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上点人,烧沉点船倒无所谓,可是那些船上还满载着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生丝绸缎,那都是两位当家的命根子啊!

    暴如雷的叶王二人怎能吞下这口气?俩人一合计,便把队伍一分为二,由一个继续组织搬运,另一个率领一万人马,狠狠报复一下姓曹的。

    曹邦辅也发现自己捅了马蜂窝了,赶紧带着队伍躲进松江城去,任凭叶碧川如何挑衅,都高低不肯出战。

    通过去年一年的来往,倭寇也知道基本不可能攻破明军把守的城池了,所以叶碧川干脆连云梯都没造,一点要攻城的想法都没有。如果正常发展下去,他在城下骂够了也只能打道回府,大家该干吗干吗去。

    但是……果然又坏在这两个字上……刚刚上任,急于立功的曹邦辅,不可能在捷报里说‘大胜之后,便被倭寇追着屁股撵进城里,任凭其骂娘/誓也不敢出战。’那样就不是大捷,而是笑话了。

    他却忘了周总督也是刚上来的,比他更需要一场大胜……至少是纸面上的大胜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当收到他的奏报后,周一面骂姓曹的不仗义,一面命胡宗宪集结部队,忙不迭的出发去分一杯羹。

    路上胡宗宪不是没劝他‘归师勿遏、穷寇莫迫’之类地话,但周就是听不进去,他满脑子都是‘追追追,只要能追上个尾巴,这一仗就算是我统筹的,到时候再狠狠攻姓曹的一本,以报此狼狈之仇。’

    总督大人误信了曹巡抚真假参半地报捷文书。满以为倭寇已经作鸟兽四散了。胡宗宪见劝也没用。只好广派斥候。以求尽早获知敌情。

    可以说。这个举动救了他们地命……当队伍兴冲冲、急匆匆来到陶宅一带时。便听派出地斥候回报。倭寇大队人马。迎面开过了。

    “多少人啊?”周总督捂着胸口问道。

    “至少上万。”听了这个答案。周差点没从马背上摔下来。因为来地匆忙。他才带了五千人。

    ~~~~~~~~~~~~~~~~~~~~~~~~~~~~~~~~~~~~~~~~~~~

    周大帅受惊过度。连话也说不利索。胡宗宪只好接管了指挥权。命部队缩进陶宅镇。严密把守住进出地两座石桥。以待援兵……话说这江南小镇。模样构造都十分类似。胡宗宪看着这陶宅镇。便想起了王江泾。只是这次从围剿者变成了被围者。这转变还真让人郁闷呢。

    那些倭寇正是在松江城外,憋了一肚子气的叶碧川部。他们已经放弃报复,正准备回去坐船呢,谁知就碰上了周、胡宗宪部。

    见对方缩进镇子里,叶碧川气乐了:‘,老子不敢打松江城,难道还怕一个连城墙都没有地小镇子?’便命两座石桥,结果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胡宗宪和他的铁杆爱将卢~一人扼守一桥,没让倭寇占到半点便宜。

    但叶碧川有个‘小诸葛’的称号,而且还是个被开革的举人,可以说是整个倭寇界中学历最高的一个,馊点子也最多。他见当时风不小,便命人置薪于上风口,再覆以青麦,纵火焚之。结果风借烟势,烟借火势,守卒不能立,防线几乎陷落。

    好在胡宗宪经验丰富,命人以尿沾巾,蒙住头脸,这才稍稍稳住阵脚,没有丢到石桥。叶碧川却还有后手……原来他早命人扎木排竹:,趁着烟雾弥漫从桥侧渡河。

    胡宗宪一时不察,竟然被团团围在桥上,武艺高强的亲兵们组织突围,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正待松口气,却不见了中丞大人……

    胡宗宪去哪儿了?哪也没去,只不过在桥上推搡拥挤之际,他马不小心跌落桥下,溺

    ,仅露其发。

    好在卢镗看到了这一幕,纵身跳下桥来,揪着胡中丞的头发,把他拽出水面,趁着倭寇还没注意,游到了对岸。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拉着胡宗宪上了岸,卢镗才发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本该带着胡公往北岸游地,结果一时头昏,竟然游到了南岸。

    望着慢慢围拢上来倭寇,卢~懊恼不已,‘啷’一声抽出腰间宝剑道:“中丞快游回去,我来掩护你。”

    胡宗宪十分狼狈,头盔也丢了,头发一缕缕紧贴着脑门,扶着卢镗缓缓站起来道:“本官不会游泳,还是我来掩护你吧。”

    卢~挥剑斩断一个倭寇试探的长矛,长声笑道:“我卢镗可以逃跑,却绝不会抛下同伴独自逃……”便不能再说话了,因为倭寇的攻击密集起来,他得全神贯注的抵挡。

    胡宗宪想从地上捡起块石头帮帮卢镗,却浑身乏力,根本抱不动。还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自嘲的笑道:“只好等死了。”便干脆闭上眼睛,正襟危坐,只等那一下的到来。

    等了片刻,便听到身前的喊杀声突然小了,他心说:‘卢将军八成殉难了,下一个就该我了。’却感到有人拍拍自己的肩膀,他微微睁开眼睛,就看到卢镗一脸欣喜道:“援军来了。”

    胡宗宪一下子来了精神,瞪大两眼四处去看,便见漫山遍野的狼土兵冲了过来,终于松口道:“拙言大能啊……”这才开始一阵阵后怕,坐在那里起都起不来。

    ~~~~~~~~~~~~~~~~~~~~~~~~~~~~~~~~~~~~~~~~~~

    来的部队是保靖宣慰彭臣率领地三千先锋部队……

    时间退回当初,沈默派出的铁柱等人,忠实地履行着大人交代的使命,跟在胡宗宪的屁股后面,到了陶宅镇外,便发现情况的异常……他们也是跟着沈默走南闯北,见识过数不清战斗的人了,自然能看出胡宗宪部在紧张布防,如临大敌。

    铁柱立刻派人骑快马往杭州奔去,在半路上与沈默带领地狼土兵碰了个正着。

    听到这个消息,沈默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对自己判断正确而感到欣慰,一方面也为自己没有设法阻止胡宗宪他们而自责。好在干他们这行的,有个最大地优点,那就是很容易原谅自己……如果不这样的话,天下地官员不用审判,全都自责死了。

    沈默很快恢复正常,问瓦夫人、彭明辅和彭臣道:“你们那支部队跑得最快?”

    彭臣的三千‘杀物兵’便被推举出来,成为增援地第一梯队,撒丫子狂奔,倭寇见援兵来了,放弃了这次进攻,他这才险之又险的救下了胡宗宪。

    胡宗宪和他也算是旧识,大家在王江泾一战就合作过,所以胡中丞心说:‘我那一战的英姿应该还刻在他心里吧。’便对彭臣道:“这些倭寇局面大优,肯定不会轻易言退的。

    ”

    彭臣瞪着俩大眼道:“那正好杀个痛快。”便要挥军去杀,胡宗宪赶忙拉住他道:“匪首狡诈善伏,且知分合,我兵尝为所诱,宜分奇正左右翼击之。”

    彭臣见他狼狈不堪的样子,心说:‘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指指画画?’便不听胡宗宪的,乘锐直前,果遇伏,折损了一些兵马,灰头土脸的退回来。

    这时候沈默也率主力到了,问明了情况,安慰彭臣几句……他已经摸清了这位老兄的脾气,所以三两句便把他说得重新冲动起来。沈默看着铁柱画出的地图,吩咐彭臣道:“老头人和守忠最好分道而伏,再让南翼率军诱敌,俟其过伏,盖起夹击,蔑不胜矣?”胡宗宪在边上一听,这不跟我说得一模一样吗?

    彭臣却如获至宝,连连点头道:“沈大人,您就是神啊。”一众彭家头人们便按照这个计策,派出彭南翼部出战诱敌。

    叶碧川一看,又来一支土兵,心说:‘援兵陆续到了。’却又觉着还可以再战一场,便如法炮制,又打了彭南翼个埋伏。

第二二三章 大明神农氏

    南翼败退下来。叶碧川挥军追过去。结果反中了彭臣的埋伏。小诸葛见势不好。立刻挥军撤退。狼土兵趁势掩杀一阵。斩首五百余级。这才胜而归…

    见大局已定。沈默才松口气。已经换了干爽衣裳的胡宗宪。表示深切的慰问。并奉上热腾腾的姜丝红糖水一碗。

    “啊……”胡宗擦擦鼻涕。苦笑连连道:“这次若不是拙言。胡某的死于非命不可。”

    沈默笑笑道:“上场本就是提脑袋的营生。今天我救了你。说不就是明天你救我。没什么大不了的。”

    见他不以“恩公”自居。再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姜汤。今天饱受惊吓刺激的胡中丞。终于舒了许多。长舒一口气道:“练兵!必须的好生练兵。”

    “远水解不了近渴。”沈默声:“重要的是。这段难关怎么撑过去?”

    胡宗宪搁下碗。身道:“我知道你的意思。走。我们一起去见部堂大人。”

    两人在陶宅镇里。一处的主家院落内。见到了气色灰败的周总督。公道的说。周是个不错的老头。他丝毫没有怪罪沈默擅自领兵的意思。而是十分诚挚的表示了感谢。

    但是感谢不能当饭吃。所以还是要请他拿出;实际的:“大人。您要谢的不是我。而是那些不计前嫌的狼土兵。”

    周神色一黯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便命人取来一封信道:“这是饷银和粮批条。”说抽出里面的纸。在落款下面又加一句道:“另今次宅之战赏银即付。不拖欠”他写字的时候。沈默注意到。原先款下面的时间。是正月初十。也就是说早就写好了这份批条。

    周看出他面上的讶异。勉强笑道:“很意外吗?”

    沈默摇摇头。没有话他已经想明白这是为什了。

    周见他不答话。也不愿意再解。将那纸片塞入信封中。双手递给沈默。语重心长道:“有一句前车之鉴。要请二位谨记。”

    两人躬身道:“卑聆听大人教诲。”

    “阴谋设计再精巧。难免也有弄巧成拙授人以柄的时候。”周苍声叹息道:“反不堂堂正正做事的好。”

    两人齐声受教。脸上却火烧火燎。心中都低估道:不会是我吧?”

    ~~~~~…~~…~~…~~…~~~…~~…~~…~~…~~…

    周总督似乎没有留饭的意思。二位大人只好告辞出来。

    走出老远之后。胡宗宪面上闪过一丝兴奋道:“润夫随廷去矣。”润夫是周的字廷是张经的字。

    沈默点点头。没有说话。也许是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他不像胡宗宪那么兴奋反而认真咀嚼周总督的赠言……

    通过那份早就写好的批条。他便明白了周的意思——攘外必先安内。这位总督大人显然是认为卧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想要在集中全力对付倭寇之前。先把那碍眼的赵文华给撵走。

    在一番斟酌之后。他选择了纯属外来户的狼土兵。作为对付赵文华的突破口。故意将已经写好的批条后压。让狼土兵不到该有的粮饷。制造事端来显文华逼走张经之过……因为浙江正处于人事更替的混乱阶段。所以政令不畅。所以本总督的命令传达不下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赵文华在里面瞎搅和所。

    等到他打一必胜之仗奏凯归来。便可在报捷文书上。顺便攻讦赵文华不懂军务。胡乱插手。请陛下为南计早早把召回去。该嘛干嘛。别在这碍眼了。

    他敢打赌。如果他一仗赢了。帝一高兴。肯定会把赵文华召回去……因为徐阁老透露。陛下早就流露出让赵某人回朝的意思。只不过在严的努力下。赵华的归期才一再缓罢了。

    所以周总督想用个小的手段。把赵侍郎一脚踢回北京去。谁成想偷鸡不成蚀把米预想中唾手可的胜利。竟然变了这个样子周总督这回丢人还在其。更严重的。给了赵文华攻击自己的借口。怕是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事实上。陶宅镇被。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士气大振的倭寇居然反过头来。再次进攻浙东一带。把刚有些复原的当的百姓。抢了个底朝天。这才嚣张的扬长而去……

    ~~…~~~~~~…~~…~~…~~…~~…~~~~~…~

    这次不用小丞相捉刀。赵文华便亲自动笔。将周这次调动兵马不

    的情事大加渲染。又云周对土兵的苛待。无法做到同仁等等;便断言他一当了总督。必定贻误大局。而“论公之忠。任事之勇。用兵之智。料敌之明。无过于胡宗宪”。所以保他代替周。

    奏疏同样是抵京。但这次严嵩没有先看到。而是被直接送进了玉熙宫中……这不是因为严阁老失了圣眷。而是因为他老人家下不了床了。

    严阁老之所以下不了床。是因为这样一首诗:“灵药金壶百和珍。仙家玉液字长春。朱衣擎出高玄殿。先赐分宜白发臣。”这是大明朝嘉靖皇帝陛下。几年前亲笔题给严阁老的。

    就像诗中所讲。道皇帝常把炼出来的仙药赏赐给严嵩。一方面固然是对他的宠爱。希望益寿延年;另一方面“君服药。臣先尝之”。也存了拿他试药的阴暗心思。

    如果你有幸翻看嘉靖陛下的起居注。必然会看到大量的某年某月某日。帝密谕嵩。近获仙方。制成丹粒。依神仙意旨。赐你一盒服之。捧读圣谕。“不胜感戴天恩之至”。立即选择良辰饮服。“以验其性味”。

    所以练出仙丹来。皇帝不会第一个吃的。他的先让严嵩试试。一般从赐药后的第二天。便密札催问。严哪敢敷衍塞责?只好谨遵…。逐日回禀服药反应。

    一半是这样回的——臣严嵩蒙问:““昨臣服丹。经二日。夕觉何如者?”臣昨依法作饮服后。初时腹内略觉微响。浑身滚烫似火。许是洗经伐髓之功。然臣亦不敢确定。臣再服一次验。

    然后日复一日。君孜孜不倦进行交流。最终定会种结论。要么这药吃。要么吃不。好在经过两千两的炼丹史。我国的方士们已经学会了如炼丹才能吃不死人。所以才没把严阁老给毒死。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那些丹药里…是铅汞所致。在身体里日积月累。总是要出问题的……

    今年正月初一。帝又按例赐给严阁老新炼丹药五十粒。作为新春贺礼。谁知严阁老服用后。遍身热气不散。燥痒异常。无法忍受。须终日滚汤浇洗。其痒才少息。又腹泻不止。至初十日发为疾。痛下淤血二碗。其热始解……

    ~~~~~…~~…~~…~~…~~…~~…~~…~~…~

    一位年届八的老者。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不趴下才。所以这几天老人家一直卧床在家……哦不。应该说是趴床在家。因为他老人家的尊臀。根本不敢沾床了。

    这种尽忠报主的行为。嘉靖帝自然是感念至深的。加严阁老为少师兼太保。并赐灵药令其安心休养。

    事实就是。严阁老用他舍身忘己的行为。重新温暖了皇帝的心。使“围城之变”后有所衰;的圣眷。再一炙热起来。所以虽然在家里趴倒但遇到事情。皇帝还是不忘问一问他的意见……看完赵文华的奏章后。嘉靖帝写了张小条。附在原奏背后。让人送相府里来。

    按照惯例。严世蕃给老爹朗读赵华的奏章。严阁老则趴在床上。把玩陛下的小纸条。上面是语焉不详的几个字……按说皇帝的最高指示应该尽量的准确详尽。以免下面不知所云。误了军国大事。

    但嘉靖皇帝陛下却反其道而行之。偏要让他的大臣们迷糊。比如说这次的批注。便是“宪似速。宜如何?”六个字。

    待儿子念完了。严嵩便将纸条给他看。虚弱问道:“皇上是不是在问我……胡宗宪能不能这个总督?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让文华先点拨一下这个胡宗宪。”言外之意是。看看姓胡的什么态度。如果十分愿意加入他们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