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惜文点点头,把步枪拿出来给曹月英看,“刚才你们吃饭的时间,六只狼我都打死了。尸体我收起来了。放心,我没有直接碰尸体。”
  “不可能只有六只狼的!”曹月英都站不住了,“你胆子怎么这样大!”
  “它们要是一直堵在门外,爸爸和大哥宁东回来,猝不及防遇上了怎么办?”李惜文扶住亲妈,“妈妈,这群狼的活动范围离我们家太近了,必须杀掉。现在起码爸爸和大哥宁东回来不会遇到危险了。后面就算再有狼也不可能有六只那么多。来个三五只,我在围墙里射杀很容易的。”
  “我们家有枪的事情怎么和宁东解释!”曹月英想打女儿两下又舍不得,说:“宁东是很好,但是你们还太年轻,未来怎么样谁也不能保证,不到……”
  “没有意外,我不会告诉他这些事情的。不然我为什么不等他们回来再把枪拿出来?”李惜文安抚的拍妈妈的后背,“妈,你放心吧。宁东住两天就要走了。我的枪这几天都不会再拿出来。”
  李大海和李振华宁东在县里遇到之后并没有等公社的大车回来,而是悄悄花钱雇了县运输公司的大车。赶车的师傅看在两块钱的工钱和额外给的三个窝头的份上,一直把他们送到村里。
  所以马永福他们走了没多久,李大海他们三个人就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既然要把枪的事情瞒住宁东,曹月英就只说家附近发现狼群的事情,还说马支书一家都去找狼。
  “遇到狼早晚的事。”李大海叹气,说:“农场那边也有狼,前两天还有一头小牛被咬死了。看情形是山里没有东西吃,狼都被逼下山了。”
  “李叔叔,刚才在路上我不好说的。你们放心吧,我小表哥会带两个班过来打狼。他们会直接跟公社联系的。我们关上门在家里等着就行。”宁东看李惜文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模样,笑了,“小妹,你和曹阿姨两个人在家,怕不怕?”
  李惜文摇摇头,“一只一只的来,是给我们家送皮褥子。”
  “等我小表哥来了,我跟他一起去打狼,一定能给叔叔阿姨拿一床皮褥子回来。”宁东得意洋洋,“不是我吹牛哦,我的枪法比我小表哥还要好。”
  我已经给我爸妈挣到皮褥子了。李惜文笑眯眯摇头,“我爸爸妈妈还年轻,打到狼给你姥爷和爷爷做褥子吧。”
  虽然姥爷和爷爷并不需要,但是被对象这样体贴的掂记,宁东的心好像泡在温水里,舒服极了,他说:“我给我姥爷做过狼皮褥子,也给我爷爷做过狼皮褥子!再打到狼不给叔叔阿姨做给谁做呀?”
  再让这两个孩子说下去,家长就没有办法装糊涂了!
  李大海避开狼皮褥子的话题,说:“老婆,来看看我们家二哥给我们寄的东西!小妹,拿剪刀来。”
  李振华怕妹妹和宁东还有话说,抢着拿剪刀过来。
  李大海剪开那个麻袋的绳子,先拿出来的是十几捆干豆角,再拿出来的是好几捆干萝卜丝,然后还有大包的梅干菜和笋干。都是自己家菜园里和山上出的东西,虽然不花钱可是收拾出来这么半麻袋也很费功夫,寄出来也是要冒风险的。
  “你们二伯伯这个人哪。”李大海百感交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曹月英翻给他一个白眼,到底没有把“滑头滑脑”的评语说出来。
  “宁东哥,你回平京给我二伯家寄一套初中高中复习资料。”李惜文拿碗抓出来两把梅干菜泡水,“落款地址写我家在齐市的旧地址。”
  “好的。我叫我小表哥想办法给我带点猪肉来。明后天他到了,你做梅菜扣肉吃吧。”宁东深呼吸,“这个梅干菜真香!”
  李大海被女儿和准女婿安慰到了,当然满意和开心是要揣起来端着的,他就问儿子:“你们买了什么?”
  李振华赶紧把两颗大白菜、半袋萝卜和一袋芥菜疙瘩摆出来。
  曹月英以前吃过邻居送的腌芥菜疙瘩,知道这个东西要腌一两年才好吃,她就发愁了,“这个要腌很长时间的,新鲜的不能吃的吧。”
  “切成丝腌很快就能吃了。阿姨交给我!”宁东好开心他又有用武之地,“我会腌。”
  曹月英问:“方老师好像都不会,你跟谁学的?”
  “家里的阿姨呀。”宁东抓头,“不过我家请的两个阿姨都是北方人,我只会做北方的腌咸菜。我们家搬到南方之后,下馆子吃食堂都很方便,两个阿姨后来都回北方老家了,我妈就没有再请人。所以南方菜我不大会烧。”
  会烧北方菜的男人我也喜欢。
  李惜文拍拍她喜欢的男人,“芥菜疙瘩交给你了!只要有五花肉我就给你烧梅菜扣肉。”
  马永福带着子孙们转到天黑也没找到那六只狼,回来敲李家的院门。李大海过去开门,请支书全家进来休息。
  “我们没有找到狼。你们在家里小心一些,这几天不要一个两个人出门。”马永福没有进门,“关门吧,半夜外面要是有动静,不要开门!”
  “那个孩子找到了吗?”李大海问。
  马永福摇摇头,“恐怕是找不回来了。”
  “我跟你们去找找看?”李大海说。
  马永福很高兴李家父子没有置身事外,但他拒绝了李大海,“你连路都不认全,找人把你丢了还要去找你!在家里待着吧,你们一家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关门吧。”
  “马支书你等一等。等我把我出门带的手电筒和电池拿给你。”李大海回头喊:“小妹,把我的手电筒和电池拿来。”
  李惜文把现阶段算是很稀罕的家用电器和几节电池都拿出来,这个还是在齐市的时候,她妈妈给爸爸买的。
  李大海把手电筒按亮了交给马永福,“出去找人的时候,用手电筒方便一些。”
  手电筒村里还真没有,只有公社里有一把公用的。这个东西肯定比火把好用。但是再稀罕珍贵的东西和人命也不能比,马永福把手电筒和电池收下来了,握住李大海的手,“李同志,谢谢你!”


第104章 
  部队派出来一个排,先去了和顺农场那边打狼。
  宁东多留了两天也没有等到他小表哥来,很郁闷的背着李家给他准备的干粮走了。
  峪前生产队大张旗鼓的找人,打狼,既没找着人,也没找着狼。
  隔壁夹沟生产队一共就遇到两只狼,打死一只跑了一只。当天晚上生产队的一头牛就被狼咬死了。
  梨树村的社员一共打死五只狼。剥开狼皮开膛破肚,狼肚子里也没找到什么奇怪东西,生产队就把这五只瘦狼剁巴剁巴,参加找人的社员每人分了一块肉。
  李大海全程围观了剥皮剖狼特别是硝皮的全过程,回家依法炮制。
  有狼拖走孩子在前,再说家里也不缺肉吃,狼皮可以利用,狼肉当然是不吃的。
  不过狼肉随便扔掉也不合适,好在现在水盆摆在外面一夜就能冻成一大块冰。李惜文就把狼肉和内脏分开冻起来,打算春天埋到菜园里当肥料用。
  梨树村分过狼肉之后巡逻也没中断,只是改成了三个生产队按天出人轮换。
  马永福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把冬闲扫盲班办起来,一来女人特别是孩子有去处有约束不会乱跑。二来社员们没事都喜欢在队部蹲着,两盘大炕烧的暖暖的,就是不上课都有女人孩子愿意在队部待着,那还不如开班上课呢,不只要上课,还要上全天课!
  这样一来,遇到李大海那天去参加巡逻,李家从到早晚就只有李惜文一个人在家。而且现在完全没人上午下午的来串个门。李惜文很喜欢这种无人打扰的工作环境。她的工作效率也非常高,几天功夫她就和李振华一起把小型打井机的设计论文完成了。
  李惜文找出来复写纸,让李振华一式六份抄写设计论文,她来绘制图纸。论文不只要寄给学校,还要寄给平京农业局和国务院呢,所以指导老师就是宁东,署名李振华排第一李大海第二她第三,第四还给邢兰州挂了个名。
  “我觉得应该妹妹排第一。”李振华不肯居首功。
  “大哥你还有一学期就要毕业了,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有这个论文你拿到毕业证进平京的大机械厂应该都可以的。”李惜文现在不考虑留校的事情了,听宁东话里的意思大学教授下放的很多,她可不想她大哥在农村晃一圈去接着下放,还是去工厂保险一点。
  “你们的打井机不是还有几个系列嘛,下次那个写论文再让小妹做第一个。”李大海叹气,“这个论文要是在学校里写出来,你们前面肯定要像出复习精义一样加别人名字的吧。”
  李惜文笑起来:“能给我们留个名字都是王显胜老大哥费好大劲争取来的,强蹭名字的人也没占到便宜,蒋师母说我们把稿费交了党费和团费,那些蹭名字分稿费的积极分子在思想政治学习会上都被批评思想落后了。”
  李大海觉得自己除了夸奖孩子们几句,也没干什么有用的事情,他也是强蹭不给钱的那种人,他羞愧的说:“说的爸爸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家人不要这样客气啦。爸爸你能早点回去,我们也能早点跟着回去。”李惜文笑着画图。论文可以用复写纸一次写几份,大哥最多抄两次就够了。她画图就不行,她现在超级怀念打印机。
  寄给农业局和国务院的图纸肯定还要写信,这个活是李大海的,他写完还要给曹月英改一改,所以他俩就挪到东里间商量着写信去了。
  李惜文挑容易的工作干,先把给邢兰州的信写好,再写她给机械系的信,信里汇报了她在沙峪乡的一点点成绩和她大哥还有她设计打井机的动机,还把宁东和邢兰州的作用夸大了一点。李振华把妹妹写的信拿过去借鉴,也给他们机电系写了信。
  全家人忙了好几天,李大海又一次开介绍信去县里寄了五封挂号信,第五封是寄给邢兰州的。
  这次李大海没去和顺农场,但是中午在国营饭店休息的时候他听说和顺农场有劳改犯不见了,是跑了还是被狼啃了没人知道,原本去农场帮忙打狼的战士都在帮忙找人,已经没人管打狼的事情了。
  这事他听在耳朵里当然不会回去和村里人说,但是回家不免要说给妻子儿女们听一听。
  李大海上次从和顺农场回家,开始是宁东在家,宁东走了全家又在忙论文的事情,谁都没有想起来问李大海和师兄商量的结果。
  曹月英先问他:“你和师兄商量的怎么样?”
  “那个告密的女邻居得了肺结核,送到医院去了。治得好恐怕没有半年也不得出来。”李大海叹气,“现在大哥大嫂恐怕已经到平京了吧,我只希望老娘不要犯糊涂跟着一起去。”
  自从李惜珍偷钱被查出来,夏桂花对李惜珍就没有给过好脸,和方小娥也是天天吵吵闹闹的。
  现在李惜珍寄信说她结婚了还马上就要生了,叫方小娥去服侍她坐月子,送信来的人还说她嫁的是**。夏桂花想去享孙女的福方小娥哪里愿意,她和李大山直说:“我们去平京照顾惜珍坐月子,振礼振义去了还能找个临时工,妈去了能除了多一口人吃饭还有什么用?图惜珍日子过的太顺心少她奶奶骂她?”
  女儿嫁的好当然不能得罪,李大山深以为然,所以去公社开好介绍信,他们两口子带着振礼振义半夜收拾出两麻袋的粮食,背着粮食和铺盖悄悄走路去了齐阳县搭火车,就把夏桂花落在了家里。
  夏桂花起夜发现儿子媳妇的卧房门是开着的,喊了几声没有人应,摸摸索索点了一个灯过去看,儿子媳妇连铺盖都没有了,再去孙子住的披厦看,也是房门敞开,人和铺盖全没有。
  夏桂花晓得不好,回去开她的箱子看钱在不在,一慌张打翻了灯盏,灯油浇到箱子里,腾一下火就烧起来。她抓到包钱的手绢包跑出来喊救火,就忘了拽棉袄。
  一冬天都没怎么落雨,本来就干燥,再加上刮一点风。领居们来救的时候房子已经烧着了半边救不回来了。大家只有合力把李大江那半边屋推倒,避免火烧到李大江的新屋去。
  夏桂花偏心老大家,对老小家不好对老二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李大江一家对夏桂花恭敬是有的,要讲贴心真没有。老太太穿着单衣也没人愿意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她老人家穿。老人家不经冻,又是气又是受惊吓,在墙边瘫倒了就爬不起来,还是她娘家一个亲戚看见过去把她扶起来送到李大江的床上睡倒。
  夏桂花病倒在床上就爬不起来,拽着她的钱包打死都不松手,李大江问她讨钱买药她就骂人。李大江不得不自己掏钱给老娘看病买药也是很郁闷。
  陈瑞莲对婆婆没有多深厚的感情,李大江在家里她就对婆婆好一点,李大江不在家她就看心情,夏桂花讲话不好听她就送冷茶冷饭冷药。
  李大江的儿女没有一个和奶奶贴心,宁肯离奶奶远一点。夏桂花哭给李大江看李大江也不怎么理她,她要闹又是个病人没有力气闹,又不舍得把钱拿出来花,就这样委委屈屈的熬着日子。
  李大山一家四口风尘仆仆到平京,顶风冒雪敲开李惜珍住的三合院的小院门,方小娥就抱着挺着六七个月肚子的李惜珍哭上了。
  李大山很有主人翁的精神,把两边厢房看一看,直奔中间的正房。李振礼和李振义一个挑着两麻袋,一个挑着四个铺盖卷,立场坚定的跟着李大山走。
  “你们?你们怎么来了?”李惜珍又是急又是气,就觉得肚子痛的厉害。
  “不是你托人带信叫我们来服侍你坐月子的?”方小娥对女儿还有两分真心,看她那样子像是肚子痛,赶紧说:“你怕不是要生了?我扶你进屋里去。”
  李惜珍进屋看见李大山坐在她的绸缎被面上,两个脏麻袋和一堆脏铺盖堆在干干净净的地板上。李振礼和李振义在翻抽屉和柜子找东西吃,地板上几串泥水脚印。
  她生气极了,吼:“谁叫你们来的,我没有叫你们来!”
  小女儿嫁的好,自然不能像从前那样非打即骂。李大山就带着笑把信拿出来给李惜珍看,说:“这不是你托人捎给家里的信?”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李惜珍说她结婚还怀孕了,没有婆家人服侍她坐月子,叫李大山和方小娥到平京来和她一起生活。落款落的是李惜珍的名字。留的地址也是这个院子的地址。
  李惜珍给李大海写信的时候是留了心眼的,留的地址是朱忠勇一个朋友家的地址,所以她到是没有往李大海那边想。她怀疑是方静和朱若琳捣的鬼,要让朱忠勇被她的父母兄弟气走。
  自己的父母哥哥什么为人李惜珍清楚的很。以前他们能怎么对李大海,现在他们就能怎么对她。现在他们既然来了,那就没有可能轻易的打发走。
  不过她在董家姑丈那里吃过的亏也给她长了经验,她清楚只要给她的两个哥哥找到还算将就的临时工的工作,哥哥们想转正肯定只能老实听她的话。至于她父母特别是她妈,只要她两个哥哥有地方住,那是绝对不能留在家里的,不然什么东西最后都能变成她两个哥哥的。
  所以她立即笑着说:“我确实写了这样一封信,一直想等买一点东西一起给家里寄回去,就没有想到忠勇提前托人把信捎给爸妈。爸妈,你们还没吃上饭吧。我去烧一点给你们吃。”
  “哎哟,你是大肚子,哪能叫你烧给我们吃,我来我来。”方小娥对女儿真是很体贴了。
  李惜珍一个人在这里生活,虽然住的很好,也有吃有穿。但是朱忠勇也不是天天都能过来,那边方静怀孕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