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护卫们这几天赶路,个个一脸灰,再加上有的人蓄起的胡子,乍一看跟像扫帚尾巴似的。
  几人互相打量,纷纷取笑。
  一个胡子快把脸给盖住的汉子说:“反正我不刮。”
  但到了鲁人的澡塘子里,叫人给按住搓了泥,又洗了头之后,他出来也换了一个光洁干净的下巴,连眉毛鬓角都修过了。
  其他护卫们一看都笑话他,其中一人道:“瞧着倒像是才见你那会儿了。那时你才十五吧?怎么十年了还不见大呢?”
  另一人也笑着问他:“怎么叫刮了?”
  那人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感觉很新奇,说:“他说刮不刮都是一个价,还是刮了划算,还说女儿喜欢亲这样的嘴,长满胡子的都不讨女儿喜欢。我就给刮了。”
  一群人轰笑起来。
  齐藉他们没有浪费时间,洗过澡换过衣服用过饭,就已经打听到了马商的住处。齐藉备上礼,亲自登门,那边出来一个马家在这里的管家,也是马家公子,客客气气的收了礼,当即答应带他们过去,还问需要去哪几座城,要不要他们帮着进城?
  这时齐藉连自己的姓名家世都没说,出去的原因也没提,马家就这么客气周到。叫齐藉多少有点吃惊。
  马公子说了一番话,打消了他的疑虑:“如公子这般想去见识一番的,我们也是常见。公子出去打听打听,哪一家商队都带过这样的活儿。公子出去了还要回来,到时若是能约定好时间地点,我们也可以搭公子回来。”
  这竟然还不是假的。
  齐藉只是坐了一会儿,就见有人进来说有客到,拿了名帖和礼单进来。
  马公子就笑着对齐藉解释这全是想借商队去“观光”的人。
  “世情动荡,人人都想去亲眼看一看啊。”马公子笑道。
  齐藉出来后也看到了停在门口的马车,他上了车后,见那车上的主人被请进去了。
  他想,如果他没有走通王姻的门路,凤凰台上没有他的位子的话,说不定他也会想要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
  其实他这次出来,家里并不全都是赞成的人。
  凤凰台上一片乱相,说话管用的竟然是一个女人和一群鲁人,哪怕有毛昭和白哥两人在,仍有许多人不安。
  黄公的出现确实安抚了相当一部分人。他的父母就是因为看黄公站出来了,才答应让他出来。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既然不是正统,那比起一个女人,不如到河谷去。庆王再如何,也可以称一声机狡、擅战。
  不是什么人都能抓住当时的机会的。
  在私底下,对云青兰大加赞赏的人也有很多。甚至有人认为,与其到现在把安乐公主顶在头上,还不如请云青兰回来呢,他一回来,徐公也回来了,比现在的安乐公主与黄公好多了。
  齐藉没有亲眼见过安乐公主到底是何等样人。
  但他见过王姻,这个男人已经令他自愧不如了。王姻提起安乐公主时,那是全身心的崇拜与敬意。
  他与王姻深交时,曾提醒过王姻现在替众人大开方便之门其实并不利于名声。
  王姻笑道,余名何足道哉?
  他说他这样的小人物的名声跟公主的大业相比,不值一提。
  他是真的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不管外面的人怎么说他,他都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王姻替众人开路,并不探究来历。此人到底是有才还是无才,是好人还是坏人,他都不在乎。
  王姻就曾经把一个被家族驱逐的人迎入家中为客,还奉为上座。
  他不看家世,不看才学,不看地位,不管是败家子还是酒色之徒,他都能接纳。
  来的人,有钱的他就索钱,无钱的他就索恩。之前齐藉也觉得王姻人品不好,但真正相交之后,却发现王姻并没有那么过分。
  至少他没找齐藉要钱,也没找齐藉要恩,反而对齐藉说一定会助他施展抱负。
  齐藉还觉得外人传言有误,后来却亲眼看到他找别人要钱,那人也是求到他门下,想当面见到公主得官,他就端起茶盏三次,逼那人不停加价,直到加到他满意了,他才点头答应下来,果然不久之后就送此人进宫了。
  正因为他的这种作态,才引人垢病。
  齐藉当时目瞪口呆,他质问王姻,王姻反笑道:“我不收钱,他们就该不安心了。不然他们凭什么信我一个鲁人会替他们办事呢?”
  齐藉讥讽道:“既然如此,某是不是也欠了你的茶钱?你说个数出来,我明日就叫人抬来!”
  王姻大笑:“我不找你要钱,你就信了我,那我又何必要钱呢?不过你既然愿意给,那我也不往外推。”
  齐藉气苦,怒极,他早视王姻为友,两人境遇相似,都是家中次子,都有贤明长兄,都想做出一番事业,却苦无门路。王姻还遇见了安乐公主,他父母不肯放他投到徐公门下为弟子,而除了徐公之外无一贤人,他方才蹉跎至今。
  现在他已被王姻说动,认为安乐公主天生奇人,愿意投效,结果又发现了友人不是想像的那么清高洁白。
  他快气死了,被王姻拖回了屋,再三致歉。
  齐藉怒骂道:“叫你这么说,反倒是他们求着你收钱的?”
  王姻端着酒壶笑着点头,“正是如此。”他笑道,“有钱的,愿意用钱来砸我;自愿义薄云天,日后必有大功的,愿以恩许我。我如果不照着他们想的去办,他们反倒不会信我。”
  齐藉指着自己说:“那我呢?”
  王姻笑道:“你啊,你是不需要施恩、也不需要给钱,只要有人愿意助你,你就以为自己可以一飞冲天的人。”
  齐藉的心中一沉。
  王姻仰首饮酒,酒液洒了一脖子,他大笑道:“与我一般!”
  齐藉那一天才知道,王姻投到公主门下时走了多少弯路,他是自己厚着脸皮追着公主到凤凰台来的,之前安乐公主根本没想过要他。但现在,他已成了公主身边的近臣了。
  王姻醉意醺醺:“有我在,我来替你搭一条梯子,让你不用像我当年一样钻到别处去。”
  第二天,齐藉和从人、护卫一起加入商队出发时,看到了同行的几辆马车,都是有从人服侍,或有护卫跟随。
  互通姓名之后,齐藉发现竟然也算是“熟人”,虽然不曾在文会上遇见过,但彼此的名字一提便知,都有熟悉的朋友。
  除他之外,剩下的人都说想出去见识一番。有一个人不停怒斥安乐公主,道“鲁贼”,对鲁字与鲁律都大加贬低。
  另有几人可能是离开凤凰台了,也敢说一说心里话。他们多数都是觉得现在凤凰台上并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他们既不是鲁人,又不愿意去走王姻的门路。
  “某家中无钱。”
  “将我的文章交给一个鲁人点评?或是去拜见一个女人才能做官?”这人摇摇头。
  他们想去外面看看风景,说不定就能找到属于他们的机会。
  齐藉默默无语。
  这就是王姻所说的弯路吗?
  还是他现在走的这条路才是弯路呢?
  到底哪一边才是正确的呢?
  他叹了口气。
  现在谁也不知道……


第704章 ^^
  刚离开万应城几天的时候; 路上还是很热闹的。往来不绝的商队与行人; 路两旁时不时能看到的瓜田与茂盛的马草。
  但越走,前面就越荒凉,渐渐的看不到人了; 渐渐的也没有路了。
  商队出商并不赶路; 因为拉的货多,为了怜惜畜力,一直都是走得慢吞吞的,有时一天连十里都走不到,因为现在天热,最热的时候还要休息; 不是人休息,而是让马、牛、驴休息。
  齐藉他们这些人当然没办法抱怨; 不过这样赶路; 也让他们更轻松了。
  几天下来; 这四五个人就越来越熟悉。没办法; 在这个商队中,除了眼前的这几个人可以聊天之外,别的人话都说不清、听不懂。
  齐藉一直很沉默。齐家在凤凰台下勉强算是二流世家; 一流够不上,家里没出过有名的人物。这种有名是指他能把这一代里所有的人物都给压在下面; 第二名都不行。
  但齐家虽然没有出过一个惊才绝艳的天才; 但一直没拉下做官; 每一代的家族子弟都能投到皇帝门下; 做个什么官,还不是一个,齐家一向是大官轮不上,小官五六个,据说有一代曾经有人数过,凤凰台下齐家有十七个人入朝为官。
  有祖先带的好头,齐家后面的子孙当官都比别人容易些。后面的皇帝选官时,底下举荐的人就说“齐家某某,其父曾任某官,并无劣迹。”
  皇帝十有八九就点了齐家的人了。
  说起来,齐家跟公主还是有“仇”的。公主刚到凤凰台不久就把齐家的人都给赶回来了,彼时齐家找不到告状的地方,只好咽下了这口气。
  他们倒是不记恨公主,最多就是觉得公主不好侍候,可能跟世家有“仇”。
  这也是凤凰台下的世家最担心的事,他们总觉得安乐公主爱跟他们做对,常常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等他们把枣吃了,正美呢,又打一巴掌,更狠。
  虽说凤凰台下的世家现在只挨了三个巴掌,但已经快被打晕头了。
  可是这枣也越给越甜了。
  黄公入宫,被公主尊为辅相,被认为是公主开始放弃鲁人,转头开始任用本地世家的信号。
  ——辅相,这是公主生造的一个官。
  辅相位于丞相之下,丞相为正,辅相为副。顾名思义,为辅佐、辅助之职。
  公主“谦虚”的说她没有资格任丞相,又年轻才浅,这才请来黄公任辅相,辅佐她。
  看起来是很谦虚,但一个公主为什么会需要一个辅相?这个事没人敢直接问安乐公主。
  上回她奏帝乐雅音,这回她任辅相,下回……
  齐藉家里也没人敢把这话说出来,都觉得不说就不存在了。
  齐藉苦笑,他倒是不止一次听王姻提过“大业”。什么才称得上大业啊……
  他也不敢说,也只当自己没听到,听到了也不敢深思,因为他思考过后,发现自己想像不出那会是个什么样。
  他以为王姻在背地里的话已经称得上是狂妄了,可他现在听同行之人说话,更加虚无飘渺,不知所以。
  同行中有一个人叫吴妄,与齐藉没有交集。凤凰台太大了,吴家与齐家属于都听过对方,但因为不是一路人,所以一直避着对方走。
  吴妄是吴家嫡脉第六子,以前没有遇到过所以不了解,这回相处不到两天,他就看出吴妄是个什么人了。
  吴妄是个大理想者,但才德不配。
  他一直在说诸公引安乐公主进城这步走错了,更不该在发现安乐公主有野心的时候没有阻止她,放任她坐大。
  “应将此女及其他鲁人全数遣出凤凰台!命其归鲁!”吴妄说。
  因为他的声音大,气势也足,他说话时,其他人已经习惯了不去打断他——反正抢不过他。难道真要比谁的嗓子大吗?
  “安乐公主挟雄兵数十万,她不肯走,谁能赶她走?”有人反驳。
  吴妄不理会这个问题,径直说:“此女为祸首,祸根!只要将其遣走,方可治国痈。”
  有人问:“陛下未见好转,怎么能送走安乐公主呢?”
  凤凰台下的人至今仍是有两种观念。
  一,皇帝死了,公卿们密不发丧;
  但这种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没什么土壤了。
  那毕竟是皇帝啊!难道还能放着不管?任其腐臭?
  二,皇帝没死,皇帝好好的,皇帝一直都没事,大家可以放心了。
  如果安乐公主来了,很快就立了太子,很快就给皇帝发了丧,很快就推太子继位为帝,这才是大家原本以为的套路。
  但安乐公主是来了,太子却不见了踪影。根本没有人提起!
  皇帝也一样,再也没人提过。
  之前还有人说云贼去后,皇帝重病,这才让安乐公主来照顾。因为朝阳公主被云贼抢走了嘛,皇帝失去一个姑母,就再给他一个姐姐。
  可姐姐来了以后,皇帝就失踪了。
  正常皇帝生病,肯定是要祭祀的,求老天保佑皇帝快好。
  然后如果祭祀没用,国中也没有良医良药,肯定要张榜寻医,求天下灵药。最后是治死了还是治好了都会有个结论。
  现在就是没有结论。别说结论了,皇帝在安乐公主来了之后就一点消息都听不到了。
  死了?
  那为什么不发丧!
  以已推测,众人认为凤凰台的人肯定不会这么大胆!
  不会把皇帝的尸体放在哪个地窖里任其发臭腐烂。
  所以乐观的估计,皇帝一开始就没病,只是老老病的问题。他前十七年都没见过人,现在仍然不能见人。
  安乐公主就像朝阳公主一样,是替皇帝发声的。她替皇帝站在台前。
  所以皇帝没事。就是需要倚靠安乐公主。
  吴妄说把安乐公主赶走没问题,皇帝怎么解决?皇帝还是不能见人啊。
  吴妄这回回答了,他义正辞严地说:“自有忠臣!”
  底下仍然有人追问:“忠臣在何处?”
  吴妄又不说了,转而说鲁人的阴谋。
  齐藉本来还想着要替公主说话,但有了吴妄之后,他就不必开口了,剩下那些人哪怕原本对公主的微辞的,问吴妄的问题也可以用来问他们自己。
  最后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哪怕安乐公主有许多问题,现在也只有她了。
  皇帝一直就没有用;朝阳公主之前插手政事,导致了花家的覆灭,陶公的失踪,这才令云贼找到机会窃国。
  齐藉听到这里默默点头,这一点也是他的想法。
  在私底下,很多文会上都已经讨论过了导致国力衰弱的罪魁祸首正是朝阳公主。正是她先害了花家,又借花家余波害了陶公,她本质只是在争权,可惜眼界太小,但却害了大梁。
  如果花千降还在世,云贼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把凤凰台拿到手里的。
  除此之外,皇帝没有儿子,他也没有兄弟。这让他们想推举贤良都找不到人选。
  安乐公主再不好,问题再多,她都是唯一的一个。
  她还很强。
  与其现在想把她推翻,不如暂时留下她,等到他们有了另一个人选之后再想办法。
  后来就没什么人陪吴妄说话了。大家开始商议着要去哪里投贤,哪一边的人看起来更贤良。
  有人认为,河谷其实很不错。位置好,云青兰的兵多,从他霸占凤凰台到出走,时机都不错,眼光心计应该也有一点。
  就是投他的话……日后名声上会有瑕疵。
  接下来大家就跳过此人了,但心中在想什么不好说。
  齐藉心想其中一定会有人隐姓瞒名去河谷的。
  接下来就是义军了。义军好在名声上没问题,问题在于义军目前没有一个人看起来是能做主的。
  经过近一年的战争过后,目前仍坚持并声势不断壮大的豪强有三家。
  接下来,他们就不肯说到底自己相中的是哪一家,等离开商队后,又要去哪里了。
  齐藉当然也不肯说。
  在王姻告诉他,让他把皇帝身在河谷的消息透露给义军,好让义军发挥出更大的能力去抵抗云贼时,他就在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把消息送出去。
  最简单的,当时就是义军头领那里。虽然现在义军中有三家不相上下,但这三家也是一时像有仇的,一时又像亲友。互相娶妻嫁女,收弟子收干亲,等等。所以不管找上哪一家,消息最终都会透露出去。
  但这样危险性就更大了,也更容易被人发现。
  齐藉打算找一个不起眼的小城,扮作落魄之人,上门求助后,再说出皇帝的下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