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射雕之狂风快剑-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弥远恼怒之下,便生了谋篡废立主意,扶持了宗室赵贵诚为沂王,明眼人都看得出史弥远的打算,只是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来完成新旧替换。
    宁宗皇帝年老体衰,年前感染的风寒一直未愈,这让原本斗的热闹的史弥远派系和倒史派同时沉寂下去,两方都在等待,等待那么一个时机的到来!
    马文才匆匆离开金陵,来到临安投奔济国公,他的文采、谈吐、见识无不是非凡,一针见血,赵竑约谈一次之后,便觉得可以委以重任。
    也就是如此,马文才才能够刚来几rì,便荣升为国公府管事。
    其实倒不是马文才真的如诸葛武侯一般,胸有宏才伟略,他才刚刚来到临安,又不识此时朝廷内部派系,怎么会立刻受到重用?
    那还是因为这个赵竑,实在是不受朝廷待见。
    虽然这个赵竑被宁宗皇帝册封为太子,宁武军节度使、济国公,身居太子东宫,看似前程无量,却因为朝廷完全就被史弥远一干jiān党把控,什么左丞右相、参知政事都不待见这个太子。
    因为赵竑资质实在是太一般,也就是前几年才被宁宗册封为太子,觉悟太低,对史弥远jiān党的防范太差,不懂得经营自己的势力,对朝中忠于社稷的臣子也不懂得攀好关系,以至于满朝上下也没几人看好他。
    史弥远扶持沂王赵贵诚后,赵竑胸无城府,经常公开的斥责史弥远,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这些话无一例外的都被眼线传到了史弥远耳中。
    马文才来到济国公府之后,与赵竑秉烛夜谈,赵竑才惊觉自己的做法实在是太过愚蠢。
    由此可见,太子赵竑身边根本就是无可用之人!
    不但没有可用之人,这济国公府中,也不知有多少是真心来投奔向做一番事业,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史弥远的眼线……

第七十章 还是要靠梁山伯
        侯青云也没想到这个太子如此草包。
    史书上的关于赵竑的描述很简略,就是一个做了几年太子便被赶下台的悲催家伙。
    宁宗皇帝病逝后,赵竑在宁宗的灵堂前,被人强按着给已经谋篡上位的赵贵诚磕头这才恍然大悟。之后没几年,赵竑便被史弥远派人给弄死了。
    真到那个时候就太晚了!
    虽然也是个草包,但好在赵竑有一颗匡扶社稷之心,此君经常向身旁之人勾勒自己即位后的宏伟愿景,改革朝政,厉兵秣马,奋发图强,北驱蛮夷。
    其实他也就是说说,真正的有雄才大略的太子哪里会混的这么差劲?
    皇帝有心就好,太有才华或太有雄心的皇dì dū不得好死。
    ‘靖康之耻’的当事人徽宗皇帝,是典型的太有才华,一门心思都花在文采风流上,反而治国无方,‘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而隋炀帝杨广,则是典型的太有雄心,妄图在己任之内荡平四海,成就千秋伟业,以至于穷兵黩武,最终落得众叛亲离而惨死。
    这两人最后都亡了国!
    大宋从来就不缺能臣良才,倒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十分稀缺。
    十多年前开禧年间,宰相韩侂胄发动北伐,虽然声势浩荡,但军备不行,将领大多是昏庸无能的草包,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却是连战皆败,只有老将毕再遇所领的一部连战皆胜,但毕老将军孤掌难鸣,无法扭转大局,最终北伐无功,反而是成就了史弥远,将韩侂胄的头割了送与金人乞和。
    “社稷难扶啊!”
    马文才一口气介绍完朝廷现状,想到史弥远总览大权,完全就是一手遮天,而太子一方式微,孤立无援,未来之路太过渺茫,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既如此,马大哥接下来还会与史弥远抗衡到底么?”虽然马文才应该可以信得过,但侯青云还是想听听马文才自己的原话。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马文才虽然只是个文人,但文人自有傲骨,虽然没有真气,可说话同样是铿然有力。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自我反省,只要合乎义理,纵然面临千军万马,我也一样勇往直前!
    侯青云闻言道:“一旦宁宗龙体有恙,那么恐怕史弥远jiān党会立刻行动起来。”
    马文才闻言点头,“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届时只要能够迅速扶持太子登基,稳定社稷后,再来慢慢剪除史弥远一干jiān党……”
    “恐怕史弥远不是这么好应付,也许他会抢先行动?”侯青云一字一顿讲出了史实:“伪造遗诏,谋篡废立!”
    “什么,jiān贼焉敢如此!”马文才心神巨震。
    “这很稀奇么?”侯青云有些疑惑,“当年韩相不也为jiān相伪造御旨所害么?”
    “原来如此。”
    马文才脸sè煞白,像是经历了一场大病,他胸口起伏不定,像是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侯青云心下奇怪:难道这些人天真的以为史弥远不敢伪造御旨?
    “我明白了,看来须得从长计议。”
    马文才深呼吸了几次,感觉胸中顺畅了一些,逐渐接受了后青云所述的事实,之前坊间也一直流传史弥远伪造御旨杖杀韩侂胄,但他一直不是很相信,没想到连侯青云这等江湖人都了解,现在仔细想想也是,史弥远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凡事要从坏的方面考虑,这样准备起来才能做得更充分,多留一分神,总是没错的。
    马文才凝神思索了一番,觉得要对付史弥远需要万般谨慎,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转眼一瞧,他这才注意到似乎青云一直都是神采飞扬的模样,不禁叹道:“本以为侯老弟是江湖中人,没想到对于朝政局势也是如此明晰,老哥我添为太子幕僚,真是觉得惭愧——”
    “马大哥多虑了,小弟只不过是想尽自己的一番力罢了。”
    侯青云淡淡一笑,心道:你们这些局中人自然没我这方外之人看的透彻。
    “嗯,身为我大宋男儿,理应如此。”马文才道。
    大宋男儿?
    好像我这身体基本上都是在金国长大的,我这灵魂,是华夏子民就对了。
    具体的事情不用侯青云去cāo心。
    这个时候的大宋,上至帝王、下至草民,对于礼法社稷还是十分尊崇,相比起明代那些‘九千岁’的阉人胡作非为还是要好很多,史弥远即便是权倾朝野,但做事都得按照章程法度来办,并不能恣意妄为,就连后来的的篡改遗诏,拥立赵贵诚为帝,那也是说服了杨皇后,才敢这么做的。
    虽然史弥远权倾朝野,但朝廷的大小官员们也并非完全一心,表面上臣服,背地里对史弥远有异心的人绝对不会少,只不过碍于史弥远的权势,暂时的隐忍不发。
    马文才了解情况后,也得知了目前己方还差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军权。
    还差一支能完全效死忠的军队。
    一支能够敢于在史弥远封锁皇宫、假传遗诏之际,攻入临安皇宫捉拿谋逆的军队。
    朝政局势动荡,一般都难以和平善了,最终还是要以拳头来说话。
    统御皇宫步骑军侍卫的殿前司殿帅夏震,正是史弥远的心腹爪牙,当年得史弥远密令杖杀韩侂胄的正是此僚。
    到时候真的要动起手来,少不得要与皇宫殿前护卫、步骑军,甚至是天武、捧rì等羽林军展开大战,面对成千上万的皇宫禁军,光凭几个武林高手抵得什么用?
    “太子殿下的宁武军眼下建制如何?”
    侯青云忽然想到了赵竑的另外一个身份,宁武军节度使,这可是有自己组建军队的实权。
    马文才被侯青云问的愣神,他没想到侯青云所思所虑比他还多的多,他作为太子目前最亲睐的幕僚,也不过是在想到底哪些官员是倒史派,他们应该如何拉拢这些人的支持。而眼前年轻的江湖侠客,却已经在考虑如何运用军权。
    “几个月后宁宗就要上西天,你拼命去拉拢这些墙头草有什么用。”
    赤sè帝国的太祖不是有句名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
    侯青云打得主意就是,一战定乾坤!
    在宁宗归天之时,史弥远封锁皇宫,假传遗诏之夜,直接叩关攻入皇宫,将这帮yīn谋叛逆jiān人一锅端,之后便立刻昭告天下,史弥远假传皇帝遗诏,行谋篡废立之大恶,已然伏诛!
    这消息只要一传出,史弥远派系立马便要做树倒猢狲散状,等赵竑继承皇位之后,史弥远的那一干jiān党自然是一个也别想逃,咱们秋后算账吧……
    所以现在急需兵权,但这显然是赵竑的弱项。
    赵竑所谓的宁武军节度使也不过是空有其衔,他有zì yóu募兵的权利,但目前宁武军只有寥寥数百人,一个原因是养不起,还有一个是赵竑觉得没用。
    侯青云无奈,不过这个时候能看清朝政局势的人又有几人?
    “兵权啊!”
    侯青云望着眼前jīng致的雕栏朱漆喃喃自语,心中忽然想起了那个面相奇特的梁山伯。
    “梁山伯年纪轻轻便已官拜马步军都指挥使,官衔虽抵不上殿前司殿帅,可也是能统领一方的数千禁军,瞧那一脸煞气模样,定然是个悍将。”
    “就是不知这梁山伯是不是史弥远派系的,如若他也反对史弥远,那么便极有可能拉拢进来,那还真是是一大助力。”
    “若是梁山伯再拉拢几个同僚的话,那可就大妙了!”
    不过这个梁山伯貌似与马文才是情敌关系……
    如果不是祝英台嫌弃梁山伯长得太丑,愤而出走金陵书院,马文才还是那个马文才,金陵书院的糜烂文人一个,也就不会到这里济国公府里。
    命运还真是奇妙莫测,小娘祝英台就是牵线的枢纽!
    “这二人应该算不上情敌……哎,这闹心事情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去办吧,我只要出谋划策提个建议就行。”
    侯青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文才。
    马文才一听是梁山伯,神sèyīn晴不定,心下犹豫不决。
    要知道,他马文才今天跑济国公府来来cāo心江山社稷,还不是为了争一口气么?现下要他与梁山伯通力合作,这委实有些难办。
    侯青云看出了他心中的犹豫,毕竟拉拢情敌这种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何况马文才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是个有傲骨的人。
    “既然是有傲骨的文士,那就不应该会为了这点小事犹豫不决吧?”侯青云心下猜测。

第七十一章 真定四霸
        如侯青云所料,马文才犹豫了一阵,便有了决断,他以大局为重,决定放下面子与梁山伯合作。可问题是梁山伯身在军中,又不知所属哪一部禁军,怎么约见他呢?
    “可以通过英台小姐搭线……”
    兵权的问题暂时解决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内鬼,可以肯定的是济国公府里定然有大批史弥远的眼线,侯青云觉得那个周扒皮就不是一个好东西。
    先铲除这些内鬼吧,不用害怕打草惊蛇,人家史弥远根本就没把赵竑当做对手。
    在史弥远看来,赵竑不过是一块砧板上的鱼肉,想怎么割,就怎么捏。
    那就最好,反正咱们也不动神sè,要动,就一把掀翻了史老儿吧。
    二人畅谈许久,马文才忽然长身而起,向侯青云长长作了一揖,叹道:“侯老弟,今rì这一番交谈,真可是让为兄拨云见rì啊!”
    “马大哥谬赞了,小弟不过尽自己所能罢。”侯青云也回了一礼。
    马文才带着侯青云与李依琪到后院嘱咐国公府仆从寻了两间厢房与二人下榻。
    “没想到这么顺利!”
    侯青云有些感慨,找对人就是方便,看似繁琐无比的军国大事情全不用自己cāo心了。
    “我只要出手就行了。”
    想想自己能够光明正大的杀入皇宫,那还是何等的刺激!
    历史进程自有他的滚轮,我只需要在这历史节点上插上那么一脚,再迅速抽身……
    “嗯,暂时就这样了,我再给他们输送点‘栋梁’好了。”
    侯青云找到了后院厢房的管事,向他询问这些rì子来有没有叫郭靖或者杨康的年轻人来投奔,却被告知没有此二人。
    “或许是我来的太早,郭、杨两兄弟还未到临安,或者到了临安,在牛家村还没安定下来也有可能。”
    侯青云心中思索,“那么我现在干什么?”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不如去游览西湖?
    “师姐,咱们去游西湖吧。”
    “说到玩,就想起我了?”
    一直被忽略了的李依琪感到十分无语,这才多久就沦为侯青云的跟班了?
    之前马文才与侯青云在讨论大宋军国政事的时候,她一个西夏人又不知根底,在一旁完全就插不上半句嘴,只能干坐在那里听二人分析大势。
    马文才不明所以,还以为李依琪和侯青云真的是师姐弟关系,说起话来也没有顾忌。
    侯青云是无所谓,如果不出意外,李依琪所在的西夏用不了两年就得覆灭了,她这个西夏贵族也做不了多久。
    “奇怪,师弟似乎是无所不知?”
    从侯青云指使裘千仞召开武林大会,再到与东邪、西毒两大宗师恶斗而立于不败之地,再到与这南宋太子的幕僚对于朝堂大势侃侃而谈。
    谈笑间指点江山?
    不像……倒像个隐藏在幕后,cāo纵乾坤的黑手!
    李依琪瞧了瞧侯青云:身长体健,一头jīng悍的短发,神采飞扬的脸上似有光泽隐隐流动,眼眸深邃,总是一副随xìng的样子。
    “仔细瞧,师弟的面相真是不凡,为何我一直没有注意过?”
    李依琪神sè复杂的凝视着侯青云,一双妙目之中星彩涟漪。
    李依琪摇了摇头,驱除脑海中升起的绮念,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师弟,既然到了大宋首府,恐怕会碰到大夏或金人的杀手,咱们还需提防。”
    “不用担心。”侯青云满不在乎。
    欧阳克这样的人已经算金国能请得动的最顶尖高手,一般的高手来了在侯青云面前还不是和喽啰一般,一巴掌拍死就是,西夏就更不用说了,这小破国自身都难保,还能有什么高手派出来?
    咱的实力,不知不觉中已上升到大高手层面啦!
    可是能笑傲江湖么?
    这冷血的江湖,笑傲起来又有什么意思?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侯青云一边策划英雄大会,一边谋划朝堂政局,踩着点儿奔来跑去,不知不觉中,他对江山社稷的上心程度简直比皇帝老儿更甚。
    “郭大侠和我比起来,简直就是渣啊!可惜我做了这许多事,却没几个人知道……”
    侯青云仰望长天,唏嘘不已,他瞧了一眼身侧的李依琪,轻叹一声:“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时值四月天,暖风袭人,侯青云与李依琪沿着临安繁华的大街一路边走边游到了西湖堤岸,但见岸边柳丝轻扬,三三两两尽是些游客玩伴,才子佳人亦不在少数。
    纵览西湖,好一池清如许的碧波,偶有点点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溢。
    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道chūn早。
    二人漫步于苏堤之上,十里长堤,绿烟彩雾弥漫,偶有阵阵暖风轻拂,馨香馥郁,以至于行走其间的游客人人神醉。
    “这烟霞绚烂的人间胜景,又岂能让胡虏鞑子们将血火带进来践踏不休?”
    侯青云一路而来,良辰美景,他的心下明澈,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后悔。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不是么,要不然哪能这么悠闲……”
    瞧着眼前贪恋西湖美景的窈窕佳人,侯青云笑道:“师姐这身侠客装束和这秀丽的湖光山sè可是大不般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