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不定还真是一条大鱼呢。
  之后又过了十几日那边才有消息送来。此时战场已经打扫干净,请他们回去。
  这场仗打得简单至极。
  他们探明了那支队伍,竟然没有多少随行的护军,也没有凤凰台的使臣,据说使臣一早就带着人先回凤凰台了,没有跟着队伍一起走。
  所以队伍被“乱匪”一冲就散了,各自逃命去。他们又把人冲得更散,根本没遇上成型的抵抗就把粮车给抢到手里了。
  行李中也有一些值钱的金银钱物,已经拖去给商人看了,等商人们看过后把能变卖的拿去卖掉,不能卖的就毁掉。
  而抓到的人又说是赵人的,也有说是晋人的。比起姜姬这里只撞到一个“晋女”,他们劫到的车里都躲着二三十个男女,有陪媵也有宫中侍人、宫女,主仆都挤在一起,行动坐卧都很不方便,主不主,仆不仆,相当不成样子。他们冲过去时,除了跑掉的,剩下的都躲在车里,跑都不敢跑。
  由于姜姬说过不要人,只要钱,所以他们把车里的人赶下来,只赶了车走。等打扫战场时再去看,男男女女全都得像乞丐一样,喝泥坑里的水,吃草根树叶,只好全赶在一起,等姜姬回来了发落。
  姜姬问:“一共有多少人?”下面人答,共五千余。
  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姜姬想了想,叫人把他们先丢下,等过几天后面的队伍上来了,到时把他们赶到百姓中去,当做流民吧。
  她已经想好了,这些跟上来的百姓是不可能赶回去的了,他们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索性都带到凤凰台去,在凤凰台附近新建个村庄好了。
  趁着路上的时间,也叫他们学会鲁国的规矩,到了那里就好管了。
  她叫来姜武的人,叫他们去管,先当兵管。暂时登记不成姓名的就先编身份证号,从一开始数下去,每个人记住自己的数字,记住自己同一队的人的长相,排队时站在一起,如果有假冒的——如果真有的话——安插一个人不行,要插就要插一队,前后数字都要对得上,真查出来了,一查也是一队。好查好抓。
  这次抢到的粮食不算多,但再加上钱物,全都卖给商人换成最便宜的豆粮,就够他们这支队伍再支撑上三五日,再节省些,到那时新的粮食也就送到了。
  姜姬真是松了口气。
  跟着她得到了另一个好消息。他们一路走,修好的路已经有商队开始走了,这样一来,他们运粮的速度可以再加快几分,商人们也不只是运粮,借着这条路把生意做得更远了,已经经过的固卫和灵武就有生意可以做,固卫的纸和灵武的画都被这条商路给卖了出去。
  她这里也收到了固卫的纸,就是崔纸。这崔纸是染过色的,做的厚,又有压花,看着确实很精致。那崔演除了纸,还造了新墨,制了新笔和新砚台。她没做出的文房四宝,他全给配齐了。
  当时她担心做出文房四宝后会让纸变成贵族的玩意,刻意省了。果然崔演把纸变成了贵族才玩的把戏,情趣,在固卫除了世家,没人用纸,而世家用的纸都是自制,制出来除了自用就是送亲友。
  商人去了固卫,先把这个炒成了稀有品,一份崔纸和崔演造的文房四宝全都千金万贯的往外卖。
  灵武的画就很好说了,灵武的文人士子都以画灵武公子为习惯,说起画人像,女子像就是曾经把大梁开国皇帝留了九年的洛水之仙,男子像不是开国皇帝,而是灵武公子。这个灵武公子入画的必定是各式的美男子,着最时兴的衣裳,梳最时兴的头,簪最时兴的钗,站在最时兴的地方,做最时兴的事——因为流行是有时间轮回的,灵武公子红了快三十年了,流行也三次轮回了。这画中人是不是灵武公子只看画得好不好,画好了,不管像不像真人,都是灵武公子。
  商人开始不懂,只以为画着美男子的画就自称是灵武公子,灵武人爱画画,就把自己的画中人称为灵武公子了。后来明白是画的是一个真人,更加吹捧起来,市面上的灵武公子画就这么被人高价索求,还真捧出几个“大家”出来。
  姜姬也得了其中三五辐的,每辐都是不一样的形象,有的长胡子了,有的不长胡子,有的画家喜欢昂藏男子,有的喜欢青葱少年,有的在读书,有的在舞剑,确实看不出都是一个人。
  怪不得商人们糊涂。
  她想了想,让商人们追捧崔演的纸和文房四宝,对灵武公子的画就顺其自然。
  给她送来的文房四宝就被她算进了给皇帝的贡品中。
  “再买百八十副的,都登记进去。”她道。
  段小情被叫来添上几笔,他乖乖写好,再乖乖回去,半句不问之前发生了什么,怎么兵都不见了,兵又回来了,多出来的车和人是怎么回事等等。
  真是个两眼一闭,天下太平的好人。


第509章 赵姬明珠
  车队重新上了路。
  姜姬独自一个人坐在车上; 闭着眼睛。难得现在只有她一个人,这么清静。她什么都不想去想,不想去管,只想自己呆着。
  这回她到凤凰台,亲近的人一个都不想带。她想自己去做点什么; 而不是被别人期待着去做什么。
  她有时会觉得蟠儿他们对她的期望沉重得叫她难过了。
  他们都认为她这一去; 是成竹在胸。
  可她不是。
  她认识的所有人看她都觉得她要做什么之前必定把一切都想通透了,必定所有一切都在她的心中条分缕系,清楚分明。
  但她不是这样。
  她其实更喜欢未知。前面有什么人不知道; 有什么危险不知道,会有什么阻碍?她只要一想到这个; 就会精神起来!
  她更喜欢雪白的新画布,而不是早就确定好了目标; 知道目的地,按部就班的去完成它。
  那还有什么意思?
  绿玉骑着马赶过来,爬上了车; 在车外叫:“公主,是绿玉。”
  “进来。”她坐起来。
  车里很热,为了避虫子; 四面车壁都蒙了纱; 又为了防着外面的人偷看; 还放下了竹帘。她没穿裤子,就穿一件衣裳,合衣而卧。
  “什么事?”她问。
  绿玉进来就坐下了; 他是来说明珠的,“已经饿了她两天了,连水也没有给她一口。她向士兵求水,士兵要她解衣,她不肯。”
  明珠自认是晋人,还只是世家女子,在两个公主面前当然只能当仆人。所以姜姬他们也就把她当仆人看,一开始连车都不让她上,只让她跟着车走。她走了一天,累得不行了,第二天才准许她坐在车辕上。
  阿笨虽然温柔,但她身边的宫女可不像她一样温柔,她的乳母在回来的第一天看到明珠就不喜,如果不是姜姬暗中叫人盯着,乳母早就想悄悄弄伤明珠的脚,叫她跟不上车了。
  明珠的美丽让所有女人以她为敌。
  阿笨被乳母养育,和宫女相伴长大,何况还有一个绿玉,她对明珠再好奇也忘了差不多了。这两天,她都没有提起她来。
  明珠却一直把目标对准阿笨,想引起阿笨的怜惜。她偷偷掀起车帘,让阿笨看到她孤独的坐在车辕上被烈日炙晒;她在晚上蹲在阿笨躺下的那侧窗户下轻声哭泣;她时刻盯着阿笨,期望她能看到她正在受苦。
  不过都失败了。
  绿玉说:“我就看她什么时候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现在已经确定了,那支队伍确实是赵国的送嫁队伍。至于为什么在外雄霸一方的赵王,送自己的女儿去凤凰台会连一个将军都舍不得,只让一群在宫中手无缚鸡之力的侍从跟随,这就不得而知了。
  队伍中确实没有晋国公主。晋国公主被赵国公主送回去的事是真的,而且赵国公主也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晋国的年轻女人,不管是世家女还是宫女。她只留下了晋国送来的财宝和奴隶。
  绿玉说:“我看她在赵国并不是受人重视的公主。”
  虽然美貌,但似乎赵王并不在乎投资出去的这个美丽的女儿能不能替他换回一个皇后之位来。
  当皇帝的岳父也不能叫赵王欣喜若狂。
  姜姬听到这里,坐直身说:“如果明珠承认她是赵国公主了,叫她说出赵国在凤凰台的人是哪一个,叫什么名字。”
  赵王的反应只有一个可能:他比她更清楚凤凰台的隐私。
  她从白哥的反应中猜出很多东西,可白哥的嘴也是真严,她用“饿你三天,面前摆满美食”这一损招都没能撬开他的嘴。关于皇帝的真相,他守得很严。
  她唯一能确定的是皇帝在凤凰台是一个傀儡。就是不知道这个傀儡是握在谁手上的。是朝阳公主?可似乎这个朝阳公主除了每年养很多花,过得很奢侈之外,并没有更多恶行了。
  越不让她知道,她越想知道。
  她以为明珠还能再多撑几天,不料当天晚上她就对阿笨坦白了。
  阿笨吓得立刻叫来绿玉,“她说她是赵姬!不是晋人!”
  绿玉早就盼着她坦白了,现在却一脸警惕,手握长剑,叫乳母带人把明珠给绑起来,问她:“你如何证明?不然,我现在就砍下你的头,也省得受人欺骗!”
  明珠对着阿笨哭,阿笨自然不忍,就对情郎恳求,绿玉不必装,被她抓住手渴望又害怕的看上几眼,说上两句软话,他自己就快要投降了,如果不是记着公主的嘱咐,只怕早就叫人把明珠放开了。
  这叫明珠更加觉得阿笨是能救她的人。
  另一个公主据说是鲁国公主,可她好像并不好打动,她只能先说服眼前的魏国公主,再去见鲁国公主。
  明珠垂泪道:“我也不想骗人的……可我实在怕被人给害了……”
  明珠的身世也堪称凄楚。
  她虽然是赵王之女,其母身份也是清楚明白的,还有赵王赐下的姓名,不是无名无姓之人。所以,她这个公主是货真价实的公主,不是那些宫女随便生出来就敢喊公主的人。
  但她和那些宫女生的女孩比起来也没什么不同,那些女孩至少还有一个会抱着哄她们睡觉的母亲。
  她住在王宫中,却在十岁之前都没有见过赵王,她想,如果有一天,她和赵王在王宫中遇见,赵王也不会认出她是他的女儿,说不定会以为是哪里来的美姬呢。
  她从小就不敢乱跑,除了自己生活的宫室外,哪里都不敢去。因为她怕被人给害了。
  她小时候曾被宫女捂住口鼻,也曾被人推下台阶,都不知道是谁干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害她。
  后来还是一个看她可怜,给她衣服和吃食的老宫女教她,“你啊,生得太美了,男人看了想要,女人看了要恨的。”
  等她渐渐长大了,不止是宫女恨她,连赵王的宠姬也恨她。她就总是躲着她们,从来不敢出现在她们眼前。哪怕是已经年老色衰的夫人看到她也不喜欢她。
  她本以为自己会像一根无人在意的枯草,就这么葬送在王宫中,结果突然之间,皇帝要选后!她就被众人送到了赵王眼前。
  她有了许多宫女,许多衣裙,她好像突然之间拥有了本该拥有的东西。
  从此,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
  她要当皇后。
  她一定要当皇后。
  如果不当皇后,她就又会变回去了。
  所以,晋国公主来时,她见也不肯见就让人把她赶回去了。美丽的衣裳,好看的首饰,她谁都不想给;鲜红的胭脂,漆黑的眉黛,只能让她用。
  她要做最美的一个。
  她看到这个魏国公主,虽然她比她更美,但这个魏国公主天真娇俏,也别有一番美丽之处。
  她不能让她见到皇帝!
  不能让她夺走皇帝!
  她看到车在动就想要如何趁人不注意把魏国公主推到车下;她看到端上来的热汤热粥,就想如果倒在魏国公主身上,叫她受了伤,就不能见皇帝了。
  可她现在还不能这么干。她要先平安到了凤凰台,见到皇帝后才能……
  绿玉审了这个明珠一晚上,幸好赵王对她还不算忽视得太彻底,至少把赵国在凤凰台的臣子告诉她了,这样等明珠登上皇后之位或成为一个夫人之后,赵国的这个人可以在皇帝的大殿上替赵王表达感谢之意。
  这个人叫典袭。
  姜姬叫来段小情,询问赵国典氏——希望这个典氏不是个无名之人。
  段小情也无愧于她的期望,他确实说出了典氏的来历。就像送到凤凰台去的人都必须有一定的来历一样,典氏在赵国也是历史悠久,而且这个典氏跟别的世家还不同的是,他曾是就是凤凰台的人,是跟随凤凰台的某一任公主嫁到赵国的小使臣,后来就在赵国安家落户,终成赵国一姓。
  所以赵王又把这个典氏给扔回了凤凰台。
  ——是这个赵王没错。他活得太久了。
  但段小情最多只知道这个典氏的来历,对典袭其人就一无所知了。
  没关系,姜姬又叫来了白哥,问他典袭其人。
  白哥还真知道典家,他说:“典袭?哦,典灵的爷爷。他已经死了有二十多年了吧?”
  好嘛,赵王的消息也落后很久了。
  典家虽然早年也算是凤凰台出去的,不过当时典家入选公主陪媵的原因就是他家没什么底气,被当时的皇帝以批发的姿态送给公主了,公主带着人去了赵国后,几代以来死的死,没的没,典家等于是人都死光后,凭着自己家的命长终于混出了头。
  但典袭在赵王身边是不得宠的,不然也不会被赵王发配到凤凰台。
  典袭拼命钻营,好歹在凤凰台站住脚根。而他变得有用之后,赵王也多多少少给了他一些钱和人,帮助他在凤凰台立足。
  后来曲袭的儿子,孙子,也都继承了典袭的风格。
  白哥会认识典灵是因为这人非常会拍马屁,而且谁的马屁都拍,属于见一个拍一个,所以人缘还不错。白哥就被典灵拍过,也觉得这人很会说话,如果聚会时叫他过来,会是一个不错的捧场的人。
  姜姬又替明珠——这位终于正名的赵国公主引见了白哥。
  只看赵姬看到白哥后陡然放亮的双眼,她就知道有好戏看了。
  当天,她就让白哥先把他的车腾出来给赵姬坐,他先骑马。
  赵姬当即下拜,再三道谢,谢到最后,白哥过去扶她,两人的手就粘在一块了,扶了半刻钟才扶起来。
  白哥眼看是动心了,她都以为赵姬要得手了,结果白哥前脚把车让出来,后脚就跑到一架行李车上先坐着了,一点都不讲究,跟赵姬恨不能隔出一条天河来。
  赵姬端水端食来找他,他就能坐在车顶上望天发呆,美其名为“有所悟”。
  姜姬纵容了几天,把白哥叫过来,好奇问他何不屈从了美人恩?白哥就知道这几天公主在看笑话,清高道:“区区小国,哪有绝色?”他看不上赵姬的美。
  姜姬好奇了:“难道凤凰台竟有比赵姬更美的人?”白哥这一刻,聪明绝顶的答道:“在我眼中,世上只有公主堪称美丽。”
  姜姬真被他给逗笑了。


第510章 凤凰台隐秘
  明珠决心要把白哥变成裙下臣; 为此不惜给白哥一点好处尝,因为她深知一个能在朝上替她说话的人有多重要,甚至与皇帝对她的宠爱可以相提并论。
  白哥被“深情”的明珠缠上以后,就算本来有点动心也全都吓回去了。他很清楚,这个女人绝不是爱上了他。她现在给出去多少; 日后向他索求的只会更多。
  他不只是他自己; 他身后还有徐家。他不能给徐家抹黑。不过一个绝色美人而已。
  最后,他躲到了姜姬这里。
  姜姬见他自投罗网,就与他每天谈一谈凤凰台上、台下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