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裴清殊又让人拿来如归楼最近整合的情报,翻看了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发现最近京里没有什么要紧事,裴清殊便让福贵把资料处理掉,自己则去后院看孩子去了。
  裴清殊去的时候,冬哥儿午睡刚醒,两只眼睛张得大大的,看起来十分精神。
  裴清殊顾不得什么“抱孙不抱子”的说法,抱起儿子逗了他好一会儿。宋氏就坐在旁边,一边处理府中的账务,一边时不时温柔地看他们父子俩一眼。
  宋氏刚嫁进来的时候,因为还不习惯管家,所以忙了好一阵子。结果现在生了孩子之后,她又变得更忙了。
  除了处理府中的账务、代表恒郡王府和其他世家交际之外,宋氏现在还要多花至少一半的精力在孩子身上。
  尽管冬哥儿一出生就有两个奶娘,四个丫鬟,四个太监,还有玉岫这个掌事姑姑亲自照看着,可宋氏还是不放心,恨不得时时把孩子带在身边才好。
  裴清殊觉得她似乎有些太紧张孩子了,把自己搞的很累,但他也知道宋氏的这个孩子来的不容易,见宋氏乐此不疲,他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见宋氏忙得很,没工夫搭理他,裴清殊和她说了一声十四晚上要和他一起睡的事情之后,就准备回前院去了。
  不过路过东院的时候,裴清殊脚步一顿,突然停了下来。
  小悦子忙问:“殿下可是要去钟侧妃那里坐坐?”
  裴清殊看着院子里新开的桃花,点点头道:“去看看吧。”
  因为裴清殊是临时起意,并没有提前叫人通知钟氏的缘故,裴清殊去的时候,钟氏穿着一件很家常的樱粉色撒花小褂,头上只编了一小部分的头发盘了起来,其余的头发都披散在身上,除了几个固定发髻的小珍珠簪之外,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
  见裴清殊来了,钟氏吓了一跳,想要到屏风后头去换一件衣裳,被裴清殊给拦住了。
  “十四弟来了,我坐一坐就走,你别忙了。”
  钟氏听了,这才没去折腾,不过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她虽然不施粉黛,可天生皮肤极白。垂首坐在桌边的样子,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裴清殊走过去,在她身侧坐下,瞥了眼桌上看了一半的书:“在看什么?”
  钟氏伸手,将那书抱在怀里,“一些闲书罢了。”
  “是公孙书社的书吗?”
  见钟氏点头,裴清殊笑了笑说:“虽是闲书,不过我偶尔也会看一看,放松放松。你就别藏着了,我又不会说你。”
  钟氏这才撒开手,慢慢地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裴清殊看了看,发现那是一本名叫《落花情》的小说。小说的作者名叫慕容遥,大概是哪个文坛新人,裴清殊从前并没有听说过。


第197章 惬意
  钟氏原本看得正在兴头上,不过裴清殊来了; 她自然就把注意力从小说转移到了裴清殊身上。
  “殿下舟车劳顿; 一定很累了吧?”钟氏提议说; “您要不要去软榻上躺一下; 我帮您按按?”
  钟氏出身于太医世家,对于人体穴位和推拿都有一定的心得。裴清殊听了,便接受了她的好意。
  还真别说,钟氏的力气虽然不大,但技巧很不错,按得裴清殊很舒服。他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静谧。
  两个人都不说话; 可是好像自有一种默契; 氛围一点都不尴尬。
  就像裴清殊从没有开口问过钟氏; 自己来她这里的时间不多,她会不会不开心一样。
  因为他觉得,钟氏是懂得他的。
  以钟氏的出身和相貌来说,裴清殊并不常来; 反倒是一种对她的保护。
  起码能像现在这样; 维持住后院里的平衡,不至于后院失火。
  但钟氏知道,裴清殊从来都没有遗忘过她。
  钟氏也并不像丫鬟们说的那样,觉得自己受了冷落。
  实在是两个人单独相处时的那种感觉太美好了,以至于钟氏不相信,裴清殊会宠爱南乔多过自己。
  她是觉得; 南乔年纪大了,又身份低微,裴清殊只是出于负责任的态度,想要给她一个孩子罢了。
  至于钟氏自己,她还年轻,身子又不好,并不像南乔那样急着生孩子。
  只要裴清殊心里还有她,这样就足够了。
  在嫁入十二皇子府之前,钟氏不得不主动出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不然以裴清殊那个时候的态度,几乎不可能主动要她。如果钟氏不自己争取的话,恐怕就要错过裴清殊了。
  不过在嫁入皇子府之后,钟氏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以退为进,争取给裴清殊留下一个“懂事”的印象。
  因为她要的不是一时的新鲜,而是长长久久的宠爱。
  她不是不争,她只是比较贪心,想要的比南乔更多罢了。
  ……
  按了一刻钟左右的功夫之后,裴清殊按住她的手说:“好了,歇一歇吧,怪累的。”
  “我不累。”钟氏说着,从按摩改为轻抚。柔荑温柔地划过裴清殊的后背,让他忍不住心中一动,转过身来,仰躺着看着她。
  “妙珠。”
  “嗯?”
  “妙珠,是妙语连珠的意思么?”裴清殊笑着看向她,“可你的话怎么这么少?”
  钟氏缓缓地趴了下来,把脸贴在裴清殊胸前,抬起一双荡漾着秋水的眼睛,天真却又魅惑地问他:“殿下想叫我说什么?”
  裴清殊不回答,只是按住她的脸,吻了上去。
  ……
  因为还要回去陪小十四的缘故,晚膳时间之前,裴清殊就离开了流光阁,回到前院。
  他卡的时间刚刚好,饭菜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裴清殊回来开饭。
  虽说裴清殊他们是皇子,可出门在外,饮食、住宿多有不便,吃的肯定不如在家里时好。
  因此用午膳的时候,玉栏也不敢叫他们吃太油腻的东西,怕他们突然之间吃的太好,胃会不舒服。
  许是中午吃的太清淡的缘故,十四一醒来就闹着说饿,小德子哄着他吃了两块点心才给这位小祖宗哄好。
  等裴清殊回来之后,饭菜便立马上桌了。
  晚上的菜色比中午丰富许多,厨房炖了清火的萝卜鸡汤,炒了几个荤素搭配得当的小菜,还烙了几个金灿灿的玉米饼。
  小十四非常好养活,也不用别人喂,自己就会使筷子吃饭。
  裴清殊不由嘱咐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十四朝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往嘴里扒拉饭的速度却是没停下来过。
  裴清殊好说歹说,才让十四刚刚吃饱就放下了筷子,没有吃得太撑。
  饭后,十四摸着自己圆滚滚的小肚皮,打了一个嗝。
  裴清殊无奈地说:“走吧,哥哥带你在府里逛逛。”
  皇子府扩建成郡王府之后,前院又多开辟了一个小花园出来。
  十四还没有逛过这里,十分新奇地看来看去。
  “哥哥,你这里好漂亮呀,我能不能搬出来和你一起住?”十四非常羡慕地说:“宫里的御花园虽然很大,但是总有这个娘娘、那个娘娘的在里面,每回我要去玩儿,安顺他们都拦着不让我去,烦都烦死了。”
  安顺是十四身边的大太监,相当于裴清殊这里福贵的角色。
  和福贵相似的是,安顺也是出身于乾元殿,是皇帝送给十四,贴身照顾他的。
  安顺拦着十四,不让他晚上在宫中随意走动,其实非常好理解。
  皇子的身份虽然贵重,但十四到底是个孩子。就像裴清殊小时候一个人出来,就算身边带着下人,也有可能会被丽嫔欺负一样,小孩子的安全是很难保证的。
  安顺这样做,也是为了十四着想。
  可十四年纪太小,不懂这些,只当是宫里规矩大,心里厌烦得要命。
  裴清殊能理解十四的心情,却不能答应他:“不行,让你住一两天还可以,久住是绝对不可能的。明天上午我考较一下你的功课,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下午就送你回宫。”
  “啊?这么快就要回宫了么?”十四耷拉着脸说:“我还没玩儿够呢。”
  “你不想乐仪么?”裴清殊拿乐仪来诱惑他,“小孩子记忆力可能没那么好,你要是再不赶紧回宫,小心乐仪忘了你哦。”
  十四露出为难的表情,考虑了好一会儿才说:“那好吧!明天我就回宫!”
  裴清殊欣慰地摸了摸他的头。
  春天正是一年当中天气最好的时候,晚间温度适宜,偶尔有一丝春风吹过,特别惬意。
  兄弟俩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使裴清殊感觉难得的放松。
  “哥哥,你说九皇兄是不是不大喜欢我呀?”想起相处了将近半个月的老九,十四有点怯怯地说:“我感觉他都没有正眼瞧过我。”
  “你别往心里去,你九皇兄这个人就是这样,他只敬佩有才华、有本事的人。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对我的态度也不怎么样呢。”
  “啊?真的么?”十四呆呆地说:“可我看他现在好像很崇敬哥哥的样子。”
  “是么?”其实裴清殊也能感觉到,自从去年舞弊案之后,他和老九交谈过彼此的政见之后,两人的关系就好了很多。不过也只能说是关系有所改善,他们之间还没亲密到什么话都能说的地步。
  “是啊。尤其是我们准备从皇陵离开的时候,九皇兄看着哥哥,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小十四皱起小眉头,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告诉裴清殊:“好像是什么,‘天不亡我大齐’?哥哥,他这是什么意思呀?难道大齐还会亡么?”
  裴清殊心中咯噔一声,吓了一跳。
  天不亡我大齐……
  莫不是九皇子也知道,大齐几十年后即将亡国的事情?
  但他仔细回忆了一下九皇子的所作所为,又感觉不像。
  裴清殊并不相信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拥有知道后世几十年历史走向的优势。
  九皇子会这么说,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眼光毒辣,看出了大齐目前的危机,又认为皇子之中除了已故的六皇子之外,没有合适的储君人选。
  他毕竟是皇子,还是有一些政治眼光的。
  能比常人想得更长远一点,也并不奇怪。
  看着十四天真懵懂地看着自己的样子,裴清殊摸摸他的小胖脸,温和地笑道:“没什么,别担心,大齐不会亡国的。”
  “哦。”十四原本便不觉得繁荣昌盛的大齐会亡国,听到哥哥肯定的说法之后,十四就更不觉得害怕了。
  第二天下午,裴清殊就把十四给送回了宫。
  因为十四昨天已经休息好了,今天并不觉得累,所以兄弟俩就一起去了趟钟灵宫。
  皇帝一听说他的两个宝贝儿子回来了,第一时间从乾元殿赶去了钟灵宫。
  进门之后,皇帝抱着十四就亲了一口。
  裴清殊特别怕皇帝照着自己脸上也来一口,那就太吓人了,好在皇帝只是抱了他一下,拍拍他的肩膀,问他这一路上都怎么样。
  裴清殊如实说了皇陵那边的情况,还有回来的路上遇到山贼的事情。
  皇帝听了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难为你重情义,这么多年了还想着你六哥。下回去建福宫避暑的时候,朕会亲自交待下去,让他们好好照看跃儿的陵寝的。”
  至于山贼的事情,皇帝竟然避重就轻,不提了。
  裴清殊觉得,可能是因为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安置这些流民的缘故。
  毕竟单纯的战争,已经足够摧毁数座城池了。再加上地震这种天灾,现在四川一带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裴清殊当时其实想要多在四川呆一段时间,组织灾后重建。
  但他既不是工部的人,又不是户部的人,甚至连个钦差的名分都没有,当时其实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所以皇帝催了他几次,要他回京之后,裴清殊也只能先回了京城。
  现在灾后的重建工作,是由皇帝派去的钦差,礼亲王世子处理的,也不清楚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不过想也知道肯定不太好。在接连打了两场仗之后,现在国库空虚,不得不靠增加赋税来维持财政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想来用于灾后重建的赈灾银两也非常有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裴清殊一个礼部郎中,现在和皇帝讨论这些的确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好在很快,他就要调去户部了。到时候他一定要好好地算一算这笔账。


第198章 调任
  次日一早,裴清殊就去礼部销了假。
  不过没隔多久; 调任裴清殊为户部郎中的旨意便传了下来。
  满打满算; 裴清殊在礼部已经做了两年的时间了。
  回首望去; 这两年时间里; 裴清殊改革廪生制度、整顿官学、调查舞弊案,一手促成将汉文书籍翻译成外文之事不说,还上了回战场平叛、组织灾后救援。不仅连升两级,得封郡王,还在天下文人和四川一带的老百姓那里名声大振。
  在礼部的这两年里,裴清殊可谓收获颇丰。
  他虽积极改制,不过为人谦和; 并不轻易得罪上司和同僚。所以除了过去的三皇子一党之外; 礼部的人大多都很喜欢裴清殊; 尤其是现任的礼部尚书修鸿嘉,还有会同四译馆的馆长向文昌等人。
  得知裴清殊要走了,礼部的大小官员们甚至自掏腰包,在京城最有名的酒楼云京梦醉包了一个大包厢; 为裴清殊送别。
  甚至就连平日里几乎从来都不参加交际的十一皇子也来了。
  尽管十一皇子还是和以前一样; 不怎么说话,只是像一尊木头一样地坐在那里,可是看到礼部上下如此团结,还是叫裴清殊十分开心。
  因为公孙家和礼部的四译馆有合作的原因,这次聚会,公孙明也代表他们家的书社一起来凑了个份子。
  大家伙儿一起摊钱; 给裴清殊准备了一整套珍贵的古籍,作为临别礼物送给他。
  裴清殊非常喜欢。
  然而觥筹交错之间,裴清殊忽然感觉十分伤感。
  现在礼部的气氛这么好,他却要离开这里,去户部那个“前有狼,后有虎”的地方去找罪受。
  很多人,比如七皇子,就不是很理解裴清殊的选择。
  不过裴清殊心里清楚,他要是留在礼部的话,恐怕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上升的空间了。就算是做到了侍郎,要不来钱的话,他想做的许多事情还是完成不了。
  所以他必须离开这个安逸之地,去别的地方提升自己,争取为大齐再多做一些实事。
  礼部尚书修鸿嘉虽然舍不得裴清殊走,但他却非常支持裴清殊的选择。
  从裴清殊提出整顿官学开始,修鸿嘉就觉得裴清殊绝非池中物。
  这会儿酒席之上,他也不摆什么礼部尚书的架子,和裴清殊推杯换盏,喝得十分尽兴。
  不过裴清殊始终记得自己当年喝酒迟到,结果害得虎子被先生打板子的事情,所以就算再高兴,他也不敢喝醉。
  好在公孙明知道他的习惯,一直在旁边帮裴清殊挡酒。他的酒量要比裴清殊好得多,不管喝多少都脸不红,头不晕。
  所以裴清殊表面上好像敬了不少酒,也被敬了不少杯,不过实际上喝得并不是特别多。
  酒桌之上,公孙明见大家喝得高兴,十分自然地说起他们书社的书籍翻译到别国之后,十分畅销的事情。
  公孙明还提出,他们打算成立一个华文书会,借着这个书会,将中华文化传输到各个番邦国家去。
  他们计划以后不仅要翻译大齐的畅销小说,还有大齐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游记杂谈等等,都翻译成外文,让其他国家的人学习。
  许多礼部官员听说他的计划之后,都非常地感兴趣。许多人都表示赞成,甚至要亲自加入这个华文书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