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陀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确实思念卫始。而最让他担心的是公主不肯带爹爹来,爹爹一直心情很低落。爹爹说这不是公主的错,让他不要记恨公主,是因为爹爹不够好。
  阿陀已经能体会到为什么公主不愿意带上爹爹。自从进城以来,公主的许多做法恐怕爹爹都不会赞同吧。虽然爹爹不会反对,但为了两人之间的情份,这种分歧越少越好,最好不要让它出现。
  姜姬:“那你就替我回去看一看,也替我传个话。”
  龚香是在阿陀走了以后才知道的,他马上找了过来。
  “公主有事吩咐阿陀去做?何不让我去呢?”
  姜姬摇头:“你难以□□,在这里我有许多事都需要叔叔。”
  龚香叹道:“难道公主城此时的事不要紧吗?学府可以等一等。”
  姜姬笑道:“果然瞒不过叔叔。”
  此时门外侍人进来道:“王大夫求见。”
  王姻到了。
  龚香气苦,翻了个大白眼,当即道:“他昨日才说忙得一天只睡一个时辰,怎么还有空过来?”
  姜姬大笑起来。
  王姻进来时就看到公主倚在榻上,旁边的龚相横眉立目,神色不善。
  他先对公主行礼,又对龚香行礼,坐下道:“公主遣阿陀回去有什么用?我回去一趟更好。”
  姜姬笑道:“竟然都猜出来了?那你们说说,我让阿陀回去干什么?”
  龚香与王姻对视一眼,客气谦让,然后异口同声。
  龚香:“自然是移公主城至万应。”
  王姻:“迁城。”
  说完,两人再次对视一眼。
  姜姬低头笑。
  她确实是有这个打算。
  公主城的位置很偏,以前很合适,现在就不行了。万应城位于交通要道,上下贯通,非常要紧,也非常合适如今的公主城。
  所以她想让卫始现在开始把重心移到万应城去。
  龚香:“此事关重大,卫大夫只怕力有未逮。”
  这个,她也确实担心过。卫始是守成之君,不管给他一个多烂的摊子,划好范围之后,他会做得很好,甚至会超出预期。所以她之前才敢把打烂的万应城给他。
  但他的性格不合适开拓。给他一个未知,他会越想越多,直到裹足不前,丧失机会。
  但这回让他去迁公主城也是因为这几个月来,他应该已经熟悉万应城了,难度有一点,但并不是不能跨越的。
  龚香和王姻都清楚万应城以后就是姜武的凤城,咽喉要道,公主打算迈出第一步,向凤凰台之外伸出一只手了,这头一步当然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两人都信不过卫始的手段才宁愿自己去,哪怕费些功夫也要把万应城完完整整的变成公主的。
  姜姬想起她告诉卫始不带他时候他的神色,那是一种好像已经宣布他的人生止步于此的灰心。
  她还记得她带着卫始等人到了辽城,一步步把辽城变成商城后卫始他们的变化,他们曾在她手中获得新生,难道现在她要告诉他,他的极限就在这里了,她不打算再给他新的天地了?
  她想了又想,还是不想看到卫始就此灰心丧气。
  那就再给他一次机会。迁城并不是一件小事,但也并不是那么难。如果能用万应城让卫始重拾信心,那还是值得的。
  反正城都打下来了,早晚是她的,晚上几个月也没关系。
  如果她能用这几个月换卫始再有十年活力,不是也很值得吗?


第665章 东边打雷
  神女祭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虏获了百姓们的心!
  从凤凰台的宫门口一直到城门这一整条御道上都摆着巨鼎,烹制鼎食。
  在寒冬中; 百姓们本该躲在家里; 瑟瑟发抖,现在全都聚集在道路两旁; 扶老携幼,等着享用鼎食。
  姜姬站在阁楼上; 下方就是宫门御道和聚集来的百姓。
  姜武在她身边,告诉她已经安排好了弓箭手; 在她下方的藏着数百个手持盾牌的士兵; 一旦有箭朝她而来; 他们会第一时间发现刺客进行反击; 也会保护好她。
  “嗯。”姜姬点点头; 回到殿内坐下。今日在这里陪她的全是她的亲信。
  姜武、龚香、王姻、姜俭、林昌,还有白哥和毛昭。
  三宝也在这里,由侍人陪着玩耍。
  她现在的打扮还是更偏向男孩子一点; 特别是在头发没长出来前,戴着风帽宝冠也不像女孩。
  姜姬有意模糊了她的性别,这对她也是一种保护。
  等到钟鼓齐鸣九遍之后,姜姬登上高台; 身后鼓乐齐唱。
  白哥和毛昭的脸色都很难看,仔细看还有一点……头疼的样子。
  龚香他们倒是一脸平静; 或许有点小得意。
  姜武离姜姬最近; 一直在观察下面的这些人; 他悄悄问她:“刚才钟响了九声是什么意思?”
  姜姬小声告诉他:“是说皇帝出来了。”就连现在奏的乐也是皇帝出现时奏的雅乐; 歌者们此时正在用像念经一样的古纪音唱“皇帝出来了,天地一片祥和”
  听起来像音乐的和音。
  她也只能听懂这一句,其他的大概就是在说皇帝有多伟大,智慧绝伦,太阳星星月亮万物鸟兽都愿意跪在他脚下,听他的声音,听他说话。
  她记得据说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像上帝一样的神呢?因为中国皇帝就是真神。皇帝等于天,等于神,无名无姓,因为人不能得知神的真名,也方便大家换皇帝,所以就一直没有名字了,必要时就喊“老天爷”,一样的。
  所以说中国人是无神论者是不对的,只是没皇帝了,所以就没有神了。
  现在凤凰台也是没有皇帝的,但却奏起欢迎皇帝驾临的乐章。下面不明底细,也看不清上面站的是谁的老百姓全都跪下来了。
  姜武也跪了下来。
  姜姬怔了一下,龚香、王姻、姜俭也跪下来了,殿内的侍人也齐刷刷的跪了。
  白哥和毛昭仍在座,他们看起来像屁股底下放满了钉子。
  姜姬安然承受了,直到乐章奏完,她才说:“起来吧。”
  姜武才起身,背上还添了一个三宝。刚才三宝看他跪着就扑上来巴在爸爸的背上跟爸爸玩。
  其余的人都起身了。
  白哥僵硬的身体此时才敢活动。他坐座位上站起来,缓慢地走到姜姬身边,若无其事地说:“公主,您要到外面去吗?”
  姜姬摇头:“我不去。”
  他松了口气。
  只要公主不出现,就当刚才真是皇帝到了!反正百姓们又看不到真人!
  可他这个希望很快就被打破了。宫墙没有高到连人穿什么衣服都看不清的地步,等到奏乐的开始奏神女曲,唱词变成了《神女歌》时,百姓们已经开始议论刚才那个站在屋檐下,身形修长,穿着玄色深衣,系着朱红腰带的人是谁?
  他身边的人都跪下来了,只有他站着,难道他是皇帝?
  可皇帝继位以来十几年都没出现,之前不是还听说皇帝被奸人害死了吗?
  他到底是谁?
  《神女歌》好像就是替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的。
  它唱神女从山野之而来,是天地孕育诞化的灵秀智慧之人;
  得神女庇佑之人,会像神女一样获得智慧,神女会将她的一切无私的与众人分享;
  她会赐予爱情;
  她会赐予幸福;
  她会赐予智慧;
  她会赐予财富。
  爱情可以让你获得幸福;智慧会让你分清敌我;财富可以让你享受世界。
  她能令天地倒转,山河变色;
  她能令百花开放,百鸟歌唱;
  她会指引前进的方向。
  跟随着她,你将不再有饥饿,不再有恐惧,不再有悲伤。
  你们看,她降落的地方是不是谷满仓,财满房?
  别再犹豫,快去找她!
  这首歌奏完,百姓们似乎、仿佛就知道刚才站在那里的人是谁了。
  好像是神女。
  就是安乐公主。
  那为什么会奏皇帝出现时才奏的雅乐?
  这个也很好解释。
  解释一:安乐公主身份尊贵,所以才能用;
  解释二:他们在巴结安乐公主,现在城里的粮食都是安乐公主拿出来的;
  解释三:没有专门的音乐,他们也不知道奏什么。
  三个解释组合起来就已经很全面了。
  反正这些事也跟百姓无关,眼前的鼎食都冒着热气,香气扑鼻,他们排着队,领取鼎食。
  一个小孩子抱着爹爹的腿,眼馋地看着爹爹捧着的陶瓮,那里是热腾腾的鲁食,他还闻到了炸香云的味儿。
  他们要把这领来的鲁食拿回家去一起吃,奶奶和爷爷动不了,不能出门。
  当时他们家就因为没办法带着爷爷和奶奶跑才留下的,后来听说逃出去的人都死了,现在就算回来也变成了流民,只能住在城外。
  小孩子不懂这个,他只知道之前肚子一直都很饿,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奶奶和爷爷还悄悄的想自尽,被爹爹发现后,爹爹跪在奶奶和爷爷的床前哭。
  但突然之间,他们又有吃的了!又可以去买粮食了,不是在街上的粮店买,而是去鲁商那里买,他们那里什么都!
  小孩子就觉得鲁国一定是一个什么都有的地方,为什么皇帝当时要把鲁国这么好的地方给鲁王呢?
  爹爹说,那是因为鲁王立了大功,好多代以前的陛下才把鲁国送给了鲁王,而鲁王也将忠诚回报给陛下。
  小孩子说,这是不是就是安乐公主会来的原因?鲁商们说,这些吃的全是安乐公主带来的。
  爹爹没有说话,他过了很久才告诉小孩子,安乐公主不是鲁人,她也是大梁的公主。
  小孩子就明白了,原来安乐公主先到了鲁国,现在是又从鲁国回到大梁来了,她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粮食。
  安乐公主到哪里,哪里就有粮吃。
  那他希望公主永远别走。
  他抓着爹爹的袍子说:“我希望公主别走。她在,我们就一直都有鼎食吃对不对?”
  爹爹沉默了。
  小孩子又说:“他们说,公主喜欢会用鲁字的人,我能去学鲁字吗?”
  爹爹摇摇头,“不行,你不能去。鲁字是错的,纪字才是正确的。”
  小孩子说:“可是,鲁王的丞相也在用鲁字啊,它要是错的,一国丞相怎么会用呢?”
  爹爹沉默了很久才说:“……因为安乐公主喜欢啊。”
  龚香很认真的推行鲁字,他先写了一篇给凤凰台这次浩劫中死去的人的祭文,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他写出来之后就交给林昌了。
  林昌于是在鲁国士子之间大力传播。其实用不着他努力,一听说是龚相写的,鲁国士子都很愿意帮忙宣传,再加上文章本身质量过硬,很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凤凰台下的文会。
  现在,凤凰台百废待兴的时候,文人士子们也都颇为积极的……举办文会。
  文会的主题从皇帝到底是死是活,庆贼到底是杀了皇帝还是没杀,安乐公主到底要不要封皇后,小太子何时才能出现到徐公他们到底是从贼还是义士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他们争完,偶尔会有投书递到凤凰台,那就是毛昭与白哥的活了。
  毛昭一直想建议姜幽好歹对这些人友好一些,偶尔可以见一见其中某一些,如果她日后要……那让这一部分人说她的好话很重要。
  但姜幽一直对他们视而不见。
  直到他听说文会上最近的议题突然变成了纪字与鲁字之争。
  起因是一篇鲁相亲笔写的祭文在文会中被争相诵读。
  可有的人会鲁字,有的人不会啊,祭文中有许多鲁字,全是生造的,不认识的人根本不能通读祭文。
  等于说如果要看,还要先把这里面的鲁字给学一遍。
  等大家大概把这篇祭文给读过了之后,鲁字与纪字孰优孰劣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文会的主题。
  开始当然是纪字占优,大多数都是在批判鲁字的。
  但鲁字的好处也是明明白白的。
  第一,它的字更多,表达更清楚,词语组合更多变;
  第二,它的写法更简单,学起来也更容易。
  很快就有人认为鲁字也很好用,不能否认它的优秀之处啊。
  这些人三吵两不吵的,本来没什么人知道鲁相开了个学校,打算有教无类,教大家鲁字,现在能知道的都知道了,前因后果一说,再加上鲁字的诞生本来就很传奇,又跟现在听得人耳朵都要起茧子的安乐公主有关。
  所以大家都知道了。
  龚香的学府突然多了许多学生,原来竟然有这么多人想学鲁字。
  以前想学是找不到门路,现在鲁相为师,大家就都来了。
  虽然现在学鲁字的,五成是想巴结安乐公主,五成是想日后去鲁国过好日子,但至少这个声势让鲁字再次攀上八卦的顶峰。
  毛昭的儿子不得不一大早的跑到凤凰台来堵他爹,跟他说家里已经被人堵着门了,要毛昭解释鲁字的事。
  毛昭的儿子愁眉苦脸:“他们责怪爹爹没有提前示警此事,没有阻止此事。”
  毛昭:“……”
  他现在知道公主为什么不理会那些人又为什么留着他们了。
  就是为了在此刻能用得上。他们一吵吵,百姓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越吵吵,百姓印象越深刻。而百姓会本能的选择更有利的一面。
  这正是公主期待的。
  她没有说服那些人顺从,从她所用,她是反着用人的。
  她在东边打雷,这些人开始四处喊“打雷了!东边打雷了!”
  百姓们就知道了原来东边打雷了。
  毛昭:“……只有我一家被堵门吗?”
  儿子摇头:“好多呢,徐公家也被堵门了,他们家里人都说没人在家,可还是有人不肯走。”
  行,你们多堵几天,知道的百姓就更多了。
  毛昭叹气,打发儿子回家去:“让他们堵吧。”


第666章 姜陶
  冬天到了。凤凰台的冬天不怎么下雪; 就是滴水成冰。
  百姓们早早的就去寻鲁商要买鲁煤; 也就是燕煤。不过因为是鲁商带来的; 他们就总称这是鲁煤。
  鲁煤烧起来省事,在冬天比柴便宜; 跟炭的价格差不多,但找鲁商买煤比卖炭方便得多,特别是今年城里几家以前专卖炭的人家不是关了门不知是不是逃走了,就是价格比往年高。
  凤凰台也早早的烧起了煤,姜姬还指挥他们盘了个炕,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屋里有一个暖暖和和的炕,还是舒服多了。
  龚香很喜欢,一进殿就直接到炕上坐下; 还对姜姬说这样坐着比在席上坐更舒服,腿能伸直。他现在腿脚关节到这个时节就发酸发肿发疼,这个倒是没办法,是年纪到了。
  难得能舒舒服服的坐下; 站起来也不用人扶。
  可惜只能冬天用炕。
  姜姬听了; 默默让木匠做了带腿的椅子和床。龚香现在年纪到了,腿脚不太灵便; 席和榻都太低了,他躺下起来时都不方便; 要靠侍人扶助。
  她把这做好的床和椅子送给他; 还搭了一张桌子; 龚香竟然感动的眼圈红了,没说一句话,对她行了个礼。
  后来她听姜俭说,龚相对他感叹“终得一顾,死而无憾了。”
  过了神女祭后,市场上就出现了许多《字典》,都是当时鲁国兴鲁字时,一旬一章的东西。后来就有人将这一旬一章集结成册,销往莲花台之外的地方。
  姜姬离开前,《字典》已经有八册了,现在的《字典》更多了,姜俭说共四十九册,可能下个月就会变成五十册。
  这让总是把鲁字当成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的人都好奇起来。
  鲁字以质受人贬低,但以量又拉回了分数。
  很多人愿意看一看这五十册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