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其助黎氏,不如助她。


第619章 白哥挖坑
  黎河青已经得知了“庆王”的事, 当然他也知道了庆王的封地是河谷。
  这让他很不高兴。
  河谷是产粮地, 而且是距离万应城相当近的产粮地。跟大梁其他几个产粮地相比,从河谷运粮能省去很多在路上的花费,不止是时间。
  所以一直以来万应黎家对河谷没少下功夫。
  一旦河谷归了庆王, 那就意味着黎家以前做的布置全都白费了不说, 还要重新花大力气跟庆王打交道。而得到的回报, 说不定还不如河谷不归庆王的时候呢。
  这也很好理解。以前河谷有四个主人, 四姓各自为政,互相依存又互相提防。黎家不需全部讨好, 只需找准其中一家或两家就能事半功倍。
  但河谷归了庆王后, 黎家就不能像在四姓中左右逢源那么简单了,他只能卯足了劲去“收买”庆王。而庆王的胃口到底有多大还不知道。
  黎河青得知之后就暂时“偃旗息鼓”。
  哪怕河谷王家、祁家都给他送来礼物, 请他代为打探庆王的来历,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他要等河谷争出个输赢后再下注。
  未来的庆王与河谷著姓中, 谁输谁赢?谁最后能得到河谷?能掌握河谷?谁才是万应黎家需要交好的人。
  这可能是庆王, 也可能是王、祁等姓中的一个。
  他不讳在其中推波助澜,但他忌讳在事态没有明显之下就匆匆下手,致使族中招祸。
  但凤凰台上的消息打听不出来。
  黎家也不是只跟徐家交好, 但正因为黎氏搭上了徐公,不可避免的,黎家在凤凰台的许多动作都必须收敛了。
  像陶公、毛昭、黄家等, 黎家都只能维持一个泛泛之交。
  早年徐公一言九鼎的时候, 黎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但等徐公退隐, 陶公出头后, 黎家的行动就开始受限了。许多消息他们不再能第一个知晓,许多事办起来也不如以前那么方便。
  可他们又不能见徐公失势就改换门庭。人谁不老?黎家在徐公尚好时靠上去,徐公退下来就要走?如此行径,不成了小人了吗?
  黎家只好继续跟在徐公身后,希望徐公能快点找个接任的人,他们好继续靠上去。
  可等了许久,唯一一个有点像的就是鲁国公主。
  黎家松了口气,只等鲁国公主登上后位,那徐家就可再续两代寿命,他们也不必担心徐家倒台了。
  但鲁国公主的封后之路走得格外不顺,徐公对鲁国公主的态度也是一日三变。
  黎家思前想后——包括黎青河在内,都认为也是时候换个人依靠了。
  于是他们既不拒绝徐公,也接纳了鲁国公主的示好。打算来个两头下注。
  ——这是多亏了鲁国公主不是本地人氏,不怎么顾忌徐家和徐公。
  但鲁国公主和徐公一样,先画一个大饼,然后就再也没动静了。
  黎家看在公主城蒸蒸日上的份上,只能默默等着,希望这回黎家选的人没错。
  徐氏白哥的到来绝不是单纯的为了送回黎氏女。
  但这却证明了徐公并没有真的跟鲁国公主翻脸,他们私下仍有联系。
  或者之前曾经翻过脸,但两边又握手言和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鲁国公主前脚还表现得十分需要万应黎氏,后脚就把他们扔到一边。
  显然她又有了徐家的支持,当然就不太看得上黎家了。
  黎河青其实不希望鲁国公主和徐家再次成为盟友。这意味着两边都不太需要他了。
  他几乎是没有思考的就决定先弃鲁国公主,再想办法跟徐公示好。
  所以他先关起白哥,准备激怒他。
  白哥到万应城就是想重新让黎氏归于徐公门下!
  黎氏当然要先表现出不驯来,给白哥“机会”,令黎家或他重新变得忠心。
  他只需要顺势而为,自然一切不费吹灰之力。
  果然,在第一次他们发生冲突后,黎河青果然厚葬了那个女子,还把她一个颇具才学的弟弟接到了家里,打算为他寻一位名师好生教导。
  然后他让人不经意之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白哥。
  跟着,他再次来见白哥时,白哥就请他屏退左右,然后把庆王的来历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他。
  圣旨上说得相当不清楚。黎河青只知道庆王立了大功,在天火降落时保护了陛下,陛下感念,这才送了庆王一场富贵,还将朝阳公主嫁给他。
  这样的“封王”确实有点儿戏了。
  但黎家商议过后,却觉得不是不难理解。
  陛下年纪轻,有些不够稳重是很正常的。皇权早年一直被权臣把持着,陛下冲动一下,封个救了他的忠心之人是说得过去的。
  再说,陛下可能早就想好了。凤凰台下现在没几个人是忠于陛下的。前有徐公,后有陶公,都是如此。
  陛下想要忠臣,只能自己去找。而他平时见到的人也只有他身边的,当然身份地位都不会太高,这样的人也更愿意为陛下效死。
  就连黎家这样心心念念要进凤凰台为陛下尽忠心的人,也只是送几个女儿进去获取陛下宠爱,图一二夫人之位,却从来没想过送子弟去陛下身边帮陛下夺权啊。
  这里头的轻重一望即知。
  这忠臣的身份既然低,陛下当然要替他提一提身份,日后好叫他效力。
  于是先是因功封王,后来又觉得此举仍不足以服众,就把朝阳公主下嫁。
  如果论起身份来,朝阳公主的身份绝对够了。她是先帝的长姐,当今的姑母。庆王娶到了朝阳公主,从身份上说,也能算陛下半个长辈了。
  简直就是一夜之间就凌驾到了徐公等人的头上!
  如此强援,必是陛下的心腹啊!
  但说来说去,他们还是不知道庆王的身份啊!
  倒是看出不能等闲视之,不能轻易下手来了。
  白哥这一番解说,倒是解了黎青河的燃眉之急。
  白哥说,这人是先帝留给陛下的护军统领,姓云,原是军户出身,曾有两妻,皆亡。
  ——果然身份不高,军户出身,形同奴仆啊。
  白哥说,此人现在还留在凤凰台上,与陛下和公主相伴,只怕到时会和朝阳公主一同赴国。
  ——陛下果然十分看重此人。
  白哥说,此人的长子已经到了河谷,欲建王宫迎庆王与王后。
  白哥慢条斯理地说:“什么时候王宫建好了,什么时候庆王与王后也该来了吧。”
  这一番“暗示”,立刻就被黎河青听懂了!
  这不是说明如果不想让庆王来,或者让他晚点来,只要王宫不建好不就行了?
  黎河青脑中顿时冒出好几个念头来。
  或许河谷那边的信也可以回上几封了……
  白哥又道:“听闻那庆王大公子刚到河谷,就娶了当地望族王氏之女为妾,珍爱非常。”
  这大公子,只怕是个眼皮子浅的。赠其美人珍玩既可!
  白哥继续道:“这庆王共有五子。前三子为一母,其母与庆王青梅竹马,两家乃是旧亲。后两子为继妻所生。我得知一件事……庆王大公子出凤凰台前,继母母家一门皆丧。”
  黎河青哑然失色。
  顿时对这庆王另有一番评价了。看来订下此计时,陛下与庆王并不知一定会成功,所以庆王继妻到了此时才死。
  黎河青越听对这庆王的事就越有把握。
  当务之急,当然是立刻与王家等联络,再派人去给这庆王大公子送礼。
  白哥顿了片刻,道:“摘星公主倒是对那几个黎氏女子颇多称赞。”
  黎河青一怔,想了片刻,说:“我总要先问过他们的父母亲。”言罢叹气。
  白哥的意思显然是希望他们继续交好摘星公主。送几个女孩子过去,总比送黎家子弟去更好些。
  只是他刚才还想那几个回来的女孩子中正好有合适的可以送到河谷去,不管是给庆王大公子,还是给庆王,都可以。
  白哥这么一说,他如果再不管不顾的把人送走,倒像是故意不给摘星公主面子了。
  女人量小,不可忽视。
  白哥冷笑:“别说我没提醒你。摘星公主的脾气可是连徐公都敌不过的。我好不容易说服她把人送回来,转头就死了一个……这让我怎么跟她交待?”
  黎河青失笑,摇头道:“叫白公子一说,好像这摘星公主比徐公更吓人了。”
  他觉得白哥这是在唬他,在故意捉弄他。
  不然,何必把这鲁国公主捧得这么高?
  白哥不答,只是冷眼看着他。
  黎河青只好连声道:“罢了,罢了,我这就将人送来,改日交由公子带回去。从此,就叫她们在摘星公主身边任个女官吧,日后抚育公主的子女,也算有功。”
  白哥:“何必等我呢?你这就把人送回去,不更叫摘星公主记住你的好处?”
  公主城。
  姜姬听说黎氏女又被黎家送回来了,十分惊讶不解。再问,白哥没回来,再再问,少了一人。
  “听说回家后就自尽了。”侍人叹道。
  姜姬沉默半晌,让人好生照顾这些黎氏女:“问她们想做什么,看情况安置吧。若能忘了黎家的,不妨收下。”
  侍人应下来,又说起白哥:“不知他怎么说动黎家把人送回来的。”这下,姜姬倒要笑了。
  “他不是说动黎家把人送回来。他是借黎家的手,告诉我,他现在是在帮我做事呢。”
  侍人一想也明白了,白哥带走黎氏女送其返家是为了反对公主,现在他再让黎氏送回黎氏女,则是向公主投诚。
  “好生聪明!”侍人大笑道,“果为徐公弟子。”


第620章 可惜
  之后, 万应城黎家就开始向河谷靠拢了。
  姜姬这里得到消息很快,却不是白哥送回来的。她是从商人处得到的消息,因为万应城的人到公主城来找商人进行采购送给庆王的礼物。
  大宗的买卖, 商人们已经习惯先进行公证了,虽然要交上不菲的公证费,但这笔钱, 他们给的心甘情愿。
  姜姬也大开方便之门。有时她自己也乐意出让一些她库中的“宝物”。
  于是,就有一个商人来找姜姬, 说想求购一篇美赋。
  吹捧的美赋也是很好的礼物。她也是在自己开始做生意之后才知道的, 当年在鲁国乐城送给她的那么多篇赋中, 可能有三成都是“求”来的。
  也就是说, 按题作文在这里也是很时兴的一门生意,特别适合文才极高,却急需钱财或名声的读书人。
  由于读书不多的关系, 商人哪怕积了几代的财富,足以敌国,却不可能攒下无数名家名笔, 用以给子孙开蒙学习,而送到名师那里,名师也要看一看资质, 不够聪明的就算送过去了, 名师也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教导。
  这样一来,在需要美赋的时候,商人们更多的是直接买。不过他们的做法更聪明些:备上厚礼, 上门相求。
  有的耳根软的世家子可能就直接给他们写了。
  姜姬欣然答应。
  看在钱的份上嘛!
  商人求赋共两篇,两篇都是赞美庆王的。只是其中一篇,商人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在赋中稍稍提一句庆王的大公子。
  所以这其中一篇是给这个大公子准备的。
  拿他比父,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称赞了。
  姜姬就转头指示卫始,两篇赋都要着重描写诸侯王穷奢极欲的生活,还有天高皇帝远的自由自在。
  卫始想了想,担心会不会太露骨了。万应黎家未必会看不出来啊——他们就是商人背后的人。
  只是万应黎家不肯自己亲自出面求购,这才转托给商人,宁可让商人赚这个钱,也不要这件事明面上跟黎家有太多牵扯。
  “他们也没安好心啊。”姜姬笑道,“不然,何必要吹捧庆王大公子呢?黎家习惯了,不选老大,总是挑老二下注。”
  这话粗俗,但卫始明白后就皱了眉:“这么说,这黎家打着这个主意?”
  黎家一开始选的就不是庆王,而是庆王的大公子。如果当真让他们计成,那庆王与其长子就不可能和睦了。
  挑动父子不合,这黎家其心可诛。
  卫始很讨厌黎家这种做法。他虽然信服公主,但那是因为公主有大智慧。黎家只是想从河谷取利,就能对一国诸侯父子下毒手,可见其趋利之心何等热烈。
  既然黎家存心不良,就算看出赋中文章也不会在意,说不定还会以其为宝呢!
  他用心揣摩数日,终将两篇赋写了出来。
  姜姬拿来读了一遍,只觉得满目金光耀眼,美人的玉臂纤腰触手可及。
  卫始先用三分之一篇幅夸诸侯王的权柄之大,虽上有皇帝,但皇帝之下就是他,这一方天地水土皆在王之掌中!四方神明,山河草木,春夏秋冬,皆听王之号令!
  当真是非常威风了。
  然后再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夸庆王的宫殿,何其广大,何其华美!
  崇山之上有宫殿,四海之滨有宫殿,山川秀美,皆为王土,王号令一声,三月即建一宫,宫中有南海宝树,有西山巨鼎,有东涯的美人,有北地的盈盈白雪。
  天下之珍,皆在其中。
  最后,夸奖庆王是何等的雄躯英魂,天上的神女在云端看到都会脸红,水中的仙女听到庆王将要到来的足音就浮出水面,娇羞欲滴,又有一个出生在神山仙树中的神女,因为听到庆王的事迹而对他日思夜想,终于忍不住在深夜之时潜到庆王的宫殿帐中,欲与他春风一渡。
  总之,在结尾时仍叫人意犹未尽,因为又有一个神女对庆王神魂牵系,百般思念了。
  姜姬把这两篇赋打包给了商人,商人哪怕没读过多少典故,读这篇赋时也忍不住一再咏读,爱不释手。
  他甚至觉得付给姜姬的钱太少了。
  姜姬轻描淡写的说是她的某个情人从她所请才写的,非常难得呢。
  她的“情人”也算是有免检标志了。
  商人就立刻以为是哪家的公子,悄悄做了鲁国公主的入幕之宾,又在公主的软语相求之下写了美赋,啊呀,他赚大了啊!这种公子他可是见都见不到的,捧着重金上门都会被赶出去呢。
  商人将赋视如珍宝的捧走了。
  河谷粮的收取工作已经进入了良性的进展。价格不用她再托就一飞冲天,而且在一个月以前,就开始有大批的河谷粮一批批的冒出来。
  据查,这些真的是河谷粮。
  姜姬当然立刻全都收入囊中了。
  河谷粮的粮种都是优种,她已经命人送回鲁国和郑国进行试种,虽然植物这种东西,可能在原产地才能长得好,但谁知道呢?如果河谷粮到鲁国和郑国后,刚好因为没有针对它们的病虫害而丰收呢?如果河谷粮中有合适的谷种可以在鲁国和郑国的土地上生长呢?
  那就意味着,鲁国和郑国那个地方又多了一种粮食啊!
  她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粮食的。
  接着,她从商人那里听说了河谷的另一个传闻:那里开始征丁了。
  商人叹气:“十室九空啊。听说很多人都想往外跑,但他们都被抓回去了,没几个人真的逃了出来。”
  不过另一个商人送来的消息不太一样,他说不是征丁,而是选美。
  为了庆王而选美。
  各家都准备送上家族中的淑女,而庆王的宫中也需要婢女服侍,这才广选良女。
  良家女有着非常高的标准。
  姜姬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以前她给姜旦以选美的名义把乐城附近的女性,特别是奴隶出身的都给征到了宫中。
  那时的标准只有一个:女的。
  现在她才知道,要想进宫服侍诸侯王,宫女的出身家世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