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裴清殊每天都在计算着日子,想着再过多少天就能回京了。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京城那边又传来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北夏趁着大齐内乱的时候,再次来犯。
  虽然经过几年前的那场战役,北夏现在还在修生养息,只派出了三万骑兵。可匈奴人骁勇善战,又十分凶狠狡猾。这三万人马,已经足以使大齐北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第171章 封王
  北夏来犯之后,朝廷立马做出反应——皇帝下命; 以英国公为主帅; 叶伦、容潭为副帅; 率领五军营八万兵马; 神机营两万兵马北上抗敌。
  现在京城可用的一共就只有十来万人,皇帝几乎派出了大半,可见此役皇帝是下了决心,一定要速战速决,尽快取胜的。
  其实皇帝这样做,非常好理解。现在大齐内忧刚平,正是需要修生养息的时候。匈奴人在这个时候突袭;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的话; 就会大大损耗大齐的实力。
  英国公带领十万人马出征; 可以说在人数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可让人意外的是,裴清殊他们都快从四川回来了,英国公等人还是没能将匈奴人赶走,甚至还被敌方偷袭了几次; 损失惨重。
  满朝文武都开始感到慌张起来。
  裴清殊正是在这种恐慌的气氛中回朝的。
  但先不管匈奴人如何; 裴清殊等人带回了曾俊和三皇子的尸体,平定了叛乱,为大齐解决了内忧,总是要奖赏的。
  为了鼓舞人心,皇帝这一回对有功之臣都大肆封赏。除了将神枢营指挥使的位子交给荣国公之外,还加封荣国公为归德将军; 封其长子傅然为忠武将军。
  对于断臂的大皇子,皇帝更是晋封其为毅亲王,使得大皇子成为诸位皇子之中首个获封亲王的。
  也是大齐为数不多的几名亲王之一。
  舞弊案发生之后,皇帝虽然没有将病重的忠亲王关入大牢,但忠亲王收受贿赂已是既定的事实。
  三皇子逃离京城之后,皇帝便废黜了忠亲王的爵位,将他贬为庶人,还抄了忠亲王的家。
  忠亲王府被抄之后,搜出成箱成箱的金银珠宝,数额惊人。
  这些贪污来的赃款,全部都被充入国库。
  忠亲王不知是不是受了刺激,被抄家之后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忠亲王死后,皇帝也不再顾忌所谓的兄弟情分,下令将参与过舞弊的忠亲王次子裴清梁斩首示众。
  偌大的一个忠亲王府,就这样散了。
  因为皇帝的兄弟早亡,兄弟的世子继承爵位时又自动降了一级的缘故,在大皇子晋升为亲王之前,大齐的亲王已经并不多了。
  所以大皇子的这个毅亲王,含金量非常高。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大皇子这辈子就算是到了头了。
  一个断了手臂的皇子,是永远都不可能坐上皇位的,不然大齐就会被天下人耻笑。
  当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大皇子虽然丢了一条手臂,他自己心里反倒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起码,他终于能从这场皇位之争中暂时退出了。
  他再也不用配合母妃各种各样的算计,再也不用提防不知道哪个兄弟随时射过来的暗箭。
  他只要踏踏实实地养伤,等伤好之后,再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武将就好了。
  裴清殊和七皇子一开始还担心大皇子会想不开,后来见他心态还算不错,便渐渐放下心来。
  除了大皇子之外,皇帝给四皇子之下的几名皇子也都封了郡王。
  五皇子和九皇子因在舞弊案后处理三皇子和朱家的余党,还顺势进行了地方官制改革,一个被封为宁郡王,一个被封为简郡王。
  裴清殊因平叛有功,被封为恒郡王。这个恒字是皇帝经过千挑万选之后才选出来的,自认为非常适合裴清殊。
  在皇帝看来,裴清殊就是一个有恒心,还有毅力的好孩子。
  按说这回出去打仗,七皇子十分辛苦,甚至还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也应当封王才对。但他中了敌人的诡计,险些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功过相抵,并没有得封郡王。
  也就是说,裴清殊和九皇子这两个弟弟,反倒越过了七皇子、八皇子这两个哥哥率先封了王。
  七皇子知道自己头回上战场,经验不足,的确是犯了一些错误,所以皇帝不封赏他,他也不觉得冤枉。只要能活着回京,七皇子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八皇子因为和三皇子关系要好的缘故,近日里一直都在夹着尾巴做人。而且之前是裴清殊他们帮他求情,他才能把已经过继给三皇子的儿子又要了回来。所以对于皇帝没有给他封王的事情,八皇子一个字都不敢提,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但十皇子就不同了。
  对于裴清殊越过他封王的这件事情,十皇子特别不满意。
  十皇子认为,长幼有序,要封裴清殊为郡王,怎么着也得先封他才对。
  在裴清殊的封王仪式结束后的宴会上,十皇子就一脸不高兴地跟一旁的十一皇子还有十三皇子嘀咕起来。
  “父皇实在是太偏心了。就因为老十二是俪妃的儿子,就不顾我和十一弟的面子,先封他做郡王。”
  十皇子瞥了一身郡王礼服,意气风发的裴清殊一眼,不服气地说:“瞧他那个得意的样子!”
  十一皇子对于裴清殊越过自己先封王的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他面无表情地对十皇子说:“你是你,我是我,别把我扯到里头去。”
  说完就嫌弃地站了起来,竟是不肯再和十皇子挨着坐了。
  十皇子非常尴尬,但他向来拿十一皇子没有办法,只得继续对十三皇子说道:“这个老十一啊,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算了,和他这种人我根本就说不通。”
  “十哥你放心,我能理解你的意思。”十三皇子露出同仇敌忾的表情来,“我母妃说了,那俪妃就是个狐狸精转世。现在父皇能做出越过十哥先给老十二封王的事儿,将来就能越过我,先封老十四为王。我真是想想都替十哥觉得生气。”
  “可不是么!”十皇子只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十三弟,果然还是你最懂我啊!”
  俩人聊得投机,十皇子的声音不自觉地逐渐提高:“不过要说起来,这老十二还真是狠毒。虽说三皇兄平日里和咱们兄弟的关系不咋地吧,但怎么说他也是咱们的亲哥哥啊。老十二怎么能这么残忍,亲手把自己的哥哥给杀害了呢?”
  十三皇子轻哼一声,不屑地说:“这种人为了上位,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呐?表面上装作不慕名利的样子,实际上最贪名逐利的人就是他裴清殊了!”
  “你们说什么?!”十三皇子话音刚落,一个愤怒的声音突然自一旁传来。
  俩人一看,见是七皇子来了,面色都有些讪讪的。
  不过十皇子的反应快些,脸皮也更厚。很快,他便调整好自己的表情,像平时一样大大咧咧地说道:“哎呀,七哥,来来来,这边坐。”
  “谁要和你们一起坐?”七皇子冷着脸说道:“你们两个刚才是不是在说十二弟的坏话来着?!”
  十三皇子暗叫糟糕,下意识地向十皇子投去求助的目光。
  相比之下,十皇子显得非常镇定,好像刚才他说的只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事一样:“七哥,话别说的这么难听嘛。我和十三弟只是说出一些事实罢了。”
  “事实?三皇兄根本就不是十二弟杀的,是咬舌自尽!当初他自杀的时候,好多人都亲眼见到了,我也看到了三皇兄的尸体。”七皇子极尽讽刺地说道:“怎么,十弟这样‘爱惜手足’,三皇兄的尸体运到京城来的时候,你都没有送他最后一程么?”
  因为尸体存放太久容易腐烂的缘故,在裴清殊回到京城之前,三皇子的尸体就已经运送到京城来了。
  到底是父子一场,人都已经死了,皇帝就给三皇子留了一个全尸,让人把他葬在了京郊的一座山上。
  先是舞弊,再是造反,三皇子的名字已经从皇室玉牒上除名,是不可能再葬入皇陵的了。
  听到七皇子这样说,十皇子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尴尬:“哎呀,七哥,我不就说说而已么,你这么激动做什么。你看吧,你这容易冲动的老毛病不改,到了战场上就会打败仗。要不是大皇兄废了一条胳膊救了你,你恐怕比三皇兄死的还早呢!”
  “老十!”十皇子这样挑衅,七皇子要是能忍得住脾气就怪了,“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信不信我弄死你?!”
  十皇子躲到十三皇子身后说:“哟,上过战场的人就是不一样了,别的没学会,倒是和你那好弟弟一样,学会手足相残了。”
  七皇子大怒,伸手就要去捉十皇子,被闻声赶来的四皇子给叫住了。
  “老七!”四皇子沉声说道:“别和这等小人一般见识。”
  在庆祝裴清殊封王的宴会上,七皇子要是和十皇子大打出手的话,恐怕反倒会如了十皇子的愿。
  不管是谁先张口挑衅的,先动手的那个人,总是显得不那么占理。
  十皇子见四皇子骂自己“小人”,脸色十分难看地说:“四哥,我看你还是好好想想,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小人吧。他裴清殊为了立功封王,连自己的亲哥哥都能逼死。昨日是三皇兄,说不定明日就是你呢?!我也是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想要劝劝你们罢了。可别养了一条白眼狼出来,伤人伤己啊!”
  七皇子听到十皇子这番挑拨之言,差点又被他气炸。
  四皇子按住七皇子的手,淡定地说道:“十弟此言差矣。裴清睿乃是谋逆犯上的乱臣贼子,父皇早已将他从玉牒中除名。既然十弟与他的感情这样深厚,如果异位而处,十弟是不是会把裴清睿这个乱党给放走呢?”
  这一顶逆贼同党的大帽子扣下来,把十皇子吓得腿都软了。
  “十二弟虽然年轻,但无论是舞弊案还是平定叛乱,甚至是之前的官学改革,十二弟都是立了功的。十弟与其在这里说一些诛心之言,还不如好好办差,替父皇分忧。若是也想封王的话,就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去——北夏犯境,大齐正是用人之时。十弟何不披甲上阵,与匈奴人亲自厮杀一番呢?”
  十皇子也就嘴上功夫厉害,真叫他上战场,他跑的比谁都快。
  四皇子彻查舞弊案之后,正是在朝中大出风头的时候。十皇子不敢再与他硬碰硬,生怕四皇子当真向皇帝提议,让他上战场去。
  四皇子见他老老实实地低着头不说话了,便拉了七皇子一把,走了。


第172章 夫妻
  最近发生在七皇子身上的事情太多,他的情绪起伏本来就比较大。现在又被十皇子这么一刺激; 七皇子半天都没缓过来。
  四皇子见他这个样子; 就劝告他说:“老十打小就是个讨人嫌的; 你又不是不知道; 何必跟他置气呢?”
  提起十皇子,七皇子不由面露厌恶之色:“从小到大,每回都是这样!不管老十说了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没心眼的,所以就没有把他当回事情,顶多教训他几句就算完了。结果他呢,变本加厉的恶心人; 我真是受够他了!”
  四皇子道:“那你也没必要在十二弟的宴会上和他发脾气。你没看出来么?他就是在故意激怒你; 想让你毁了十二弟的宴会。”
  七皇子一愣; 似乎被四皇子给点醒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这个老十,恐怕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啊。”七皇子沉着脸道。
  四皇子点点头:“我听母妃说起过,自从敬妃被打入冷宫之后; 老十的生母敦嫔; 就和全皇贵妃走的更近了。现在老十和二皇兄同在户部,这两个人凑在了一起……”
  七皇子接话道:“可比三皇兄要可怕多了!”
  要说起来,前几年四皇子和三皇子的关系还算不错,七皇子也和三皇子没有什么正面冲突。
  和身处礼部的裴清殊不同的是,比起三皇子,他们都更讨厌十皇子。
  和裴清殊相同的是; 他们都非常忌惮宫里头那位位高权重的全皇贵妃,还有皇贵妃膝下的二皇子。
  二皇子这些年来虽然并不出挑,但是看看年长的这几个皇子当中,大皇子断了手臂,三皇子丢了性命,只有二皇子一直稳稳当当地做着他的户部侍郎,舅舅还出征北夏,在朝中地位非常。
  这种看起来不惹眼的人,有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可二皇子除了比较喜欢美人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了。
  他一不缺钱——有一个做皇贵妃的母亲,自己还在户部当差,就算不贪赃枉法,只要像其他皇子一样养几个庄子,托人置办几个商铺就很有钱了。
  二不缺兵——他不仅有一个掌管十万兵马的五军营指挥使,还有一个掌管着宫廷禁军的岳父。
  论外戚之强大,皇子当中没有人能与二皇子相比。
  至于二皇子贪恋美色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反倒对他有利。起码现在,皇长孙是二皇子的庶长子,除了这个儿子之外,二皇子还有四个儿子,六个女儿,是所有皇子当中子女最多的。
  子嗣兴旺,对于皇家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
  至于后院的妻妾多一点,对于一个郡王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和他相比,四皇子所有的条件都要差了一截。
  论排行,二皇子是四皇子的兄长。论母妃的地位,二皇子是皇贵妃的儿子,四皇子是贵妃的儿子。论外戚的实力,就算掌管着神机营的容家勉强和五军营地位相当,可神机营只有三万人,五军营却有十万人,从人数上就能看出来还是五军营指挥使的权力更大。
  不过要说四皇子最劣势的,还是他的岳家。
  虽说这几年来,四皇子的岳父庞大人已经从五品升到了正三品龙图阁学士,算是天子近臣之一了,但文官虽然清贵,论实力却还是不足以掌握宫廷禁军的卫尉相比。
  这一点,裴清殊也是一样的。
  以前因为三皇子这个嫡子,和大皇子这个长子的缘故,局势可能还不是很分明。
  可现在,三皇子已死,大皇子残疾,一下子减少了两个最有力的皇位继承人人选,局势就变得很明朗了——现在最有可能坐上太子宝座的,便是全皇贵妃之子,二皇子裴清辰。
  无论是四皇子也好,还是裴清殊也罢,二皇子现在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的对手,甚至说是敌人。
  不过现在大齐刚刚经历过一场内战,又开始抗击匈奴,所有人都忙于战事,暂且顾不上兄弟内斗,倒是让几人都能暂时歇一口气。
  册封郡王的典礼结束之后,裴清殊回到府里,看着挂在门口的“恒郡王府”三个字,心中百感交集。
  大齐给皇子封王,并不是像分配差事那样,到了年龄出宫成婚就会封的,而是要根据皇子的实际能力和功绩来封。
  当然,如果皇帝特别偏爱某一个皇子的话,在皇子幼年的时候也可以将其封为郡王甚至是亲王,这些都是没有固定规定的,全凭皇帝的喜好来决定。
  裴清殊虽然不是诸位皇子当中的第一个郡王,却是最年轻的郡王。十七八岁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固然有皇帝偏爱他的因素在,但裴清殊本人的努力功不可没。
  在所有人的眼中,裴清殊都是前途不可限量的。
  因此,裴清殊一回府就发现,刚刚更名的恒王府中堆满了各个家族送来的礼物。
  宋氏挺着个肚子,让人把各家送来的贺礼小心检查过后,分门别类地收入库房。
  裴清殊受封郡王之后,宋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恒郡王妃。除了迎来送往、清点礼单、存放礼物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