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传奇-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甘凤凤的家就根本没搬动过。雁荡山,更没有去过,她只不过昕父母提到东海之滨有这么一座山罢了,她为了避开小蛟儿想送自己回家,有这么远就说这么远而已,令小蛟儿望面生畏,没法去。
    可是小蛟儿想了一下,毅然说:“我去!”
    甘凤凤反而愕然:“你真的要去?”
    “凤凤,你万里迢迢跑来看我,我又怎能不去你家看看的?”
    甘凤凤心想:借此去江南一带走走也好,杭州的西湖,名胜古迹极多,此外还有什么太湖、普陀山的,恐怕比洞庭湖更好玩,便说:“好吧!我带你去,不过,沿途—带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之地,你得陪我去看看。”
    小蛟儿心想:只要我能平安的送你回家,交给了你的父母,就了结了一件心事,陪你去各处玩玩有何不可?便点点头:“我也想去玩的,当然陪你啦!”小蛟儿的确不愿甘凤凤跟随自己冒险去寻找黄岐士以决胜负,他又怎么想到甘凤凤在骗他呢!
    甘凤凤大喜:“那我们现在就动身好不?”
    小蛟儿想了一下:“我们在夜里动身吧,你穿上了那件背心没有?”
    “我穿上啦!”
    “那我们收拾一下,带上路途上一切应用的物件,等天黑便离开。”
    “好的。”
    是夜,他们便离开了住了半个多月的芦苇小洲,临走前,不留下半点蛛丝马迹,保持着破旧茅屋和四周一切的原样,舒展轻功,取道临湘、通城,往江西而去。
    在这半个多月当中,端木—尊、白衣书生黄文瑞集中了不少的武林高手,调动了湘南神风教各处堂口人马,搜遍了衡山、衡阳一带的山山水水,府城小镇,结果一无所得,好像小蛟儿和甘凤凤一下消失了。黄文瑞对端木一尊说:“教主,依属下看来,红衣妖女中了言家的僵尸掌,又身带剑伤,恐怕早巳死了。”
    “有这个可能,但小蛟儿呢?又怎么寻遍各地也不见?马凉方面,有什么音讯没有?”
    “没有小蛟儿的动向,也不见黄玉凤有什么异举。”
    端木一尊沉思一会说:“小杂种,这次出梵净山庄,一是去见他母亲,二是去寻找三不医徐神仙。现在既然洞庭湖没有这小杂种的音讯,他必然带着中了僵尸掌毒的红衣妖女去找三不医这怪老和尚求医了!你快命人在五岭和南华寺一带继续追踪这小杂种。我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才放心。”
    “属下遵命。”黄文瑞退了出去,心想:你和言老寨主都对付不了小蛟儿和红衣妖女,叫手下弟兄们又怎能对付霍活要见人,谈何容易。看来只有用诡计才能杀死小蛟儿,要活捉是不可能的,他出去布置人手如何暗算小蛟儿了!
    可是这时,小蛟儿和甘凤凤已出现在江西南康府的星子县城了,与衡山、衡阳相隔有千里之遥。黄文瑞可以说是在瞎折腾。
    星子县,不但是南康府的所在地,也是庐山脚下,鄱阳湖畔的一座县城,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水陆交通都非常方便。北上九江府,南下南昌府,一般游人登庐山,往往乘船在星子城上岸,从北城到三峡涧弯的观音桥,然后沿涧而上直达含鄱口,一到含鄱口,就离牯岭不远了。牯岭,是庐山的中心,有个山中小镇。小蛟儿和甘凤凤扮成一对中年文妇,就在牯岭小镇的一间客栈住下。
    庐山,古称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西周时,传说有匡氏七兄弟结伴到这里隐居,结草为庐,所以又称匡山、匡庐,而庐山一名,出自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以后人们一直称这里为庐山了。它所以称为天子都、天子障,因为夏禹王疏九江,秦始皇南巡,都到庐山住过,至于历代名人学土相继慕名而来的,就更多了,在庐山留下了大量的诗文题刻。晋代有名的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居田园,就住在庐山脚下的星子县城,写出了《归去来辞》的名篇。至今,星子城郊,鄱阳湖畔还有一座陶渊明墓祠。
    庐山,以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流泉飞瀑而扬名神州,也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在东汉时,山上便有三百多处寺庙,有海会、秀峰、万杉、栖贤、归宗五大丛林和西林、东林。大林三大名寺,世代相袭,毁而复建,因而庐山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灵山,加以保护。
    庐山常年为云雾所遮掩,一年有一百几十天都有云雾,云海茫茫,不易看到庐山的全景,宋朝的大诗人苏东坡在庐山游历了十多天,仍看不到庐山的全景,写下了这么一首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确,庐山的美景,囊括了雄、险、幽、奇、绝的特色,一代剑王西门子,就是在庐山的仙人洞中,融汇了各门各派剑法之长,日思夜练,他将庐山的雄峻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流泉飞瀑的奇景,都融汇在他的剑法中去了,因而创出了一举惊震武林雄、险、幽、奇、绝的西门剑法来,打尽天下无对手。从而也将这一套绝世剑法,传给了小魔女,使小魔女傲视武林,惊震江湖,令武林中败类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为敌(详情见拙作《武林传奇》),大张人间正气。
    小蛟儿和甘凤凤上到庐山之时,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过后不久,秋高气爽,长空万里,只有片片浮云,千里景色,尽入眼底。多少人看不到的庐山全景,他们看到了。他们站在一座高坡的小山亭上,往北看,万里长江的壮景,一览无余。向南看,千里鄱阳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摆在庐山脚下。
    在洞庭湖,他们只是站在芦苇小洲看,看见的只是碧波浩渺,湖水接天,面看不到洞庭湖的全貌。现在,他们站在庐山上看,可看见鄱阳湖的全貌了,只见湖畔四周,村镇府城错落在大地上,城廓如画,赣江如丝,近处远处的庐山高低各个险峻挺秀的山峰,历历在目。小蛟儿和甘凤凤虽然多年生长在高山云深处,看惯了不少的奇岩异峰,飞瀑流水,但这么一幅广阔壮丽山河城镇的画面,却极少看见,甘凤凤看得不禁赞美起来:“原来江山竟是这么的美,比我家中所看到的画要好看多了!”
    小蛟儿也感到心旷神怡,问:“凤凤,你以前经过这里,没看么?”
    “我……”甘凤凤几乎将“我没来过”的话说出来,一想到这不露了馅吗?立刻转口说,“我为了急着赶去梵净山看你,哪有心思上庐山看景色呵!”
    小蛟儿心情激动:“凤凤,你对我太好了!我真不知怎么感激你。”
    “你这话是不是真的?”
    “凤凤,你不相信我?”
    “哎!看你急的,我怎不相信你?你别感激我,要是我做了什么错事,你别恼我就行了!”
    “凤凤,我只会劝你,怎会恼你呵!”
    甘凤凤眨眨眼问:“你真的不恼我?”
    小蛟儿诧异:“凤凤,你怎么啦?”
    “你说,你是不是真的?”
    “我怎么不是真的?”
    “好!那我记住你今天所说过的话。”
    小蛟儿疑惑:“凤凤,是不是你做了什么错事?”
    “我做了什么错事了?”
    “那你为什么这样说的?”
    “我说说不行吗?”
    正说着,突然从北面的山道上了奔来十多个一色劲装打扮的汉子,提刀带棍,其中—位瘦削的汉子问:“你们看清楚是他了?”
    一位汉子说:“八爷!我看清楚是他了,绝不会走眼。”
    这伙人奔到了亭子边,那叫八爷的瘦削的汉子不由打量着小蛟儿和甘凤凤。小蛟儿和甘凤凤都不由暗吃一惊,难道这伙人是神风教的人?发现了自己的真面目追踪而来?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暗运神应战。
    八爷以怀疑的目光盯了他们一眼:“你们是什么人?”
    甘凤凤没好气的回答:“我们是什么人不好!?要你来问?”
    小蛟儿在旁连忙说:“我们是一般生意人,听人说庐山景色秀美,特来游玩。我内人不大会说话,请你们包涵包涵。”
    八爷本想动怒,听小蛟儿这么说,将怒气压了下来,哼了一声:“今后叫你的婆娘说话客气一些。”
    甘凤凤要发火了,小蛟儿急切制止她:“我的内当家,你少说两句好不好?”又对瘦削汉子拱拱手说:“请问各位,有什么事要赐教的?”
    “唔!我问你们,你们有没有看见—个穿古袍的中年秀士在这里出现过?”
    “没有看见这么一位秀士的。”
    先前那位说话的汉子说:“八爷,我刚才还看见他在琴湖的桃树林中,说不定他还没有离开。”
    “好!那我们快去,别再叫他跑了。”
    八爷一挥手,这一伙人便直朝琴湖的桃树林奔去了。
    他们一走,甘凤凤生气了:“你干吗对那瘦猴子低声下气的?”
    “凤凤,出门在外,能忍还是忍一些好,以免惹事。”“我可看不惯那瘦猴子的一副嘴脸,盛气凌人。要不是你,我早将他的舌头削了下来,看他今后还敢不敢那么对人问话的。”
    “凤凤,那又何苦!这伙人是什么人呢?”小蛟儿在思索着。
    甘凤凤说:“看他们贼眉贼眼,八成不是好人。”
    “凤凤,你怎能这般说的?”
    “难道我说错了?好人有这般横蛮霸道的吗?”
    小蛟儿笑了笑,心想:“你不是刁蛮任性、横蛮霸道吗?难道也不是好人了?梵净山庄的人,几乎个个都不讲理,有些行为,简直不可理喻,可是他们都不是坏人呵!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来分好坏。但小蛟儿没有说出来,一说出来,甘凤凤准会气得跳起来。
    甘凤凤见他只笑不语,又问:“你笑什么?”
    “我没笑什么!”小蛟儿转了话题说,“我在想:他们在捉什么人?”
    “他们捉的准是好人。”
    “你怎么知道是好人了?”
    “因为他们是坏人。”
    “坏人捉的人,自然就是好人了?”
    “难道不是这样?”
    “哎!凤凤,不能这么说。有时好人捉坏人,当然,也有坏人捉好人,好人捉好人或坏人捉坏人的。”
    “要不,我们去看看,看你说的对,还是我说的对。”
    “凤凤,我不想卷入江湖上的恩怨仇杀中去。”
    “我想!”
    “凤凤。”
    “你去不去?你不去我去。”
    小蛟儿叹了一口气,知道凤凤的刁蛮性又来了,无可奈何的说:“好好,我们去。可是,我们只是看,别去招惹是非。”
    “要是有人要死了,你也见死不救?”
    “这……”
    甘凤凤狡黠地笑着:“你没话说吧?我们走呀!”说着,凤凤已动身朝琴湖的桃树林而去,小蛟儿只好跟着。
    他们一到,便看见了这样的场面:
    十多个劲装汉子,在桃树林中威圆形包围了一位青袍中年书生装束的人。这青袍书生几乎对这伙人不屑一顾,背着手正在欣赏那花径亭内一块刻有“花径”两个字的石碑。花径这两个字,写得苍劲有力,传说是自居易这位诗人所书写的。
    小蛟儿在远处瞧得暗暗惊奇,这位青袍书生,看去文质彬彬,似乎不是武林中人,可是面对十多个手持各种兵器的劲装汉子,居然神色自若,不为所动,莫非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要不,他怎么半点也不害怕的?
    有位汉子喝问:“我八爷的话,你听到了没有?”
    书生仍饶有兴趣的在欣赏石刻,头也不回的说:“在下并不耳聋。”
    “你凭什么昨天在护园寺伤了我们的人?”
    “高兴。”
    众人诧异,八爷瞪着双小眼睛问:“高兴!?这成理由?”
    “不错。”
    “你高兴就伤人,不高兴那不是要杀人了?”“你说对了!”书生这时才转过身来,面对众人,“所以你们最好走开,别惹得在下不高兴。”
    “你敢在庐山上撒野?”
    “随便你怎么说。”
    “你知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
    “在下不想过问。”
    “我们是神风教的人。”
    “神风教?在下没听闻。”
    甘凤凤在远处听了,“噗嗤”一声,忍不住笑起来,她感到这位青袍书生傲得可爱。神风教近两年来在武林中可以说是日升中天,声势浩大,令人侧目,这位书生居然说没听闻过。
    甘凤凤这—笑,惊动了众人。八爷喝声:“谁!?”
    “我呀。”
    甘凤凤从隐蔽处走了出来,八爷一见,不由一怔:“是你!?”
    “是呀!”
    “你来干什么?”
    “来看热闹呀!”
    “你们跟他是—路上的人?”
    “什么一路上的人?我根本从来就没看见过这位秀才。”
    八爷皱眉说:“最好请你走开。”
    甘凤凤问:“我看看也不行吗?”
    青袍书生也不禁上下打量着甘凤凤和小蛟儿,他似乎从甘凤凤和小蛟儿的目光中看出—股英气,心内一怔,但不动声色的说:“要是你们不是相干的人,你们还是走开的好。”
    “秀才!这里是你的地方吗?”
    “这倒不是。”
    “不是!为什么你叫我们走?你来得,我们就来不得?”
    书生微笑:“你是来管闲事的了。”
    “我现在还没有兴趣。”
    “你们要是有兴趣,在下也乐意奉陪。”
    “秀才,你说这话不后悔?”
    书生傲然说:“在下做事从不后悔,多你们两个也不为多。”
    显然,书生已误会甘凤凤和小蛟儿是神风教的高手了。这么一来,也弄得八爷和他的手下莫明奇妙,不知甘凤凤和小蛟儿是哪一路的人物。但可以肯定,与青袍书生不是一路上的人,八爷已看出书生目光中对他们两人已存有戒备和敌意。便拱拱手问:“两位是哪一处的朋友?”
    甘凤凤说:“哎!你别误会了!我们是生意人,只是想看看热闹。”
    八爷又困惑了,一时弄不清这对中年夫妇是自己人还是敌人,或者真的是好奇看热闹的不相干的生意人。但可以说,他们不是一般的生意人,必然身怀一门绝技,不然,他们绝不会这么大胆的来看热闹。动刀动枪的热闹,转眼便会流血,一般平民百姓,早巳吓得远远的跑开了,还敢来看的?八爷也不排除神风教总坛中有不少的高手,经常化装出外巡视各处的堂口,不愿意让人知道,必要时才露出身份来,所以客气地说:“既然这样,请两位站开点。”他指着书生,“这个人由我们来打发好了。”
    “好呀!我担心你们打发不了他。”甘凤凤拉着小蛟儿站到一边去。
    八爷感到受了侮辱似的,不大高兴地说:“那你们看着好了。”他转身朝青袍书生问,“你是要我们动手还是跟我们走?”
    “随便。”
    “最好你跟我们走。”
    “没兴趣。”
    “你是要我们动手了?”
    “请!”
    书生似乎用词用字特别节省,不愿多说几个字。
    一个汉子在旁说:“八爷,待属下先放倒了他再说。”
    八爷点点头,“小心,别大意了!”
    这汉子便站了出去,双手互相按了按,弄得手指骨骼啦啦的响,显然是外功练到了一定的火候,双臂肌肉突然暴起,朝书生说:“你出手吧。”
    青袍书生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不用兵器?”
    “我一双拳头就足够了!你听没听过赣北铁拳之名?”
    “是你!?”
    “不错,也有人称我为一拳震山。”
    “那山一定是纸扎的。”
    “你敢瞧不起我铁拳?”
    “在下从没看在眼里。”
    “书生,你这是找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