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当时他就看出这孩子聪明,现在长大了好像也没变笨。
  “多谢您。”蟠儿把葫芦里的药一滴不剩全喝光了,黄医晃晃葫芦,满意的点头,“再睡一会儿,我们就快到通州了。”
  蟠儿怔道,“通州?”
  黄医看着他,意味深长的说:“你这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你可知从乐城到涟水的一路上有多少批人马在找人吗?”
  蟠儿沉默下来。
  黄医道:“不过这些人往樊城去了。”所以他才转道通州,他劝道:“你要是现在想去樊城,那就是自寻死路。你的主人也未必会留你一条性命。”
  蟠儿心里转了几圈,躺下来说:“多谢黄医救我兄弟。”他看向香奴,长长叹了一声,“……我们再也不想回去了。”
  黄医一点不意外蟠儿还记得他,道:“既然这样就别回去了,你们兄弟也最好改个名姓。”
  蟠儿张张嘴,低头道:“我还记得家里姓姜,黄医不弃,就叫我姜五吧。”
  黄医点点头,指着香奴说,“那你兄弟就是姜六。”
  早晨,香奴醒来发现蟠儿已经能自己吃饼了,又惊又喜,等黄医和小童不在时,他连忙对蟠儿说:“我想回去给公主报信的,但一直没办法离开……你又一直这个样子……”他摸摸怀中的半块玉币,不舍得拿出来还给蟠儿。
  蟠儿道:“现在我们还是跟着黄医吧。”
  香奴一怔,道:“不如你跟着黄医,我回去给公主报信?”
  蟠儿看出香奴很想跟随公主,他倒是不介意多一个帮手,只怕香奴不够忠诚,想多留些时间看看他,小声劝道:“我在蒋家杀了蒋盛,现在到处都在抓我,但见过我的人不多,你容貌出众,一旦被人误认,只怕就有危险。公主现在困局已解……”只是姜粟的事……只盼公主晚些知道,多保重自己。
  “你我暂时不回去也不要紧。我相信公主必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蟠儿坚定的说。
  香奴连连点头,“那好,那我们就等你的伤养好了再回去。”
  小童拽着黄医的袖子,“爷爷,外面冷,我们进车里去啊!”
  黄医坐在地上,说:“爷爷方便呢。”
  小童不信,蹲下掀起黄医的袍子:“你又不是女孩子,哪会坐着方便!”
  噗,黄医抬起屁股放了个屁,小童捂着鼻子跑了,黄医哈哈笑起来。
  天上下起了雨,稀稀漓漓的冬雨打湿了台阶。
  姜礼抱着虎裘爬上二楼,看到公主坐在栏杆前,望着宫门。
  他跑过去,把虎裘披在公主身上。
  公主蹦出来一句:“蟠儿?”她回过头,姜礼僵硬的看着公主的神情从惊喜到失望再到木然。
  “公主,大兄可能耽搁了。”他坐在公主身边说。
  姜姬没有说话。
  姜礼也没有再开口,从蟠儿没有回来之后,整个摘星楼都陷入了死寂中。
  “回去照看阿智吧。”她说。
  姜智在蟠儿没有回来的第三天就着凉了,烧得说胡话。摘星楼里没有准备治风寒的药,似乎这种病在现在是绝症,而且还传染。役者在发现姜智发烧之后都想把他给抬到外面扔掉。姜姬只得把姜智放在二楼,免得一眼没看到人就被偷出去扔了。
  但她也没办法,只好照土方煮姜汤、花椒汤给他喝,一边用火炉皮裘保温,一边用冰水擦身降温。没有体温计,也不知道他到底烧到了多少度,现在手放上去还是烫的。
  现在姜礼他们都躲在了二楼,只有姜礼、姜义愿意下楼拿饭菜、提热水上来,还有一个白奴,能替姜礼去摘星宫看一看情况。
  她不知道蟠儿怎么样了,但怎么想都是凶多吉少。她开始反思,是不是她太自大了?还是她太懈怠了?如果她早早的就考虑到姜谷与姜粟的年纪,在把她们送到摘星宫后就安排她们嫁人呢?
  就像她不明白为什么姜元会先把姜谷和姜粟嫁出去而不嫁她,难道她不是比她们更有价值吗?再说如果他早就盘算着让她们以养女的身份出嫁,为什么不对她们好一点?哪怕在路上时不方便,回来后也可以对她们表示一下,这样嫁出去不是更合适吗?还是大王就是可以随便从身边的侍女中挑出一两个来嫁给大臣?
  各种念头充斥在她的脑海中,但不管她再怎么想,事情已经发生了,追悔无益。
  她转头看向前方的照明宫,想叫蟠儿,却心口一阵激痛。
  她必须更小心才行。蟠儿失踪就是给她的警示,她不能再莽撞了,她再也不想看到身边的人不见了。
  姜义端着案几跑上来,看了眼仍枯坐在栏杆前的公主,壮着胆子上前把窗户关上,“公主,肚子饿吗?”
  他把案几摆在她面前,掀开陶盖,里面的炖肉发出浓郁的香味,公主已经好几天都不肯吃东西了,总是喝点水啃两口饼就不吃了。他把案几往前推推,悄悄扇了扇,让香味往公主那里飘,“公主,尝尝吧!”
  姜姬拿起一条肉,看到姜义咽了口口水,塞到他嘴里。
  姜义连三赶四的含住,手在下巴处接着,含糊道:“公主!你要吃点东西啊!”
  姜姬伸头看向外面:“这么冷的天,一定很多人都吃不饱吧?让屠豚在一楼架鼎煮肉吧。”
  姜义一愣,“公主,没有很多肉了……”
  姜姬说:“有酱,多放些酱,味道也很香。如果有宫女来,让她们尽情吃,你们要说,我在宫中寂寞,想听人说话。如果有人要上来找我说话,尽管把她们带上来。”
  ——如果她能知道更多姜远身边的事就好了。
  如果她早点知道,姜谷和姜粟就不会出事了。不管是什么,她一定要认识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事。


第112章 衣带
  在寒冷的冬天,一股浓浓的香气从远处飘来。
  “快快!”
  “就在那里!”
  三三两两的宫女,甚至还有侍人或结伴、或躲躲闪闪的往摘星楼去。
  “你准备了什么故事告诉公主?”
  “嗯……上回玉腕夫人陪伴大王时,玉腕夫人说了个笑话,我在旁边听到了,到时学给公主听!”
  “你呢你呢?”
  “承华宫多了个小公子,上回我看到他和侍女玩,我也可以学给公主听。”
  “听说那个小公子就是公主送出宫去的,他也是大王的儿子……”
  “嘘——!”
  一楼正中放着一只巨鼎,鼎内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两个役者在旁边把饼贴在鼎壁上。周围吃着东西的人却全都仰头看着楼梯,对那些能上二楼的人羡慕不已。
  二楼和一楼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一角摆放着许多只漆箱,上方的漆箱打开,宝蕴流光,金、银、玉、钱,还有无数精美的布匹堆在箱子里。
  姜姬坐在屏风后,在屏风的另一面有四五个宫女,她们的眼睛流连在那些漆箱上,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新闻故事,生怕被旁边的姐妹比下去,下一回她们就会躲开姐妹,自己上楼来了。
  “还有……”一个宫女犹豫了好一会儿,瞪着身边的姐妹们,终于张口说:“上回我看到姑嬷洗冯夫人的衣服,上面有血!”
  她看到屏风后的公主坐直了身,“是吗?难道她和玉腕夫人打架了?”
  “不是不是!”另一个宫女连忙抢道,“不是打架!冯夫人一直不肯见玉腕夫人!”
  “她嫉妒!”
  “大王天天召见玉腕夫人,上回大王还到照明宫来,也不去找她,只肯要玉腕夫人相伴!”
  第一个开口的宫女狠狠拧了一把抢话的宫女,大声说:“冯夫人哭着说她的孩子没有了!”
  这一下,不止姜姬吃惊,连同来的宫女也吃惊了,她们拉着那个宫女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是真的吗?”
  “大王什么时候和她在一起的?”
  “她是不是有爱人?”
  那个宫女狠狠推开其他人,爬到屏风前,伸着脖子说:“公主,我说的绝不是假话!姑嬷要我提水,我才看到的!”她有些不忿的说,“姑嬷还不让我帮忙洗衣服,把我赶走了,她自己洗的。我认得出,那就是冯夫人的裙子!”
  她听到屏风后公主笑了几声,轻声说:“可能是冯夫人不好意思了,不知在哪里摔了一跤,把腿摔破了,这才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们也不要告诉别人呀。”
  宫女们各自拿了一些钱噔噔噔下楼去,别人都想知道她们告诉了公主什么,她们却把其他人都推开,站在役者面前,理直气壮的拿了很多饼,又盛了一大碗浓浓的肉汤。汤中虽然不见几块肉,却放了很多的花椒、姜片、茱萸,竟然还有黍米!听人说公主还让役者往里倒了一瓮的肉酱!昨天的汤里还有酒呢!
  这样的美食,只有在公主这里才能尝到。
  一些人一开始只是想来偷偷占便宜,但他们很快发现上了楼的人都会在怀中藏着东西下来,不禁去想公主给了他们什么呢?
  然后就有人忍不住想避开众人的视线见到公主。
  过午之后,天色隐隐发暗。在摘星楼的觞宴就要结束了,役者白白给他们做了一天吃的,都气得不行,粗暴的把这些人都给赶走了。
  屠豚闻着鼎中香气,忍不住舀了一勺,公主让人往里随便放东西,没想到还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汤来。昨日加了酒的汤和今日加了酱的汤都很香浓,这些人估计都没吃出来,里面只有一小半肉酱,剩下的全是豆酱,还有不少盐菜
  “屠豚,有人来了。”一个役者正把鼎下的柴炭拖出来,看到一个人从役者的门躲躲闪闪的进来,提醒屠豚。
  这几日,他们被允许睡在摘星楼内,因为天寒,役者住的屋子里冷得结了冰,公主就让他们睡在廊下,门窗关起,暖和的他们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再也不会半夜脸和地冻在一起了。
  屠豚想起蟠儿对他说公主是天上的神女,仁慈博爱,对最卑贱的人也会怜惜疼爱。他现在觉得公主就是这样,他把这话告诉其他役者,他们也都相信了。至少他们来到公主身边后,还从没挨过打。一个役者笑着说:“我都不记得挨打是什么样了。”
  他们不由自主的相信公主,相信她的慈爱与宽和,相信在她的周围,他们不会再挨打。
  但对于那些来找公主的人,他们可不会客气。
  看到那个进来的人,役者们都视而不见。
  那是一个青衣侍人。
  侍人和役者不同,他们都是罪人,受过刑,但为了服侍大王,所以他们的脸上没有罪印,刑是施在看不见的地方。
  屠豚走过去,“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宫的人?”
  侍人的年纪不大,他非常瘦弱,冻得瑟瑟发抖,脸白唇青,看起来简直像个死人。
  他看到屠豚就警觉的后退了几步,不肯离屠豚太近,“我只告诉公主。”他说。
  屠豚指了下楼梯,“那就随某上去吧。”
  不止他,还有一个役者也跟了上来,侍人上楼时,看到楼下足有二十几个役者都盯着他,对他虎视眈眈,好像他是一只羊、一条牛。
  他打了个哆嗦。
  如果公主一声令下……这些人会活活撕了他……
  每天的鼎食结束后,正头戏才开始。
  姜礼等人已经习惯了,他们不但没有把箱子合上,反而把更多的布匹摊开,摊放在地上,姜义和另两个人充做人型,把布披在身上让公主观看,听到脚步声响起,姜义更是将一挂金链披在身上,在有些昏暗的室内仍发出金光来。
  走上来的侍人看呆了,不由自主停下脚步。
  身后的屠豚推了他一把,看到被小儿把玩的金链,小声嘀咕道:“这种玩意,公主不知有多少呢!”似乎在嘲笑侍人少见多怪。
  看到有人来,公主含笑轻轻笑说了句:“快收起来。”
  小童们嘻嘻哈哈,似乎不乐意这么快就把这些漂亮东西收起来,那个挂着金链的小童生得最好,抱着披在身上的锦布和金链跑到公主身边:“公主,公主,奴奴要它。”
  侍人见公主轻轻点了那小童的额头一下,一点也不严厉的说:“快收起来,好吧,这块给你做件衣服好不好?”
  小童这才心满意足的退开,但他走到暗处后,就被其他小童你一拳我一脚的推打起来,但这些童儿都机灵得很,哪怕私底下打架都没有发出一声。
  侍人看着这一幕,心中才相信了摘星公主对侍儿宽容的传言。如果不是她太温和,这些小童哪敢这么肆无忌惮?
  “你是哪里来的?”姜姬对那侍人笑道,指着她面前放的一只壶说,“喝吧。”
  一个小童跑过来,拿着一只小鼎,倒了满满一杯,自己先抢着喝了一大口,才把鼎递给侍人。
  姜姬轻轻拍了姜义一下,“怎么又是你?想喝一会儿再给你。快出去。”
  侍人喝着甜蜜香浓的汤饮,里面有糖、有红枣、有桂圆、还有黍米。他忍不住一口气全喝光了,冰冷的腑脏仿佛这时才活过来。
  他更饿了。
  本来还有一丝微微的犹豫,这时侍人再也没有顾忌了。
  要想取悦公主,只能以最新最奇的故事,可世上哪有那么多故事没人知道呢?更多的人早就不约而同的开始说起身边的事了。
  侍人不想说自己家的事,他抖着声音说:“公主,我有一个故事可以说,但请公主不要告诉别人。”
  “冬日无聊,我只是解解闷罢了。”姜姬笑着说,“每日听了那么多故事,我又怎么可能每一个都记得呢?”
  侍人说:“……大王在追求玉腕夫人的侍女,我看到大王赠了玉镯给那个侍女,还要抱住她,却被她推开了,大王险些摔倒。”
  姜姬一怔,掩口笑起来,“真有趣!这是何人?连我父王都看不上吗?”
  那些童儿也都围上来,七嘴八舌的。
  “是真的吗?”
  “你是不是在骗人啊?”
  “那侍女是不是心里有爱人啊?”
  “我看是大王太老了啦!”
  侍人见这些小童胡说八道,公主也不在意,自己也渐渐放松了下来。
  “给你。”姜礼又送上一壶香饮,还烫着,显然是刚拿上来的。他把另一壶摆在公主面前,给公主倒了一杯,公主抿了一口就放下了,又被那些小童抢走争着喝。
  侍人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尝,仍然放了红枣、桂圆等物,但细尝还有一丝米酒的香气,他看里面还有淡黄色细丝飘浮,不知是何物,听到旁边的小童喊:“啊!打了鸡蛋花!”
  侍人大喝一口,暖烫的香饮滑下喉咙,带来醺然的快感,他不知不觉就喝完了,又赶紧给自己再倒一满杯,继续说:
  “因为玉腕夫人不知为何,最近总是拒绝大王。大王这才爱上了她的侍女吧。”他们这些侍人也会在私底下猜测大王和夫人之间的事。
  “一定是因为大王太老了。”一个小童拍着大腿,很老道的说。
  侍人看到公主在后面都笑倒了,摸着这小童的头说,“不许说大王老,大王那叫……叫有威严!”
  侍人连忙说:“肯定是大王太威严了,玉腕夫人才拒绝大王的吧?”
  他畅饮了三壶香饮,又吃了一碟黍米饭,上面浇了浓浓的肉酱,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因为他再也没有新故事告诉公主了,他打定主意,下回一定要多带一些故事来,才能再吃一顿饱饭。
  姜智还病着,但已经能醒过来自己喝汤了。
  姜礼把他扶起来喂他喝姜汤,摸摸他的额头说:“没有昨天烧了。”
  姜智刚才听到外面的热闹声,羡慕的说:“公主在跟你们玩吗?大兄回来了吗?”
  姜礼沉默下来,摇摇头,“大兄没回来。刚才是个侍人来找公主说故事。”
  姜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