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户的娇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猎对于展易来说,早已成了本能。可说真的,他打猎不太留手,像野鸡倒是还好,拿颗小石子直接打晕捆好带回家就成,可旁的野兽,却是很难保证能捉活的。
  先前他倒是打了头活的野山羊,整个儿卖给了镇上的酒楼。可便是那会儿,野山羊的蹄子也叫他给打折了,养个一两日是没问题,久了一样活不了。
  其实,很多时候并非他不留手,而是对野兽,那就不能留手。要是仗着身手好不当一回事儿,下场极有可能是他爹那般。
  因此,在山里头转悠了一天,展易只拎回了一串野鸡,还有两只已经死得不能再死的肥兔子。
  野鸡肯定不算是稀罕玩意儿,野兔勉强算是吧,可都没气了,不符合对方的要求。无奈之下,他隔了一日又再度进山,这回倒是运气来了,叫他逮了头傻狍子。
  傻狍子还是活生生的,可这玩意儿真不好养,反正展易是不知道怎么养,他一贯只会杀不管喂。偏那东西似是被吓得不轻,虽然伤势倒是不重,可瞅着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展易恐过了一晚就死了,卖不上价,瞅着天色还不算晚,特地回来同俞小满打了个招呼,急急忙忙的背着傻狍子下山去了。
  这个点下山倒是无妨,不过怕是当天赶不回来了。
  俞小满已经在山上住了小一年了,原本还觉得山里头挺恐怖的,时间一久,怎么着也习惯了。因此,她只叮嘱展易,既然下山了,就别急着回家,不论在哪儿将就一晚,明个儿赶早回来就是了。
  临走时,又给他收拾了一小篓洗干净的野果子,各种都有,叫他一并带上,哪怕白送给人家甜甜嘴儿,交好一下总是没错的。下河村不差钱,关系搞好一些,等下半年要过年时,也方便售卖猎物。
  展易没说旁的,只点头表示知晓了,便扛着傻狍子拎上野果子就走了。
  他打到的这只傻狍子还算是比较肥的,便是这样,整个儿的最多也不过才六七十斤。对于能扛两三百斤大野猪的展易来说,区区一只傻狍子完全不在话下。
  赶在太阳落山之前,他到了山脚下后,只是下河村离山脚还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幸而他脚程快,加上村落与村落之间没啥危险的,就是赶到下河村时,已是掌灯时分了。
  这要是搁在旁的村子里,譬如上河村,除了里正家和俞家偶尔会点着油灯干活外,其他人家必然是在太阳落山以后,早早的歇下的,哪怕要乘凉,那也绝对舍不得浪费油点灯,横竖这会儿是夏日里,漫天的星辰也勉强能照清来路了。
  然而,下河村这边,星星点点的,几乎有一半人家都点了油灯。
  展易来过几回,且他认路的本事比俞小满高了不止百倍,因此只熟门熟路的敲响了冯老六家的门,在对方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放下了扛了一路的傻狍子。
  对了,还有他家小媳妇儿叮嘱过的,要作为添头送给人家的一篓子新鲜野果子。
  这一夜,展易是歇在冯老六家的,其实也没歇多久,冯老六在最初的愣神之后,激动的大半夜的跑去吼了半村子的人,本想着叫人来宰了傻狍子,结果最终还是由展易动手的。没法子,他们村子的人杀猪杀鸡鸭是好手,可傻狍子什么的,平生头一回瞅见,完全不知晓从何下手。
  等收拾干净后,展易就不管了,横竖他的厨艺那就是凑合着能吃保证毒不死人的水准。所以,在歇了半宿后,等天一亮,他就揣上钱,回山上去了。
  待跟小媳妇儿见了面,他只道这买卖做得。
  别看过程虽然麻烦了点儿,可卖谁不是卖呢?以往打了猎得往镇上送,万一运气不好恰好摊上镇上没人收的时候,还得费劲儿去一趟县里,且价钱也就那么回事儿,比家养的猪肉高不到哪里去。可这一回,带毛皮也就不到六七十斤的傻狍子,愣是卖出了三贯钱。
  要知道,肥猪肉也就三十文钱一斤,算整只凑个七十斤好了,撑破天也不过两千一百文钱,两贯钱多点儿罢了。这要是剥皮剔骨再放了血,只怕连五十斤都没有。偏卖得了三贯钱,差不多要价每斤六十文了。
  展易打心眼里希望冯家那娇姑娘继续胃口不开,回头他费点儿力气再寻些稀罕的,反正冯老六给他保证了,就算他妹子不爱吃,这不是也有其他族人吗?保准不叫他吃亏。
  至于当添头的那篓野果子,展易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万万没想到啊,等过了些时候,两人一道儿下山参加俞家老二婚宴时,直接被冯老六堵了个正着。
  俞家老二吓得瑟瑟发抖。
  天知晓他从小到大天不怕地不怕,出了名儿的傻大胆儿,要不是脑子偶尔还管用,早就成了村里那帮熊孩子的领头人了。当然,那帮熊孩子自打先前上山出了事儿后,最近几个月是要多老实有多老实,愣是缩在家里好几个月,就连农忙时分,也乖乖的下地干活,半点儿闹腾都不敢了。
  先头俞家老二才刚嘲讽了那帮子怂货,转过头来,就看到冯老六站在身旁冲着自己咧开嘴乐,吓得他好悬撒丫子直接跑路。
  事实上,他跑了的,就是被冯老六一把揪住了,没能跑成。
  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俞家老二不怕尴尬,他怕冯老六再带人来揍他。尽管事情已经过去蛮久了,可附近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冯家那帮人最是小气护短?
  欺负谁都别欺负冯家的人!
  就说头几年,冯家有个打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子,就因为去镇上寻活儿干,被几个人抢了活儿还揍了他一顿,且夺走了他仅有的饭钱,才半天工夫,冯家上下几百号人齐刷刷出动,连带在他们家的佃农,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就这么冲到了镇上。最后,那几个倒霉孩子被各自的亲爹娘押着过来赔礼道歉,这才大事化小。
  这会儿,揪着自己不放的冯老六,俞家老二心里早已哭开了。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要不是替他说亲的人是亲娘,他一早就卖了罪魁祸首,谁闯的祸谁担着啊,凭啥叫他倒霉呢?偏生,那是他亲娘,亲的!!
  ——这是不是亲的,还真不好说。
  “别跑啊,今个儿不是老弟你成亲吗?我来给你贺喜啊,来来,我特地带了礼来的,收着!”冯老六乐呵呵的笑着,顺手把提篮塞给了俞家老二,“看看呢,中意不?”
  俞家老二腿肚子有些发颤,尽管今个儿仿佛就冯老六一人过来了,可谁知晓他们家的人会不会已经在村子外头埋伏了。偏他们上河村都是一帮子怂货,眼见冯老六在跟他说话,各个都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早不早的就躲远了。
  光是躲远了倒也没啥,关键是,那帮子怂货居然还远远的站着,往他这边瞅,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俞家老二有理由相信,这要是他跟冯老六真的打起来了,那帮子怂货铁定不带上来帮他的,别帮着摇旗呐喊就已经很仁义了。
  “看看呢!”冯老六还在催促着。
  没法子,俞家老二只得掀开了提篮上头遮着的布,底下却是一篮子足足三四十只的鸭蛋,且看这色儿,应该是腌制好的青皮鸭蛋。
  果然,冯老六又道:“怕拿来新鲜的在路上磕了碰了,就索性给你那青皮蛋,都是腌好煮熟的,回头拿刀对半切了就能吃。算不上什么稀罕玩意儿,就当是给你这喜宴上添道菜。”
  蛋也算是荤菜,尤其他们上河村极少有人家里养鸭的,主要是他们这块旱地多,事儿也多,养鸭不比养鸡,每日里都要放出去的。再加上鸭子不像鸡那样,能训练的回窝下蛋,鸭子那就是走到哪儿下到哪儿,万一给人捡走了,也只能吃闷亏。再说除了不好养之外,鸭子下蛋也不如鸡勤快,综合各种原因,村里人都更爱养鸡。
  所以这青皮鸭蛋对于上河村来说,还真算是道稀罕菜色。
  就是……不会在这里头下毒吧?
  这个念头只在俞家老二脑子里闪了一下,就很快散去了。关键时刻,他的脑子还是挺管用的,虽说自家跟冯家曾经闹了点儿不愉快,可也没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再说,听听冯老六方才那话,这是叫他切开摆在喜宴上添道菜的,多大仇才能下决心干掉半村子的人?俞家在村里还是挺能说得上话的,真有事倒是未必管用,可像今个儿这种喜宴,几乎村里一半人家都派了人过来。所以,应该是他想太多了。
  “展兄弟啊,我可算盼到你了!”
  俞家老二还在忙着脑内小剧场呢,那头冯老六送完礼,扭头就将他抛到了一边。那啥,过河拆桥都没那么快的,不过冯老六可不这么想,他就是寻个由头过来找展易的,偏离赶场子还有好几日,也只能拿俞家老二成亲这事儿当由头了。
  嗯,看来他老叔说的没错,凡事留一线,谁能想到这本人还凑合家里一通乱的俞家老二,还有个能耐的妹夫呢?
  等俞家老二缓过神来,就看冯老六已经同他妹夫唠上了,还是一派熟人的架势,看得他嘴角直抽抽。
  回头拉过俞小满,俞家老二问她怎么就同冯家的人扯上关系了?俞小满想起先前展易对她说的事儿,对她二哥又是同情又是忍不住想笑。
  “二哥,你都要娶媳妇儿了,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呗,老扯着不放算是咋回事儿呢?再说了,那事儿严格论起来,错的也不是人家呢,你就大人有大量,往后别提了。”俞小满是真心觉得她二哥本人还挺可以的,相貌堂堂,干活勤快,人品也不赖,还有一门手艺傍身,可架不住家里一帮子拖后腿的。所以,也别怪人家会嫌弃了,说白了,人家也是怕自家闺女吃亏受罪。
  俞家老二由衷的表示,他才是最不想提那事儿的。自打那事儿被村里人知晓后,人前人后的,他就没少被人打趣。说啥的都有,最常说的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他招谁惹谁了?
  还是忍不住怀疑他不是他娘亲生的。
  到底不忍心自家二哥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俞小满便简单的将事儿说了一遍,她是真觉得没啥,莫说这事儿打从一开始就没成,哪怕真的是说到一半才断了,也不妨碍做买卖吧?
  要不怎么说没心没肺的人活得开心呢?
  三言两语的甩脱了自家二哥,俞小满扭头就去寻其他人说话了。好歹也来了几次了,知心朋友是没那么容易找到,可寻个能说话的熟人还是很容易的。
  对了,也许她该去瞧瞧俞承嗣的新媳妇儿,她的准大嫂。上回走的匆忙,只见了顶着红盖头的新嫁娘,她连她大嫂长啥模样都没见过,说出去也惹人笑话。
  熟门熟路的进了俞家院子,还没等俞小满寻到正主儿,就看到她娘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的,脸庞也涨得绯红,完全是一副气狠了的模样。
  这大喜日子的,干啥呢?
  因着跟二哥关系好,今个儿俞小满并不是掐着时间出门的,而是早早就下山了。这会儿离开席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她也愿意帮衬二哥一把,譬如帮着做几道菜什么的,毕竟就俞母那性子,一准儿会舍不得用油盐,就算她本人不吃,也该叫来客吃好喝好吧?
  大喜日子呢!!
  “阿娘,瞧您这红光满面的,真有精气神呢。”俞小满硬生生的把俞母气狠了的脸色,说成了红光满面,横竖今个儿这日子,俞母也不能做得太过了,不然就算她和二哥不说啥,村里人也难保心里不会有想法。
  果然,听得俞小满的话,俞母还不曾开口,旁边一个相貌较好的少妇模样打扮的人就开了口:“是呀,这二弟办喜事儿,瞧把阿娘给高兴的,这喜气呀,隔着老远都能瞧到了。真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回头再给三弟说一门好亲事,阿娘就啥都不用愁了。”
  阿娘?
  俞小满眨了眨眼睛,很快就醒悟过来,这开口说话的人就是俞承嗣新进门的媳妇儿了,也就是她的娘家大嫂。
  定睛一看,纵然俞小满对俞承嗣相当有意见,可对着这个她该叫大嫂的人,却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那人瞧着年岁不大,估摸着该是同她差不多年岁,不过穿着打扮却甩出俞小满好几条街。别看展易很舍得给俞小满花钱,可她本就不是高调的人,买的料子倒是不差,可风格却还是跟村里人一致。就是那种打眼看去穿的衣裳干净整齐,上头完全没有一个补丁,却不会叫人觉得跟村里无法融入。
  可俞承嗣的媳妇儿就不同了,都说绫罗绸缎,俞小满的眼力劲儿一般,却仍能瞧出大嫂身上的衣裳并非棉布,看起来有点儿像是她上辈子旅游时,当做纪念品买的一小块杭州丝绸。
  丝绸啊,就算不是顶尖的,搁在这小山村里,也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了。
  再细细一看,大嫂头上还戴着钗环,不是村里妇人常见的木钗,也不是俞母戴的铜钗,而是一根不算细的银钗子。
  乡下地头戴首饰的人不多,偏大嫂不单头上戴了银钗,耳朵上也有银丁香,走动起来露出的手腕上各带了一个绞丝银镯。因着都是银的,瞧着倒也不显俗气,且样式很是精美,配上一身剪裁得体的衣裳,只觉得原本仅有五分的容貌也显出了七分的美。
  没错,俞承嗣的媳妇儿容貌并不出众,单独立着倒是不显,可谁叫旁边还有个秋娘呢?
  秋娘只比满娘小了两岁,不过她生日大,虚岁也有十五了,搁在村里头完全是大姑娘了。像俞大伯家,就有好几个堂姐妹是在这个年纪出嫁的,最早的一个,十三岁就嫁人了。而且俞家的伙食终究比大伯家来得好,论模样,满娘姐妹俩也比隔房的堂姐妹更加出众。尤其对于秋娘来说,先前还有个姐姐在前头挡着,显不出她的美貌来,如今姐姐嫁人了,她又长开了,只叫人看了一眼就挪不开步子了。
  俞小满对秋娘倒是没啥意见,虽然在记忆里,爹娘将她卖给展易时,秋娘只缩在一旁哭喊着不要,可凭良心说,这好像也怪不了她。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除了哭闹之外,难不成还指望她站出来保护比她还大两岁的姐姐?
  只是今个儿,她怎么看怎么觉得娘家的气氛隐隐有些怪异。俞母气得要死,旁边的大嫂却是笑盈盈的叫人挑不出错来,偏理应走过去安慰俞母的秋娘,反而离大嫂挨得更近一些。
  按理说,当两方闹意见时,旁观者会下意识的离自己亲近的人近一些。反之,秋娘既是选择了紧挨着大嫂,是不是可以认为,她打心底里觉得大嫂比亲娘更加亲近?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俞小满索性懒得理会娘家这一摊乱,先是同大嫂问了好,又道是否需要帮忙,得知不需要时,她就借口天气闷热离了俞家院子。
  离开席还有好久,新嫁娘也尚未过来,准确的说,是身为新郎官的俞家老二都还没出门迎亲呢。再一问,原来是新嫁娘并不从她娘家出门子,而是借了村里亲眷的地儿,充当娘家。
  咋觉得哪哪儿都存着怪异呢?
  俞小满深以为,吃完喜宴就赶紧走吧。村里套路深,她要回深山。
  作者有话要说:
  我跟你们说,今天发生了一件非常非常悲惨的事儿,简直惨绝人寰啊!!!!!!!!
  开始码字的时候,蠢作者想锁个一千字找找感觉,结果一不小心锁了一万字……
  所以,蠢作者写了一天才从小黑屋里出来。本章一万,更新和加更都在这一章里,我去睡觉了,睡了,晚安_(┐e:)_     

  ☆、第49章

  第049章
  怪异虽怪异; 可总得来说,喜庆的气氛还是很足的。先前; 俞小满还担心俞母在喜宴上抠门; 如今看来; 且不论旁的; 起码大面子上跟半拉月前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