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主还在等他的回话,他僵直半晌,结巴道:“容……容我想想。”
  这真的要好好想想了。
  如果再来一次朝午之祸,鲁国真要撑不住了。


第263章 定计
  对于大王; 冯瑄很难从心中找出什么崇敬来。
  他最好就像一尊神像那样坐在高堂上,不说不动就行了。
  这样底下的大臣们还能一天三柱香的供着他。
  传说中的英伟之主,人世间是没有的。
  他也早就失去了对大王的期待之情。或许之前还有过建功立业的美梦,但在被龚香挤出莲花台后,不得不说,他有些心灰意冷了。
  但他还不能就这么走; 冯家还需要他替冯家留下一团火种。
  公主说起后; 他直到离开莲花台都有些神魂不舍。
  车到了家; 车夫见他不下来,伸头喊他:“叔叔; 到家了。”
  冯瑄才从车里慢吞吞的下来,候在车旁的小童上前扶住他,道:“路公子回来了; 还有; 龚家人来拜见叔叔,想请叔叔去家里饮茶。”
  冯路; 是当年冯营身边的小童; 在冯营临死前收为养子了。
  冯营死后,冯路却不肯留在冯家,而是背着包自己一个人跑了。
  他从小在冯家长大,虽然也是被冯营亲手教过的,诗书武艺都有一些,但他从来没出过冯家十里之外,冯瑄实在是难以放心,就道每年冯营祭日时,他要回来给冯营上香。
  从此,冯路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回来。
  “阿路回来了?”冯瑄听到后,连忙进屋,果然看到他正在考校冯理与冯班。
  冯理和冯班都不知道冯路的出身,而冯家其他人也没人把冯路当外人,所以他们都以为冯路是家里的小叔叔。
  冯瑄进来也是喊:“小弟回来了,这次多住几日吧。”
  冯班和冯理告退出去,冯路转过来对冯瑄说:“不,我今天就走。”
  冯瑄忙道:“怎么才来就要走?”
  “我就是来给爹上柱香。”冯路很冷漠。
  不管当初冯家其他人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把冯营给赶出去的,在他看来,他们就是把冯营给扔出去了,甚至冯营最后的死,冯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如果不是为了祭祀冯营,他根本不会再回冯家来。
  冯瑄苦留不住,只得给他多准备些盘缠行李,还要再送他两个人。
  冯路摇头:“我本就是下人,用不惯人。”
  “你是大伯父的儿子,也是我的兄弟。”冯瑄说。
  冯路沉默下来。
  这也是他没办法去痛恨冯家人的原因。不止是因为他们是冯营的血亲,更因为他们真的把他,这个冯营从人的孩子,冯营的养子,当成了冯家一员。
  冯瑄沉默了一下,叹道,“你能在乐城多留两天吗?有件事,我必须去查一下。”
  冯路问:“什么事?很危险?”
  冯瑄有个主意。
  从他离开莲花台时,不知怎么回事,心中就有一股寒意不停的涌上来。
  可他思前想后徐久都找不到答案。但在看到冯路的时候,他就想把冯班和冯理兄弟两人,分出一个来让冯路带走。
  如果……仅仅只是如果,冯家会有什么不测,那至少冯家还会留下一滴血脉。
  可他想不出危险来自何方。
  除非公主在摘星楼说的话不是猜测,而是她在回到莲花台后发现了什么,却要借着他的手揭开。
  ——大王真的还活着吗?
  一想到这个,就让他寒毛直竖,外面艳阳高照,他却浑身发冷。
  如果大王已死,那大王死了几年?是什么时候死的?是谁隐瞒他的死因等等,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竟然都没有发现!竟然不知大王已死!
  他们会成为千古罪人。
  龚香,他,蒋龙,他们一个都逃不掉。
  冯瑄在这个深夜,坐着一辆不起眼的车,从龚家后门进去,求见龚香。
  龚香问阿悟:“真是冯玉郎?”
  “是。”阿悟说。
  冯玉郎深夜前来,要求密见龚香,还要他屏退左右,身边不得留人。
  这么郑重,还发生在他去莲花台见过公主之后。
  龚香难免怀疑是有什么重要的事,逼得冯玉郎一刻都等不得,不得不赶来找他。
  “让所有人都回到屋里,不许在外面乱走,灯都熄了。”龚香道。
  阿悟去照办了,不过须臾,龚家一片漆黑。
  阿悟去领冯瑄进来,他熟悉路,不怕在漆黑中撞到墙或走错路。叫他吃惊的是冯玉郎胆子也不小,竟就跟着他来了。
  他可是吃过龚香的亏的,竟然也不怕?
  不过他知道,龚香和冯玉郎都是一种人,他们不管怎么斗,都只争输赢,不取性命。
  这叫什么?君子之风?
  就算要杀人,也明刀明剑的去夺,而不是暗室相欺,暗箭伤人。
  龚香只在自己的屋里留了一盏豆灯,阿悟领着人进来时,他正在玩盲读,就是拿手摸着竹简上的刻字读书,这据说是一个很穷但很有才华的人,想读书,家里又没钱买灯油,为了省钱就在星月之下以手触书来读。后来就成了一种风雅之举。
  听到脚步声,龚香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相迎:“玉郎,久违了。”
  一看冯瑄脸色,他就知道这冯玉郎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公主告诉了他什么,叫他半刻也等不得。
  龚香拉着冯瑄一同坐到他的榻上,阿悟上了两盏茶后就退出去了,守在门口。
  门与窗户都敞着,夏夜的蝉啊蚊子什么的唱的此起彼伏,热闹得很。
  龚香把灯吹熄了。
  等月光照进来,屋里就亮起来了,也能看清彼此了。
  龚香问:“何事叫玉郎如此忧惧?”
  冯瑄单刀直入的问:“四海,宫中大王可安然?”
  龚香不解,“此话从何说起?”
  但他也不是傻子,都经过朝午之祸,稍稍一品味,就叫他明白了□□分。
  可冯瑄明摆着是来质问的,龚香就算心里翻江倒海一样,面上也不能露出分毫。
  “玉郎若是担忧,明日与我同见大王如何?”
  冯瑄摇头,叹气,疲惫道:“四海,我不是来问你的。我是想问,如果是真的,你可有应对之法?”
  龚香也说了实话,“最好的应对之法就是这样下去。”
  莲花台里如果真是个假大王怎么办?
  那就让他继续扮下去。
  现在再想,大王不肯露面,来来回回只有人听到几句不真切的声音,见到的只有姜莲而已。
  那大王要是真的早早就死了,也没什么稀奇的不是吗?
  但这对鲁国有什么危害吗?
  没有啊。
  如果大王已经死了一年了,这一年里鲁国好好的;如果他死了两年了,这两年里也好好的;就算他在那之后就死了,死了五年了,这五年鲁国也没出事!
  那就这么下去!一直这么下去!
  不管姜莲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他是想霸占大王的国库也好,是眷恋权势也好,他把“大王”扮演得很好,这就行了。
  龚香以前是不知道,他现在知道了,还愿意帮姜莲描补一二,直到这个“大王”该离开为止。
  冯瑄目瞪口呆。
  “你这是异想天开!”他气得要站起来,被龚香拉住,“大王终归还是要出现的!这样下去,也是终归会被人发现的!”
  “谁会发现?”龚香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来,“你是说公主吗?”
  早在刚才,他就想到了,只有公主,她一回来就发现了此事,然后告诉了冯瑄。
  她想用这件事做什么,他还不知道。但他能明白她为什么选冯瑄。
  因为冯家人,还是有一份天真在的。就算他们自己也不相信公理与正义,但在他们的信仰中,始终都有公道在。
  所以冯瑄一知道此事,就一定会想办法查证,她才好操作。
  如果直接找他——假使公主想利用这件事谋求好处,那找他才是对的。可直接找他,绝没有绕过一个冯瑄再“通知”他要好。
  至少看在冯瑄也知情的份上,为了让公主满意,他必须要提出能让公主心动的条件,公主那边的余地也更大。如果直接让蒋龙把话带回来,那龚香最有可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
  ——他现在就想置之不理。如果不是冯瑄也知道了……
  “先不说公主。”龚香说,“只说揭穿此事对鲁国有何好处?”
  没有。
  连冯瑄都要承认,大王“不在”的这几年,鲁国朝中实在是很平静,很安祥。
  一旦揭穿,公主的婚事首先是不能提了,大王既死,公主要先守孝吧?守多少年就要看公主对大王的孝心了,鲁国历史上守的最长的是九年。而姜旦会是一个比姜元更好的大王吗?
  他实在没信心。因为少年人,总是有着种种奇思妙想,还最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所以,有什么比现在这样更好呢?”龚香柔声道:“公主那里,当然还要细细安抚为上。”
  “参见公主。”奇云只是一个深揖,膝盖都没有弯一下的。
  姜姬不知道蟠儿是怎么把人给弄来的,奇云是自己走进摘星楼的。
  深更半夜,做贼一样,悄悄溜进来。
  “我有一物,愿献给公主。”奇云捧出一颗香丸,此物莹白如玉,香气扑鼻。
  “此物何用?”姜姬看蟠儿接过来了,才问。
  奇云道:“此物可令公主身边男子服下,他会对公主言听计从。”
  姜姬:“……”
  这么直白好吗?
  她听懂了。这是给男宠用的春药,可以令其金枪不倒。
  ……看来她豪放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搞得这奇云一上来不干别的,先推荐春药给蟠儿。
  她看了眼蟠儿,他倒是还挺淡定的。
  她有点想笑。
  这个奇云,是个妙人呢。
  也叫她看出了这是个什么人。
  她也就直接起来了:“我有件事,想问先生。”
  “公主请说。”奇云很顺从。
  虽然他一进来就表现得像个高人,但态度上却像商人。
  也就是说,什么都是可以谈的。
  “大王如何?”姜姬。
  奇云满面红光,信心百倍:“大王精神健睿,百寿可期!”
  “太久了。”她说。
  奇云明显愣了。
  “我等不了那么久。”她说。
  奇云看看公主,再看看仍捧着药的青年,换了颜色,声音压低,说:“大王服药日久,大概还能再撑两个月。”
  这可是实话了。
  “太久。”
  不料,公主还是这两个字。
  奇云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不然郑国先王是怎么死的?他能收先王的钱,当然也能收现在这个郑王的钱。
  但那是个公子,这是个公主。
  “公主此举是何意?”奇云不解。干掉亲爹你也不能继位,当公主的就是在自己亲爹手底下当才好啊,换成兄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姜姬知道不叫这个人看底牌是不行的,就示意蟠儿领他去后面看一眼。过一会儿,两人就回来了。
  奇云看到了两个男孩,一个大些,一个小些。
  大的是姜旦,北奉宫收拾好了他也不肯走,死活要赖在这里。还跟羊崽玩得很好——他还不知道羊崽是谁。
  “这两个都是我的弟弟。我没有兄长。”姜姬说。
  奇云佩服的看着公主,看来此女野心不小啊。
  奇云道:“愿为公主驱策。”看公主这样,估计他这回可以在鲁国多住几年了。


第264章 送行
  秋风乍起。
  这天早上起来; 纵使艳阳高照,乐城的人还是感觉到了一丝来自秋天的凉意。
  秋风吹得人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但等到太阳再升高一点,秋老虎的威力又让大家恨不能躲在屋檐下、树荫里了。
  “哈啾!”姜姬打了一个通天大喷嚏,蟠儿立刻就让人把门窗重新关好,他上前来替她看病。
  “你行吗?”她好笑道; 声音有点发闷了。
  蟠儿倒是很认真:“黄老教过我辩症; 我先粗略的看一看; 等下午再从外面请大夫进来。”
  姜姬摇头了。
  现在的大夫跟骗子基本上是一个系统的。
  因为系统的医学还没有发展起来,各家大夫大半都是自学成才; 在广大炮灰身上磨练自己的技术,等炮灰死得够多了,他自己也会归纳总结了; 大概就能称一声名医了。
  以前她听过一个笑话; 一个大夫治好了一个绝症病人,病人非常感激他; 问他是怎么治好的; 因为他看过非常多的大夫,他们都没办法,说他死定了,这个大夫就说了句实话:“我也不知道哪一味药把你治好的。”
  这其实是句大实话。
  由于大夫医死的人太多,为了避免伤人害命,也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现在的大夫无不擅长嘴上功夫与脚下功夫,关键时刻,一要会说,二要会跑。治病的方不会不要紧,治不死人的方子一定要记几个。
  她可不想拿自己的身体去试现在大夫的医术。
  “还是你来吧。”她更信得过蟠儿。
  蟠儿也确实很紧张,切脉观色,还让她伸舌头来看,又扒开她的眼皮,最后还跑到殿外,过了半刻又回来。
  姜姬警觉道:“……你去干什么了?”
  蟠儿一怔,实言相告:“我去看了看公主昨夜的尿液。”
  “……”姜姬。
  “小便黄赤,量少。”他继续说,“牙龈发红,眼睛还有些水肿。”
  剩下的人都听得很认真,就她一个不太是滋味。
  人,太认真了,也不太好……
  最后他诊断她先是有点秋燥上火,然后又有点着凉了,两个病一起发出来,看起来倒像是炎症感冒。
  让姜礼先给她炖个水梨吃,他再去给她找些葱白烧着喝。
  “不是该喝点花椒水、生姜水吗?”姜礼问。
  “那都是热性的,公主现在不能用。”蟠儿道,别最后感冒好了,起一嘴大泡。
  葱白更温和些,效果也不差,就是味道可能公主不会喜欢。
  姜姬最后捧到手里是一碗放了蜂蜜的温汤,倒是没看到半颗葱白。
  甜丝丝的。
  因为牙龈肿了,早上就没吃饼,喝的是粥,她一入口就尝到了葱味,但也看不到葱。
  叫蟠儿这么一折腾,到了中午时,她就没那么困倦了,身上也觉得轻松了许多,下午太阳快落下时,到外面太阳地里走了一圈,出了一身汗,回来又被蟠儿隔着帘子教几个宫女给她按摩了一番,按得她昏昏欲睡。
  眯了一觉,再睁眼,天已经黑透了。
  蟠儿走进来,对正准备再喝一碗粥就继续睡觉的她说:“金潞宫的灯,熄掉了一半。”
  姜姬把碗放下了。
  关于什么时候送姜元去死,她还没有考虑好。首先,龚香和冯瑄都还没解决掉;其次,焦翁也还没有赶到乐城,跟蒋良回家——她连他有没有成功接到蒋良都不知道。
  这就是在这种通讯不畅的地方玩队伍配合最大的不便了,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搞得她很被动。
  奇云很痛快的答应了她送姜元下地狱,她也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在旁边看着。
  她要亲眼看着姜元咽下最后一口气。
  其他的事她不做干涉。姜元死时最好没有外伤,没有明显的毒物反应,因为事后还需要做一些铺垫工作。如果尸体太难看,很不利于她后面的安排。
  奇云全都答应了。
  她有时可真觉得……这种人才,相见恨晚。
  不过在此时遇上奇云是正好的。他已经衰老,只想找一个安身之所安度晚年,又有一身所学可为她所用。再早十年,奇云都不会如此驯顺的配合她,她也不能这么简单就打动他。
  奇云说,当他制好药时,会熄掉金潞宫一半的灯做为信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