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漆离皱眉道:“有几分真?”
  乌铁道:“依我看,当有八分。这些人从长相上看,确实都像鲁人。他们现在还每日操练,男子可纳燕女为妾,却不肯娶妻,如果生下男孩就带走,是女孩就留给燕女;而女子却从不外嫁。”
  漆离摸着下巴笑道:“莫非其中还有蒋氏血脉?”
  乌铁:“恐怕是的。”
  漆离哧笑:“就算是,也只是旁支。”他猜测蟠郎之主是摘星公主后早就派人去莲花台了,现在他的人还在莲花台呢。这几十年来,足够他把摘星公主的事迹全都搜刮清楚了。当日摘星公主骤起发难,疾若迅雷,快如闪电,莲花台八姓中的冯、龚、蒋三姓全都被她一网打尽。
  就算她落下了凤城的蒋氏余孽又如何?只看这些人这么多年来只敢躲在燕国就知道他们的能耐了。
  到现在都无力报仇,只能用最大的秘密来换取别人帮他们报仇。
  这些人倒是不蠢,猜出了他确实想对付摘星公主……
  漆离与乌铁约定,若这些人此言为真,他必会助他们一臂之力。
  漆离:“我与摘星公主……也有深仇大恨。”
  乌铁当即将蒋氏余子都送到了漆离府上。但第二天就听说这些人全都死了。
  乌铁大惊,想跑,被漆离派人抓了回来,缚在阶下。
  乌铁额上挂满冷汗。
  漆离在阶上笑道:“把他给解了,带进来。”
  乌铁被松了绑,走进去,却看到漆离面前放了一张席,还给他备了一桌酒菜。
  漆离正在自斟自饮,笑道:“我听人说你连妻妾儿女都不要了,带着人星夜出城就赶紧让人去追,这几天在外面,没好好吃过饭吧?快过来坐下。”
  乌铁站了半天,大步过去,坐下就大吃起来。但案上的东西全吃光,他也没觉得腹痛如搅。
  ——莫非其中无毒?
  他此时才敢抬头看漆离。
  漆离还在笑:“以为酒里有毒?”
  乌铁实在不懂,但似乎明白一点:漆离并不想杀他。
  “是我误会大王了。”他低沉地说。
  漆离:“我若要杀你,不必用毒。放心吧。”
  乌铁自认有错,自罚三杯酒。
  酒意上头,他借酒意发问:“大王为何要杀了这些人?莫非这些人说的都是假的?”
  漆离摇头:“真假?我不知道。”
  那蒋氏的人送上了一方玉枕,还有一个人,据说曾是永安公主的马夫……的儿子。
  那马夫二十年前就死了。他被蒋家的人找到,因为他见过永安公主,所以他说摘星公主根本不是永安公主的孩子。
  现在是他的儿子来替父作证,以永安公主的玉枕为凭,说摘星公主非永安公主所生。
  而蒋家还留有蒋伟的一封秘信,信中记录着发生在莲花台上的一桩秘事:先王姜元与摘星公主争执之中,摘星公主说姜元不是她父亲。
  父非其父,母非其母。
  漆离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
  乌铁从漆离的府中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结果回家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刺客,被刺身亡了。
  燕人中有的认为是漆离杀的人,但也有的人认为乌铁是被别人杀的,不是漆离要害他。不然漆离有那么多机会要他的命,为什么非要把人抓回来,赐席,再把人送回家的路上除了他呢?
  何必要费这个事?
  王宫中,漆离拿着一封信,再次读起来。
  这封信到他手中才两天,他已经看了快有五十遍了。
  信是蟠郎的使者送来的。
  燕地偏远,有很多消息都比别的地方慢一步。
  比如他就才知道摘星公主……如今要称陛下了。
  这个妇人——登基称帝了。
  她是天降神女,以此当的皇帝。
  漆离重读几遍都觉得像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
  太新鲜了。
  太出奇了。
  蟠郎还提了魏王——他知道魏国回去了一个太子,但他不知道这个太子是在摘星公主身边长大的。现在这个太子只怕夺了魏国了吧?
  郑王——原来郑国已经被攻破了,郑王交国后,摘星公主派兵去郑国竟然是名正言顺的;
  赵王——他记得老王死后,赵国剩下的公子们最后登上王位的是个没用的人,赵国不是在陈家手中吗?
  鲁王——鲁国毫无悬念了。
  只剩下晋国与燕国了。
  晋王不足称道。
  燕……
  他要用已身之臂去抵挡吗?
  蟠郎说,凤凰台上已经提起了燕国的乱相,以臣称王,乃大不敬,份属大逆。
  只怕郑国的军队就快要冲着燕国来了吧?
  漆离于无人处大笑。
  他没有称燕王,仅仅是厌烦做大王。
  做大王有什么好吗?他的父亲曾想要当大王,要取燕王而代之,最后却死在自己家人手中。
  如果他想念父亲,更该当这个大王不是吗?
  可他却从来不想当大王啊。
  现在更好了。
  他不必做大王。
  只需要带上这封信,去见一见旧友,就可以庇护漆氏。如果他将燕地交出去,商人还会不往燕地送粮种吗?燕人还会继续醉生梦死,不肯工作吗?
  他扔掉信,抖着手写了回信,数度无法落笔,最后只用颤抖的手写下一行字:与君相约,白首不改。
  ——他不想与摘星公主为敌。
  ——纵使……那只是一个妇人。


第791章 期望
  秋天到了。
  果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百姓们赶在天气变冷之前赶着种下最后一茬秋稻; 好生的侍候它们跟时间赛跑,在秋霜落下之前长出细长的、碧绿的苗来。
  提前收割的马草被织成了草席,这些草席会在秋霜下来之前盖在苗上,替它们保暖,直到春天来到。
  姜姬在凤凰台上也学着织草席; 但不到一会儿; 她的手就被干草给划破了。
  “真利。”她手中的草被姜武拿去; 他已经织成了一张了。
  “你的手真巧; 我还记得你以前编草笼子给我呢。”她说。
  姜武露出一个笑来; 抽出两根草非常快的给她编了一个草笼子,又编了一个小篮子; 最后大大小小的草编物件堆满了她的膝头; 七宝跑过来想要,她都不肯给; 让他去找他爹要。
  “这是你爹给我编的,你找他要去!”姜姬毫不客气的推开儿子。
  七宝现在已经长高了; 也长壮了,自从姜旦来了以后; 他每天都会去看姜旦踢球; 慢慢的也跟着上场,虽然每天都滚得一身土; 偶尔还会擦伤撞伤; 但食量确实一天天变大了; 小小年纪就长了一身肌肉,结实的很。
  从现在看起来,他跟三宝完全不同。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在龚香等人的教导下,学识丰富,待人接物都很有章法,也有一些小聪明劲——但并没的超出小孩子的能力。
  身处在这个世界的权力中心,身边都是聪明人,七宝已经比同龄的孩子要优秀很多了。
  不过,仍然只是普通的优秀。
  龚香在三宝去河谷后就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七宝身上。他没有故意把七宝教得更笨拙,他说“陛下,如果有万一,七宝会是下一位储君”。
  他是跟她一起编写《继承法》的。他很清楚,七宝就是三宝的备选。所以根本不可能把七宝往笨了教——万一三宝出现意外呢?没有人能保证三宝能一直平安。
  他一直在细心的观察七宝。最后,说不准他是更放心还是更失落:他说“七宝不如三宝肖母”。
  姜姬说:“像朕未必是件好事。”
  龚香叹气:“陛下天人之才,乃大梁气数将尽后,上天下降之人,确实难得一见。”
  姜姬:“……”怎么自己吹的牛还真相信了呢?他是忘了早年吹捧她的文章全是他自己写的吗?
  自从她登基后,已经有不少聪明人开始脑袋糊涂了。
  先是黄松年,自己悄悄写了一篇文章,有点像日记,他在里面写他觉得她确实是天降神女,因为大梁接连几代帝王不肖,上天看不下去,降她来改朝换代的。换言之,就是她这个帝位,还真是老天爷钦定的。
  他的论证还不少!
  首先从大梁末世三代皇帝说起。末帝是傻子,他爹乱伦,他爷爷众所周知宠爱歌伎。连着三代皇帝都是这样,这难道不能说是大梁命该如此吗?
  其次,就是说在姜姬之前曾经想过要当皇帝的人都死于非命了。从云贼说起,到擅自集结兵马称自己是“义军”的李氏、包氏、伍氏三族,最后是不是都死无葬身之地?
  要说实力,姜姬一介妇人,实力当是最弱的——这绝对是黄松年睁眼说瞎话了!
  但最后偏偏是她做皇帝做得很顺利啊,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再说她一当皇帝,连边远之地的诸侯王都跑来交国了,这等功绩可是大梁皇帝几十代都没做到的哦!
  这件件桩桩都证明:陛下乃天命所归之人。
  黄松年自己写完这篇文章,打算就附在他的自传里,日后不但放在黄家藏书中,他下葬时也要跟着他一块葬下去。
  他写完之后,特意送给徐公品评。
  徐公让白哥读——老头子可能眼睛已经不太好了,现在看书都是让人读给他听。
  白哥边读边笑,笑完就过来跟她学,还告诉她在徐家文会上也有类似的文章流传。
  跟黄松年这篇天命归属论不同,徐家文会上的论点是:大梁自己败坏江山,才有姜姬取而代之。
  更像物竞天择的理论。
  徐家也开始议论女子与男子的区别。
  前有姜姬,后有徐青焰,再说还有储君三宝公主,女子到底跟男子的差别在哪里呢?
  徐家弟子很是顺应潮流的开始探讨此事了。
  不想响应者众多!不但有更多的人想来徐家参加文会共同研讨此事,其他地方也开始在文会上讨论男女的分别,以及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有人认为,女子立户做家主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是非常有利于繁衍的。
  因为连年大战,男人少,女人也少。城外新建村落中的百姓们已经渐渐变成了聚居,不再以一家一户为生,而是一村结合起来为生。
  这样哪怕是一村只有较少的男人,或是一村只有较少的女人,也能达到繁衍的目的。
  而对于世家来说,女子变得和男子一样有权力并不是什么特别难以接受的事。家中继承人仍是不变,就连陛下也仅是选第一子为储君,并非只选公主。再说从各方面看,三宝公主为储对陛下更有利——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剩下的女子招婿,也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改变。
  ——不愿意招婿的人家可以不招婿,照旧将女儿都嫁出去嘛。
  陛下也并没有强制所有女子都要招婿。只是给了大家更多选择而已。
  当然并不是所有家族都愿意接受陛下的新规。
  现在是有的家族更开明,有的家族更守旧。有的家族开始试探着将家中聪慧的女儿送进凤凰台,不再像是之前盼望着她们能夺得皇帝的爱意,而是期待着陛下能像对徐家女一样任用她们为官。
  也有的家族制定了更严格的家规,对家中妇人有了更多的限制,为了防止女子乱权,甚至有的家族的族谱中划去所有女子的名字,日后生子入谱,生女不入。
  这些带来的改变都集结在徐青焰的案前,由她写成奏章,呈报陛下。
  姜姬读完徐青焰的奏章后轻笑着放下了。
  她看得出来徐青焰非常愤怒,甚至在奏章后面附了她新制定的律条,用来替世家中被家族家规束缚的女子张目。
  不料,姜姬竟回绝了她。
  “这样是不行的,青焰。”她温柔地说,“没有人能解决世间的所有问题。矛盾永远会出现,会留在那里。”
  徐青焰瞠大双目,极力争辩:“可是陛下,只要推行这些法典……”
  姜姬仍是拒绝,“青焰,你需要冷静一点了。今日你回家吧,暂时不必来了。”
  徐青焰失魂落魄的回了徐家。
  白哥不在家,孩子们也不在。只有仍在吃奶的三子在家,他见到母亲还是很高兴的。
  徐青焰陪了几天孩子,直到白哥发现妻子不在宫里,匆匆赶回来才知道御前发生的争执。
  白哥问她:“你认为陛下应该听你的吗?”
  徐青焰摇头:“不。陛下拒绝我,肯定是有陛下的考量。只是我现在还无法平静下来,才不能回去。”
  白哥:“你哪里没想通?”
  徐青焰仰头叹气,怀里的三子正在抓着她的衣角啜,衣襟上落满口水。
  ——这一幕真是很久没见到了。
  白哥心想。
  “其实我明白陛下的意思。就像仗不能一次全打完一样,事情也不能一口气全做完。”徐青焰消沉道,“陛下推行鲁律也是分了几步走的,时刻注意着时态的变化。”
  “现在的社会正在为陛下的登基和举措产生变化。这个变化刚刚开始,世界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变化,陛下也需要观察新变化的演化过程。如果我现在推行新律,会发生什么变化都不知道——最大的可能是令陛下的新政破灭,遭遇更大的反对,可能连储君的位置都会开始不稳。所以陛下才会让我回来。”
  白哥本来是想回来劝她的,发现她一个人坐家里全想明白了。
  “那你在不甘什么呢?”他问。
  “时间太少了!”徐青焰愤怒地看着他,“我看到了问题!我也有解决的办法!我甚至还想好了如何推行!但就因为现在时机还不到,我就只能眼睁睁继续看着……!”大颗的泪从徐青焰眼眶中滚落。
  她伏在白哥膝上:“他们……勒死了阿束……!”
  白哥沉默地拥抱着她,没有说话。
  在凤凰台上,有许多世家恐惧着陛下带来的变化。他们的做法是更加严格约束家中子弟,不许他们“变坏”。
  阿束乃家中长姐,下有一幼弟。早年间,正是陛下刚开始推行鲁律时,阿束的父母为了保护幼子,令阿束招婿。以免他们二人离世后,幼子不能继承家业。
  阿束与其夫在家中孝顺父母,友爱幼弟,本来一家和乐。
  ——直到陛下登基称帝。
  之后阿束就突然病逝了。
  她的丈夫带着两人的孩子离开,临行前到徐家拜访,留下了一封信。
  青焰回来后才得知,阿束并非病逝,而是被其父母亲手勒杀。
  ——仅仅是担心阿束会和其夫霸占家产。
  这样的举措在世家中并不鲜见。早年在家中招婿的女子,现在有不少因情势变化,不得不随夫归家。
  更有许多女子遭家族遗弃,或除名,或遣至旁支养育,或早早出嫁。
  女子因陛下而启智,也因陛下而遭弃。
  何者为因?何者为果?
  白哥安抚着她,最后说:“一切都会变好的。”
  青焰擦干净泪,红着一双眼睛摇头又点头:“不会一切都好……但总会慢慢变得更好。”


第792章 问君安好
  凤凰台十里营。
  营内正有一群人正在踢球; 到处都是喝彩声和叫好声。
  姜旦“被迫”在外观战。
  由于球赛规则被陛下改了,二十岁以下球员的球赛他就不能参加了,他只能参加和他同龄的人的。
  陛下还在其中加了体重和身高的限制; 所以他能参加的球赛一点都不激烈了; 不过他受伤的次数也减少了,现在春花有时还会让孩子去跟他一起踢球——反正球赛没那么危险,小孩子也能一起玩。
  姜旦现在身边只剩下平时陪他踢球的那些人了; 其余有志向的士子在进了凤凰台之后就迅速被陛下“夺”走。
  他们统统通过选官入仕了。
  姜旦体会到了什么是“求贤若渴”。姐姐看到鲁国士子时的眼神真让他发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