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车鱼?”邢兰州笑了,他也曾经喜欢吹牛,不过上小学一年级他爸就用皮腰带帮他改掉了这个毛病,他现在很期待看到李家爸爸吊打爱吹牛的熊儿子。
  “要不是骑不动,别说一车,三车都有!”李振强惋惜的感慨,“东湖里鱼那么多,可惜我小妹力气太小,不然上回我能运两车鱼回来。”
  邢兰州完全不相信李振强能在东湖打到两车鱼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他见多了,现实和社会能把年轻人教育好,他看看热闹就好,他笑嘻嘻的说:“我有力气呀,我租一辆黄鱼车和你们一起去!”


第27章 
  一连下了几天雪,雪不停还刮风,外面非常冷路还不好走,能不出门都没有人愿意出门,出了城一路上除了他们仨没有别人。李振强戴着厚实的雷锋帽和大手套,系着围巾带着妹妹,踩着黄鱼车一身是劲。邢兰州的打扮和李振强差不多,他踩黄鱼车一样一身是劲,还时不时的逗李惜文:“唱你上次唱的那个踏雪寻梅。”
  李惜文缩在她哥背后,裹紧毯子,开始还翻给邢兰州一个白眼,邢兰州总逗她,她现在已经完全不觉得邢兰州帅气好看,连白眼都懒的翻给他。
  李振强按照上次的记忆骑进一个覆盖积雪的树林,老远就看见一群十多只獐子在林子那头找食吃。他惊喜的停下,给邢兰州打手势,叫他看。
  “这是鹿?”邢兰州都惊呆了,压低声说:“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在城郊看见野鹿!”
  “是獐子。下雪的时间太长,怕是在山上找不到吃的,冒险跑下山来了。”李振强欣喜欢的搓手,“我也是头回见这么多獐子聚一群,以前遇见最多是三只四只。小妹呀,怎么搞?”
  李惜文估计她用精神力制住这群獐子没问题,轻声说:“找几棵树把鱼网系上,松松的兜住就行,我绕过去它们赶过来。然后——”李惜文从毯子下面扯出一卷绳子,“你们捆。”
  “网破了怎么办?”邢兰州觉得鱼网不牢固。
  “我爸爸会织补鱼网!能抓到两只我们就赚到了,都是肉哇!”李振强摩拳擦掌,解开鱼网一路小跑到稍微开阔的地方系网。李惜文跟着他跑,一边跑一边用精神力束缚那群獐子的四条腿,这活对她来讲不困难,江湖里的大鱼可没有腿,滑溜溜的她都能用精神力捆住,一只獐子有四条腿呢,她只要捆住两条腿就能让獐子动不了!
  那群獐子听见动静抬头张望,马上就发现了他们,但是它们的腿都被捆住根本跑不动,想掉头跑也办不到,愣是被李惜文“赶”着跌跌撞撞走进了鱼网里,还真被鱼网罩了个结实。
  李振强和邢兰州各扑向一头獐子,不只那两只獐子,网里剩下的獐子都不怎么反抗。
  从遇到獐群到十二只獐子被捆得结结实实放在黄鱼车车斗里一共只花了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也就是捆的时候费了点劲。邢兰州感觉自己在做梦。别说李振强,就是李惜文都觉得她们这趟出来运气有点好。
  他们仨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升火,烧了几罐热水喝。邢兰州喊李振强去折了一堆树枝把獐子遮起来,还往上头撒了一层雪。他们仨回家先把冻僵了的獐子抬到李家的地下室,曹月英和胡阿姨下来看到大大小小十二只獐子都惊呆了。
  仨小孩商量好了按人头平分,李振强帮着邢兰州和胡阿姨把獐子送回他们家去。
  曹月英把獐子都称了重,最大的一只有三十斤,最小的一只有二十一斤,每只的肉是不多,加起来也将近两百斤,这东西不会养的人越养越瘦,可是一次全杀掉他们一家四口人也吃不完,处理起来还很麻烦,她就和儿女们商量:“给你舅舅们一家送一头行不行?”
  “很好呀,正好顶年礼。”李振强对外公那边的亲戚是很舍得的。
  李惜文比较赞成活的送去,不然杀死割肉也是很麻烦的,她问:“快过年了,客车上人都挤不开了,怎么给舅舅送去呀?”
  “我等会去给你大舅打电话,叫他开车子过来拿。正好送你们外公外婆在我们家住几天。回去给他们打火车票,叫他们也坐一回火车!”曹月英把最大的四头獐子挑出来绑住脖子拴在地下室,先提了一只小的到厨房外面叫李振强剥皮。邢兰州也在外面给獐子剥皮,看见了赶紧过来说:“曹阿姨,剥皮什么的我都会,我跟振强一起搞,阿姨你回家煮饭去吧。”
  “行。交给你们了”曹月英拍拍手放权,让女儿做饭,她穿上大衣去邮电局给曹兴业打电话,叫大哥搞车送父母来她这里住几天,顺便来拿獐子和咸鱼。
  邢兰州和李振强凑在一起杀獐子的时候就约好了第二天再跑一趟。
  第二天他们仨在东湖转了半天。李振强每次挑中一块湖面,砸开结冰的水面搅一搅,就能搅出成群结队的大鱼小鱼,抛网下去一网就是半麻袋。邢兰州挑的地方就砸开洞等再久也没有鱼冒头,他才知道李振强真不是吹牛,人家是真的有技术。
  李惜文默默表示:我要是让你也随随便便敲个洞就有鱼跑来把冰洞当氧吧,下回你自己来敲洞没有鱼你就要瞎琢磨,那还不如现在就让你明白你技术不行。
  李振强和李惜文干这事偷偷摸摸都成了本能,时间把握的特别好,捞够六麻袋鱼是六点多钟,回到家是晚上九多点快十点。雪下的不小还特别冷,路上根本没有人。到家他们每人分两麻袋鱼。李惜文和李振强这次不好意思半夜收拾鱼了,看天气这样冷,李惜文就叫她小哥把麻袋扔花园里,天亮鱼就冻得**的。
  曹月英估计这天气还要冷一段时间,索性也就不叫孩子们处理鱼了,决定就把这四袋鱼让大哥带回家。
  邢兰州家天亮之后开始收拾鱼。中老年版张彬彬带着青少年版张彬彬,每人一只大菜刀在花园里剁鱼头剖鱼的风景还是很美的。李惜文趴卫生间的窗户上看老帅哥看的津津有味,特别惋惜这年月娱乐事业不发达,她好想看邢爸爸带幼儿版的张彬彬去拍爸爸在哪儿呀。
  听讲大姑叫送爷爷奶奶去齐市玩,男孩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想去。曹安.邦和曹定国要看成绩单说话,最后还是考第一的曹伟获得了跟爷爷奶奶去齐市的机会。
  曹兴业开着借来的卡车,把父母和侄儿还有年糕豆腐干冻米糖之类的年货和他两个儿子给大姑的两件全新的军大衣送去大妹妹家,又把四只活獐子和四麻袋摆在雪地里冻得**的鲜鱼运回了家。
  曹根生和关颖都是第一次出省,看见什么都稀罕的不得了。李振强和李惜文领着两位老人家和曹伟逛齐市,还坐火车去隔壁的平沙市游玩了一整天,一直到大年二十九早上才把外公外婆和曹伟送上回新阳的火车。
  李大海大年三十下午五点才回家。到家窗明几净,年夜饭六个菜两个锅子都摆在桌子上,还有一壶烫好的黄酒,他坐下来吸一口香气,感慨:“这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想的美。”曹月英把一叠汇款收据丢给他,“总不能月月麻烦我二嫂吧。你是不是回家一趟,跟婆婆讲一讲你调到齐省来工作了?”
  “初二初三我带振强回去一趟。”李大海立即神仙不起来了,问:“回去的东西你可准备好了?”
  “给婆婆准备了一件新棉袄一个热水袋。两个糖水杏子罐头一包糖一条糕。生活费按月都寄过去的,你再给婆婆五块钱过年吧。大哥二哥那边都是五条咸鱼。”曹月英把收据收起来,“下回给婆婆寄钱我就落邮电局的地址了。你单位的地址要不要留给他们你看着办。”
  “到时候再看情况吧,他们要好好讲话我就留,不好讲话我就不留。”李大海眉头皱的多高。
  李振强想到要去看望奶奶也没什么兴致。
  本来很开心的年夜饭气氛突然就不好了,李惜文低着头喝汤,在心里猜这次她爸和她小哥回去肯定要闹点事,就是不晓得她爸和她小哥的衣服鞋子能不能保住。
  齐省的风俗大年初一不走亲戚,早晨起来就是同事邻居还有朋友相互走走。
  午饭后李大海和曹月英去给领导和同事拜年。
  初一不干活,李惜文就把初中和高中的课本拿出来开始系统的复习。李振强一看妹妹这样拼,也把玩心收起来,在妹妹对面坐下写卷子。
  下午三点多四点钟,太阳被楼房挡住,晒不到外面的咸鱼了,李惜文放下钢笔去收咸鱼。
  一个剪着齐耳短发,圆圆脸蛋,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推着自行车站在花园铁栅栏门外,探头朝里看,看见李惜文笑着问:“小同学,劳驾你,农业厅的李科长家在哪里?”
  “我们这里好几家姓李的,你找哪位李科长?”李惜文笑着反问。
  “李大海李科长。”大姑娘笑起来有一点腼腆,脖子上系着的绿围巾和红脸蛋凑一起还挺好看。
  “就住这里。大姐你绕一下从北门进来。”李惜文指指后面,踮着脚把咸鱼提回家。
  大姑娘进门站在客厅门口,羞涩怯怯的问:“李科长住哪间?”
  这年月的大姑娘都流行爽朗大方,这个调调还是头回见,李惜文挑眉,说:“楼梯口那间。”
  今天太阳好,曹月英走前把家里的门窗都打开透气,她爸妈的卧室房门大开,站在客厅门口就能看见里面。
  大姑娘带着好奇打量卧室的双人大床。大床上铺的平平整整的厚被褥和粉红粉蓝拼布绣球花的被套枕套,又精致又美丽,完全不像已经结婚二十年的中年男人睡的床。她疑惑的问:“这间?”
  “是呀。大姐你请坐,我去给你泡茶。”李惜文转身进厨房泡茶,等她从厨房出来,大姑娘已经站在她爸妈卧室门口,正打算进去。
  “大姐,”李惜文笑一笑,“我爸现在不在家,他和我妈一起给朋友拜年去了,你在客厅等一会儿吧。”
  “你……你是李科长的女儿?”大姑娘看李惜文的目光写满“不可能”。
  李惜文要真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最多也只会觉得这个大姑娘有点奇怪,但是她上辈子没少见识那些一波一波扑向她爸妈甚至她爷爷的拜金男女。
  李大海长得不丑,这两年生活条件好了,他也显得年轻,衣着整洁时兴看上也不过三十出头,对二十多的大姑娘应该很吸引力。
  李惜文觉得这个大姑娘有八成可能是对她爸有想法。
  “我是长的不像我爸爸,亲戚都讲我长得像我妈。”李惜文笑的特别甜,她这辈子最拿得出手就是这张脸了,她说她像妈妈,靠脸就能噎死想挤走她妈上位的大姑娘,“大姐,到客厅坐呀。”
  大姑娘愣愣的,被李惜文推到客厅坐。
  李惜文热情又天真的套话,真实年龄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根本不是上辈子天天跟拜金男女打交道的小姑娘的对手,茶没喝几口,就把自己的情况交待了个清清楚楚:吴梅仙,女,二十八岁,是省政府招待所的临时工服务员,家里有一个寡妇母亲,两个弟弟都结婚了,大弟弟过年前第二个孩子出世,小弟弟再过两三个月孩子也要出生。她认识李科长是因为李科长当学徒的时候住在她家隔壁,前段时间见面攀谈过,所以她找来拜年。
  虽然大姑娘后来笑的也甜,态度也落落大方,但是李惜文从吴梅仙透露出的信息推断吴家房子应该很紧张,吴梅仙很可能现在在家里就已经没有住的地方了,所以就把主意打到她爸身上。
  在一般人认知里,李大海现在算是春风得意的进城干部,老婆给他生了好几个孩子,又是在农村苦熬了二十年肯定是个黄脸婆,怎么也比不上有工作的省城未婚大姑娘。
  所以这个吴梅仙就特别有勇气的,大过年跑她家来找事了。
  再阴谋论一点猜测,李大海是被省厅领导点名要过来的,空降到农业厅当科长肯定挡了别人的道。别人想对李大海搞点小动作,挑唆一个处在困境里的大姑娘破坏李大海的家庭很有可能。只要李大海犯了错误,利用男女关系把他搞下班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李惜文心里转了二十多个圈,脸上仍然带着天真的笑,借口给吴梅仙添茶,回厨房写了个小纸条,把吴梅仙的家庭情况和她推测吴梅仙没有地方住都写清楚,还特别写明白人家没有对象,建议他们带两个单身小伙和喜欢欢做媒的两口子回家吃饭,撮和一下这个大姐。写完了她让她小哥去路口等爸爸妈妈,把这个纸条给爸妈看。
  作者有话要说:向阳公社的鱼:李惜文你为啥跟我们过不去?
  李惜文:因为贫穷!
  新阳江的鱼:李惜文你为啥总跟我们过不去?
  李惜文:因为贫穷!!
  齐省的鱼:李惜文我信你个鬼,你根本不穷!
  李惜文:我连游艇都买不起,我真的很穷!
  不小心从山上跑下来的獐子:你为什么连我们也要一网打尽?
  李惜文:有缘份。
  …………………………………………


第28章 
  小妹莫名其妙写个纸条给爸妈干什么?
  李振强出了门边看边琢磨,迎头就和邢兰州撞上了。
  邢兰州以为李振强收到了小姑娘的纸条儿,打趣的凑过来瞅了一眼发现不对头,问他:“这是你妹写给谁的?”
  “给我爸妈。刚才家里来了个大姐,我小妹跟人家谈天谈的怪亲热的,又写了这个条子叫我爸妈请陪客陪她吃饭。”
  这种事让宁东或者别的男孩儿遇上了,估计都和李振强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邢兰州的爸爸空降到齐市当宣传部部长的一年半,已经遇到好几回这样的事情了,邢兰州一看就懂:特么就是有个不要脸的骚娘们被人支使着找上门来毁李惜文她爸的名声来了。李惜文这个小精怪不只把人家的老底盘出来了,还指点她爸妈怎么对付人呢。
  他把纸条又看了一遍,语重心长吩咐:“老弟呀,遇到事想不通避开人多问问你妹。以后再做这种事不要在路上看纸条啊。”
  李振强莫名其妙*2。
  李家有李小妹操心也不需要李振强长心眼!邢兰州看他不懂也不多解释,扬长而去。
  李振强不懂邻居家大哥的言外之意,不过听人劝吃饱饭的道理他是懂的。他就把纸条揣口袋里不拿出来看了。他往前走了好长一截路才接到李大海和曹月英,路上除了他们一家三口没别人,他才把纸条交给曹月英。
  曹月英叫李振强先回家。也不知道她和李大海在路上是怎么商量的,反正他们请了一个没有回家过年的未婚男同事陈立志和老熟人老王两口子来家里吃饭。
  陈立志看上去比李大海还显老相,实际年龄只有二十七,个子不矮但是脖子很粗还特别显壮,人倒是客气的很,看见吴梅仙就更客气了,坐在吴梅仙旁边屁股都不带挪窝的。
  吴梅仙含羞带怯的喊李大哥,回忆小时候李大哥带她玩,给她和她弟弟买吃的,李大海都不用说话,陈立志就能接过话头夸李科长人善心好怎么怎么样,还能拐着弯夸吴梅仙怎么怎么好。
  老王两口子真当李大海是在帮同事相亲,也含蓄的敲着边鼓给陈立志表现机会。
  曹月英陪聊了一会儿,实在是没眼看吴梅仙面对李大海的那个娇羞样子,推说去烧饭,回厨房拉着女儿去地下室,小声审她:“那个女的家庭情况你是从哪里打听出来的?”
  “我跟她套话的。她开始以为我们家就一间屋,闷头闷脑就要往你们卧房钻,我就觉得她不对头。我说李科长是我爸的时候,她那个脸色哟。”李惜文翻了个白眼,“我爸住她家隔壁的时候她才几岁?这都过了二十年了她还能找上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