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户的娇妻-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拾了他!”
  一旁的展易仍点着头,他决定回家以后同媳妇儿好生说道说道,自家这个二舅哥似乎很有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倾向。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是打算7月就把正文完结的,不过预估错误,发现剧情还有不少,所以……咳咳,8月底前一定完结,就这样吧。本章5k,下一更明天这个时候。     

  ☆、第77章

  第077章
  可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吗?
  此时的县城里; 俞家那三进的院子可谓是热闹非凡。院子是县城里的富商所赠,一共有三进; 算上倒座房和后罩房; 足足有近三十间房舍。且因着乡下地头多是三合院; 像这种建得极规矩妥当的三进宅院; 那是见都没见过的。最起码; 俞父、俞母并俞家老三是肯定没见过的。
  这样一套宅院,又是在县城极不错的地段,至少也得叫价七八百两。若是再算上里头成套的家具摆设,只怕没个一千两都下不来。就算这样; 光有钱都未必能买得下来,只因那一片非富即贵。
  县城是不如府城,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俞承嗣还是很能说的上话的。又因为他是本地人出身; 就连县太爷都得给他几分薄面。再说了,本县的县太爷已经在此处连任三任了,无论他做得如何; 下一任都要调往他处。横竖又不妨碍; 自是乐得做个人情; 要知道能在官场上混的,哪个不是人精了?
  有县太爷在; 俞承嗣哪怕刚任了县丞,手头上尚未捏住权利,县城里也没人敢欺压。
  可不是一听说他没落脚处; 就有人送上偌大的宅院。再听说他没人手使,也有人奉上调教好的下人。甚至在听闻他房内只得一妻后,更有美娇娘送上。
  已经当上了县丞,俞承嗣自然是不怕岳家那头不悦。况且,这年头纳妾乃是平常之事,稍有些家底的男子都会寻上几个暖床丫鬟,像他这般已经考取了功名利禄的,那叫更别提了。
  不过,俞承嗣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
  俞家底蕴不足,哪怕这些年来一直倾尽全家之力供他念书,可是个人都明白,他能谋到县丞一职,是托了岳家的福。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即刻纳妾,难保不让旁人以为他是个过河拆桥之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俞承嗣本人并非色中饿鬼,他对女色并不算热衷,真要算起来,他更热衷前程和钱财。若非如此,当初他也不会娶容貌仅称得上清秀的妻子了。
  因此,俞承嗣倒是收下了旁人送来的美娇娘,却并不收用,而是特地挑那容貌上等的送给了俞母。
  既是调教好的美娇娘,那不管是容貌身段,还是谈吐说辞皆是被细细教导过的。俞承嗣在把人送过去之前,也有特地叮咛,只道他最敬重的便是俞母,吩咐要好生伺候老太太,如有任何差错,直接叫来人牙子发卖,任何人求情都无用。至于何为差错,则任凭俞母判断。
  一句话,哪怕你伺候得再精心,俞母说不好,转身就卖掉。
  虽说那些美娇娘原就是签了卖身契的,可事实上她们打小真没吃多少苦头,毕竟她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用来伺候人的,所以从小的日子过得甚至比一般小门小户的姑娘家都好。
  先前得知自己要去“伺候”县丞大人了,她们皆是满心欢喜。结果,却被当头一捧冷水。一旦惹得家里的老太太不高兴,就会被发卖?在这县城里,若是被县丞赶了出去,她们还能找到好人家吗?
  警告往往比劝告来的有用得多,反正这几个美娇娘是认命了,天天围着俞母转悠。不过,仔细想想也未必就是真的认命了,毕竟若是伺候的好了,再由老太太赐下去,只会更立得住。再不济,这老太太可不止县丞大人这一个儿子啊!
  搁在往昔,俞家老三那是没得到过任何女子的青睐。没法子,他既不是能承袭家业的长子,又不是继承了家传手艺的次子,甚至他还性子木讷不善言辞。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他的长相还凑合,也没有一个女子愿意委身下嫁。
  然而,随着俞承嗣中了举当了官,一夕之间,所有事情都变了样儿。
  俞家是这样的,哪怕如今当家的该是俞承嗣,可他仍是自愿将正院子让了出来,叫俞父和俞母一道儿住。又因着他们家虽是三进,可第一进是不住人的,所以他和妻女住了正院子后头的三进院。而尚未娶妻的俞家老三则同俞父俞母同住一院。
  这样安排也不算错,毕竟很多人家未曾嫁娶的儿女都是跟随父母一道儿住的。除非是格外讲究,院落又极其多的,才会给未曾嫁娶的儿女独立院子。俞家虽然发家了,可在短时间内,还做不到如此。
  于是,俞家老三很快就被盯上了,且盯上他的还不止一人。
  后院里的事儿,明着是由俞母做主的,可想也知晓,农妇出身的俞母根本做不到执掌中馈。偏如今家里人又多,连主子带下人的,里里外外全部算在内,足有二十来人。
  底下的丫鬟动了心思,俞承嗣妻子沈氏几乎立刻就知晓了。可她却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晓,毕竟那是小叔子被盯上了,又不是她的夫君。盯上了,哪怕真的叫丫鬟爬了床,大不了就收用呗。沈氏一点儿也不担心,甚至她巴不得那些丫鬟都爬上了小叔子的床,横竖家里养得起,总比占了她夫君来得好。
  然而,俞母又不是真傻,哪怕起初没明白过来,等日子一久,等有人按耐不住想动手时,她终于醒悟过来。
  逮了个沉不住气的俏丫鬟,俞母怒气冲冲的唤来了俞承嗣,一句话,打一顿立马发卖,她不留这般心气高连主子都敢算计的丫鬟!!
  说真的,别说丫鬟们了,就连俞承嗣和沈氏都被俞母这般做法吓了一大跳。这先前的警告归警告,俞承嗣真的压根就没想到,他娘竟还有如此雷厉风行的一面。偏生,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再说哪怕他的孝道未必是百分百纯孝,可为了一个丫鬟惹亲娘不悦,显然是极不划算的。
  因此,在短暂的惊讶之后,俞承嗣只道:“照老太太的吩咐去做。”
  这冷不丁的一出闹剧,吓傻了一群心存异心的丫鬟。
  紧接着,俞母又出幺蛾子,几乎召集了全县城所有的媒人,高调异常的开始给俞家老三寻媳妇儿,而且那要求哟,也不是特别高,而是合在一起颇有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譬如说,一定要县城本地的姑娘,家境倒是不求,可祖上绝对不能作奸犯科,定要品性纯良的,顶好连酒鬼都没有。
  再譬如说,姑娘本身不要求容貌身段有多出众,可人品要上佳,手脚要勤快,还要求善良温婉、持家有道。对了,还要胸大臀翘能生养的。
  这些都还算合理,最奇葩的是,俞母要求姑娘家能说会道,可又要能忍受俞家老三木讷性子的。既要求性格坚韧,遇事不慌的,又要求小家碧玉,会相夫教子的。
  哪怕这些要求单独任何一个拎出来都不算过分,毕竟人家是县丞大人举人老爷的亲弟弟。可种种要求加在一道儿,却明摆着是为难人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俞母从头到尾都不曾要求对方有嫁妆或者对方的容貌身段。这要是再加上这两方面的,那绝对是逼死一县的媒婆,都别想有结果了。
  可纵然仅是上述那些,也足够叫人家媒婆愁得掉头发了。
  足足忙活到腊月里,仍没个音讯,俞承嗣就纳了闷了,先前他和俞家老二娶妻时,俞母压根就没提任何要求。哦,对了,也算是有要求,就是要求能少给聘礼多给嫁妆。可怎么到了俞家老三这儿,就变得这般麻烦了呢?
  寻了个机会,俞承嗣私底下问了他娘。
  不想,俞母却义正言辞的道:“你和兴家是什么性子?娶谁不是娶啊?还能叫媳妇儿压到你们头上来?再看看继业,他那性子若不是我盯得紧,早就被人哄了骗了去。要是娶个娘家底气足的,回头还不叫人压得死死的?要是媳妇儿脾气坏一些,那下半辈子还不得看女人脸色过日子?不成,绝对不成,我绝不能叫旁人欺负了我儿子去!”
  这么说也没错,可俞承嗣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得劲儿,直觉告诉他,既已知晓了答案,就该停止了,继续追问下去恐怕真相不会是他希望的那个。
  “那……那一切就听娘您的。”俞承嗣踟蹰再三,终究还是忍住了。其实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理,他本人意志坚定,又是打小外出求学的,哪怕岳家地位高于自家,他也不惧。而俞家老二就更不用说了,就他这个牛脾气,宠媳妇儿归宠媳妇儿,要是他媳妇儿敢做他的规矩,回头分分钟给收拾得哭回娘家去。
  思来想去,需要担心的,也确实只有俞家老三了。
  尽管心里仍有些不得劲儿,可最终俞承嗣还是放过了自己,并未追问下去。之后,他更是吩咐衙门里的手下,让他们帮着留意一下,毕竟他的三弟年岁是真不小了,娶媳妇儿的事情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可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儿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大哥已经发现问题了,然而他并没有正视问题。
  #迟早会后悔的#
  明天老时间贱ヾ( ̄▽ ̄)bye~bye~     

  ☆、第78章

  第078章
  不对劲儿的感觉很快就越来越强烈了; 尤其是随着年关将至,俞承嗣一面忙活着衙门的事儿; 一面还得应付上门拜年的亲朋好友乃至乡亲父老。
  最初; 面对这些特地上门拜访的人; 俞承嗣还是很高兴的。他又不傻; 或多或少的都知晓那些人曾经认为自己考不上举人。其实说真的; 莫说旁人了,就连他本人也不过是一直努力洗脑说服自己,真要是计较起来,只怕全天下也就仅仅俞母一人是完全相信他能考中举人。所以; 俞承嗣没怨过旁人,顶多就是偶然想起时心里略有些不快,不过更多的却是扬眉吐气。
  可很快; 他就发觉自己想岔了。
  扬眉吐气倒是真的; 但凡上门拜年之人,说白了都是有事相求,不然谁会在寒冬腊月的背着一堆年礼上门的?尤其多半人还都是往日里没啥交情的。
  一句话; 无事不登三宝殿。反之; 则是有求于人。
  倘若是一般二般的小忙; 俞承嗣还是很愿意拉拔一把的。他这人精明归精明,可从一开始做学问考科举; 为的就不是一个人享受。他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吃香的喝辣的,而是叫整个家、整个氏族乃至整个家乡都以他为荣。所以,莫说是亲朋好友了; 就算仅混了个脸熟的村人,但凡提的请求不算过分的,他也就顺手帮了。
  若说俞承嗣只是想做个顺水人情,可俞母却完全如同是圣母附身了。
  头一个受益的,就是俞大伯一家子。谁叫俞大伯娘那会儿苦劝重病中的俞母一定要撑住,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结果,俞母还真就撑住了,也确确实实开始过上了老太君一般的好日子。这不,于情于理是该帮人家一把。
  俞大伯娘央的不是旁的事儿,就是她家大孙女喜妞的亲事。这五丫已经嫁了,嫁的还不错,其实若是俞承嗣并不曾考上举人,仍在县里的话,五丫那夫家还算是个小小的助力。这不正好是开书肆的吗?像什么托他们进货时捎带本在镇上难以买到的书籍、笔墨等等,横竖是比乡下村里的亲眷靠得住多了。
  可谁曾想到,转眼间,俞承嗣就中举了,且还搬到了县城里当上了县丞大人。这下,五丫那门亲事就没啥用了,不过俞承嗣倒是无所谓,权当多门可以走动的亲眷好了,顶多也就是以往算是平等来往的,如今则叫五丫夫家上赶着来奉承他,起码对他而言,区别不是很大。
  五丫是嫁了,喜妞还没着落了。可因着俞承嗣太忙碌了,毕竟才刚进入县衙门没几个月,事儿还不曾完全上手,他倒是愿意帮忙,却实在是抽不出空来,所幸俞母要帮俞家老三相看亲事,正好将这事儿揽了过去。
  然而,就算喜妞的事儿很快就定下来了,俞大伯家可不止这一个两个孩子。除了说亲的,还有要帮忙寻个活计的,幸而他们家的人都算是很实际的那种,绝没有好高骛远的。所以,哪怕要寻活计,挑的也是酒楼小二、布庄活计、木匠学徒等等,全是一些对于俞承嗣来说谈不上麻烦的活计。
  俞承嗣抽空问了一波,回头就将隔房的堂弟、堂侄儿尽数送到了县城各处。当然,也有人不想离家那么远,想在镇上寻个活儿,那也容易,毕竟俞承嗣他岳家还在镇上,像这种小忙完全是举手之劳。
  于是,俞大伯家狠狠的捞了一大笔好处,几乎眨眼间儿孙的前途和亲事就都定下来了,就连已出嫁的闺女,哪怕没得到直接的好处,在夫家那头腰杆子也足了起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曾经同俞小满同桌吃饭抢菜的二堂姐了。
  二堂姐嫁的不算好,夫家那头堪堪过了温饱线,本身日子过得就很一般,偏她嫁进门后连着生个三个闺女,更不巧的是,后进门的弟妹却头胎一举得男。
  可以想见,她在夫家过得是啥日子,也亏得她本身还有些脾性,这才没被完全欺压住了。如今,风水轮流转了,哪怕她这辈子都生不出儿子来,夫家又能拿她如何?就连生了儿子的弟妹都不敢再在她跟前耀武扬威了,甚至很有种把她当菩萨供起来的感觉。喜得她整个人精气神都不同了,如今正盘算着,叫她男人去县城里也寻个活儿,再带上仨闺女来城里过日子,怎么着也比在乡下给人当牛做马来得强。
  这还是近亲,有一些远亲也纷纷上门来。
  待远亲都轮了一遍后,就该是乡亲父老了。再往后,那就更可怕,莫说俞承嗣完全不认识,很多那是连俞父俞母都没见过面的。偏生,真要是计较起来,还真就能攀上关系,毕竟俞家数百年来都住在上河村里,几百年来究竟结了多少亲,只怕是连俞家老祖宗都算不过来的。再一个,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人家提着年礼上门拜访,你还能把人轰出去?这一旦攀上了关系,想要甩脱却是难了。
  待到了小年夜,俞承嗣终于将县衙门里的事儿都收拾妥当了,回家听他媳妇儿沈氏这么一说,才暗叫不妙。
  他是有大志向没错,可架不住一群拖后腿的啊!
  其实,依着俞承嗣的想法,即便要帮衬人,也该来紧着点儿自家人。像他二弟三弟妹子啊,再比如像大伯家的弟妹侄儿啊,哪怕是三叔求上门来了,他也愿意帮衬一把。可若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来了,难不成他也得全部揽下来?
  看来,是时候找他娘说一说了。
  ……
  ……
  事实证明,被圣母附身的人是完全讲不通道理的。尤其俞母吃了多年的苦头,她也明白曾经有不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旁的不说,单是许久不曾来往的俞三叔家好了,对于她勒紧裤腰带送长子求学一事,就是完全不看好的。其实,也不是全然不看好,用俞三叔的话来说,与其费老鼻子劲儿走科举之途,还不如送去私塾念两年书学些算账的本事,回头也好寻个账房先生的活儿。
  俞三叔是个很实际的人,且一心都扑在生意买卖上头,他倒不是看不起读书人,而是因为见识的多了,很清楚科举一途究竟有多难走。横竖走别的道儿也能过上好日子,甚至更舒坦回报更快更多,那为何非要钻牛角尖,自讨苦吃呢?
  正因为知晓有很多人不看好自家,俞母这才非要牟足了劲儿,哪怕砸下家底也非要将长子供出来。
  这不,如今既然已经供出来了,当时要叫所有人都知晓,她当年做的决定没有错,且她这些年的付出也终于都有了收获。
  如此这般,俞母圣母心爆炸,愈发的喜欢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