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此讯息,萧遥心中原本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原本他最怕的,便是蒙哥将忽必烈扣为人质,然后羁押在汗庭之中,另外指派一名王公贵族或者是封疆大吏之类的,令忽必烈的臣属们统统回去,然后听从那名代权者的号令,继续治理所属封地。因为如此一来,忽必烈便等于说是彻底成了一个傀儡,而且他手下的所有力量,也都要被蒙哥收编,若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也就等于说,忽必烈一系其实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从今往后,上至忽必烈,下至普通的一兵一卒,什么建功立业,什么荣华富贵,统统都要变成水中花,雾中月了。而作为忽必烈麾下最为重要的一个臂助,萧遥的结果自然是只有更惨,没有最惨。面对这样的结果,萧遥那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他绝不允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了那么久,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反而落个乱臣贼子的恶名。现在知道了忽必烈没什么事后,他自然也安下了心来。
    既然忽必烈顺利回到了封地,那么萧遥也没什么再顾忌的了。他一路上快马加鞭,径直朝着大兴城而去。在那里,不仅有即将开始大展拳脚的忽必烈,更有萧遥日思夜想,无时或忘的小龙女。
    半月之后,萧遥终于赶到了大兴城。由于担心军务大事,也是急于知晓忽必烈此时的处境,尽快制定对策,因此他一进城,便直奔忽必烈的王府而去。忽必烈早得了萧遥的通报,知他回来后,亲自在门口相迎,刘秉忠、金轮法王、潇湘子等人均随同在侧。不过在迎接的人群中,萧遥还见到了一张陌生的脸庞,只见那人相貌清秀,约莫只有一二十岁的样子,长身玉立、英挺秀拔、彬彬有礼,气度清贵不俗,沉稳中却不失锐气,且衣着华贵,一看便知乃是人中龙凤,绝非泛泛之辈可比。见此情景,萧遥不着痕迹地微一皱眉后,眨眼间便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迎了上去,而在众人的簇拥下,他也与忽必烈相携共往,一齐来到了议事的主殿之中。
    按官职高低分了座次后,萧遥坐在忽必烈的右手边,而让他有些没有想到的是,那陌生的华贵青年,居然坐在了忽必烈的左手边,与他面对而坐,这样的情况,可真是有些出乎萧遥的意料之外。他赶忙在脑海中搜索,希冀能够认出来这青年的身份,正自寻思间,却听忽必烈朗声说道:“诸位,此行西域,本王有三事庆贺,一是与蒙哥可汗相谈甚欢,兄弟间把酒言欢,前嫌尽释,此为一喜;耶律楚材丞相的次子耶律齐心怀报国,如今愿意辅佐本王处理中原事务,此为二喜;现在萧大人平安归来,此乃三喜。这三件喜事,着实令本王高兴啊,哈哈。”
    下面一众人群相竞贺,都道:“王爷福星高照,这是上天在保佑王爷。”“耶律公子大仁大义,高风亮节令我等钦佩。”“萧大人吉人自有天相……”
    对于这些恭维之词,萧遥根本无心去听,此时,他的神情都已放在了对面正笑吟吟地和其他官员打招呼的耶律齐身上。他是万万没想到,郭芙未来的丈夫耶律齐此时竟会来到忽必烈的军中,而且刚才听忽必烈的意思,好像耶律齐现在还投靠在了他的麾下,开始替他办事了?想到这里,萧遥顿时急思了起来:按说蒙哥虽然放了忽必烈回来,可也不至于提防之心便就此尽去,毫不设防地允许他再扩充自己的实力,尤其招揽的还是已经故去的蒙古帝国丞相耶律楚材的次子耶律齐,如此一来,不就等于是放虎归山了吗?而且,忽必烈现在虽然暂时打消了蒙哥的疑虑,保住了一时的平安,可在这种风口浪尖上,他仍是众矢之的,稍有闪失,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耶律齐就算要投军,应该也不会选择忽必烈吧?思及此处,萧遥一时间弄不明白他此行前来的目的。
    忽必烈或许是看出了萧遥的疑惑,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其他,只是介绍耶律齐与萧遥认识一下。萧遥心中虽有疑虑,但表面上却是装作不胜之喜,夸赞耶律齐道:“久闻不如一见,早就听说耶律公子文武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日一见,才知所言非虚,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耶律齐颌首一笑,道:“萧大人谬赞了。对于萧大人之名,晚辈是早有耳闻。大人胸怀天下,辅佐王爷将治下封地打理地井井有条,所提的那些改革建议以及颁行的政策,也都是当世良策。此等见识,晚辈自叹弗如。”说着躬身一拜,极是有礼。
    萧遥知道耶律齐并非什么邪恶之辈,刚才只是因为对他的突然到来感到有些不习惯罢了,而耶律齐也早从忽必烈处听到过萧遥的名字,知他乃是忽必烈的拜把兄弟,同时也是帐下第一谋士,还是第一勇士,也是神往已久,因此此时甫一交谈,二人均被对方的谈吐气度所折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第三百七十章 我儿子?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萧遥也渐渐了解了耶律齐为何会在此时投入了忽必烈麾下,此事说来,还有一番曲折。原来,当年蒙古国大汗成吉思汗逝世后,第三子窝阔台继位。窝阔台做了十三年大汗逝世,他的儿子贵由继位。这个贵由汗胡涂酗酒,纵情于声色之间,结果只做了三年大汗便短命而死。此时是窝阔台的皇妃脱列哥那,也就是当初将“皇太弟玺”授予塔察儿,任命他继任斡赤斤兀鲁思汗的乃马真皇后垂帘听政,她虽是贵由汗的母亲,但却信任群小,排挤先朝的大将大臣,导致朝政甚是混乱。
    时任宰相的耶律楚材是三朝元老,又是开国功臣,遇到皇后颁行的措施有什么不对之处时,尝尝忠言直谏。脱列哥那见他对自己的谕旨常加阻挠,自然甚是恼怒,但因他位高望重,所说的又都是正理,轻易动摇不得,双方表面上相安无事,可背地里实则是暗流涌动。耶律楚材自知得罪皇后,全家百口的性命直是危如累卵,思及再三后,便上了一道奏本,说道河南地方不靖,须派大臣宣抚,自己愿请旨前往。乃马真皇后闻之大喜,心想这可正妙,此人走得越远越好,免得日日在眼前惹气,于是当即准奏。就此,耶律楚材带了次子耶律齐、三女耶律燕,迳来河南,名为宣抚,实为避祸,加之当时,他的大儿子耶律晋,因为辅助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平定四方,功勋卓著,已做到汴梁经略使,在河南一带可谓是根基深厚,一家人便打算在河南安聚,颐养天年。
    后来,耶律楚材寿终正寝,耶律齐则跟着哥哥耶律晋一直经营河南一带。他原本是打算做出一番成绩,好引起蒙哥可汗的注意,重新使耶律家族焕发出当年的荣光,但不知为何,蒙哥对耶律家族再不重视,也一直不提启用之事,耶律齐空负一身智谋武勇,却等于是无处施展,几番憋闷之下,恰好忽必烈又看准时机,及时递出了邀请,这才使怀才不遇的耶律齐投向了忽必烈的麾下。此等知遇之恩,耶律齐如何能不牢牢记在心上?
    知晓了这般的来龙去脉后,萧遥顿时恍然,同时心中一松,暗道:“这耶律齐无论是品性还是能力,其实都已属上乘之选,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对我并无什么威胁,相反,若是利用得当,反而会成为我的一大臂助。毕竟,这可是未来的丐帮帮主。”想到丐帮帮主,萧遥忽然心中一动,暗道:“蓉儿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唉……”正打算跟耶律齐继续拉近一些关系,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十分匪夷所思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我与蓉儿已有了夫妻之实,若是将来蓉儿生下了郭芙,而耶律齐也按着历史发展的轨迹,与郭芙结为夫妻,那岂不是说……耶律齐就是我的女婿?他得管我叫一声……‘爹爹’?”
    一念至此,萧遥顿时被自己的这个想法雷的哑口无言,又想了一下后,忍不住哑然失笑,看着站在面前,正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萧遥心底突然冒出一阵恶寒,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耶律齐见萧遥突然间盯着自己猛看,眼神中还不时射出奇怪的光芒,似是有意亲热,但这种亲热中却又包含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感情,心中顿时间也是猛地一跳,身不由己地便菊花一紧,不露痕迹地倒退了两步,干笑着说道:“咳咳,那个……萧大人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一路上定是舟车劳顿,疲累不堪了。依晚辈之见,倒不如先去休息一番,等到晚上的时候,晚辈亲自设宴,为萧大人接风洗尘如何?”
    萧遥一听此言,顿时回过了神来,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他如何听不出这话里的疏离之意,但他心中有鬼,实不知若是以后二人真的以“父子”相称,那该有多么尴尬,加上此时听到耶律齐自称“晚辈”,更像是似有所指,当即略有些狼狈地道:“好……那好,那我先去休息了,你也要多注意休息,呵呵。那王爷,臣就先行告退了。”
    忽必烈并没有察觉到二人心中的想法,思及耶律齐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大手一挥,说道:“也好,那你就先去吧,晚上本王亲自设宴,为萧大人接风洗尘。”
    萧遥拱手一礼后,便抬眼看向了耶律齐。他本来也是想跟耶律齐道个别,但心中实在别扭,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以“准父亲”的身份自居,拿稳了架子,不至于失了做长辈的威风,还是以同僚的身份相处,表现得平易近人,方便日后拉拢,因此竟愣在了原地。如此一来,他顿时与耶律齐四目相对,眼神之中那种复杂的含义也尽皆显露无疑。
    耶律齐见到这眼神,不由得虎躯一震,心中猛地一跳。此时的他还尚未婚配,对于什么男欢女爱的并不明白,但见到萧遥的眼神后,他却没来由得突然脸红起来,目光与之相对时,竟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去,也是一言不发。
    萧遥见耶律齐突然低头,心中猛地反应了过来,干咳两声,随手便跟身边的那些官员打招呼,然后在这些官员的掩护之下,快步走出了王府。
    直到回到自己府中,萧遥的心神才略微平定了下来。此时的萧遥也不过二十有四,但他一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有一个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儿子”,顿时间便又是一阵恶寒。摇了摇头,将这个可怕的想法甩出脑海后,萧遥第一时间找到了小龙女。两人一别数月,彼此心中都是极为牵念,此时一见面,萧遥便紧紧抱住了小龙女。小龙女在萧府中生活了这么久,很多人情世故自然也明白了,虽然其心未变,仍旧十分清纯真挚,但性格较之以前确实开朗了一些。此时她也紧拥萧遥,两人的离情都化在了不言中。

第三百七十一章 少林之行
    一番郎情妾意的缠绵之后,小龙女静静地伏在萧遥的胸膛上,两人低声窃语,均显得异常满足。此次一别数月,萧遥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孤身一人,在缥缈峰灵鹫宫的密室中参悟阴阳内力,修炼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论及武学方面,他固然是收获颇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也确实冲淡了心中的落寞之意,但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于小龙女,他始终十分思念,此时终于见到,当然是免不了要多多亲热一番;而小龙女自打上次在古墓中,因萧遥立下的誓言与古墓派的祖训相合,使她能够下山之后,一颗心便彻底地属于了萧遥,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每日倚门相待,说是望穿秋水也不为过。这般深情,天下间几人可有?萧遥自然也早就懂得了珍惜的可贵,因此此时拥着小龙女,他只觉心中无限满足。
    二人相拥而眠,直到忽必烈遣人来请萧遥到王府参赴晚宴之时,小龙女才依依不舍地为他穿好衣物,送别而去。萧遥心知耶律齐此时投靠,恐怕并非只是那么简单地挂个名字而已,很有可能接下来,忽必烈便将会有什么重要的安排,而凭耶律齐的身份和能力,将来与自己并驾齐驱也不是没有可能,甚至……他还会压自己一头。毕竟,耶律楚材虽说是金国后裔,此时比之汉人,境况和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连金国也早已灭亡,但在蒙古人看来,金人的地位始终还是要比汉人要强上一些的,哪怕在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推行汉化的忽必烈心中,也多少有一些这样的想法,毕竟在草原上,是以强者为尊,金国虽亡,可他们当年的勇悍却从未消亡,而汉地虽在,可南宋朝廷却是一心苟安,这般对比之下,一向尊重强者的蒙古自然就会对金人另眼相待,而对表现孱弱的南人则就有些藐视了。这样的观念若是放在以前,影响倒还并不那么大,毕竟萧遥一枝独秀,武如金轮法王,文似刘秉忠之辈,这些人皆不能与之比肩,忽必烈能够仰仗的人中,萧遥乃是头一号,也可说是独一份儿,但现在耶律齐一来,在文韬武略都不逊色于萧遥的情况下,影响可就值得一提了。
    萧遥心中的目标,一直都是要做自忽必烈以下的第一人,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有这样,等历史上的元朝真正建立之后,他说的话才能起作用,他的主张才会有人支持,他才能在宋朝灭亡后,靠着自己的力量,尽力地去改变历史上的种种不公正,唯有如此,他才能青史留名,继而流芳百世。可现在,耶律齐这个竞争对手一出现,便立刻威胁到了萧遥的地位,使他不由得生出了一种浓浓的危机感。在这种危机感的驱使下,萧遥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唯恐一步走错,日后便是步步走错,终致抱憾终身,因此此时,他便在心中打定了主意,无论忽必烈安排下什么事情,能够争首功的就争首功,即便争不到,也要忽必烈能够看到自己的功绩。想到这里,萧遥双目微凝,等来到王府晚宴之时,他已是胸有成竹。
    由于忽必烈担心蒙哥心生疑虑,重新对自己设防,因此他安排耶律齐就住在自己的王府之内,令他不宜大张旗鼓地抛头露面,是以此时萧遥一到,耶律齐反而率先迎了出来,十分亲热地道:“萧大人,快来吧,王爷已经在内堂恭候多时了。”说着虚臂一引,就要带路。萧遥望着耶律齐,又想起了那个“儿子”的事情,但那毕竟算是玩笑,哪怕有一天真的实现了,双方恐怕也会心照不宣,互相退让,以避免尴尬,因此想象中的情况,也许并不会发生,相反,若是拉拢得当,兴许有一天,他还会成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一员大将。一念至此,萧遥心中也是一阵轻松与释然,抬起手来便想去拍一拍耶律齐的肩膀,以示亲热和友好之意。谁知,耶律齐见萧遥的手掌拍来,竟不露痕迹地一个错步,拉开了二人之间的距离,面色微红地道:“萧大人,还请……”请了两次,那句“自重”却是始终说不出口,只得改口道:“还请快些移步,王爷只怕等急了。”说着,竟然自己先走了。
    萧遥见到耶律齐匆匆而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古怪,但却也不好问,只得赶忙跟了上去。
    夜宴就设在王府的后花园中,只有忽必烈手下最为重要的那些文臣武将参与,其他那些无关人员统统都不在。而就是这样的阵势,更让萧遥觉得,忽必烈今晚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萧遥到来后,众人分宾主落座。一开始,忽必烈还带头与萧遥敬了几杯酒,对他前番共赴西域,觐见蒙哥可汗一事言功及表,在座诸位也是纷纷道贺,紧跟着便是莺歌燕舞,似是一派升平之景。待菜过三巡,酒过五味之后,忽必烈忽然摒退周围的侍从歌女。在坐之人见此情景,也都知道王爷这是有要事相商,于是立刻收起酒意,个个正襟危坐,只等忽必烈开口。
    忽必烈见众人酒态全无,都望向自己,心中对于自己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