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出嫁之前; 家里是找专人调教过了。
  裴清殊不知道的是; 为了笼络住他的心,稳固傅氏在后宅里的地位,傅七姑娘出嫁之前不仅学习了如何管家、如何与其他妻妾相处这些日常的事情,甚至还专门学了一套“生子秘术”; 以便尽快怀上子嗣。
  就像裴清殊娶傅氏; 不是为了个人感情目的一样,对于傅氏而言,嫁给裴清殊,也不仅仅是为了她的个人幸福那样简单。
  她身上背负的,还有整个傅家的期望。
  所以她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之后才嫁过来的。
  进门次日,傅氏掐了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 去兰章阁向宋氏请安。
  傅氏去的时候,钟氏和南乔都已经到了。
  宋氏却还没有出来。
  钟氏是侧妃,所以不用等宋氏出来,就先在梨木椅上坐下了。
  南乔则站在对面,两个人明明都知道彼此的存在,却是谁都不搭理谁。
  傅氏犹豫了一下,没有坐在钟氏身侧,而是缓缓地坐在了钟氏的对面。
  钟氏原本好像有些困倦的样子,听到有人来了,便抬起头来,对着傅氏浅笑着点了点头。
  傅氏从前和钟氏的交集不多,但也是见过她的,所以对于钟氏的美貌早已有所了解。
  可就算是这样,这般近距离地见到钟氏时,傅氏心里还是忍不住直打鼓。
  眼前的这个女子,拥有一张可以祸国殃民的脸。如果钟氏恰巧还有些手段的话,那恐怕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她也对钟氏回了一个颔首礼。
  就在傅氏犹豫着要不要开口说点什么的时候,宋氏出来了。
  几人连忙起身,向宋氏行礼。
  宋氏在主位上坐下之后,才温声说道:“都起来吧。”
  南乔起身之后,便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宋氏的身侧,好像她是宋氏屋里的婢女一样。
  钟氏又坐回了原来的位子上去,可傅氏却没有坐。因为她知道,自己还得给王妃敬茶。
  除了家中的长辈之外,傅氏还从来都没有跪过外人,更何况还是跪宋氏这样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年轻女子。
  可傅氏也知道,这是必须要走的一道流程,于是便咬咬牙,跪在了宋氏面前的团花锦垫上,双手托着茶盏高高举过头顶,口中说道:“请王妃喝茶。”
  宋氏接过茶盏之后,并没有像当初对钟氏那样,很快就叫傅氏起来。而是掀开杯盖,吹了吹热茶,然后才慢慢地抿了两口。
  将茶杯放在一旁之后,宋氏又说:“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希望傅妹妹入府以后,能用心侍奉殿下,和其他姐妹好好相处。我的意思,傅妹妹可听明白了?”
  傅氏觉得宋氏这是故意在敲打自己,心里不禁有几分不悦。不过她也知道,宋氏是正妃,说的话也没什么错,所以她嘴上只能十分乖巧地答应道:“多谢王妃教诲,宝璋明白了。”
  宋氏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叫傅氏起身。
  ……
  比起有些人家的后院里,女眷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的情况,恒郡王府的后院虽然也难免有一些暗潮汹涌,但总体来说还算和谐。起码目前为止,不会影响到裴清殊办公。
  裴清殊熟悉了户部的情况之后,便开始着手于安置流民的事情。
  裴清殊相信,如果能够重归故土的话,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所以他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贴出告示,给那些因为战乱和天灾四处流窜的灾民一个机会重回故乡,让他们参与到战后和灾后的重建当中去。
  只要他们肯干活,朝廷便出资包他们的食宿,并给他们发放一定的工钱。
  除了青壮年劳动力之外,女人也可以通过做饭、洗衣、干杂活,得到临时住宿的地方和一日两餐。
  至于在战争和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其实很多都已经饿死或者病死了。幸运一些的,还能够遇到愿意抚养他们的养父母。再次一点的,会被人牙子拐走,卖到有钱人家去做下人。最后剩下一些没人要的,就会流落街头,成为小乞丐,甚至是小偷。
  别小看这些小毛贼,这群孩子要是流窜起来,偷起东西,足够扰乱一方的治安。
  所以裴清殊打算,通过官府来给这些小孩子们寻找一个去处。
  早在几十年前,大齐便设立过慈幼局,专门用来收养幼小的孤儿。这样没有子女的人家,就可以去慈幼局收养孩子。
  不过后来,由于许多人贩子都去慈幼局骗孩子,再拿去买卖,慈幼局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后来便不了了之了。
  现在裴清殊打算重振慈幼局,并对其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善。
  以后所有被慈幼局收养的孤儿,都要登记在官府的名册上。若有人想要领养慈幼局的孤儿,必须出示户籍文书,并提供自己至少一年的纳税证明或者资产证明,且一个男主人至多领养两个孩子。领养的时候,还要捐一笔钱给慈幼局,算作孩子之前一段时间的供养费。
  如果发现有从慈幼局骗取孩童,再把孩子卖掉的现象,便以诱拐良民的罪名,打涉案人员三十大板不说,还要蹲十年的牢房。重罚之下,这种现象自然会减轻。
  慈幼局给孩子们提供一日两餐,但并不给他们银钱。如果孩子们想要获取收入,自愿为奴的话,也可以充为官奴。
  慈幼局只收十四岁以下的小孩子,十三周岁以上者,则视为成人,必须离开慈幼局,另谋出路。
  和下属们商议过之后,裴清殊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递交给他的上司贾昂审查。
  与当初在礼部时不同的是,二皇子是个不愿意操心的人,所以他担任的是户部右侍郎,可以说是一个挂名的虚职,算是贾昂的副手。
  这样倒是省了裴清殊的麻烦,有什么事情,他只要直接和贾昂汇报就好了。
  贾昂看了裴清殊的方案之后,觉得非常不错。
  师徒二人估算了一下这套方案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之后,贾昂觉得可行,便拿着裴清殊的方案去找户部尚书龙启章批准。
  裴清殊的这一套方案,虽然看似要投入很大一笔银子进去,不过灾后重建本就需要人手,就算不雇佣流民,也需要提供很大一笔军饷给干活的官兵,拖的时间越久花费越大,所以由官府出面雇佣流民是可行的。
  至于慈幼局那边,龙启章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光指望着收养孩子时捐的那一笔钱,恐怕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孤儿。本官以为,可以由官府出面,把五岁以上的小孩子送去做学徒,或者请专人教他们一些技术,让他们学一门手艺,这样他们将来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一个孩子的力量虽小,不过人多了,也能做不少活。所产生的收益,就算不足以养活这么多张嘴,但好歹能减少一些朝廷的负担。”
  裴清殊和贾昂听了之后,都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都说人不可貌相,看来这位户部尚书,还真是一个有想法,能做实事的人。
  裴清殊的想法虽然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不过龙启章还是十分欣赏地说:“不错,不错啊。如果这套方案真的能成功实施下去的话,那么大齐的治安一定会提升许多。等到那个时候,咱们户部就立了大功了。”
  龙启章虽然没出京城,但身为一品大员,他的消息十分灵通。他知道最近几个月,接连的天灾人祸导致了大量流民的产生,已经严重地危害到了大齐的治安。各地官府都派了不少官兵用于维稳,可治标不治本,还是叫地方官员和兵部感到十分的头疼。
  如果他们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那兵部尚书礼亲王他们,可就欠了他们户部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
  傅氏入府的第三天,裴清殊请了半天的假,陪傅氏回门。
  这一次他们回来,傅家人显得格外热情。毕竟以前,裴清殊只是淑贵妃的养子。可是现在,他还多了一层身份,就是傅家的女婿。
  亲上加亲之后,傅家便更把裴清殊当做自己人了。
  荣国公和傅煦他们都在军中操练,一时走不开。负责招待裴清殊的,是傅家的三老爷,也就是傅七姑娘的生父,还有傅七姑娘唯一的同父兄长,傅五少爷。


第201章 僵局
  傅三老爷是和淑贵妃、荣国公同母所出的亲弟弟,也是他们那一辈傅家嫡支最小的儿子。
  相较于自己的两个兄长; 一个是国公; 一个是清贵的佥都御史; 傅三老爷文不能及第; 武不敢上战场,所以便乖乖呆在家中,帮助两个兄长打理祖产和傅家名下的铺子。
  傅三老爷的子嗣缘一般,膝下统共只有两女一子。傅五少爷和他父亲一样,才能平平,是傅家这一辈的少爷当中唯一没有考取功名的一个。所以现在,他正跟着傅三老爷; 还有他的二堂哥一起; 学习如何打理家中的产业。
  他们父子俩; 可以说是傅家最“闲”的两个人了。
  当初裴清殊在傅六小姐和傅七小姐当中选择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她们自身的容貌和性格,更多的还是两人身后的背景。
  傅六小姐是傅二老爷的庶女,傅煦同父异母的亲妹妹。和傅三老爷比起来; 傅二老爷虽然有官位在身; 看起来对裴清殊夺位更有助益,可裴清殊想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这点利益,还有很久以后的事情。
  他考虑的是,万一自己夺嫡成功,顺利当上太子的话; 那么将来他登基之后,傅家作为外戚,是否会过于强大呢?
  裴清殊不想养虎为患,所以干脆选择没什么大本事的傅三老爷做他的岳父。这样一来,他既能得到傅家的支持,又不用担心会在外戚这一块留下特别大的隐患。
  毕竟伯父和岳父,差距还是很大的。
  裴清殊和傅三老爷、傅五少爷他们把酒言欢的时候,后院里,傅氏拜见完了她的嫡母之后,便去了她姨娘屋里说话。
  邱姨娘一见到女儿,便立马拉着她问道:“怎么样,十二殿下对你好不好?”
  提起裴清殊,傅氏便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点了点头:“姨娘放心,殿下待我很好。”
  “那宋氏和钟氏她们呢?有没有为难你?”
  傅氏想了想,收起笑容道:“还好吧,我入府时间还短,和她们的接触也不多。王妃平日里忙着带孩子,叫我们每个月去请两次安就可以了。钟氏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这几天就只在王妃那里见过她一次。”
  邱姨娘听了,多少放心了一点,不过还是嘱咐道:“这才没几天功夫,还看不出来什么。你也不要掉以轻心,小心吃亏。”
  傅氏笑了笑说:“姨娘放心,我省得的。”
  ……
  傅氏进门后不久,又有一波朝臣,向皇帝提出了立后的事情。
  其中自然以立全皇贵妃和荣贵妃这二人的呼声最高。
  上一次大臣们集体请求皇帝立后的时候,皇帝以战事为由搪塞了过去。
  这一回皇帝很苦恼,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理由继续拖延下去。
  在这个时候,不管是立全皇贵妃,还是荣贵妃,根本就不仅仅是立一个皇后那么简单,几乎可以说是连着太子人选都能一块儿确定了。
  皇帝还不想现在就让别人知道他的决定。
  皇帝想了想,召来了内阁首辅岳安一同商议此事。
  和户部尚书龙启章相似的是,岳安的母亲,也曾是皇帝的奶娘。
  不过和臃肿肥胖的龙启章相比,尽管人到中年,岳安的身材还是保持得很好,看起来十分温文儒雅。
  可以说除了公孙越之外,皇帝最信任的大臣就是岳安了。
  皇帝信任公孙越,主要是因为公孙越会观星算卦。在皇帝看来,这样的人是通神灵的,皇帝不得不敬重他。
  不过这种信任,和他对岳安的信任不同。皇帝对岳安的情感,不仅仅是君臣之谊,还有兄弟成分在的。
  所以从情感上来说,皇帝还是更倚重岳安。
  岳安听了皇帝的苦恼之后,帮皇帝分析道:“现在朝中提出立后的,大多是和叶家或是容家交好之人。不管皇上立皇贵妃,还是荣贵妃为后,都会直接打破这种平衡。想要彻底解决这种现象,除非叶家或容家有一方出事,或者二皇子和四皇子当中的一人,失去竞争皇位的资格。否则的话,皇上也只能暂时拖一阵子,没办法从根本解决问题。”
  皇帝着急地说:“能拖一阵子也行啊!”
  “那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岳安说着,低声对皇帝说了几句话。皇帝想了想之后,叹了口气道:“就这么办吧。”
  ……
  几日之后,宫中传出旨意,晋封二皇子裴清辰为康亲王,四皇子裴清墨为安亲王。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立后一事,转移到了两位皇子同时晋封亲王的事情上。
  岳安给皇帝出的缓兵之计,便是同时晋封二皇子和四皇子为亲王。这样一来,皇帝就能暂时满足叶家和容家的利益需求,让这两派人马再斗上一阵子了。
  好在叶家和容家都知道,对方是自己的劲敌。如果不彻底把对手击垮的话,根本没办法让皇帝下定决心,立皇贵妃或是荣贵妃为后。
  所以他们也不再逼迫皇帝,而是想着该怎么才能击倒对手。
  四皇子这边,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了叶伦的身上。
  裴清殊和七皇子去安亲王府贺喜的时候,四皇子便将他们留了下来,一起分析局势。
  “据容大表哥所说,叶伦在战场上的时候,简直有如神助。”四皇子微微皱着眉头,肃声道:“匈奴人好像非常惧怕叶伦,只要叶伦率兵出击,匈奴人便节节败退,落荒而逃。叶伦的武功是不错,但好像还没有到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地步吧?”
  七皇子想了想,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来:“难道叶家还有人会做法不成?”
  裴清殊原本正和四皇子一起凝神想事情,听七皇子这么一说,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怎么可能?”
  不过否认之后,裴清殊忽然之间又有些不确定了。
  裴清殊虽然没有具体的宗教信仰,但他完全相信神佛的存在。
  不说别的,他自己能获得新生,这件事本身不就是一件非常玄妙的事情么?
  于是改口道:“咳咳,我又想了一下,七哥说的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是吧是吧!”七皇子感觉自己真相了,“一定是这样的!”
  四皇子转了转手上的佛珠,沉声说道:“难道叶家还有这等高人?看来,我们有必要再派人手去打探一番了。”
  ……
  四皇子这边在找叶家的漏洞,全皇贵妃那边,也在积极地寻找四皇子身上的污点。
  然而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全皇贵妃还是没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全皇贵妃是不想动用手段去诬陷四皇子的。这倒不是因为她心地善良,而是因为诬陷这种事情,就等同于无中生有,必须编造出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出来。如果哪一个环节有漏洞的话,不仅不能打败对手,还有可能把自己牵连进去。
  所以说,全皇贵妃更擅长的,是像当初对付皇后那样将计就计——先找到对手的错处,再加以利用,而不是平白无故地诬陷。
  可无论是四皇子,还是荣贵妃,还有荣贵妃背后的容家,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全皇贵妃用心探查了好一阵子,发现容家人做事简直就是滴水不漏。凡是有可能被人诟病的事情,他们都绝不会插手。
  四皇子本人也不像二皇子那样,有什么明显的恶习。
  不过和圆滑的容家人相比,全皇贵妃觉得,还是从四皇子身上比较好下手。
  毕竟四皇子的性子和容家人完全不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