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了也不怕。反正该杀的时候,不会看在商人头上有个候爵的宝冠就不砍头了。
  她听说的,商人们为了弄到送给她的粮草,几乎快把各世家的仓库给搬空了。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腐蚀了世家的仆人、他们的妻室、儿女、亲信……
  贿赂、暗杀、离间、污蔑,等等。世间一切手段,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她甚至听说霍九弈与商人们里应外合,劫了三十几回粮草。硬是把一支跟霍九弈对战的强军生生饿死在山谷里。
  江南各城最后龟缩不出,其中有霍九弈的功劳,也有商人们的功劳。
  商人们鼓动所有能鼓动的人,劝他们与其打,不如和;与其贡献这么多钱,不如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她甚至觉得她只是外因,真正让世家倒下的,是他们已经被蚀空的内里。
  该管一管了。
  姜姬把给商人封爵的事放在心上,只等大事既定,就召商人把家业移到凤凰台来。这样更方便些。
  当然不会只封一个,封上三个,叫他们自己斗……
  她心里转着七八条计,转头对白哥说:“复耕的百姓要好好安顿。他们过得越好,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到我们这里来。”
  大梁已经乱了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整个大梁的人口减少了一半还多,世家凋零。
  她需要更多的人口,才能让以凤凰台为中心的她的地盘发展得更好。
  白哥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点头称是。
  他本来想告诉公主,江北与江南的人口减少太多了,战乱过后,江北发生战争的城市继续崩溃,别说像河谷这样复耕了,他们那里所有的人,从上到下,从世家到普通百姓,都是惶惶不如终日,每天不是从这个城逃到那个城,就是不知道该往哪里跑,只好困在一地乱斗。
  但看起来公主并不关心,至少不是放在她心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天气渐渐暖和之后,更多的流民从江北逃到江南。
  有的人是渡河而来,有的则是绕了个远路,从固卫而来。其中还有许多人迷失了方向,逃到了鲁国、郑国等地。
  诸侯国中已经得知大梁发生大战,鲁国姜将军挥军而上,纵横江北与江南。
  赵王、魏王、晋王等皆不安,纷纷派使者前往鲁国,询问鲁王前因后果。
  鲁王姜扬却无法回答。
  国中早被权臣把持。
  莲花台。
  姜扬沙哑的对姜礼说:“叔叔,你去见芳菲子时,一定要问他,此时孤到底该如何回答诸国的问题!”
  姜礼坐在他下首,不动。
  姜扬哀伤道:“现在连叔叔也不向着我了……”
  姜礼:“你做错了。这个问题,你不要问。诸国来使自有丞相去操心,你不该管。”
  姜扬愤怒道:“我是大王!”
  姜礼沉默的看着他,看着这个他亲心养大的孩子。
  他能明白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但他不能让他继续走下去,这样下去,他会死的。
  过了很久,姜礼才从殿内退出来。
  他刚出来就看到姜良站在殿外,满面愁苦之色。
  姜礼摇摇头,“别放在心上。”
  姜良落了泪,“我们该怎么办?”姜礼平静地说:“就把他关在这里吧。我们已经劝不动他了,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保住他的性命。这样,也不枉废我们养他一场。”
  姜礼与姜良商量过后,就命侍人关闭宫门。不再让姜扬见外面的士子,对外宣称姜扬重病。
  姜扬已迎娶国中淑女为王后,龚王后也已经生下太子。
  王后听说之后,只是让人把宫门关起来,自己只顾照料小太子。
  她是合陵龚氏之女,早在入宫为王后前就知道,她应该听谁的。
  河谷。
  姜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激动的问徐公:“姐姐真的愿意让我去见她了吗?”
  徐公笑道:“自然是这样,公子随我一同走吧。”
  蟠儿坐在一旁,微笑道:“这河谷上下,都交给我了,公请放心。”徐公大笑道:“有蟠郎在,还有何不放心的呢?”
  他终于能回凤凰台了!


第773章 诸侯王至
  姜姬难得的做了一个关于过去的梦。
  她在梦里也非常清醒的知道这是做梦; 因为这窄小的屋子,坐在旧沙发上的父母和弟弟都已经离开她的人生很远了。
  其实从小时候起,她的父母就不太喜欢她。长辈们都不太喜欢她。
  她想; 可能是因为她外露的精明吧?
  小孩子毕竟还不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她的“精明”劲很不招大人喜欢。
  精明和聪明还不一样。前者会让大人不喜欢小孩子; 后者会让大人喜欢。
  她也不太喜欢父母和亲戚。她觉得他们和弟弟一样; 从头到脚都带着一股又蠢又笨的精明。他们的算计直白到能被人看出来; 他们也并不在意,如果他们盘算的事没成功; 也并不会感到羞耻。
  他们盘算的东西也很普通,对老人; 他们既想要老人的钱; 又不想照顾老人;对亲戚; 他们既想要亲戚帮忙,又不想帮亲戚的忙;对邻居,他们希望邻居事少钱多大方。
  就连对孩子,他们也希望孩子不要花太多钱; 不需要上什么补习班——每次弟弟吵着要跟朋友一样去学足球或跆拳道时,父母都会抱怨; 如果是学校老师暗示的; 他们更会在家里不停的嘀咕。
  不会提要求要自行车新电脑平板手机游戏机; 但要学习好、长得好、脾气好、性格好; 能让他们骄傲。
  她从很小就知道怎么对待父母了; 说让他们高兴的话; 很少找他们要东西或帮忙。
  弟弟在她的记忆中则是一个从小就会逃学; 捧着手机不停玩游戏的顽皮孩子。
  父母却连管教管教他都懒得去做。
  然后弟弟就长成了一个懒散的人,生活一塌糊涂。
  所以,她很清楚,哪怕在父母心目中,她和弟弟能分出个等级来,但其实这两个孩子,他们哪一个都不是特别爱。
  就像人需要结婚,结婚后就需要孩子一样。她和弟弟都是顺应潮流的产物。
  所以,后来父母指责她怨恨他们“重男轻女”时,她再三解释都没用。他们认定她的“怨恨”是源自于此,认定她的冷血也是源自于此。
  她冷血吗?
  她知道自己跟普通人相比是不太一样的。她找过心理医生,自己自学,做过许多套心理题……但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可以给她自己一个解释。
  某一个心理医生——他是一个英俊的奥地利帅哥,二十几岁就秃了头。
  他说:“丽莎,你没有不正常。我是说,你确实跟普通人不一样,但你并没有犯罪。”
  这个评判标准让她记住了这个医生。
  她问:“没有犯罪就可以了吗?”
  医生耸耸肩,带着一种大型犬式的轻松和幽默,“这就足够了。没有法律能够裁判你,我想这就意味着你是有底限的。你也没有在我面前大谈要把妻子切成二十几块或带着□□去公司,我觉得你比大多数到我这里来的人都好得多。”
  “诚然,你确实造成了许多痛苦。你是一个破坏者,一个暴君,一个带着千万铁骑征战四方的不知疲倦的将军。”他真诚的看着她,“但人间的法律无法审判你,让我们把这一切交给上帝去做决定吧。你可以先放过自己,不要再批判可怜的丽莎了。”
  她笑了一下。
  他往前探了下身,温柔地说:“我觉得,你对自己的批判源自于你的家庭。你在父母身边受到的伤害比你愿意去记忆的更多。既然你的父母指责你没有亲情——我可以说那是一个失败的家庭吗?”她点点头。
  他漂亮的棕色眼睛温柔地望着她:“那就去创造你自己的家庭吧。让他们来告诉你,你是不是一个没有亲情的人。”
  醒来时,眼睛睁开也只看到漆黑的帐顶,沉闷的空气,沉重又响亮的呼噜声在耳边回荡。
  她已经让工匠将高床做出来了。结果姜武担心她从床上掉下去会摔坏,自从换床起,他就死死抱着她,哪怕他已经睡着了都不撒手。
  现在天应该已经亮了。
  她总是在这个时间醒。她推了推抱住她的胳膊,让他放开她,不然她起不来。
  他更收紧手臂。
  又过了一刻钟,他才含糊不清地说:“要起了?”然后抱住她,在她的发颈间狠狠地吸了好几口气,搞得她脖子根那里起了好几层鸡皮疙瘩。
  他放开她,摊开四肢躺在这张巨大的床上。
  一柱擎天。
  她装成没看到要下床,被他伸长手臂捞住腰,他在她背后喘着粗气,显然真的醒了。
  他把她拖过来,用她的屁股按上去,发出明显的暗示。
  可她并不想每天早上都要来这一次。
  ——打仗的男人,真是太有精力了。
  困在这四方天里,他的精力无处发泄,只好全冲她来了。
  “我不要。”她扭头说,“你早上太快了。”她还在半天高呢,他就完了。
  他耍赖的不回答,准备直接上。
  她提条件:“我不说停,你不能停。”
  这傻子已经入了巷,什么都听不到了。
  一刻后,侍人等候在殿门外,听到里面公主突然提高声音喊了一句:“你敢?!不许停!”
  洗漱时就看到姜将军耳朵上有一处鲜红的咬痕。几个侍人笑嘻嘻,问他要不要上药。
  姜武摸了下耳朵,刺疼刺疼的,他嘶了一声,摆摆手:“不用了,一点小口子。”
  在他背后给他搓背的侍人说:“肉都翻出来了。”
  “快咬掉了。”
  “咬穿了。”
  姜武仍是不在意,闭着眼睛享受大早上搓澡的乐趣,舒畅道:“她有颗虎牙,尖得很,从小咬人就疼,背她时还会扯头发。”
  侍人们就笑起来,不无艳羡之意。
  姜武洗完澡过去时,姜姬已经在和三宝、七宝用早饭了。
  两个孩子,三宝很能吃,像姜武,七宝却不太爱吃饭,吃一点就说饱了。
  姜姬一直挺发愁这个的。七宝的侍人和随从会带着点心,随时喂他两口,想把他喂胖,结果搞到现在更加不爱吃饭了。
  姜武看到她又在哄七宝吃饭,把儿子提起来救他出苦海,道:“七宝没问题。”
  “他吃太少了。”她叹气,“他是男孩啊,应该像你一样。”
  姜武面前的食物快堆成山了,他坐下后就大口吃起来。
  “七宝像你。你以前就不爱吃饭。”姜武,“煮什么你都不爱吃,吃两口就塞给我。”他指指七宝,“不像你?”
  姜姬争辩:“我那是……”后面的话吞回去了。
  “嫌饭不好吃。”姜武挺明白的,“我早知道了。不过你后来也不怎么爱吃东西。”
  因为莲花台的饭也不怎么好吃啊,何况那个时候那么多事,她哪有心情吃东西?
  提起了过去,姜武就顺便问了一句:“阿旦什么时候到?”姜姬:“明天。不过进凤凰台可能要再过几天,要测个吉日出来。”
  就是风和日丽,一整天都是大太阳的时候才行。
  徐茶带着一群人正在测呢。答应他的天文台正在建,他的博士倒是已经封了,跟另一个做两轮车的奴隶一起封的。她还担心徐茶感到受侮辱,结果他一点都不在意,还跟奴隶博士一起研究起了滑轮——这个好像已经有人研究过了,可惜的是原来的著作者已经去世,后人并没有珍惜这份成果,也没有继续研究下去。
  上回她得知,徐茶和奴隶博士两人用熟牛皮做连接,做了一对可以篏在一起的车轮,于是一个转,另一个跟着一起转。
  姜姬:“……”
  她开始想让那个做鸟笼的博士继续在铸造钢铁上多下功夫了。
  说不定她能在有生之年见识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呢?
  不过他们做的两个嵌在一起的轮子与她记忆中的不一样,他们将一个轮子的表面挖了一条槽沟,另一个轮子则做成凸型的,这样两边可以吻合在一起,再被熟牛皮带着转动。
  但这样其实不太稳定。如果两个轮子的嵌合处做得太严丝合缝就转不起来,如果太松,又会滑脱。
  两人想的办法是尽量让它们的接合面更光滑。
  姜姬就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做成齿轮型,两轮嵌合,便于转动,还不容易松脱。
  半天后,她就听说他们做出的齿轮是利用榫卯结构做出的齿轮不但不会松脱,转起来还飞快!
  十天后,他们做出了第一辆不用牛马的手摇式车。
  八个轮子的。
  从技术上说,像是装了四个自行车轮的木制小汽车。
  除了需要两个壮汉不停的转□□之外没有别的问题。而且他们转的速度频率还必须一致。
  据说这已经是第二辆了,第一辆做出来后容易原地转圈,奴隶博士迅速加上个船舵,车就会走直线了。
  但它的实用性还是不大。
  现在养一匹拉车的牛马比造这一辆车的技术含量更低。
  不过姜姬还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凤凰台外十里亭。
  姜旦下了车,他身后是郑姬春花与他们的儿女,还有追随他而来的鲁国军臣。
  他们全都穿戴整齐,从这里起,一步步的走进凤凰台。
  远远的跟在后面的赵、魏两国的人都有些犹豫。他们要不要照做呢……
  可是又担心真照做了会有问题。
  但眼睁睁看着就快到凤凰台了,赵太子终于无法忍受,下了车,快步追上前面的姜旦,恭敬的跟在他身后继续向凤凰台前进。
  然后魏使也不能再继续安坐在车中了,只好也下来了。
  这一行人走了一天才走到城门前。
  黄昏时正是城门前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城里的百姓都很聪明,知道这个时候来买菜是最便宜的!食铺上的食物,到这时都会降价,因为如果卖了不新鲜的食物吃坏了客人的肚子可是会被抄家的!
  商人们可不想被抄家。
  所以食铺的食物都不过夜,当天如果卖不掉的话,就会送给附近的流民。
  当百姓们看到这一行风尘仆仆又衣著光鲜的人时,都不免驻足观看。
  他们让出了一条笔直的通路,商贩们甚至将车摊收起,以供姜旦等人通行。
  城门口的官吏早就去通报了。早就在计划着这一幕的白哥等人也迅速出现了,在城门前恭迎“诸侯王君”。
  虽然只有一个前鲁王,但在宣传的时候,他们说的是鲁、魏、赵三地的诸侯王!
  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还没到城门前,三位诸侯王如此虔诚的来拜望安乐公主的事迹就流传出去了!


第774章 回家
  凤凰台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乘车入城的徐公提前进了城; 避免被“诸侯王等”拦住去路。
  他饥渴地看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
  到家了。
  家变得更好了。
  当然,世家们可能不会这么想。
  但徐公能分辨出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
  像世家期望的那样城中没有一个庶人?路上只有马车?不再会看到破败低矮的房屋?城中角落里不会有流民?
  甚至有人曾在徐家的文会上发下“宏愿”——要是那些流民过了冬天都冻死就好了。
  虽然是酒至酣时的醉话,他还是立刻让人将这个傻子丢出了大门外,扔到冻硬的地上,让他好好感受感受什么叫冻死。
  现在,他看到野外处处是良田; 行上几里就能看到一座新村落,几户农家的草屋错落的在荒野中安了家,小儿背着草筐在草丛间追逐嘻闹,百姓在田间辛苦劳作。
  这才是一个活着的世界,充满生机的世界。
  公主毁坏了多少,就能建设起来更多。
  这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