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媒人见过马家几个小公子后,保证说一定替小公子们找一个好人家。
  这算是逃役了。但却是律法准许的。
  马家祖母求马巍一定要好好的求范姝,像放过马巍一样,放过马家这几个小孩子。
  “你父亲他们……这一去,只怕都不能活着回来了。”马家祖母哭着说,“当时的事,都是他们做下的,也是罪有应得。可你的弟弟、侄儿们都是无辜的,之后叫他们去当别人家的女婿,马家香火断绝,也算叫她报了仇。”
  马巍的心里像插着一把刀,一下下的叫他鲜血直流。
  他后悔。
  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他答应了下来,跟祖母磕头保证,一定求范姝放过弟弟和侄子们。
  然后他提起要去找爹爹的事,说:“我与钱家他们的人一起去,我们凑一些钱,找到爹爹以后,总能叫他们少受些罪。”
  马巍没干过苦力,但以前在樊城时,马家每年都会出一些人去服役,多是修城墙、修路、挖土、背石一类的,自家的亲信奴仆自然是不会干这个的,他们都是出钱去城外雇百姓做,只要人数对,这样干是官府允许的。
  马家的下人曾说过,不管是挖土也好,背石也罢,都没有清护城河时死的人多。
  樊城城外的护城河和滨河比,自然是不值一提的。
  马巍怕自己去晚了,连给父祖收尸都做不到。
  他知道家里已经没有多少钱了,他从范姝那里借来了一笔钱,但又不知道到时多少才够用,如果马家的人都被分在一起,那他只需要买通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如果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地方,那他需要买通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他想叫家里再凑凑钱,各房各支都拿点出来。他知道,官府来搜查时,没有动各房女眷的私房和嫁妆。既然是救自己的儿子和丈夫,那多少出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不然,靠他自己拿出救整个马家七八十口人的钱,他是绝对拿不出来的。
  结果祖母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叫他们母子回去自己说话。
  马巍不懂,他母亲把他牵回去,叹了口气,对他说:“你几个堂弟的媳妇,想改嫁。”
  既然不想要丈夫了,那当然不可能把私房钱拿出来救人了。
  马巍愣住了,旋即怒火冲天,愤怒道:“她们怎么张得开口?!”
  “为何张不开口?”马巍母亲反问他。
  马巍气的眼前一片黑,怒道:“此时此刻,她们怎么能抛下家里独自离开?难道丝毫不顾念夫妻情份吗?”马巍的母亲用一种完全陌生的目光看着他,说:“夫妻之间,过上二十年,早就不可能有丝毫情份了。”
  马巍茫然的看着母亲。
  “你父亲已经有十年不曾来我的房里看我了。”她冷漠的目光,叫马巍想到了一个不可能的事。
  “母亲……?”他不敢问。
  马巍母亲点点头,平静的说:“我要与你父和离。”
  在马家、钱家、杜家等几家陷入混乱中时,顾家,悄悄搬走了。
  顾清音主张搬走,并说服了家中所有的人,没有被他说服的,也全被绑了出来。
  等搬到新家:位于当年士子村西头的一个新冒出来的小村落时,顾家上下都大骂顾清音。
  顾清音……顾清音带着自己的亲爹娘亲兄弟媳妇儿子等,悄悄走了。
  这回就真走的没人知道搬哪儿去了。
  乐城周围新村子太多,不好打听。顾家又有心事,生怕被范家给找上,打听了一阵没打听着,只好算了。
  顾清音带着家人搬回了乐城,挤在了普通百姓中间,没有再买高门大户,而是一个小小院落,仅够一家人勉强栖身。
  真的跟顾家分开了,他才松了口气。
  他爹还有点担心,不是担心顾家,而是担心顾家找上门来。他们这可算是把顾家给扔下了啊。
  他安慰他爹说没事,顾家顾不上找他。何况就是找来了,顾家又敢对他做什么呢?
  现在顾家混出头的只有他和顾釜两人,顾釜找蒋家余孽,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顾清音却已经能上殿了,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简事,但这回顾家能逃出命来,都是顾清音的功劳。
  虽然,顾清音没在家里表过功,于是,家里就都不知道……
  顾家现在还以为范姝是怨有头,债有主才放过顾家的呢。但范姝知道什么啊?她一个小女子,当天那么乱,又不是人人都到范家门口去了,难道还站成一排等着范姝把人认清好报仇吗?
  是他亲自找上范家,把当日参与的人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范姝。
  范姝问他怎么会没有顾家?
  顾清音说:“当时顾家正想着如何说服大家一起来投乐城,你估计在家里也听说过,当时我叔叔已经与公主有了盟约,但公主要的不是顾家一家,而是整个樊城,樊城世家有一个算一个,要么都走,留下的只能去死。我叔叔不想再背一个骂名,就想着说服所有人都跟他走。”
  谁能想到其他几家会先把范家给杀光了呢?他们动手太快了。
  一半为钱,一半为栽脏。到现在凤城都有传言,是范家与人勾结,养下贼寇,逼迫其他几家相从,共拒王命。后来与贼寇分脏不均,反被贼寇灭门。
  “如果当时我顾家不从,下一个被杀的就是顾家。”顾清音很直白说,“于是,我父与我叔叔商量之后,就默认了此事。”
  所以,顾家也并不算无辜。
  顾清音顿了一下,半是解释,半是求情的说:“当时我叔叔是想把你救过来的。可是马家不放人。”
  一番交谈后,范姝答应放过顾家,要求是顾清音不能插手此事。于是,顾清音带着家小悄悄离开。
  顾清音在见过范姝后,回到家里,先对其妻行大礼,长揖到地,然后开始细数自己以往的过错,挨个向其妻道歉。
  其妻不解,先疑,后来慢慢感动起来,对他说:“不管你犯了什么错,我都不会怪你。”然后温柔又担心的问他是偷了哪家的女子?是不是别人的妻子?这是被人找上门了?
  顾清音摇头,抱住妻子,深深叹道:“我日后绝不会自持男子伟大而欺辱你,你我能成就一世夫妻,乃是天赐的缘分。”
  世上有范姝这样的女人,他就要对他的妻子更加好。
  不要叫自己的妻子有朝一日也变成范姝。
  顾清音再次听到范家的消息是范家挂起了白幡。
  马巍自尽了。
  他带着钱,赶到了滨河,沿着滨河寻找家人。却只收拾起了一具具尸首,而他父亲的尸首被河水卷走了,连找都找不到了。
  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沿着滨河走了一个来回,只找到了十一具马家子弟的尸首而已。
  他千辛万苦,花下重金,带着尸首回家,好叫他们能够入土为安。
  却听说马家、钱家、杜家这几家的女眷已有半数出嫁了,家中半空。
  钱家老太太不想看到这一幕,在屋中仰药自尽。
  马巍母亲虽然还在马家,却不肯替其夫服丧。马巍求母亲不要走,愿用余生去奉养她,只希望她不要再嫁。
  马巍母亲指着马巍父亲的侍妾问他,“那这些女人,又该如何?”马巍说:“她们如果愿意替父亲守着,我自然也愿意奉养。如果她们想再嫁,自然要放她们离去。”
  马巍母亲笑道:“原来不止在你父亲眼中我不如她们,在你眼中,我也不如她们。”
  马巍连道不是如此,“母亲是我父妻室,与我父是一体同心,自然与她们不同。”
  马巍母亲便不肯再见他。
  葬礼过后,马巍母亲已经联系上了娘家人,坐上车,回凤城去了。
  马巍送出去几十里,郁郁而回。
  可马家已经对他关上了大门。
  他步履蹒跚的走到范家门前,在门前呆立良久,第二天早晨,范家下人打开大门时,看到他倒在阶前,已经气息全无。
  他怀中有一把利刃,刀口向内,直刺入心。


第482章 给予与索取
  过了金秋节; 这一年差不多也就是快过完了。到这个时候,也该盘点一下今年都做完了什么事,还有什么事没做完要留到明年去完成。
  对姜姬来说,今年最好的事就是廖俊那边的郑国米大丰收。
  迁过去的移民也都适应良好,目前没有发生造反做乱这样的大骚动; 死掉的人也在可控范围内。
  而且; 移民已经在当地造村定居了,廖俊今年九月份回来时特意去请示龚相,问那里要不要建一个城镇。
  一般来说; 村落的人数大多在几百人左右,一千到五万可为小镇; 十万为小城,三十万左右就是一座中大型城市了。
  目前种郑国米的移民数正在缓慢却稳定的增加中; 因为郑国那边的移民正在往那边搬,一年后的居民数可能会达到十二三万。
  但这只是居民,加上驻军; 就能达到二十万到二十五万。
  也就是说,这个人数是必须要建城了。
  龚香也来问她,建城需要的花费可不小; 而且那个地方如果建了城; 又有郑国米这个大器; 离乐城和凤城都有点远了。
  她问:“离涟水城有多远?”
  龚相:“八十里到一百二十里左右。”
  现在涟水城虽然被姜武的人掌管着,但里面的世家都还在,他们当时服软服得很及时; 所以她就没把人给清理出来。
  一旦要建城,那涟水城里就必须全都是自己人。
  “就说大王邀请他们到乐城来吧。”她没有想太久就做了这个决定。
  这个大王邀请,其实就是请他们搬家,搬到王城脚下,是荣耀,是表示大王喜欢你们,所以想离你们近一点。
  大王都在王城脚下赐宅了,你们难道还敢不来吗?
  虽然名声好听点,说白了,就是叫他们快把涟水城让出来。
  “正好金秋节刚过,这就叫大王下令吧。”她道。
  龚相回去就起草文章,拿去在姜旦面前读了一遍,姜智和段青丝都把这文章给姜旦解读一下,姜智再在私底下说一下前因后果,重点突出郑国米对鲁国的意义后,姜旦就点头了。
  他对为什么叫这些人搬过来没疑问,奇怪的是这件事为什么要解释给他听,还这么前因后果都解释清楚。
  “为什么啊?”姜旦问。
  姐姐那边有什么事要做,他都会照办的,姐姐根本不必跟他解释啊。
  姜智沉默了一下,终于说:“公主应该会去凤凰台。所以公主希望大王能懂得如何治国。”
  至少要知道什么对鲁国是重要的,还要知道怎么体面的把前面的拦路石搬走。
  姜旦瞬间脸色惨白,抓住姜智:“姐姐要走?她、她不是只是去谢恩吗?谢完还要回来的吧?”
  姜智就解释给他听:“但不知皇帝要花多久才能选出皇后,所以公主这一走,至少要去三年。”
  以前最长的一次是十年,等皇帝选出皇后,剩下的公主也都错过了花期。
  但那一次,皇帝用选后这件事拖住了几个诸侯国十年。
  姜姬觉得,其实在这七百年里,梁朝皇帝与诸侯们之间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和平”的。冲突早就暴发过好几次了,也曾有过差一点擦枪走火的时刻,最后不管是什么原因,天地日月总算还在原来的位置。
  目前各国与皇帝,应该恰好都处在无力折腾的局面。
  只要有人打破平衡,这个脆弱的“和平”就会荡然无存。
  郑国,逍遥台。
  丁强带着他的二十几个弟子坐在郑国大殿上,他看起来很瘦弱,像是大病初愈,在这大殿上,多数都是弟子发言,他没说过几句话。
  但没人敢小看他。
  因为他是鲁王使者。
  小郑王在上,时不时的尿个裤子。他根本认不清底下这么多人都是谁,只知道娘和先生们都教他,这边的鲁人是好人,那边的赵人是坏人,所以小郑王就总是对丁强笑。
  赵王当然没有亲自来,前来的是赵国公卿。
  赵国公卿来的目的,或者说赵王的目的,就是“担忧”郑人欺负小郑王母子二人,趁着母弱子幼,侵犯王权,所以,为了公道正义,为了赵王心爱的女儿,赵王打算先派人来替自己的外孙管一管郑国,等小郑王长大后,再把郑国还给小郑王。
  郑国公卿当然是不可能答应的。就是已经当上太后的赵姬也不可能答应。
  丁强身为鲁王使者,是来和稀泥,当裁判拉偏架,顺便给自己抓好处的。
  他说:既然赵王是这个意思,那肯定对太后、大王和郑国都没有恶意的,对吧?赵人:自然如此。
  丁强:赵王果然父女情深。
  赵人:当然!
  丁强:但世人愚昧,总会误解贤人圣者。
  赵人:确实如此。
  丁强:所以,赵王何不表白一番?先把赵军撤回去,也好叫世人看一看赵王宽广无私的胸怀?赵人:……
  赵人不答应,我们一撤军,郑人该欺负赵王的女儿和外孙了。
  丁强说怎么会呢?世上哪有这么坏的人?就算郑国中有两个恶人,总不会个个都是坏人。
  赵人立刻说了几个在郑国公卿中极有声望的人,道就是他们会对赵王爱女和外孙不利。
  丁强说既然如此,就令他们远离太后与大王,这样一来,赵王当可放心退兵了。
  赵人:……
  赵人说,反正我们不能撤军,如果赵王爱女与外孙受了欺负,我们会被赵王打杀的,为了忠心,我们不能撤!
  丁强说我来保证,你们撤了以后,太后与大王必可安枕无忧。我乃鲁王使者,我王之妻是太后之女,是大王之姐,我的话,你总可以信得过吧?
  赵人:……
  ——说信不过的话,会得罪鲁国的,到时郑、鲁一起打赵?这个责任他担不起!
  于是赵人再一次闭嘴了。
  但赵人死顶着不退兵,丁强就算回回都能把人说得哑口无言也没用。
  不过,郑人已经很感激丁强了,至少有他在,这殿上还有一个人敢跟赵人舌战,其他的郑国公卿到了殿上都只是呆坐,半句话也不敢说的。
  赵姬很感激丁强,赐了大宅子和许多仆人给他,见他带了弟子来,还给他的弟子许多都授了官职。
  因为很明显,郑国暂时离不了丁强,只要赵人一日不退兵,赵姬就不敢放丁强离开。这样一来,丁强在郑国留上几年都不好说,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赵姬已经做好准备熬到现在的赵王崩逝了,现在这个赵王一死,赵国一乱,赵兵就该退了。
  值得庆幸的是赵王已经很老了,她可能不必等上十年。
  所以她一边笼络丁强,重金厚利,高官显爵各种手段齐出的留下他,一边想尽办法找人打听赵国的事,花下许多功夫,跟赵王宫中的旧人联络上。
  丁强现在常来拜访赵姬与小郑王,意外的听到了赵国选送公主的新闻。
  赵姬:“是初蕊夫人之女,今年该有十六岁了。”
  赵王宫中很乱,这个初蕊夫人的来历也属于不清楚那一类的。就是据说是世家淑女,但看长相容貌跟传说中的父母家人没有半点相像。
  不过,堪称绝色。
  赵姬:“此女更胜其母三分。”
  换句话说,赵国公主是凭容貌选出的。
  赵姬把这个消息送给丁强,就是为了讨好鲁国,特别是鲁国公主。她以前对鲁国公主了解不多,知道的都是市井之言。最多,以前因为郑国先王想迎鲁国公主为后,不过后来他也没得逞。
  赵姬得知后,是挺痛快的。
  不过,在与丁强接触的时候,她发现丁强对摘星公主极为推崇,甚至连鲁王在他眼里,都没有摘星公主重要。
  她很擅长从男人的眉梢眼角看穿他们的心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