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块砚台李惜文不只见过还很熟悉。
  因为这块砚台是她上辈子的亲爷爷年轻时创业卖掉,后来又花将近三百万拍回来的心爱东西。她小时候学写大字,她爷爷教她磨墨,用的就是这块砚台。后来因为什么事情她爷爷又把这块砚台送人了,她清楚的记得爷爷当时情绪低落了有小半年,说这块砚台是一位他很尊重的长辈在他少年时代送他的。
  在平行世界的上辈子,宁四海应该就是那位长辈了。
  现在李惜文不想要这个东西,她害怕收下之后会对平行世界产生影响。往严重里说,爷爷没有了或者她自己消失了对爷爷的家庭和她自己现在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往小里说,砚台给了她,爷爷的人生就会改变啊。
  她诚恳的说:“爸爸妈妈,这个东西很珍贵,我不能收的。”


第132章 小哥
  李大海和曹月英对于女儿上辈子的生活不能完全了解也能想象,一个能把几百亿花光的人要说这个东西很珍贵,那这个东西确实就很珍贵没错了。
  宁四海再大方他也只是宁东的远房亲戚,人家来吃顿饭,收对金表已经很多了,真不能再收人家的砚台。
  两口子都配合女儿坚辞砚台。
  松花石砚出自前清龙兴之地,御制的数量不多,流传百多年存世能有八十块就不错了,确实每一块都很珍贵。
  宁四海挑这块砚台送李惜文并不是因为李家的饭菜好吃,他很看重他和宁平涛共患难的情谊,希望在宁平涛的亲家面前给宁平涛涨一点面子。
  李家巳经知道这东西珍贵还不肯要,说明这家人不只识货还很守本份很有原则,他也就不坚持了,说:“是我思虑不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喜好,惜文哪,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跟曾爷爷说,曾爷爷给你买!”
  老头老太们没事都喜欢写两笔画两笔,问老先生求字,问老太太求画是对老人家特别是那种半桶水的暴发户最大的赞美。
  再说宁四海并不是普通长辈,是可能对她亲爷爷很有影响力的人。
  李惜文客客气气拍彩虹屁:“我们家客厅的墙上什么都没有。曾爷爷您有时间给我们家画幅画或者写张字好吗?”
  宁四海对于自己的艺术造诣很有信心,不过世人太俗气,爱他钱的人多求他墨宝的人少,知己太难得。曾孙媳求墨宝美得他每个毛孔都透出仙气,哈哈大笑,“曾爷爷一定给你画张大中堂!”
  腊月二十六上午,机械局的一个同志和王志浩一起找到李家来,通知李惜文马上去平京机床厂实习。
  机械局的同志嘴紧得像河蚌,但是李惜文估计是国家开始搞数控机床了。这一去起码几个月都不能回家,偏偏这几天每天都到家里来蹭饭吃的宁四海也没有来,她又不方便和邻居说这些,只好留了个学校叫她去机床厂实习的纸条在她书桌上。
  机床厂给来“实习”的李惜文安排的宿舍在一个单独的大院子里。两层楼紧挨着一座高大的厂房,一楼是办公室。二楼的十几个房间都是四人间,现在只有不到十个人在。
  这几个人里头李惜文只认识王志浩和一位电机系的杨老师。杨老师年纪不大还没有到三十岁,和王志浩的关系好像很好似的。李惜文并不想和王志浩说话,到杨老师这儿她当然也没有多少话,和两位老师打过招呼她就坐在大办公室的角落里翻她带来的资料。
  一中午带半下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一部分人估计是各大学校的青年师生,一部分人是机床厂的工人。李惜文很愉快的和机床厂的工会干事李红星会师,和李红星还有和李红星一起来的林钟一块儿聚在角落里说话。
  林钟二十多岁,热情稳健又落落大方,“我叫林钟,是不颠语和高卢语翻译。我来之前听说还有位曼宁语翻译也是女同志,是你吧?”
  “我叫李惜文,不是翻译。我是华大机械工程系五年级的学生。”李惜文和林钟握手,“看来咱们宿舍肯定能住满。”
  “我和林同志路上介绍过了,我和李同学之前在一间宿舍住过三个月呢。我是给你们搞服务工作的。”李红星美滋滋的,和李惜文住在一起都住惯了的,她很开心再和李惜文一起住。
  “红星,我可以给家里写信或者打电话吗?”李惜文估计这事归李红星管。
  “现在我也不知道行不行,要等人来齐了开会才知道。”李红星和李惜文很熟悉了,去揉李惜文的脸蛋,“要是不能让你每周给妈妈打电话,你是不是想家想到要哭啊?”
  “肯定想家,但是不会哭啦。”李惜文笑嘻嘻的躲她。
  两个小姑娘一看感情就很要好,在办公室的大部分人都笑嘻嘻的看她俩玩闹。
  只有王志浩看不惯李惜文,喝斥:“李同学,这是办公室,你嘻嘻哈哈成个什么样子!”
  李惜文被王志浩喷习惯了,面不改色。
  李红星的爸爸和大伯都是厂里的八级工,大堂哥转业回厂是副厂长还兼任保卫科的科长,从参加工作以来别人都对她客客气气的。虽然王志浩点的是李惜文的名,但是骂的是她们两个人,李红星的脸马上就红了。
  李惜文心里过意不去,低着头在草稿纸上写字给李红星看:“对不起啊,我连累你了。”
  李红星气鼓鼓的写:你得罪过他吗?
  李惜文苦笑着写:这位老师一直看我不顺眼。
  李红星想拿笔继续问。李惜文手快,用橡皮把三行字都擦掉了。
  十一位穿得厚厚的军人从大门进来,路过办公室上二楼还是那位去接李惜文的机械局干部陪同,李惜文第一眼就把李振强认出来了。李振强咧开嘴对着李惜文笑的阳光灿烂,李惜文笑的也特别阳光。
  李红星也是个脾气好的,有了八卦就忘了她刚刚被骂,等军人上二楼的宿舍去了,就问李惜文,“刚才那个冲你笑的是谁呀?”
  “我小哥。”李惜文开心死了,“要是我大哥也能来,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我记得你二哥也是大学生,你还少算一个。”李红星觉得一家兄弟姐妹缺一个都不圆满的。
  “我二哥和我们三个不一样,他是学医的。”李惜文都有点坐不住了,她想上去找小哥说说话。
  李振强动作才叫快,几分钟收拾好床铺,脱掉大衣和帽子就大步跑向一楼,站在办公室门口就吆喝:“小妹,惊喜吗?”
  “小哥。”李惜文过去拉着他往过道那头走,“你也是来实习的吗?”
  “我跳级毕业了,现在是我们学校的讲师。”李振强得瑟的给妹妹看他的肩章,“我已经是中尉了哟,厉害不厉害?”
  “很厉害。”李惜文也得瑟,“我设计了打井机!”
  “听说了。”振强拉住小妹的胳脯“我小妹天下第一了不起!走走走,我介绍我们韩教授和你认识。”
  韩教授年纪也不大,顶多三十五,看上去很严厉,但是态度出人意料的温和。另外几位一半是成绩特别出色的东军工学生,一半是东军工毕业又留校的讲师和助教。
  李振强挨个向人家介绍妹妹,完了就把李惜文送下楼,站在楼梯上小声说:“以后有工作说工作,不用因为我的关系对人家客气!”
  小哥,你其实不用再防备别人惦记我了。
  李惜文老老实实交待,“小哥,回城之后家里都没给你写过信,有两件大事要跟你汇报一下。”
  李振强摆出领导听汇报的姿势,“说!”
  “大哥和符姐姐结婚了,去年十二月生了个大胖小子,我找对象了……”
  “什么?你?”李振强差点爆炸,“你才多大,你学人家找对象!”
  李惜文低着头等李振强发脾气。
  李振强很爆燥的转了两个圈,沉声问:“是谁?”
  “宁东哥。”李惜文不敢抬头。
  “怎么能是他!这家伙家里乱七八糟的,你选谁不好你选他!”李振强气的又转了两个圈,“他家的事情闹到你这里来,我和大哥离的远,二哥又那么忙,谁给你撑腰啊?”
  “小哥,你想多了。我现在都有资格跟你一块儿工作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会闹到我眼前来?”李惜文给她小哥顺气,“爸爸妈妈身体都很好,二哥的亲哥寒假订婚,五月份也要结婚了。我这几年有自学不颠语和曼宁语。刚才和我一块儿说话的还有一个高卢语翻译,听说还有曼宁语翻译要来,请问你,除了俄语还有自学别的语言吗?”
  李振强抓头,“我们还有体能训练,很忙的。这两个翻译肯定是给我们配的。”他没被妹妹抛出来的这一大堆迷惑,继续追问:“宁东和你处对象,他家里同意了吗?”
  “方老师和他姥爷都很赞成,大哥和宁东的大表哥给我们订了婚,我们现在是未婚夫妻关系。”
  “等这个项目做完了,看我不收拾他一顿!”李振强撸袖子,“你刚才看的是什么书,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自己带的,不过公家有个阅览室,在二楼靠楼梯那间。”李惜文带李振强回头去看阅览室。
  阅览室里摆着的都是近几年各国的学术期刊。李振强发现一本没看过的俄文杂志,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看。
  李惜文拿着一本曼宁语的杂志坐她小哥对面,本来只是翻着玩玩的,但是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
  人都到齐,领导要求立即开会,数一数少了李惜文和李振强。
  韩教授他们下来的时候看见李振强和李惜文在阅览室里,就叫个人上去喊。
  李惜文进会议室的门看见小范坐在门对面,心里真是有一点儿期待宁东会在。但是她把整间会议室来来回回看两遍也没有找到宁东。
  小范也没想到她会在这儿看见宁东的未婚妻。这个未婚妻上次和一个男人单独去吃饭,这次又和一个英俊军官单独躲到哪儿到开会才出现,她心里真是看不惯这种人的,教养所限难听的话不会说,但是看李惜文那眼神儿,要多鄙视有多鄙视。
  冯教授已经来了,和王志浩坐一起,旁边还留了个空位。李惜文估计那是给她留的,悄悄过去在冯教授旁边坐下,小声说:“老师,我小哥也来了。”
  冯教授带笑点点头,“散会再说,做会议记录。”
  李惜文默默把笔记本和笔拿出来。
  主持会议的机械局干部拿着估计是秘书写的稿子念了三四页,又是展望又是鼓励又是期待地煽情了好长时间。
  韩教授第二个发言,他没有废话,说:“来之前我已经看过所有同志的档案,对同志们的专长和能力都有大致了解。下面我给同志们分一下小组。同组人下次开会尽量坐一块儿。电机组一组长冯道平,组员杨瑞安、李惜文……资料组组长王志浩,组员林钟、范红。后勤组组长王铁锤,李红星。”
  李惜文从给电扇做电机开始,就一直在为设计制造步进电机做准备工作,这事冯教授和系里都知道,校领导也知道。她还是冯教授的学生,冯教授在电机组,她进电机组是肯定的。
  所以她啥想法都没有。
  好不容易遇到机会的王志浩完全接受不了他在资料组当组长,他在韩教授结束发言之后立即询问:“李惜文同学自学过不颠语,水平还可以,完全能够胜任翻译工作,请问为什么进资料组的不是她而是我?”


第133章 你愿意说,我就愿意听。
  韩教授慢悠悠把记事本翻回去,说:“王老师你不只精通不颠语还精通高卢语,又是机械工程系的优秀老师,让你在资料组做组长才能保证资料组的资料翻译准确。这个工作这么重要,我怎么能交给别人去干呢?李惜文同学设计改进的风扇电机现在是平京第一电机厂的拳头产品,她不去电机组能去哪儿?”
  资料组其实也很重要,需要一个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多门外语的人担任组长。王志浩冷静下来还是表态接受领导安排。
  李惜文写开会记录写的认真极了,对于自己被王志浩当梯子踩一点儿情绪反应都没有。
  散会李振强就凑妹妹身边,关心的询问:“那个王老师为什么总针对你?”
  李惜文猜王老师总针对她应该是知道了他亲爹和她妈妈曾经不只是认识。大哥或者二哥问她都会说一说她的猜测,但是这事和藏不住事的小哥说不得,她只好说:“从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可能人和人之间会天然看不惯吧。我都已经习惯了。”
  “他一个男同志,还是老师,不带这样欺负人的!”李振强简直愤怒,“等小哥给你出气!”
  “小哥,”李惜文继续给小哥顺毛,“不用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样的人身上。我就喜欢看他为难我却不能把我怎么样,自己气的要死还不得不尽心尽力指导我学习,努力配合我工作的样子。”
  李振强的同学和同事在旁边都笑疯了,落在最后面的韩教授笑到差点一脚踩空。
  冯教授离的也不远,当然听见学生说的话。他本来想安慰一下李惜文,再私下里找王志浩谈一谈的。发现李惜文根本没把王志浩做的事和王志浩这个人放在心上,他笑着摇摇头,径直回他的宿舍去了。
  不只是不颠国,就是俄国和杰克国也对华国封锁了和数控机床有关的信息。
  除了一张几年前不颠国数控机床小照片之外,就只有一副涂鸦版的俄国数控机床外形图。方猛那个去俄国参观的战友来给项目组说了说他看见的数控机床是什么样子的,大家询问他一些问题,最后整理出来一份不到五页的访谈。
  和数控机床有直接关系的全部资料就只有这么多。后面的几天就是开会、讨论、看杂志看资料,猜,再讨论再猜,每个人的笔记本和草稿纸上都写满了各种猜想。
  李惜文心里有方向,空间里还有资料。
  不过资料毕竟是买来的,她又不可能直接拿出来。把现成的资料当成自己的智慧结晶有违她的做人准则,她拿定主意要等别人把智慧结晶出来再说话。
  因此大家积极发言她一直都只是勤劳的做会议记录和讨论记录。
  别人看资料甚至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她仍然稳稳的坐在那儿归纳总结记录,把记录和她空间里那份资料上相同或者相近的部分圈出来,加上她自己的想法找冯教授杨老师讨论,讨论完了她再去做实验。
  李惜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她玩“电扇”的时候就能自己制造电机,她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实验室里的机床她都能操作。再加上精神力金手指的帮助,她使用车床加工复杂零件的技术比不上那几位老师傅却比那几位优秀的中青工强。
  二组和三组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跟工人师傅沟通,想要做个符合他们要求的电机零件还是挺费劲的。
  一组冯教授说一两句话李惜文就知道老师想要怎么调整零件的数据。分配给她们那组的工人老师傅都是先看着李惜文干活指点她,李惜文估计自己办不到了再请师傅上的时候师傅差不多也看明白了,交流起来很容易。
  而且李惜文空间里有笔记本有打印机,还有几台无人机。她不舍得拆开但是精神力钻进去看一看这些机器里的步进电机借鉴一下很方便。
  偷偷摸摸用金手指的感觉真是太爽了,哪怕一天只睡四个半个小时,李惜文也干劲满满。
  一组的工作进度远超二组和三组。
  王志浩会高卢语,需要找高卢语的资料冯教授和他说一声就行,他俩交流起来还没有障碍,王志浩给一组做翻译很轻松。
  杨老师和李惜文都会俄语,冯教授和李惜文都会不颠语,李惜文还有自学过日曼语和曼宁语,所以除了高卢语的资料之外,他们一组查找哪种语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