至此?”他问。
  魏商捻须道,“听说有三百斤生铁被盗,太守正在追查此物。”
  三百斤生铁!


第231章 练兵
  姜姬最近心情很好,似乎人要是心情变好了,好事情就会一件接着一件。
  她发现从杨云海手中接收的奴隶中还真有不少人才。
  做为在辽城盘踞多年的人,杨家手中掌握着辽城所有的精英。
  在那些奴隶中,她发现了四十几个铁匠,其中有打刀的、打剑的、打矛的,还有一个老师傅带着十几个小徒弟会打铁甲!就是整身穿戴的那种,连头盔带护心、肩甲、护腰一整套!他还不止会打一种,能打好几种呢。
  还有一个人,带着两个割了舌头的哑奴,是打钱的。
  不管是铁钱、铜钱、金饼、银盘,他统统会打。而且他还替杨云海做过一对假虎符。
  蟠儿在从此人嘴里挖出这件事后,从杨云海屋后的假山中掏出一块假虎符,跟真的放在一起就像双胞胎一样。
  也就是说,杨家其实早就有造反的打算了。如果鲁王,不管是现在这个,还是以前的朝午,只要想夺走杨家的兵马或虎符,杨家时刻准备着前脚交上假虎符,后脚就拿真虎符造反。
  卫始看到假虎符,复杂的叹道:“历来带兵的将军都怕马放南山的一天。”
  除了这些匠人外,杨云海的私房中也有数之不清的弓箭、兵甲,生铁也存了很多,金银珍宝也不缺。
  这些东西估计都是给他自己的亲兵准备的,防着万一有一天他要逃命,这些武器可以武装他的亲兵,帮他逃走。
  姜武已经回来了,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卫开。
  姜武说他没有进魏,“距铜城还有百多里时我就带人回来了。”
  顺路还“带”回了两个商队。
  卫开也有所“缴获”,除了粮食在路上吃了之外,剩下的都送了回来。
  姜姬问他路上可有折损?
  他道:“人损四成有余。”出去一趟,死了将近一半的人。
  如果照这个比例,那七万人,最后能训出来的兵也就不到四万。
  看来还是要继续买人。
  姜姬从卫开的缴获中拿出三成给他。
  卫开跪下坚辞不受。
  姜姬道:“你不要糊涂,如果你不要,你手下的人怎么办?只有你要了,其他的人才能拿。”
  卫开跪了两天,姜姬都没有松口,硬压着他把赏赐收下了。
  晚上,卫开坐在榻上,亲兵在替他敷药。卫始进来,看他一身是伤,挥退亲兵,亲手替他敷药。
  卫开沙哑道:“我一进城门,还以为在做梦……”
  他走的时候,商城还像个烂摊子,城墙破败,城中混乱不堪。可他回来时却发现商城之后的百里荒野上已经有了一块块整齐的田地,一座座低矮的石头房子连成了排,甚至乡间已经有了鸡犬之声。
  那些奴隶看到军队来还会逃走。
  新的城墙已经建起来了,东南西北四个角各有两座望楼。
  城外的护城河已经清淤深挖,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