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裁床豢哪兀俊
  李振华也开心了,他摸摸妹妹的脑袋,“谢谢你认为我很重要,你和振国振强对我来说,一样重要呢。”
  “彼此彼此。”李惜文踮起脚,开心的按住大哥的肩膀,“未来的大佬,另一个大佬在向你问好。”
  “大佬是什么意思?”李振华懵逼。
  “比方你有一个和诺特定理一样伟大的李振华定理,你就是大佬。”李惜文踌躇满志,“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领域等着我们和我们的徒子徒孙去开拓去占领。我给你看好东西。”
  “还有?”李振华摇摇脑袋,“我会不会接受不了?”
  “大哥,我拿什么出来你肯定都接受不了。”李惜文拉他回屋子里,拿出电脑桌,摆上一体式电脑,再拿出蓄电池插上电。
  十分钟之后,李振华笨拙的操纵着键盘和鼠标,在GTA5的世界里茫然乱逛。李惜文跟他介绍说这个东西是计算机,而这个屏幕里的另一个世界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是给无聊的人娱乐用的,他完全接受不了。
  他不停的说:“太浪费了,太浪费了,这个计算机应该拿出来搞科研!”
  “我去打听过了,华科院的计算机研究所的计算机还是二极管攒的超级大。科学家们还在小纸条上打洞洞输出数据呢。这个东西没法拿出去。我懂怎么把一台整机拆成零件再拼回去,但是我不会制造这些零件也制造不了。这中间缺的东西很多很多,靠一两个人甚至一两个行业都搞不定的。”
  “所以……”李振华很难过,“我们就放着这么宝贵的财富蒙尘吗?”
  “我不想自己,也不希望你们任何一个人,因为解释不清楚它的来源把牢底坐穿。所以我憋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拿出来给你们看。”李惜文敲敲笔记本的屏幕,“我现在把它拿给你看,是希望你在我们家最艰苦的这段时间,能对未来多一点信心,对自己多一点信心。”
  李振华考虑了一会儿,点点头,“妹妹,把现在都不应该出现的东西,都收起来吧!”
  李惜文开开心心的把笔记本连电脑桌,电池电子书和手机都收了起来。
  抱着钱盒子的曹月英现在已经很有底气了。她对两个孩子聊的东西不是很明白,但是她看明白两个孩子已经达成共识,她就说:“今天先凑合一晚,明天我们去找村长开介绍信,去城里想办法买粮!”
  李惜文笑嘻嘻的举手,“买粮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凑和。我有囤粮食和罐头,足够我们全家吃好几年。”
  想好了要大花一笔钱的曹月英:“……”
  想好了要怎么去花钱的李大海:“……”
  李振华:“你为什么要囤粮食?”
  “用人做实验的科学研究,就算这个人是我本人,也是犯法的。”李惜文吸气,给自己壮胆子才说:“万一被抓,难道老老实实等着人家上手铐?当然能有多远跑多远。我不只自己要跑,我还要带着我的科学家团队另外找个地方再干大事,当然要装粮食和饮用水。”


第98章 梨树村和太平盛世
  李大海也很怕女儿会挨老婆和大儿子的打,赶紧转移老婆和大儿子的注意力,说:“我们家就算离村子有好几里路远,也不可能不和村子里的人打交道。一共就搬来这几只麻袋,我们就不能拿出更多的东西使用。所以即使小妹有囤粮食,我们家里的钱箱子还在你们妈妈手里,粮食也还是要买,钱也不能乱花。”
  这一点包括李惜文自己都同意。
  接下来李大海就和曹月英商量能拿多少钱出来置办日用品和买粮食。
  李振华认为还是有必要去村子里挑水,顺便还要买一点酱油和盐,他就叫李惜文把灶具和太阳能挂灯都收起来,跟他一起去梨树村。
  李惜文从空间里拿出来两个罐头瓶子揣在挎包里,把大哥叫她收起来的东西都收起来,拿出来一包火柴和两包蜡烛,和大哥一起出门。
  “太远了。天天这样挑水根本不行!”李惜文说,“而且以后还要种菜,还要参加农业劳动,必须在家附近打井。”
  “这地方也不晓得能不能打井,先去村里看看。”李振华看看这个路,叹气,“要是把家里的自行车带来就好了。”
  “我有自行车!”李惜文开心完了就考虑到现实问题了,“这个路车胎容易破,适合现在的环境的可能是手推车了。”
  “那个东西我根本推不好,可以换成板车的吧。”李振华再考虑了一下又觉得不现实,“板车估计不好买。”
  连自行车都不好拿出来用,别说汽车了。李惜文决定还是忍住,在家里还需要挑水的日子暂时还是不要和大哥说她有汽车的事情。
  梨树村有两口井,村东头和村南头各一口。这个时间挑水的人不少。李振华在村东头井边排队的时候李惜文就去村口的代销店买东西。
  一般来说代销店里卖的东西可以衡量这个村庄的富裕程度。
  梨树村的代销店如果算是富的人家,那这个村子估计就穷的够呛了。代销店连个单独的屋子都没有,就是有炕的大房间靠边摆了一个货架,再有两个坛子一个小缸。缸里是盐,坛子里分别是醋和酱油。货架上也就是一盒的针和几盒线,几盒火柴,几个本子两根铅笔、然后是一些积满灰的陶碗瓦罐。别的东西都没有!
  开店的这家人不管大人孩子衣服上都是大补丁叠小补丁,大人稍微干净一点,六七个小孩从大到小都一样,那个破烂棉袄已经看不出来本来面目,两个袖子和胸口那一块又黑又亮,污脏都结成了硬壳,耳朵后面黑的都淌油了,有两个小孩长头发里有白点点,疑似是虱子。
  好在这里的方言不难懂,李惜文学着他们的口音说话,称了一斤盐一毛三,打了一斤醋八分,再买了一盒火柴两分钱。然而她拿出来的两块钱人家找不开,换成五毛钱,人家找给她的两毛七还是一分两分和五分的小钞票。
  李惜文其实是有点想买瓦罐什么的,但是看看卖货给她的那个小姑娘油光发亮的袖子,觉得还是进城再说吧。
  她买完东西出来,李振华也只往前挪了几步。不过村子里的人还是很外向的,有几个小伙子凑过来找他说话,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李振华说是平京。
  就有个戴旧军帽的人说:“四十多里路外的和顺农场也下放来许多平京来的干部家庭。”
  四十多里路已经很近了,李振华问他:“去和顺农场怎么走?”
  “从大路走,要先到县里,从车站那头走,要走七八十里路。从小路走就近了,就是从你们家那边直直的插过去,顶多四十五里路!”旧军帽很热心的给李振华指方向。
  李惜文走过去,安静的站在大哥身边。旧军帽已经和李振华搭上了话,就问他:“这是你家里的?”
  “是我妹妹。”李振华对他笑笑,挑起水桶往前挪了几步。李惜文站到井台边,几乎所有的小伙子都在看她,她都不好对谁笑的,只好装羞涩低下头看脚尖,顺便用精神力去探水井。
  水井有十几米深,水深大约有三四米的样子。不过水质不错。村子的地势比她家那边还要高一些。远处高山连绵,李惜文把书上看见过的地下水的口诀背一背,确定这个地形就是“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她家院子里肯定能挖出水井。
  李惜文站在这儿,小伙子们就往这边挤,原来挨着李振华近一些的那几位现在反而离他远一点了。李振华对大家笑笑,也不和谁聊天了。再等了几个人轮到李振华打水,李惜文也过去帮忙,兄妹俩一起动手把水桶洗干净,赶紧的挑着水往回走。
  虽然是冬天,但是这个地方到了五点多天也没有黑,李振华走的很快,他们到家也才六点多。
  “村子里怎么样?”李大海问儿女们。
  “又穷又脏。”李惜文摇头,把她买的三样商品找了个地方供起来,另外拿水出来涮锅,洗锅铲和盆子碗,“开代销店的那家人脏的,我觉得这个盐和醋,都没有办法吃。而且小店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卖,买东西还是需要进城的。”
  李振华也说:“村子里的单身汉有点多。感觉不太好。不过有个好消息,有个社员告诉我说和顺农场就在荒滩那头,直线过去只要四十多里路。”
  “这么近倒是好事,以后去农场方便了。”李大海感觉轻松了一点,他看见李惜文拿出大桶的矿泉水随便倒,心疼了,说:“小妹,你能不能节约一点用水?”
  “好吧。”李惜文想想,说:“村子里的水井只有十几米深,水深有三四米。但是村子最低的地方比我们这里还要高几米,所以我觉得我们家院子里是可以挖一口井的。可能也不需要挖多深。我们家人自己就能搞得定。”
  “但是挖井不是只挖一个坑就行的吧,还要砖头或者石头砌井壁。明天我去找马支书开介绍信的时候问问他。请一个人来挖井,我们家给他打下手。”李大海想想,说:“去县里买东西小妹跟我一起去,我们去县里逛逛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小妹你挑有的卖的东西拿一些出来,再准备一百斤玉米面,有没有?”
  李惜文点点头,“我要先去粮站看一眼,看他们卖的粮食都有哪些。晚上吃什么?”
  “能有什么?”曹月英卷起袖子,过来问。
  “没有新鲜蔬菜,但是有干菜,还有肉罐头水果罐头呀。还有黄豆绿豆什么的,可以发豆芽。磨豆腐也可以的。”李惜文数一数空间里的东西,想一想梨树村穷的那样,幸福感简直是成倍增加。
  “蒸一锅窝窝头,那个扛饿。再煮一锅豆子稀饭。”曹月英卷起袖子,“我们头一天在这里住,晚上怕邻居来串门。”
  “荒难上有野狼。晚上恐怕不会有人往我们家这边跑。”李惜文感觉蜡烛被风吹的摇摇晃晃的,她拿出来一盏马灯和一瓶煤油交给空着手的李大海,从空间往外拿东西,两斤装的煮稀饭的粥料,玉米面粉和黄豆粉,还有黄豆,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斤两斤的小包装。
  曹月英看的特别着急,说:“为什么要装这样少卖,不怕浪费袋子吗?”
  “副食品供应丰富,主食吃的就少了。而且吃食堂或者在外面下馆子或者叫餐馆送餐上门非常方便,工作忙的人很少自己烧饭。买五公斤米都能吃很久。”李惜文解释给她妈妈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胖子很多,女孩子不论胖廋都喊着要减肥,吃东西要计算热量,很多人过了中午就不吃饭,或者晚上不吃主食。还有很多人天天去健身房运动,吃多少就要消耗多少热量。还有一些人呢,不肯好好吃饭,晚上饿了要吃宵夜,一天三顿小烧烤越减越肥。”
  “吃饱了撑的……”曹月英觉得家里有这样的熊孩子需要吊起来打一顿再饿三天。
  李振华很无语又很羡慕,“我也想这样撑着折腾。”
  李惜文哈哈笑,“太平盛世才会这样啦。其实同时地球上还有很多人因为打仗或者别的原因,生活很困难。”
  李大海很感兴趣,他说:“说说,说说中国的经济建设。”
  给亲爹做报告,嘴说不行的。李惜文为难的抓了半天头,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她去把院子门拴上,再回来把屋门拴上,把上辈子亲妈的台式电脑拿出来再接上蓄电池,从硬盘里翻出来上辈子亲妈收藏的美食视频播给全家看。
  摊位一眼看不到头的超级大菜市场,超市里五彩缤纷一格一格的蔬菜和水果,装潢小清新或者高雅得很有艺术趣味的餐厅,金碧辉煌的大饭店,美轮美奂的餐具,精美的雕花摆盘,繁华的夜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川流不息的交通工具,地铁里摩肩接踵的人群。每一个画面都表现出城市的极度繁华和物资供应的极大丰富。
  李大海和李振华看过半个小时的视频,久久说不出话。
  曹月英没有去想这种繁华和丰富的物资供应背后的国家实力有多伟大,她发现她以为的好日子和视频里的普通人日常生活比起来其实还是非常艰苦的,她问女儿,“你过的也是那样的日子吗?”
  “没有那样好,我一直住校吃食堂来着。出去吃的机会不太多的。而且外面那些馆子的饭菜真正好吃的并不多,跟外婆和妈妈烧饭没得比的。”李惜文搂住曹月英,笑嘻嘻的说:“我们好好建设国家,到这样也不需要多少年。而且,我有家用电器的呀,只要有水有电,像视频里那些人那样生活对我们家来说不是问题。”


第99章 脱产学习班
  “我想,把我们华国也建设成中国那样!”李大海雄心勃勃。
  “爸爸,我也想。”李振华的眼睛亮得像火在烧。
  李惜文开始往外搬她爷爷和她上辈子亲爹的藏书。她现在想通了,人没了就没了,最好的纪念不是把这些东西留在她的空间里,而是让她爷爷花在买书上的钱变得更值得,让她爷爷的理想发扬光大。
  这一堆花花绿绿的书本摆在炕上,曹月英就不肯烧饭了,第一个拿起一本书翻看,“一半字都认识,就是看不懂!”
  “这是我那辈子的爷爷和父亲的收藏,这些书本主要教授如何经营管理企业和推销产品。我觉得可能对爸爸妈妈和大哥都有用。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我可以教你们学习这种和我们的语文不大一样的汉语。”
  汉语和华语在口音上的区别类似粤语和吴语,但是书面语不同的地方在于简化字和外来语翻译词汇,另外华语的语法更文言文,李惜文觉得教会家人看懂汉语书的问题不太大。
  “学起来学起来。小妹,有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书?”李大海兴奋的搓手,“我们要向榜样学习!”
  李惜文再找了找,把《资本论》、《毛全集》、《邓思想》先翻出来了。她想到她上辈子上政治课时觉得政治课没什么用真是五感杂陈,“这几套书都是理论基础,先学习这个。国家政策的东西应该是有的,我要再找找。”
  “可惜了,振国和振强不能来。”李大海叹息,“多好的学习机会啊。”
  曹月英和李振华同样惋惜的点头赞同他。
  几个月的脱产学习以后估计是很难遇到了,李惜文也觉得很可惜。她不只希望二哥和小哥有机会上梨树村学习班,她还想宁东来上这个学习班呢。
  人一但有了奋斗目标,即使吃苦也会觉得有滋味。
  不过李家的这顿晚饭一点都不艰苦。主食虽然是窝窝头和杂粮粥,但是下饭菜除了玻璃瓶装的橄榄菜还有红烧扣肉罐头和豆豉鲮鱼罐头。饭前酒有白酒和罐装鸡尾酒,下酒菜有花生米和牛肉干,饭后有水果罐头。晚饭吃下去,人的精神和胃一样舒服。
  吃过晚饭李惜文拿出大桶矿泉水和大澡盆烧热水,全家都洗了个痛快澡。她还把柴油发电机和洗衣机烘干机搬出来洗衣服床单和被套,演示了一下家用电器是如何让人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的。
  穿着舒适干净的内衣,坐在同样舒适清洁又温暖的炕上,李惜文给自己制定工作计划。第一条就是把空间里的东西重新收纳整理,多挤出一些地方,准备好切割设备,找条河或者水质好的湖泊,等结冰的时候使劲往空间里塞冰砖。然后她顺便还可以和鱼过不去。
  第二条是制定弹性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既要教会爸爸妈妈和大哥汉语,还要把她中断了好几天的学习和研究拾起来。
  第三条就没有了,宁东回国之后知道她全家被下放了,他来或者不来不是她能决定的,也不是宁东自己能决定的,她相信未来前途光明,但是中间的过程必然曲折,喜欢宁东不能强求他陪她一起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