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侍郎虽说都是二品,但大齐以左为尊,右侍郎修鸿嘉几乎没有什么实权,完全是听命于忠亲王和三皇子的。
  三皇子看了裴清殊的奏章之后,凉凉地笑了一下,也不同一旁的修鸿嘉商量,就直接对裴清梁说道:“让人把十二弟叫来吧,我亲自和他说。”
  ……
  裴清殊往三皇子那儿走的时候,就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
  果然,三皇子见了他之后,张口的第一句话就是质问:“十二弟,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种事情我能理解,只是你这把火,未免也烧得太久了一点吧?”
  裴清殊心中咯噔一声,突然觉得当年那个肆意妄为的三皇子似乎回来了,可又有哪里变得不一样了。
  “三皇兄这话,我怎么听不懂呢。”裴清殊定住心神,正色说道:“我上回去山西的时候,发现地方官学十分混乱,如果再不整顿的话,还不知要浪费大齐多少银子和资源。我虽入礼部不久,但官学是归仪制司管的,没错吧?我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提出建议,不知有何不妥之处呢?”
  和年长自己十岁的兄长正面交锋,说句老实话,裴清殊心里难免有一点害怕。
  不说别的,起码三皇子现在是个郡王,还是从二品的礼部侍郎。
  他呢?和人家比还差的太多了……估计在三皇子眼里,裴清殊还嫩得很呢。
  裴清殊猜得不错,不管后宫如何,起码在礼部,这里就是三皇子的天下,而不是他裴清殊的。
  三皇子在礼部经营多年,早已在礼部,甚至整个朝中站稳了脚跟。他主持了多次会试和殿试,结交了许多能臣。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若是不是皇子的话,三皇子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就算裴清殊是皇子,三皇子也不见得会给他多少尊重:“呵呵,十二弟,我还没说你呢。上回你明明说要去河南,结果不知怎的跑去了山西,你不想解释一下这是怎么一回事么?”


第140章 请求
  “府试在四月份举行,我们怕赶不及; 便就近去了山西。正因如此; 才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裴清殊说完; 刻意顿了一下; 幽幽地看向三皇子,“怎么,贪官落马,三皇兄难道不高兴么?”
  “高兴,我当然高兴了。”三皇子冷冷笑道:“只是我很心疼十二弟你啊!你看你这新婚燕尔的,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还差点连命都丢了。不如再歇一段时间吧; 别瞎折腾了啊!”
  三皇子这态度; 裴清殊听着就来气。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的话; 裴清殊不想和自己的直属上司针锋相对。可他精心准备了这么久的计划,如果就这么夭折了的话,裴清殊实在是不甘心。
  “多谢三皇兄关心,不过那件事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我早已经没事了。这份整顿官学的计划; 我已经准备了多日。三皇兄若是觉得哪里不妥,咱们可以商量着修改一下。只是您若是这样直接将这份计划搁置的话……”
  三皇子高高在上地看着裴清殊,不屑地轻轻挑起眉毛:“如果我坚持要搁置的话,你要怎么样?仗着自己是受父皇宠爱的小儿子,就像要不着糖的小孩子一样,去父皇面前告我的黑状么?”
  三皇子三言两语之间; 就把裴清殊定位成了“恃宠而骄”的小孩子。不得不承认的是,三皇子这几年说话的功力见长。
  裴清殊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是不能生气。不然就应验了三皇子说的,好像他是一个在闹脾气的小孩儿似的。
  他神情凝重,但并不激动地说:“整顿官学,乃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怎可与小孩子要糖吃相提并论呢?在三皇兄眼中,国家大事便如同儿戏一般么?”
  “你少给我乱扣帽子!你一个十几岁的小毛孩,懂什么国家大事!还整顿官学呢,你这就是瞎搞!”三皇子突然暴躁地一跃而起,将裴清殊的奏折往地上狠狠一丢,“说的好听,还为国为民呢,你不就是想给自己搞政绩么!我告诉你,你做梦!只要我在礼部一天,就不会让你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儿!”
  三皇子暴怒起来的样子,面目狰狞,十分可怖。
  裴清殊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便不再浪费口舌,同三皇子争吵。
  “既然侍郎大人这么想,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告辞。”
  说完他捡起自己的奏章,转身便走。
  裴清殊走后,右侍郎修鸿嘉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小心翼翼地同三皇子说:“庆王殿下,十二皇子不管怎么说都是俪妃娘娘的儿子。俪妃现在可正怀着身孕……您这样对他,皇上不会不高兴吧?”
  “你放心吧,就他这套计划,父皇看了也不会同意的。”三皇子冷笑了一声,信心十足地说:“我这么果断地拒绝了他,搞不好父皇还要感谢我,为他省去了一个麻烦呢。”
  修鸿嘉心中一沉,感觉三皇子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以皇上保守的执政风格……恐怕的确很难支持裴清殊改制。
  之前裴清殊提出修改廪生制度,八成还是因为当时事情闹得太大,若是不做出些改动的话不好收场,皇帝这才答应。
  现在风平浪静的,皇帝愿不愿意改革制度,就很难说了。
  傍晚裴清殊下值之后没有回府,而是直接进了宫去,面见淑妃。
  说句老实话,淑妃虽然是贵妃,又有傅家这个强大的娘家在,可裴清殊知道,找淑妃帮忙是不现实的。毕竟后宫不得干政,要想让皇帝站在他这一边,还是得靠俪妃的枕头风。
  可他又不能直接开口求俪妃帮忙。不然皇帝就算是答应了,也是迫于俪妃那边的压力,心里头还指不定怎么想裴清殊。说不定在皇帝眼里,裴清殊就会变成三皇子所说的那样,像是一个和父母撒娇要糖吃的小孩子。
  裴清殊现在进宫找淑妃,多少有些受了委屈之后,找最亲近的人倾诉,寻求安慰的意思。
  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淑妃就带给了他一个更坏的消息。
  “敬妃被废之后,这四妃的位子就空出来了一个。听说皇上本想把宁贵嫔抬上来的,不过宁贵嫔不想在后宫中显山露水,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便婉拒了皇上。”
  六皇子死后,原本就很安静的宁贵嫔,如同后宫中的一个影子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想来是真的无欲无求了。
  裴清殊点点头,有几分好奇地问:“那慎娘娘有希望么?”
  除了俪妃之外,七皇子和八皇子的生母慎贵嫔是唯一一个育有两位皇子的后妃。论资历的话,裴清殊觉得晋她为妃最合适。
  谁知淑妃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皇上要晋的,恐怕是安贵嫔。”
  “安贵嫔?”裴清殊十分意外地说:“可她进宫时间是最短的,还那么年轻……”
  “就是因为她年轻!”淑妃有几分不平衡地说:“皇上觉得自己冷落了她,耽误了安贵嫔的幸福。呵,皇上怎么不想想,我们这些服侍他多年的老人儿有多不容易呢!当年我是潜邸侧妃,还育有公主,这才得了个妃位,可她朱氏凭什么……”
  裴清殊心中一沉,似乎明白了什么:“恐怕这事儿,还和三皇兄有关吧。”
  尽管裴清殊很不愿意承认,但他发现,三皇子和皇帝的执政理念真的很像,都是那种遇事能拖就拖,尽量维持住表面和谐稳定的那种风格。
  淑妃听了,叹了口气道:“或许吧。当初安贵嫔进宫,为的就是朱家的脸面,还有为三皇子提供助力。没想到安贵嫔进宫没多久,俪妃就回来了,他们的计划这才搁置下来。要说起来我还真是没想到,皇后不行了,三皇子这几年倒是越来越受皇上的器重……以前他就是草包一个,看不出来竟然这么能干啊。”
  “能干什么啊。”裴清殊原本憋了一肚子的不满,当真和淑妃倾诉起来的时候,倒是平静了许多。
  淑妃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不行,殊儿,你不能就这么孤军奋战。你若是凭借一己之力,硬要皇上支持你改制的话,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你的品级不够,这样做难免会惹人非议,说你是靠皇子身份和裙带关系上位的,于你的名声有损。”
  “那……我该怎么办呢?”姜还是老的辣,裴清殊觉得淑妃说的很有道理。今天他来,也多少有几分请教淑妃的意思。
  淑妃提醒他说:“你仔细想想,除了忠亲王、老三还有忠亲王的儿子之外,礼部还有没有人有可能帮你说话?”
  裴清殊想了一圈儿,都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礼部的右侍郎修鸿嘉修大人和我的关系倒是还不错,只是他……”裴清殊苦笑了一声,“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淑妃瞪起眼睛,认真地说:“说不定他就是你的突破口呢。”
  “首先他这个右侍郎已经基本是被三皇兄架空了,没有什么实权的。就算他心里想帮我,也不一定能做得到。其次,这个修大人为人极其圆滑,向来唯三皇兄马首是瞻,他是不会愿意为了我而得罪三皇兄的……”
  “若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江山社稷呢?”淑妃还是建议他去试一试,“成与不成,总要试过方才知晓。”
  裴清殊有些被淑妃说动了。
  尽管这条路看起来很艰难,几乎和死路一样,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一早,裴清殊提早来到礼部,先把自己的日常公务处理好之后,便带着自己昨日被三皇子丢到地上的那份奏折,去找修鸿嘉。
  修鸿嘉听说裴清殊来了,十分热情地将他迎了进去,还让人给他准备茶点。
  裴清殊忙摆手道:“不必麻烦了,修大人。今日我来,是想和您商量整顿官学之事……”
  修鸿嘉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说道:“十二殿下还是尝尝吧,明前的龙井,香得很呐。”
  裴清殊没办法,只得顺着他的意思,两人一起品茶。
  和三皇子不同的是,修鸿嘉虽然也在拒绝裴清殊,但他拒绝人的方式非常委婉。不是发怒,也不是讽刺,而是不停地和裴清殊打太极,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
  从茶叶聊到茶农,从茶农聊到庄子,从庄子聊到收成,再从收成聊到俸禄……
  裴清殊聊不下去了。
  “修大人,我也不和您绕圈子了。您比我年长三十多岁,比我所知的要多得多。大齐现今的情况,您应当十分清楚。若是再这样顺其发展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修鸿嘉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失了。
  “昨天三皇兄说我是为了个人私利,才想要整顿官学的,请您千万不要这样想。天地良心,我想要的,不过是这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而已。明知国家有这样、那样的漏洞,我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修鸿嘉有点尴尬地说:“十二殿下放心,我知道您不是那样的人……”
  “修大人,请您相信我!”裴清殊也不知道修鸿嘉只是客气,还是真的那么想,“只要您愿意帮我把这份折子递交上去,我就可以把署名的权力让给您一半儿!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我来担着,保准不让您受到牵连。就请您帮帮我这个忙,帮帮大齐吧!”


第141章 希望
  修鸿嘉没有急着回答裴清殊,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说:“我看十二殿下不像是个性情急躁之人; 为何会在这件事情上如此执着呢?”
  裴清殊苦笑了一声; 低声道:“因为我已经等了太久了……如果可以的话; 我也不想急于求成。可是……”
  这个国家所能留给他的时间; 真的不多了。
  当初公孙明给他的那个“潜”字,的确很适合年幼时尚未出宫建府的裴清殊。
  可是在他领了差事,正式进入朝堂之后,如果裴清殊再像以前一样,不显山不露水的话,那他要拿什么来争这个皇位?拿什么来守护这个国家?
  裴清殊本身的性格,并不是那种会和别人针锋相对; 起正面冲突的。
  可是他没有办法。
  正所谓“不破不立”; 如果他不抓紧时间; 尽快进行改革的话,大齐就真的没救了。
  这几个月的缓冲期,已经是他所能等待的极限了。
  修鸿嘉见他皱着眉头,欲言又止的样子; 心中忽然一阵感伤; 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其实殿下的心情,我能够理解。说句不该说的话吧,当年我初出茅庐,踏入官场的时候,我也像殿下一样,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 也曾经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妥协,渐渐地被周围的环境所改变了……殿下或许会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事实却是,许多原本清醒着的人,不得不为了融入大环境而选择装醉。”
  裴清殊听了这番话之后,心中既酸涩又无奈。
  他长长一叹,苦涩地说:“罢了,是我为难修大人了。”
  说完他拱了拱手,就要离去。
  谁知就在这时,修鸿嘉却叫住了他:“十二殿下且留步!”
  裴清殊疑惑地转过身来。
  修鸿嘉笑了笑说:“您的确是叫我为难了好久,不过不是因为您让我上书皇上的事情。”
  裴清殊不明白:“修大人这话怎么说?”
  “您让我感到为难,是因为我等像您这样一位皇子出现,已经等了太久了,久得险些忘记了自己当年为官的初衷。”修鸿嘉说着,从裴清殊手中拿过了那封奏章,“我已经老了,老到已经不那么怕死了。所以我愿意为殿下,为大齐,尽绵薄之力。”
  裴清殊惊喜又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留着一把长胡子,整日屁颠颠地跟在三皇子屁股后头的小老头儿。
  没想到像修鸿嘉这样看起来圆滑又世故的人,竟然愿意为了帮他而得罪三皇子,得罪礼部尚书,甚至得罪皇帝,和天底下许许多多利益相关之人……
  这完全出乎裴清殊的意料之外。
  修鸿嘉的态度,让裴清殊原本已经跌入谷底的心,升出一丝新的希望。
  看来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愿意追随着他的脚步,去做出一些改变的。
  这种不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的感觉,让裴清殊心中倍感踏实。
  在修鸿嘉正式将奏折呈递上去之前,裴清殊又去宋府,拜访了一下他的岳父宋尧。
  整顿官学这样的大事,皇帝势必要拿去与阁臣们讨论。宋尧虽入阁不久,但因才华横溢,性情谦和稳重,近年来越发受到皇帝的器重。
  不仅如此,宋尧还与首辅岳安志趣相投,关系十分要好。可以说若是能得到宋尧的认可的话,裴清殊的改制之路,必然会走得更加顺利。
  好在宋尧并没有让裴清殊失望。适当地给裴清殊提了两个小建议之后,宋尧就向他承诺,一定会尽他所能,替裴清殊完成这次改制。
  等裴清殊走后,宋夫人好奇地凑过来问宋尧:“怎么样,十二殿下有没有向你抱怨昭屏还没怀孕的事儿?”
  宋尧颇为无语地说道:“十二殿下来找我,是来说正事儿的。”
  宋夫人理直气壮地说:“生孩子难道不是正事儿么?”
  宋尧好笑地说:“好好好,是正事儿。不过夫人,你也不要天天把这件事情挂在嘴上。要是昭屏听到,又要觉得有压力了。”
  宋尧说的没错,眼看着从大觉寺回来之后,自己的肚子还是迟迟没有动静,宋氏越发地着急了。
  常年给裴清殊瞧病的薛太医替她看过了,说她身子康健,没有什么问题。宋氏还是不放心,又悄悄地请给宋府看病的大夫瞧了,结果那大夫也说她的身子没毛病。
  看了几个大夫都无果之后,许是病急乱投医,宋氏不知怎么想的,竟把主意打到公孙夫人头上,想请公孙夫人帮她瞧瞧。
  因为公孙夫人身份特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