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生证上有李惜文的照片。顾玉芝看过当然是信的,就说:“我有事找你,和工作有关系的。现在我赶着去上班,我下午下班去找你说啊。”
  “下午我还有事情,你上班的地方在哪里?我正好要买几本书,明天我去找你吧。”李惜文是不可能让顾玉芝用找她的理由去邢家的,胡阿姨有和她妈吐槽过顾玉芝和另一位小姐姐,说两个姑娘其实都很好,就是俩人从小学是同学就喜欢争来抢去的,邢绥德要是和一个谈对象那另一个肯定也不可能消停,所以她一个都不考虑。
  “那好,明天我等你,你一定要来!我把地址写给你。”顾玉芝爽快的把她上班的新华书店XX路门市部怎么走,坐几路公交车转几路写了个纸条儿交给李惜文。
  李惜文看到地址非常满意,那里离琉璃街不太远,她又可以去捡几个理想了。
  胡阿姨还有珍藏的糖桂花,邢家午饭就吃的是桂花发糕配绿豆汤。
  李惜文看邢伯伯吃的那个香啊,默默的等他老人家吃完了,才把她整理出来的提问稿拿来提问。
  邢局长现在忙的就是抗旱,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他是支持大学生搞这个调研的。小妹那个调干生班长为人怎样他不了解当然不会主揽事,但是回答小妹的问题那是义不容辞啊,他就把提问题稿拿过去,一条一条的说给李惜文听。
  李惜文拿出本子和笔,一条一条的记。
  因为李惜文说下午要回家摘红辣椒晒辣椒糊,胡阿姨就叫邢绥德回单位的时候把李惜文捎上。李惜文还想去琉璃街呢,吉普车开出去一截她就表示她要去化学实验药品商店买硝石。
  “买那个干嘛用?谁叫你买的?”邢绥德皱眉头,李小妹不会是被什么心怀不轨想私配炸药的老师或者同学蒙骗了吧。
  “制冰呀。我自己想买的,天气这样热,吃个冰碗或者来一杯冰镇绿豆汤多美好呀。”
  “没有学校的介绍信,商店不会卖给你的,你冒失的跑去问会被送公安局,不要去了。这天气……”邢绥德拉一拉领口,“我妈马上要去夏都疗养,你一起去吧。”
  这个吉普车又没有空调,虽然停在了荫凉的地方,也只是上车的时候不太热,现在车里真是热死了。李惜文还真有点想去海边度假,“好想去呀。可是我们班在搞调研呢,同学们照顾我,留我在平京做后援,我可不能跑。”
  “那就没办法了。”邢绥德和李小妹说了这么多的话已经尽力了,往后都一言不发,不过他把李小妹送到了荷花胡同口。
  已经两点钟,现在去琉璃街肯定不能在妈妈下班前回家。李惜文真是很无奈了,只好戴上草帽抓紧时间把菜园子里的红辣椒都摘下来,和姜蒜一起冲洗干净放到树荫下面风干水份,再去把小石磨拿出来洗干净晒干,做晒辣椒糊的准备工作。
  第二天李惜文去了一趟顾玉芝上班的门市部,但是顾玉芝临时被抽调到总店盘点去了。李惜文就请顾玉芝的同事转告顾玉芝她来过。
  她去琉璃街晃悠了两个多小时,发现理想们居然都降价了。
  不是日子难过艺术品是不大可能降价的。李惜文心里不太好受,可是她也无能为力,本来她只打算在上次买的那家店里只买两幅精品的,为了能多帮助艺术家们,她一共买了十几幅书画,把书画袋的前后插袋都插满了。
  头回宁东花了一万多块给小姑娘包了个场,店员们当然记得李惜文这个小姑娘。喜欢收藏的人花几十几百的他们见多了,就是宁东花的那一万多在店员们看来都是小菜,从前宁四海在他们这儿哪次不留下十万八万大洋?这个小姑娘也就是买着玩玩,店员们记帐的时候都是随便划两下,随随便便给安了个王女士。
  李家里的菜园子今年长得不比那家的菜园子差,基本上不用去副食店买菜,事实上副食店也买不到什么。曹月英和李大海中午不回家,晚饭会从单位食堂带菜带主食回来。李惜文的家务劳动除了把菜摘下来腌制晒干之外就剩洗衣服了,但是今年自来水入户,洗衣服她可以趁爸爸妈妈不在家,把洗衣机拿到李春来那边洗。
  因此李惜文把冯教授开的书单拿出来,去图书馆找了一圈,又在她空间里找了一圈,居然把书单上的书籍都凑齐了。
  上过金工实习之后,很多以前搞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李惜文现在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她严重缺乏实践,再加上书籍资料都是不颠语原版的,不颠国和华国情况很不一样,李惜文想不明白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小妹又开始了哭唧唧的学习生活。
  李大海蛮怀念的,说:“振华和振国才上小学的时候,作业写不来也是这样哭。”
  曹月英也很欣慰,“振强看不懂题目哭的样子比较丑,还是我小妹哭的好看。”
  李春来看小妹哭的这样,觉得可能是老师在故意为难她。他想到王显胜老大哥跟他说的悄悄话,默默的去调查冯教授。冯教授的妻子是他家的亲戚,留学的时候陪冯教授一起出去,在国外也读了书,回国在华大附中当数学教员。两口子感情很好,冯教授本人的学问人品都很好,李春来相信这位教授对李惜文有培养的意思纯粹是爱才。
  不过他顺便查冯教授的同门师弟王志浩就查出来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了。这个王志浩的父亲王年谷是去年从吴省大学调入平京大学的教授,老家是吴省吴市的。王年谷现在的爱人只比王志浩大几岁,还是吴省大学的大学生,而王年谷的原配在吴市奉养王年谷的父母,抚养王志浩的弟弟妹妹们,出门别人还叫她王太太,似乎和王年谷也没有离婚。
  李春来做为亲哥哥,在防狼崽子上是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敢放过一个的。
  所以他就挑了个时间跟妹妹一块儿摘长豆角,把王志浩家里那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说了,还从男人的角度给评价,“这种有妻有妾的封建家庭,当儿子的和妾处的还挺好,可见他也有很深的封建思想,不是个好东西。”
  李惜文也同意,“在这么扭曲的家庭生活还很美滋滋,老王教授和小王老师确实封建。”


第86章 教授们的态度
  王显胜带领同学搞调研花了一周时间,他回校才给曹月英打电话喊李惜文归校。
  李惜文把她从邢局长和她爸那儿挖来的东西整理复写了好几份拿给同学们参考。
  王显胜不擅长写,但是他特别能说,趁着大家看李惜文给的资料的时候,他就把他了解到的情况说给李惜文听,总结说:“除了郊区的几个大农场,平京周边哪个县都没有农业机械化!”
  连齐省都不是每一个公社都通电的。平京郊县连电都没有普及,抽水机自来水当然更没有。滴灌喷灌都是空中楼阁,机械改进什么的就更是空话了。
  不过之前牛都吹出去了,现在也不能这样算了,李惜文问王显胜,“那咱们的调研活动报告怎么写?”
  王显胜嘿嘿笑,“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建议推广使用手扶拖拉机。建议各地建立小农机厂,因地制宜设计生产适合本区县土质、种植情况的农机配件,灌溉只是其中一项!”
  李惜文点点头,她上辈子见过手扶拖拉机更换配件变身多功能农机,她还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虽然这辈子人家拖拉机厂肯定也有搞研究,但是都还没到每个村甚至每个农民家里都有手扶拖拉机的程度,做这种重复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同学们花了两天时间,根据李惜文提供的“报纸和书籍摘要”调整方向,重新设计了调查任务。王显胜是个很机警的人,他避开可能是“雷区”的严重旱情地区,选择了河流湖泊众多又有少许旱情的平刚县展开调查。
  这次调查李惜文也跟着去了,她发现王显胜老大哥特别有执行能力,全班三十一个同学谁擅长什么谁能干什么王显胜非常清楚,给每个人安排的工作也都很合适。
  五天的调研时间李惜文都在平刚湖边跑来跑去。方圆几十里的大湖里真是有很多很多鱼啊,她特别想找个机会弄一批鱼用盐腌上放空间。然而班长和同学们都特别照顾她,除了上厕所她就没有落单过,离开平刚县她连根鱼毛都没能带走。
  系里的教授们对于王显胜他们这个特别团结的班集体自己搞的调研活动态度有点微妙。
  大部分教授和老师包括班主任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报告交上去就交上去了,往年的调查报告怎么处理的,这次还是怎么处理。王显胜调查的主题是不是有变化,根本没有人过问。
  这次都不用王显胜提醒了,李惜文都能感受到一部分教授对于王显胜,以及紧密团结在王显胜周围的全班同学的排斥感。
  李惜文带着她的笔记去冯教授那儿交“作业”,冯教授一页一页的翻看笔记,不停的提问题,从下午三点多愣是问到了六点多。
  渐渐的,办公室里除了王志浩没别人了,冯教授突然说:“你们班搞的那个调查不错,数据都是真实的吗?”
  李惜文点点头。
  “开始不是说要为抗旱做贡献吗?怎么又改了?”王志浩嘲讽的姿态很明显。
  “调查发现农业机械化还需要推进,以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短短十几天的调查,我们只能在我们最擅长的领域寻找问题,探索答案。”李惜文不太喜欢王志浩的态度,她想想打了个拒绝追问的补丁,说:“我们选择平刚县,是因为这个县既有山区也有平原和湖泊河流。既种植水稻和小麦,也有渔业和手工业,这个县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比较有代表性。”
  王显胜对王志浩没有好感王志浩当然有感觉,一直以来他对王显胜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就是了。他呵呵笑,“所以你们的好班长就眼瞎了,看不到平备和德原那几个严重干旱的县市?虚伪的积极分子。”
  “积极分子不敢当。我们在尽我们的能力寻找解决办法,并且在尽我们最大的能力,让我们做的事情有被实现的可能。”李惜文的视线落在王志浩办公桌的报纸上,那上面是一则X地大丰收的新闻,她觉得王显胜会因为自保回避雷区,王志浩这种人都能跟小后妈和谐相处了也未必敢踩雷,就反唇相讥,“王老师敢走出这间办公室说眼瞎的话吗?”
  王志浩确实不敢在外面说,被师兄看好并且大力栽培的学生这样冒犯,他十分恼怒,拂袖而去:“小小年纪就这么追逐名利,庸俗!”
  李惜文真是很想继续撕,不过当着冯教授的面吵架把事情闹大了,她害怕冯教授会受连累会倒霉。她想想还是决定忍下去。
  冯教授开始是有点紧张的,看李惜文平静下来他就放松下来,说:“刚才的争执搁置吧,我们继续说你们这个给手扶拖拉机因地制宜设计生产农机配件的设想……”
  冯教授有很多的想法,也对未来抱有期待,但是他老人家信念坚定,不管怎么展望未来,最后都能收得回来,认定机械工程系最重要。
  李惜文的赞同发自内心,冯教授还是很满意的,于是她最后又拿到了一份新书单和十几页作业,晕晕乎乎的从教师办公桌出来了。
  七点多快八点,食堂都下班了,去镇上的国营饭店人家差不多也下班了。
  李惜文打算回去冲杯奶粉啃几块苏打饼干,就溜达着回了宿舍。
  宿舍的门掩着。李惜文推开门,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蔡雅萍躺在床上,蔡雅萍估计还没有洗澡,汗味之重不亚于她从金工楼出来。
  蔡雅萍不太有精神,不过她还是在李惜文进门的时候坐起来,说:“我太累了,想躺一会儿,等会我就去洗澡。”
  “很累就不要洗了。金工实习的时候,我有好几天都是早上起来洗澡的。”李惜文估计蔡雅萍也错过了晚饭,就把油茶面拿出来冲了两茶缸,分一茶缸给蔡雅萍,“咸的,你流了好多汗,喝一点补充盐份。”
  “谢谢。”蔡雅萍接过茶缸吨吨吨,一口气就喝光了。
  李惜文只能庆幸水瓶里的水是她早上打的现在水温不高。她从柜子里拿出两片馒头干递给蔡雅萍,“太干了,你泡着水吃。”
  蔡雅萍伸出来接馒头干的手都在发抖。李惜文赶紧扶她坐回去,给她嘴里塞了粒冰糖,“雅萍姐你是不是在火车没吃上饭?”
  蔡雅萍含着糖,有气无力的解释,“火车上的饭太贵了。”
  “火车上的饭是很贵。”李惜文重新给蔡雅萍泡了半茶缸油茶面,把馒头干掰碎了泡进去,“雅萍姐你等冰糖吃完了再吃。饿太长时间,突然吃多一点,怕肠胃受不了。”
  蔡雅萍点点头,现在她不能吃,她就吸着鼻子闻香气。
  李惜文也吃了两片馒头干和一杯油茶,这两样她现在已经不爱吃了,她之所以把这两样拿出来,是因为蔡雅萍接受分享的极限就在这儿,要是她拿牛奶饼干出来蔡雅萍肯定不会接受。
  蔡雅萍几天没吃上饭的原因李惜文也能猜到,这个可爱的姑娘肯定把能留在家里的钱票都留下了,只带着她自以为够的路费登上了火车。但是火车上卖的饭超出她的预算,她干脆就饿着到了学校。
  钱没带够,估计粮票也都留给了家里。
  为了让蔡雅萍日子好过一点,李惜文决定明天她就回家去,把饭票留给蔡雅萍,她说:“我们的金工实习和调研都结束了,开学还有十天呢,我打算回家住。雅萍姐,我八月的饭票买多了,你要不要?”
  蔡雅萍现在比从前大方多了,说:“要,”她再想一想,又说:“我要五斤,恐怕学期末才能还你了。”
  “行!”李惜文就数了五斤粗粮的饭票搁在蔡雅萍的书桌上。
  五斤饭票够早晚喝两顿稀饭撑到学校发饭菜票,能维持生存。最重要的是蔡雅萍觉得她能还得起。李惜文也没想过说多给一些或者说不要蔡雅萍还的话,自尊这个东西很珍贵,蔡雅萍在努力维持,她也应该给予尊重。
  以前离校只要跟班长说一声就行了,现在要回家住到开学再来,还得跟冯教授说一声才合适。
  李惜文早上起来就把回家带的东西收拾好了,早饭的时候给王显胜说了一声。王显胜已经见识过李家管李惜文管的有多紧,再说同学两年也了解到李惜文的脾气,对李惜文还是很放心的,什么都没问就答应了。
  冯教授是按照开学前能利用起来的最大时间给李惜文布置的作业,对于李惜文要回家就有点不能理解了,问她:“除了想家还有别的原因吗?”
  这会儿办公室里只有两三位老教授,都是同学们公认人品很好的。李惜文想想还是决定说实话,“和我同宿舍的舍友到学校来了,离发饭菜票还有几天。我确实是想家了,顺便也能借几斤饭票给她。”
  现在谁家都不宽裕啊。冯教授皱皱眉,“李同学方便说说你家的情况吗?”
  “我家还好。我爸爸妈妈都在单位吃食堂。”
  “你那两个来补课的弟弟很能吃的呀,家里粮食够吃的?”冯教授问。
  “那两个弟弟是本家哥哥的弟弟,不吃我家的饭。”李惜文听出了冯教授担心她为了帮助别人自己吃不饱,笑着说:“其实我不回家也行,但是回家……”
  王志浩不知道什么时间进来了,呵呵笑,“李同学回家能吃秋明餐厅。”
  这个姓王的相处起来真不愉快。李惜文完全不想和他打交道,只当他不存在,继续说:“教授,作业我带回家写,开学之后再一起交给您,行吗?”
  冯教授点点头,“好好学习。”
  本来对王志浩印象就不大好,还被这样敲打,李惜文是很不爽的。但是她也很清楚,发作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