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子奋斗日常-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清殊认识四皇子,那是他四五岁左右的事情了,也就是十三年前。那个时候,四皇子才十二岁左右……
  究竟是谁,在寻找四皇子当年的伴读,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公孙明颔首道:“没错,发现有人在暗中打听这件事之后,我们的人也去查了一下。四皇子当年的两个伴读,分别是容家庶出的三少爷,还有敬安伯程家的庶长子。在四皇子十一岁那年,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他突然将两个伴读全都撵回了家。”
  容家就不用说了,敬安伯程家,则是当今皇帝生母、已故太后的娘家。
  对于京城各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出身国公府的傅煦要更了解一些。见裴清殊面露疑惑,傅煦便把自己所知道的说了出来:“据我所知,容家和程家当初并没有姻亲关系。不过因为几位公子年纪相仿的缘故,据说程大少爷和容三公子的关系非常不错。许是因为这层关系,程大少爷才当上了四皇子的伴读。”
  裴清殊想了想道:“还有一种可能。也有可能是荣贵妃想要通过程大少爷这层关系,拉近她和四哥母子与太后之间的关系。只可惜太后心中最宠的还是六皇兄,和四哥母子的关系只能说是平平。后来又出了四哥把程大少爷撵走的事情,太后就更是不喜欢四哥了。”
  公孙明点点头道:“殿下分析的在理。”
  裴清殊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自己竟然从来没见过容三公子和程大少爷,可以说是很奇怪了。
  这么多年来,四皇子也从来没提过他们两个,甚至在裴清殊和七皇子谈到伴读这个话题上时,四皇子不仅从来不接话,还会转移话题岔开。
  裴清殊以前还没多想,不过现在,既然知道有人在调查这件事的话,那裴清殊就不由地好奇了起来。
  “那燕修他们有没有说,容三公子和程大少爷现在身在何处?”
  公孙明摇摇头道:“当年的事情,我们实在是很难查到。殿下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问问淑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和荣贵妃走得近,或许知道内情也不一定。”
  裴清殊颔首道:“我知道了,明早向母妃请安的时候,我就问问她这件事。”
  ……
  送走公孙明和傅煦之后,裴清殊很快又迎来了另外一位访客——九皇子简郡王。
  九皇子约裴清殊一起出去逛逛。
  自打两人一起去了一趟皇陵之后,裴清殊和九皇子的关系就亲近了许多。这会儿裴清殊也能笑着打趣他了:“在江南这等‘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九哥不带着娇妻美妾,携美同游,来找我做什么?”
  九皇子打着扇子道:“少来了你!带着女人出去多不方便啊,走,咱哥俩去码头转转。”
  裴清殊听了之后,也生出几分兴趣来,于是欣然同往。
  江宁码头是大齐最大、最繁华的码头之一,是大江流域水陆运输的重要枢纽。不仅如此,在北方闹旱灾、粮食不足之时,朝廷要从南方调粮的话,运粮的起始点就是江宁码头。
  然而看着江宁码头一片繁荣的样子,裴清殊和九皇子在欣慰之余,却都微微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的样子。
  兄弟俩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却又好像看懂了对方的心思。
  最后还是九皇子率先开口说道:“十二弟,依你之见,这江宁码头如何?”
  “好,但还不够好。”裴清殊实话实说:“我读史的时候读到,襄皇帝在位时期,曾经短暂地解除过海禁。当时的江南,‘黍禾余及亿秭,仓箱累万千’。天下各州商货,皆从此处往来,其繁华富庶之景,可谓举世无双。然而现在,虽然也还能当得一句‘繁荣’,但比之当年,还是差得远了。”
  九皇子好像找到了知己一样,兴奋地看着他说:“十二弟所说的,正是我的心里话!不瞒你说,我觉得大齐早就应该开放海禁了!与番邦各国积极往来,方能显示出我大齐的超然地位嘛!只可惜我人微言轻,同父皇提过一次之后,就被他断然拒绝了,还说我‘不识大体’!”
  这的确像是皇帝能说出来的话。
  裴清殊好笑地说:“父皇怎么说的?”
  “他说实行海禁,是为了防范倭寇和海贼,是为了大齐百姓的安危着想。说我只想着那点‘蝇头小利’,便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是不通民情,不懂事理。”
  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可九皇子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十分难受,“我知道父皇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我认为,倭寇之患又不是不能解决的。十二弟你说说看,到底是谁因小失大?”
  海禁乃是大齐长久以来实行的国策,裴清殊虽然对此有所不满,但还不至于像九皇子这样激进,直接跑去找皇帝,让他打开国门,取消这门政策。
  这是不现实的。
  “九哥稍安勿躁。大齐实行海禁已久,非你我一言一语,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改变的。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才行。”
  裴清殊怕九皇子以为他像皇帝一样,只是想使用“拖字诀”解决一切,于是补充道:“我带过兵,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却也知道一些大齐军中的情况。在连续经历了内部叛乱和匈奴人的袭击之后,以大齐现在的兵力,根本不足以主动出击,解决倭寇之乱。”
  九皇子长叹一声,懊恼地说:“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好好读书,读书!可等长大了才发现,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光会读书又有何用?还不如像大哥那样,早早从军,学得一身上阵杀敌的好本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九皇子说的没错。从根本上来讲,大齐如果想要强大起来,必须改变现在这种重文轻武的现象。
  裴清殊还需要更多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让他在这件事情上有话语权。


第206章 宁妃
  和九皇子从码头回来之后,已经是傍晚了。裴清殊顺势请九皇子到自己那里吃饭; 谁知正好赶上七皇子过来找裴清殊。
  七皇子和九皇子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点不愉快; 不过七皇子心大; 不记仇; 后来两个人跟着裴清殊一起补习了一段时间的功课之后,关系就渐渐地趋于和缓。
  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还可以,如果不是因为裴清殊的话,这两兄弟是不会凑到一起去的。
  九皇子见到七皇子像是进自己家门一样地走了进来,便笑着对裴清殊说道:“十二弟的人缘可还真是好啊。”
  裴清殊笑了笑,不置可否。
  虽说比起裴清殊; 五皇子才是皇子当中谁都不得罪的那一个。但没有交恶的人; 也意味着五皇子和谁的关系都差不多; 没有特别铁的生死之交。不像裴清殊,起码他和七皇子已经是过命的交情了。十四更是,除了跟裴清殊亲热之外,和别的皇兄都不怎么亲。
  七皇子挑眉看向九皇子道:“老九; 你这个时候跑过来干什么; 蹭饭呐?”
  九皇子笑笑说:“七皇兄来做什么,我就来做什么。”
  七皇子被他噎了一下,转过头背对着老九,像是忘了刚才在说什么一样,一脸兴奋地问裴清殊今天晚上要不要出去逛逛。
  “听说江宁的夜市很是繁华!”
  裴清殊摇摇头,含笑道:“逛夜市可以; 不过我已经和钟氏说好了,要带她一起去,七哥你还是另寻他人吧。”
  这次出巡,七皇子妃林氏和宋氏一样,都在家中照看年幼的孩子。不过七皇子和他的侧妃感情一般,懒得带侧妃出来,这才来找裴清殊。谁知道裴清殊却是打算携美同游,不带他玩儿。
  七皇子好像被抛弃的小媳妇一样,哀怨地看着裴清殊。
  九皇子笑吟吟地说:“七哥,既然十二弟已经有约了,不如你我一起,作个伴如何?我晚上正好没事儿。”
  七皇子下意识地拒绝:“两个大老爷们儿一起去逛夜市么?我才不要呢!”
  裴清殊好笑地说:“七哥,你刚才不还要约我一起去呢么?”
  七皇子没想到,裴清殊也帮着九皇子一起怼他,气得词穷。
  九皇子的笑意更深了:“七哥,你该不会是想偷偷去喝花酒,怕我知道吧?”
  “胡说八道什么呢!去就去!等会儿吃完饭就走!”七皇子极有气势地拍了拍桌子,“上菜!”
  ……
  晚饭过后,七皇子就和九皇子结伴走了。
  裴清殊净完口之后,换了身素净些的衣裳,然后就去后院接钟氏出来。
  裴清殊一见她,便是一怔。原来两人今天都穿了天青色的衣裳,倒像是提前约好了一样。
  看得出来,钟氏今天是特意打扮过的。一身梅兰竹暗纹的丝质长裙,衬得她肌肤如玉,飘然若仙。头上梳了一个小巧的灵蛇髻,显得既灵动又妩媚。除了一个景泰蓝掐丝珍珠红宝石分心之外,头上一点多余的装饰都没有。耳上倒是戴了两只又细又长的耳坠,耳坠的尾端各坠着一颗牙白色的珍珠,看起来和那分心是一套的。
  整个人看起来赏心悦目。
  裴清殊伸出手,对她说道:“走吧。”
  钟氏抿着嘴笑了笑,点点头,上前几步拉住了裴清殊。
  不管是前生还是今世,这都是裴清殊头一次来江宁。
  钟氏也是第一次来,所以看什么都新奇。不过她很乖巧,不会主动和裴清殊要求买什么东西。就是看到喜欢的东西时,她会像个想吃糖的孩子一样,忍不住多看几眼。
  这些小东西都不怎么贵,就算是贵,裴清殊也完全负担得起。所以不等钟氏开口,裴清殊就让小德子付钱,买下了。
  除了给钟氏买些小玩意儿之外,裴清殊也给府里的其他几个女眷选了些小礼物。
  当然,他肯定不会只给她们带这么点儿东西回去。不说别的,江宁织造郎中送他的那些绸缎,裴清殊肯定大部分都是要带回去给宋氏她们的。
  现在买些小东西,看的也不是礼物本身贵重与否,而是他的心意。
  两人几乎是逛了一路,买了一路。小德子和小悦子他们几个都快提不过来了,连陆星野也要帮忙提,轻罗和银烛手上也拿了些小东西。
  除了购物之外,夜市上还有很多民间艺人在表演杂耍、唱小曲儿。裴清殊陪着钟氏看了几个,只要钟氏看笑了的,都叫人送了赏钱。
  一晚上玩儿下来,两人都觉得很尽兴。唯一遗憾的是,裴清殊身份特殊,不好随便吃街边的小吃。钟氏身子弱,怕吃坏了东西,所以两个人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
  明明晚上都是吃过饭的,这会儿闻到食物的香气,看到别人吃得很香的样子,裴清殊和钟氏竟都有些饿了。
  裴清殊看着钟氏无意识地嘴唇微动,好像很馋的样子,就说:“走吧,回去之后,让人做点好克化的宵夜送过来。”
  钟氏点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裴清殊身边。
  两人回到玄武园之后,天基本已经黑透了。不过玄武园内还是灯火通明,将园内照得恍如白昼。
  裴清殊和钟氏下榻的地方名叫莲苑。因为整个园子极大的缘故,在回到莲苑之前,两人必须步行走一段路。
  到了江宁之后,不止裴清殊他们,其他随驾人员也都多多少少地放松下来。能出去的就出去玩儿,出不去的就在园子里逛逛。
  裴清殊和钟氏回莲苑的路上,就在翠洲竹林旁边遇到了宁妃和曾云。
  宁妃是个与世无争,十分淡泊的女子,再加上她是六皇子生母的缘故,裴清殊对宁妃的印象不错。
  远远见到宁妃之后,裴清殊并没有直接躲开,而是对钟氏说道:“等等再回去,咱们先去给宁妃娘娘请个安。”
  钟氏点点头,听话地跟了上去。
  宁妃见了他们两个,显得很高兴,招手让他们过来一起坐坐。
  宁妃很细心,许是怕小曾云着凉,出来的时候让人带了好几个垫子。这会儿小曾云正站在不远处和下人们一起玩抽陀螺,软垫正好给他们两个用。
  钟氏坐下之后,宁妃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对裴清殊夸赞道:“这孩子可真是难得一见的妙人儿。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在宫里瞧见她,我就管不住自个儿这双眼睛,总往她身上瞧。真是个标致的女孩儿。”
  在太后和六皇子相继过世之后,宁妃曾经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怎么爱和别人说话了。
  不过自打皇帝把曾云送给宁妃抚养之后,宁妃就变得活络了许多,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没什么架子、好相处的长辈。
  所以每回遇见了,裴清殊都乐意和她聊上几句。
  因为宁妃这个人就和她的封号给人的感觉一样,和她交谈时,总会让人打心底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宁静与平和。
  裴清殊侧过头看了钟氏一眼,见她笑得害羞,便替她对宁妃说道:“宁妃娘娘不知,妙珠她不仅生得美,性子也很好呢。您要是不嫌弃的话,以后回京了,就叫她多去您那儿走动走动,省得她老闷在屋子里头看书,见天儿地不见太阳。”
  “好啊,那我可是求之不得呢。”宁妃说着,转过头看了小曾云一眼,“有这么个温柔漂亮的姐姐陪着,我们云儿肯定要高兴坏了。”
  钟氏听了这话,不由以手掩唇,轻轻笑了两声:“宁妃娘娘,您是不是算差辈儿了呀?云儿是三公主的女儿,是十二殿下的外甥女。她若是叫我姐姐的话,殿下该叫我什么呢?”
  宁妃听了,摇头笑道:“看来我是上了年纪,开始老糊涂了。也是,你虽然年轻,但也到了生儿育女的年纪了。按着辈分,云儿该当叫你一声舅母才是。”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正是相谈甚欢的时候,不想不远处的曾云,突然爆发出一阵惊人的哭声。
  宁妃一改平日里淡定从容的模样,大惊失色地站了起来,朝小曾云冲了过去,着急地将幼小的女孩儿抱在怀中。
  “云儿不哭不哭,怎么了,快告诉外祖母呀。”
  三公主虽然不是宁妃生的,可曾云和宁妃的感情极好,私底下一直是称呼宁妃为外祖母的。
  曾云用小手抹了抹眼泪,却是疼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伸出手指了指一旁站着的成年男子。
  宁妃抬眼一看,发现不知何时,老十竟然站在了那里,手里还抓着小曾云用来抽陀螺的小鞭子。


第207章 口角
  宁妃见了,不由颤声说道:“十皇子; 你这是在做什么?”
  十皇子将手中的鞭子丢在地上; 漫不经心地说:“这小崽子没长眼睛; 打到我身上了; 我就顺手把鞭子拿了过来。”老十说着,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好像要证明他的清白一样,“我可没打她,是她自己哭的啊!”
  宁妃气得要命,一边护着曾云,一边站起来瞪着十皇子:“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云儿怎么说也是你的外甥女; 你怎么能这么说她呢?”
  十皇子轻蔑地看了被宁妃护着的小女孩一眼; 鄙夷地说:“得了吧; 我可不想认反贼的女儿做外甥女!”
  曾云虽然才四五岁大,但她从南疆来到京城,又住到宫里,这种经历不是谁都能有的。特殊的经历; 使得她小小年纪; 就已经不知看了多少人情冷暖,心思向来敏感得很。
  她本来就知道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做了坏事,全都被杀了,连续做了好久的噩梦。刚到宫里那阵子,她甚至都不敢跟别人说话,全靠宁妃一直耐心地陪伴着她; 慢慢地帮她打开心扉,小曾云才渐渐恢复如常。
  现在听到十皇子这么说她,曾云忍不住哭得更伤心了。
  但她只有刚刚被十皇子抢鞭子的动作弄得摔倒之后才因为疼痛哭得很大声,等宁妃一过来,她就拼命忍着,连哭都不敢大声哭了,生怕惹得宁妃担心。
  可宁妃还是被老十给气了个半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