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蜀山封神-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刘宗敏打断小绿袍的话,“绿仙长不必多虑,此时华夏一片凌乱,汉人饱受蛮夷蹂躏,崇祯小儿不能抵挡,自尽死得痛快,此时正需要一个人率领天下汉人,赶跑蛮夷,重建江山,而吾主乃是天降明君,登高一呼,天下立可千呼百应,则天下可得,鞑子可处!”
    其他人也纷纷进言,平时对小绿袍言听计从的李自成此时也不再犹豫,把大手重重拍在桌案上,大声道:“我做皇帝,你们都是开国元勋!”刘宗敏等人再次跪倒,山呼万岁万万岁。
    小绿袍黯然退出帐外。
    之后。李自成在太原称帝。建国“顺”。封小绿袍为国师。其余众将也都封做宰相、将军。
    大明朝原本建都在南京。后来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不过为了表示对老爹地尊重。在南京仿造北京一样留了一套领导班子。六部尚书、侍郎、御史都是全套。只是不管政务。每日签到之后。就喝喝茶水。打屁聊天。遛鸟游玩。所以有遛鸟御史之说。
    不过在现在这个情况。这个原本颇嫌浪费地机构便又用了起来。因为北京之难时。只有穆糖抱着朱慈烺逃了出来。其他大臣皆被困在北京。崇祯死后。他们或是被多尔衮杀害。或是投向了满清。只有极少数几个偷着跑了出来。有了南京这套领导班子。朱慈烺手下便不显冷清了。
    就在多尔衮保着朱慈焕在北京称帝地当天。朱慈烺也在南京称帝。改国号为“弘光”。同时派出信使联系孙传庭、郑崇俭、左良玉、袁崇焕、杨光赫、甘宇清、黄得功等各路诸侯。
    自此。整个中国大地有顺治、清明、弘光和李自成四第并立!
    单说这位左良玉。他也是一阵总兵。早些年曾遇异人。习得呼名落马之术。之后连立战功。直至被升做平贼将军。大明朝对军人极为歧视。不像前面几朝。很少有将军地封号。由此可见左良玉在大明朝各路总兵之中也是颇有能力。
    左良玉一直打着顺风仗,知道遇到了李自成麾下的绿袍军,被小绿袍一阵魔蛊冥火烧得抱头鼠窜,一夜之间逃出数百里,若不是有孙传庭接应,他早就被小绿袍杀了。
    从此左良玉丧胆,再不敢跟农民军打硬仗,稍一不顺,立即撤退,又因为当官的喝兵血,即克扣军饷用来养亲兵,所以毫无军纪可言,很快撤退边转变为打溃散。
    连打了几仗,左良玉不敢再跟李自成叫板,也不请示,只给崇祯递了个南下剿匪的折子,然后便一路南下,烧杀抢掠,跑到江南武昌安顿下来。
    此时接到新皇登基的消息,两边都给他送来了诏书,朱慈烺封他做宁南伯,而朱慈焕封他做宁南候,权衡之下,左良玉竟然毅然决然撕毁了诏书,并杀了北京方面的使者,只留下一个小头头,怒斥道:“我只认先皇诏书,弘光帝乃是先帝指认的太子,朱慈焕何许人也?满清鞑子的傀儡而已,也想匡我?回去告诉多尔衮,让他洗净了脖子,等我杀到北京砍了他的脑袋当夜壶!”
    之后率兵赶去南京,一路上刮地皮的事情就不必多说,更是裹挟百姓,出兵的时候只有不到五万人马,等到南京城下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人!
    把人马往南京城下一堆,然后左良玉也不进城,就在兵营里让朱慈烺犒赏三军。
    此时各路诸侯或是还在观望,或是路远,仅有附近流窜来的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位总兵,此时四位总兵兵力远比不过左良玉,不过左良玉的手下也只有少数精锐,剩下的都是裹挟来的穷苦百姓,双方一言不合,在南京城下大打出手,杀得碎肉弥天,血流成河。
    就在城外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南京城里也不太平,原本杨光赫失势,其党被艾诚凌驱逐,大多撵到南京来做“遛鸟御史”,谁知道世界变幻如此之快,朱慈烺称帝,杨党立即显得势力庞大起来,不仅人多势众,而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中以杨光赫的一位关门弟子,名叫“吴通明”,跟着杨光赫也算是根正苗红的阐教弟子(由书友“没事就喝茶”友情出演)。
    这吴通明天赋异禀,悟性过人,杨光赫虽然多年从政,懈怠了修炼,但一身道法拿出去也是一流的高手,这吴通明每日在南京修练不辍,竟然隐隐现出青出于蓝之势。
    吴通明是南京兵部尚书,本来按照吏户礼兵刑工的排列顺序,兵部排在第四,地位不高,不过如今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时候,吴通明更是自己亲自训练了一支部队,是以在朱慈烺上位之后,也入了内阁。
    按照吴通明的意思就是要把老师杨光赫从山东请回来,论资历、论实力,杨光赫都是大明朝的首辅第一人选。
    只是东林党不干,东林党虽然在南明朝廷里实力不大,但也不可小视,更何况东林书院分院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士人多杂的江南,因此东林党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整个南明的士人阶层,东林党与杨党斗了一百多年,现如今又怎能放弃,以史可法和东林党张慎言等人大肆抨击杨光赫,与杨党相争。
    于是,在城外杀得昏天黑地、走肉飞尸的时候,南京城内两党之争也是热火朝天,闹成了一锅粥。
第一第二回 南京内乱
    南京城,金銮殿上。
    看着下边吹胡子瞪眼,吵闹成一团的朝臣,朱慈烺叹息着闭上了眼,全身泛起一阵无力的感觉。
    他八岁的时候,崇祯皇帝安排东宫讲读官员,有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王铎、屈可伸侍班;礼部侍郎方逢年,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曾志讲读;编修胡守恒、杨士聪校书。
    几乎把大明帝国剩下的名臣全部找来给他当老师,从小,他受到的教育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使得他小小年纪便老成持重,心中总想着以礼教化天下,以恩德泽苍生,如果在太平时代,他或许会是一个好皇帝,只可惜,生在末代乱世,以他学得那一套,想要结束乱世,中兴大明,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他印象之中,只要我遵照圣人所说,做一个好的帝王,下面群臣齐心,中将协力,要打跑鞑子,恢复河山根本不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前些天他甚至还梦到自己率兵杀回北京,站在紫禁城上,俯视山河社稷,哪知道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咳咳。”穆糖原本一直是一副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只是当初保着朱慈烺逃出来的时候,受了傅时乐音波重击,伤势颇重,之后眼看北方糜烂,南朝混乱,军权不振,夙夜忧思,伤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这几日更是连鬓角的头发都花白了。
    穆糖的咳嗽声不大,但以他的地位,在整个大明帝国也无人敢小视,见他咳嗽着走上前来,众朝臣纷纷停下纷争,转过头来,一起看向站在帝座右前方的那个身材矮小单薄的太监,场面立时安静下来。
    穆糖目光如电,在众人脸上挨个扫过,随后阴森森地说:“城外的五镇总兵究竟是谁功谁过,自有圣上独断纲常,你们说出去也个个都是鸿儒、学士,在这朝堂之上,仿佛市场小贩,叫骂争吵,成何体统?莫非看着鞑虏入侵,心里起了别样的心思,不把圣上放在眼里不成!”
    说完也不看众人的反应,尖声叫道:“金瓜武士!”殿外立即走进来一对身穿金甲,手持金瓜的高大力士,“哪个再敢藐视圣上,不管他是哪个尚书,哪个将军,立即拖出殿去,金瓜击顶!”
    穆糖带着朱慈烺入南京之后,就感觉到这边风向不对,又担心崇祯死后会有异变,于是专门训练了八百金瓜武士,皆选择身高一米八以上的高大壮汉,身披金甲,手持金瓜,那金瓜单是柄便有一丈二,瓜头四尺,挥击之下,便是一块巨石也能砸成粉碎,而且这些武士还另配唐代的陌刀,日夜操练,锤法、刀法俱佳。
    那些朝臣先是一愣,随后哄地一声又大声呼喝起来,有几个更是要冲过来撕扯穆糖,其中礼部尚书钱谦益更是嚣张,一跳八个高,指着穆糖的鼻子大骂:“死太监,也配在老夫面前耍威风!社稷凌乱,皆是你们这帮阉人蛊惑圣听,扰乱朝纲所引起,今日非请陛下将你们阉党诛杀干净不可!”
    穆糖尖声喝道:“金瓜武士,将这老匹夫拉出去!”
    两旁金瓜武士来拖钱谦益,后面他的几个学生和东林党一伙人皆一拥而上,与金瓜武士厮打,就连杨党一伙也出声阻止。
    穆糖面色冷峻,又叫来一队金瓜武士:“将这几个,全部拖出去,金瓜击顶,尽数打死!”
    得到了命令,金瓜武士不再犹豫,将钱谦益和他的几个学生像拎小鸡子一样抓出去,其他众朝臣这才知道怕了,连忙涌向朱慈烺,有的直接为几位大儒求情,有的指着阉人干政,有的更是直接威胁,要辞官不做,朱慈烺也有些慌了,不住地拿眼睛去看穆糖。
    就在这个紧要时候,金銮殿上,皇帝座位的身侧忽然现出一片血红色的光芒,开始时只是一条血线,瞬间拉开,成了一个门户,从里面走出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人来。
    “齐星衡!”穆糖一看来人,立即高兴地叫出来,当日他跟齐星衡、宋宝书他们一起迎接朱厚熜进北京登基,后来又听说他的种种传闻,甚至他的能耐。
    齐星衡面容冰冷,双目血红,里面隐含泪光,缓缓走过来。
    穆糖连忙拉着朱慈烺介绍:“这位齐仙人乃是巫山有名的剑仙,地皇神农的传人,法力深不可测,当日多亏了他,嘉靖皇帝才能顺利入京。”
    朱慈烺听完吃了一惊,连忙从宝座上站起来,以晚辈礼相见。
    齐星衡冲他点了点头,随即冷眼看向朝堂的上的群臣。
    其中一个大臣见皇上对他行此大礼,心有不忿,站起来大声指责,话刚出口,便见一道红光闪过,眉心暴起一团血花,已被血雷贯脑,当场死绝。
    齐星衡冰冷的声音之中透出无限的悲凉和愤怒:“鞑子马踏中原,崇祯皇帝吊死煤山,黄河以北尽皆沦陷,你们这帮子混蛋还在这里党争内战不休,互相指责谩骂,不似齐心协力共抗鞑虏,反而争权夺势,腆着一张没羞的老脸在那里叫嚣?”
    见还有人要反驳,他双目之中血光爆射,恶狠狠地说:“要是再敢多说一句废话,我就把你们统统杀光!”
    众人立即噤声。
    齐星衡转向穆糖:“小糖,让他们都散了吧!”
    穆糖立即高喊:“退朝!”
    众朝臣闻言如遭大赦,纷纷慌张跑出殿外。
    见众人都走了,齐星衡慢慢转过身,打量朱慈烺,后者也正仰起头看他,微微叹气,大明朝,甚至是天下汉人的气运接下来就要落在他的身上,这副稚嫩的肩膀,能够扛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轻轻抚了抚他的头,齐星衡脸上露出些许笑容:“你叫朱慈烺是吧?朱厚燳是我门下二弟子,说起来也不是外人了,这个送给你,希望你以后能够健康、快乐。”说着从手上退下一个大半圆的玉圈,亲手给朱慈烺戴在手腕上。
    朱慈烺听到“朱厚燳”之后吓了一跳,他知道朱明皇室有两位修仙的皇帝,一位是明世宗朱厚熜,他做了四十五年的皇帝,听说每日修仙炼道,生下朱载垕立为太子之后,便遣散妃子,静宫潜修,据说当他五六十岁的时候,还是如三十多岁的模样,后来跟白莲圣女虞玙一同出走,之后便再没有消息。
    第二位是前面那位的哥哥,名叫朱厚燳,出家的更早,他甚至舍弃地位,专心修行,当时孝宗皇帝驾崩之后,朝臣拥立当时唯一的太子朱厚燳即位,不过这位老祖宗更是视帝位如粪土,只做了几天皇帝,后来便毅然决然地“退位让贤”派人将自己的堂弟朱厚熜接到北京即位。
    嘉靖皇帝朱厚熜生隆庆皇帝朱载垕,朱载垕生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生泰昌皇帝朱常洛,朱常洛生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生朱慈烺,认真算起来,朱慈烺却是应该喊齐星衡祖宗了!
    他不知所措地看向穆糖,齐星衡拍着他的肩膀温和地问:“烺儿,怎么样,看看喜不喜欢?”
    朱慈烺不暇思索,当即就要说一些感谢先辈的客套话,齐星衡把脸一板:“你先看看,然后再说,我可不喜欢虚伪的人。”
    朱慈烺一怔,随后低头看向手上带着的玉环,却是自己从没见到过的紫玉,上面盘着七条灵蛇,栩栩如生,更有数不清的紫炎灵火,戴在腕上,有一股阳和之气,温养全身,暖洋洋的极为舒服,遍体生春。
    “喜欢。”朱慈烺这次是真的喜欢了。
    齐星衡满意地点点头:“烺儿,你说,这大明的天下还能守得住吗?”
    朱慈烺顿时愣住,张了张嘴,想要说些大臣齐心,将士用命的话,齐星衡黯然摇头:“晚了!大明朝气数已尽,基本上已经是要灭亡了!你现在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自称‘朕’皆是赖‘弘光’二字,不过这弘光小朝廷也是短命的货,只有两年的命数。”
    “啊……”朱慈烺和穆糖全都脸色煞白,吃惊地叫出来。
    朱慈烺忽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正要哀求,齐星衡腾地站起:“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他向前走了两步,缓缓说道,“我,一直在努力,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就在努力,不仅是我,很多人都在努力,我们知道天道不可违,天数改不得,可是,为了民族的气运,为了我们汉民族的未来,我们宁愿舍弃百年道行,和将来飞升天仙的美好未来,甚至于万劫不复,来拯救我们的民族。”
    他声音低缓,微微发颤:“我们拼尽百年心血,寻找拯救这个民族的道路,不让他被打上奴隶的烙印,让我们的后代,都能够抬起头来堂堂正正地做人……拼尽残躯,与茫茫天道抗争……我们一次次地碰壁,血泪满身。贾筱煜死了,方仁死了,董铭超死了,慕容麟和莫直他们整个金鳌岛一脉全部死绝,现在连陈枫、秦岳荫也都死了,以后还不知道会有谁接着死去。我们都知道,只要自己躲在洞中,不惹上封神之战,最后就会有很大的可能肉身成圣,成就无量金仙,可是依然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出来,与天地相斗,与命运抗争。”
    他双眼含泪,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两年,我们只剩下了两年时间,如果不在弘光朝气数耗尽之前有所改变的话,那么一切就全都完了。小尼姑和青竹仙子他们在黄河摆下九曲神阵,不奢望能够杀退清军,只求能为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他蹲下来,双手抓住朱慈烺的肩膀:“烺儿,你说,你能够放弃你明室朱家的身份,而扛起整个汉民族的重任吗?”
    朱慈烺茫然,不知道他话里是什么意思,穆糖却是听懂了,流着眼泪说道:“星衡,你说的我也都懂得,大明朝已经是病入膏肓,整个江南一片凌乱,我希望你能留下来主持大局。”
    齐星衡微笑着点了点头,向朱慈烺道:“我们出家之人,也烦那些繁文冗节,为了以后相处方便,就收你做关门弟子吧,正好你身上本无皇命,两年之后随我上山……唉,两年之后的事情,又有谁能知道呢!”
    齐星衡说让朱慈烺做自己徒弟,那可不是请求,而是命令,穆糖也是听他的,立即让朱慈烺给他磕头拜师,朱慈烺见一向倚为靠山的穆糖也不向着自己,不禁一阵胆寒,慌忙跪下,口称老师。
    这时殿外跑进来一个小太监,慌张道:“外面有好多文人士子闹事,说是皇上宠信妖孽,擅杀大臣……”
    “杀了吧。”齐星衡声音不大,似是在叹息,不过却仿佛有一种魔力般直透入人的灵魂深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