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受灾百姓数量巨大,若不能得到妥当的善后与安置,极有可能酿成民变。再者,受灾的都是自己的子民,雍和帝作为一名作风贤名的君主,也万万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子民遭受灾难而置之不理。
  此次事关重大,雍和帝与众臣商量之后,便决定派遣太子亲自前往处置此事。
  太子领旨,却是暗暗叫苦。
  这件差事如果做好了,不用说那是大大的一件功劳,可收拢民心,也体现了自己作为储君的仁慈仁爱之心,更让大臣们看到自己不但有一颗仁慈仁爱之心,更有办好事的能力。
  但是,事关半个太行南省,涉及灾民数百万,不算那些小村镇,光是大城市都有四处,想要将此事处理好,哪有那么容易?
  黄河决堤几乎年年都有,区别只是某些年份严重些、某些年份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像今年这么严重的,似乎近十年来都没有过。
  而即便往年不严重,这赈灾的事儿想要处置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牵涉的人太多了,赈灾的款子从朝廷发下去,能有三分之一用到灾民身上就不错了。
  雍和帝不是不知道这等状况,但他也没法管,即便砍了一个两个的头,下一个去的还是一样,总不能将所有人的头全都砍了。
  全都砍了,还有谁替朝廷办事?
  只要没有出大状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作罢。
  但今年情形不一样,今年的灾情太严重了,朝廷没有那么多的空闲银子往下拨放,那么必须保证至少七成以上的银子得真正的用在灾民身上。
  所以,他才会决定派太子亲自前去赈灾,赈灾款项由太子亲自发放,也就杜绝了许多中间环节的层层盘剥。
  可对于太子来说,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
  首先,国库不是那么充足,赈灾银两紧巴巴的并不宽裕。银子如何分配?怎样发放?用在哪儿?都得有个章程。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又要保证重灾区、轻灾区百姓们都得到妥善的安置。
  灾后通常伴生各种疾病,甚至是瘟疫,须得及时防治。
  更兼桥梁道路损毁无数、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大批流民造就了各种不安定的因素,抢劫、偷窃、打架斗殴以及各种其他事件必定呈不知多少倍数发生,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难说不会酿成大祸……
  这一桩桩一件件,必须面面俱到,其中有多繁琐可想而知。太子光是想想,便觉头都大了。
  领了差事,回到东宫,太子便忧心忡忡的火速将自己的幕僚班子与核心成员全都召集了起来,一同商量对策。
  快马加鞭辛苦一些,从京城倒太行南省最大的城市郑城得六天的路程,明天早上,太子就得启程。
  众人也没有想到皇上今年竟然会派太子亲自去处理此事,全都叫皇上打了个措手不及。
  心里无不暗暗腹诽。
  若是以往有先例,那还好参考些,且也会早作准备。但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又催逼得这么急,虽说皇上旨意上明说让太子到达郑城之后可便宜行事,自行做主,但太子毕竟是储君,不是君主,有些事也是不好做主的。
  那么就意味着至少在出发前,太子得将大致的方针策略向皇上禀报,以及请旨,细枝末叶的具体细节,倒是可以便宜行事。
  但即便如此,时间上也太赶了啊!
  众人争吵了半响,眼看着快到中午了,也没有拿出什么有用的方针策略来,太子急得嘴巴冒泡,喉咙里火烧火燎,满肚子都是火。
  一向来温文儒雅的他也难得拍桌子发了回脾气,沉着脸将众人喝斥了一番,命众人暂且回去,都好好想一想,下午务必一人拿出一套方案来,综合起来讨论讨论……
  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心情几许沉重,连声答应,心情沉沉的回家去了。
  太子爷急,他们作为太子爷的心腹与幕僚何尝不急?可是,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他们只是急,卢湛却还加上郁闷之极。
  因为太子爷将他当成全能的了,向皇上请求,带他同行,一块前往郑城赈灾。
  神奇的是,雍和帝略想了想之后,竟然同意了!
  明明知道卢湛是个武将,他竟然同意太子爷带他同行赈灾了。
  卢湛黑着脸,气得想将太子痛骂一顿。
  太子这根本没安好心,摆明了拉他一起背锅。
  一旦出什么问题,无论与他有没有关系,必定是他站出来背锅——不然,难不成是太子的责任而他反倒无辜?
  因此这日上午众人讨论方案的时候,尽管卢湛也在,却是从头到尾都在沉默,一言不发。
  原本他也没什么可说的,他根本不懂什么赈灾。他所理解的赈灾,就是到了地方,将赈灾银子发下去,至于方方面面如何调度安排,他怎么会知道?

  ☆、第1371章 要同行

  他充其量看过几分兵书、史记而已,赈灾这种事,哪儿是他懂的?
  太子似乎也有点心虚,一上午都不敢朝他正视一眼。众人散去的时候,太子原本想要留卢湛再多说几句的,也没敢吱声。
  回到郡王府,卢湛便大大吐槽,将太子骂得体无完肤。
  乔小如听了半响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禁又好笑又好气,拉着气得喷火龙似的男人坐下,笑道:“事已至此,去便去吧!或许,皇上只是想让你也跟着历练历练呢?再说了,背锅便背锅吧,反正高官厚禄什么的,咱们也不在乎。能享清闲,也不错!”
  又笑劝道:“破而后立,那地方如今虽满目苍夷,但也是个重新发展的好机会,我们卢记的生意可算是有福了!何妨一试呢?”
  卢湛心里好受了些,笑道:“你说得对,若这一趟出了什么事儿被夺了官职,正好清闲,最好以后都不沾这些事儿的边,咱们两个索性带着小月亮离京游玩去!卢记的生意,能借此开到那边,更是好事。”
  “只是——”卢湛叹了口气,有些闷闷的道:“此次黄河决堤,灾难不小,若没有个懂行的前往处置安排,那些灾民也太可怜了些。都是大华的百姓,叫人于心何忍?皇上也太放心了些……”
  乔小如道:“我陪你一起去。”
  “什么?”卢湛一愣。
  乔小如笑道:“我陪你一起去啊,我虽懂的不多,或许,能帮上一些小忙也说不定呢!小月亮如今也不小了,荀嬷嬷能看得住她。”
  卢湛定定的看着她,忽的一笑,抱着她用力亲了一口,笑道:“好媳妇儿,小如,好,你陪我去!我下午便跟太子说,他要是不同意,我就装病不去了!”
  乔小如啼笑皆非。
  既然要陪他一起去,夫妻俩少不了一起商量商量、探讨探讨太子爷交代的方案。
  乔小如虽然也不是专业人士,但毕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现在资讯发达,各种知识的获取途径变得相当容易。
  许多东西,只要不是专业性太强的,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大体上总有点印象。
  比如赈灾,光是新闻里,就看得太多了。
  总体说起来,就是——安置、防疫、治安、灾后重建这四大方面,具体的细节上,她也一项一项提了几条,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太子手下并非没有得用之人,只不过大家全都被皇上一个天大的任务猛地砸下来砸的有点发晕、一时半会儿光顾着着急顾不得想别的了。
  相信自己提出的这些,会对他们有不少的启发。
  除此之外,乔小如还提了一点,就是联合商户一起赈灾,囤货待价想要发灾难财的,当然得狠狠惩罚,但是对于肯伸出援手大量提供物资平价售卖的大商家,可享受三年或者五年、六年的免税待遇。
  一应税务皆免。
  这是个不小的诱惑,要知道自古以来,商业税便不小,为了防止官商勾结,大华官府还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每年对一些商家进行抽查,朝廷也每年都会抽取一些城市,派人前往查询。一经发现有商家偷税漏税,那惩罚是相当严厉的。
  卢湛听乔小如侃侃而谈,笔下飞走记录,眼睛越来越亮,心情也越来越激动,简直心花怒放!
  同时,也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媳妇儿真是太厉害了!他一直都知道他家媳妇儿与寻常女子不同,却不想她所知远远在自己所料之外,动则便给自己一个惊喜。
  原本杂乱纷乱如一团乱麻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的一个大难题,媳妇儿轻轻巧巧的便将主脉络理出来了。
  卢湛也相信,太子爷那些幕僚不是吃白饭的傻瓜,有了媳妇儿这番话做基础,他们肯定能完善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
  再说了,细节上的东西也不需要立刻确定下来,还得到了地方才好弄。
  想到萧家和三皇子,卢湛反而有点担心他们会从中捣乱。
  毕竟,萧家乃是第一皇商,即便吐出了一部分生意,但那些最赚钱的、利润最高的生意还是攥在他们手里。
  损失几分皇商生意,以及几十万两银子,对萧家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却远远没有伤及根基。
  这些年萧家积攒的财富可不小,不是小小一个长春侯府可以相比较的。
  乔小如听了他所顾虑,狡黠一笑,眨眨眼说道:“此事既然要联合大商户一同进行,萧家作为第一皇商,怎么能不表态呢?就算他们装聋作哑,太子爷跟皇上略提一提,萧家还敢推脱吗?”
  只要他们也掺合了进来,自然也就不敢做什么手脚了。
  卢湛甚喜,抚掌大笑:“媳妇儿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下午再去东宫议事的时候,卢湛一扫上午的阴郁沉寂,也没再拉长着脸仿佛太子欠了他几百万银子似的,十分爽快的将自己的方案抛了出去。
  忠信郡王爷做了这个出头鸟,令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生出两分感激来。
  忠信郡王是武将,众人可不觉得他能想到什么好方案,连他们仓促之间都无周全方案,何况他一个门外汉?
  这可是要紧大事儿,一个不慎便是牵涉成千上万人命,甚至还有可能会激起民变,因此方案计划不周全、不够缜密面面俱到,根本没有人肯将自己的方案拿出来。
  不然,万一按着自己的方案执行而出了事,是要负责的。
  但郡王爷率先拿了出来,这就好办得多了。
  众人心里都打定了主意,自己的就不拿出来了,先看郡王爷的吧,就在他的这上头做增减改变,最后成稿还是郡王爷的……
  反正,郡王爷圣眷隆重,身份贵重,且又是门外汉,即便考虑不周也情有可原——不知者不罪嘛!
  所以即便有什么漏洞、出什么问题,有郡王爷扛着,怎么着都比他们扛着强。皇上是不会重罚郡王爷的。
  就连太子心里也是这么想,对卢湛不由心生感激与愧疚,暗自汗颜:到底还是阿湛对自己好,什么都为自己想到了,相反,自己这么坑他,实在是有些过了……

  ☆、第1372章 方案

  太子暗暗发誓,将来登上帝位,一定要重重的回报他,赐予他最最尊荣的地位与荣华富贵。
  至少,一个亲王的爵位是跑不掉的。
  不想,众人看了卢湛的这份方案,无不大惊变色,目瞪口呆!
  继而惊叹连连!
  “老夫没看错吧?”
  “天啊!不可思议!”
  “妙,实在是太妙了!”
  “想不到郡王爷如此深藏不漏,倒是我等井底之蛙了,惭愧,惭愧啊!”
  “恭喜太子爷!”
  听着众人意料之中的各种惊叹惊赞,卢湛得意的勾了勾唇,大喇喇的坐在那里,好不谦虚的享受着众人的惊讶赞叹。这个时候也并没有人觉得他不谦虚,反而觉得他理应如此。
  就连太子,在粗略浏览了他所上交方案之后,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眼睛大亮,心中暗喜,心道阿湛真是孤的福星,这一次,孤有救了……
  太子感激的冲卢湛点了点头笑了笑,暗自庆幸,也越发笃定务必要将他好好笼络着,绝不能让他与自己生分了……
  “依着孤的意思,忠信郡王这份方案面面俱到、条理清晰,就以此为基础,各位各抒己见,将之完善,各位以为如何?”太子笑吟吟向众人道。
  众人原本就打着将卢湛这一套方案当做底案的意思,更何况他的这一套方案是真正的当得上,比起他们的要好了不知多少倍,哪里还会有异议?当下连连点头称是。
  有了这一套方案做基础,众人心情为之一振,之前沉郁低落的气氛也一扫而空,人人受此触动,皆生出不少想法来,你一言我一句讨论得十分热烈,各抒己见,花了一个下午的功夫,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方案便新鲜出炉了。
  当下立刻有人誊抄,太子当夜便要进宫禀了雍和帝,次日一早好出发。
  等候誊抄的功夫,众幕僚已经散去了,提前恭祝太子顺利归来,太子笑吟吟送了众人,道是等安然回来之后交了差事,再请众人好好的聚一聚,只留下了卢湛一起在书房用晚饭。
  卢湛便又将联合商户、免税的想法以及拉萧家也掺合进来的想法也说了一遍,太子猛然回神,忍不住叹道:“还是阿湛你想的周全,萧家万一在背后捅刀子还真是件麻烦事儿!将他们拉扯进来这就强许多了!”
  “这是臣该尽的本分,太子爷太客气了。”卢湛笑了笑,趁机又提起让乔小如同行的事来。
  “请太子爷准许臣带着乔氏同行,那儿太乱了,乔氏心细,也不是那没出过门见过世面的,有她在身旁照顾,臣也可省心不少。若她不在臣身边,臣……”
  卢湛这带着媳妇儿同行的理由几乎不能称之为理由,根本都是空话套话。但他的态度非常坚决坚定各种坚持,一副:反正我就是要我媳妇儿同行,太子爷您看着办吧的意思!
  关于那套方案出自乔小如之手的事儿,卢湛一个字也没有透露,即便是对太子也没有透露半个字。
  有他一个为太子卖命就够了,他不愿意媳妇儿被太多目光所注视。
  一个乡下妇人,居然懂得如此之多,被太多人知道了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太子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卢湛,不由苦笑,耐心笑道:“孤同行有侍卫,也有太监和宫女,你也可以带一队侍卫、随从同行,若嫌到时候无人照顾,孤可分拨四名宫女太监专门照顾你起居,表弟妹还是——”
  “太子爷,臣要乔氏同行。只有她在臣身边,臣才能安心。臣不要什么宫女太监伺候,大不了,乔氏女扮男装便是,横竖都是自己人,臣倒要看看谁有那么大胆子敢拆穿。”卢湛信誓旦旦道。
  太子:“……”
  这不是谁敢不敢拆穿的好不好。
  “此事万一叫人说出去,只怕不太好听。毕竟,这是去赈灾,而不是游山玩水。若是叫御史弹劾了,对表弟妹的声誉也不好……”
  知道卢湛最疼宠紧张他的媳妇儿,太子爷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如此说。
  他心里不由暗暗吐槽,实在搞不明白卢湛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是去赈灾啊,哪有把自个媳妇带着同行的?
  卢湛想了想,笑道:“太子爷,乔氏的义弟是周老爷子的关门弟子,她也略懂些医术,说不定到时候能够派的上用场,这样同行总没有问题了吧?”
  太子爷:“……”你还真是够执着啊!
  卢湛刚刚为自己立了大功,太子正琢磨着用什么法子笼络他奖赏他呢,到底不好太驳他的面子,想了想这个借口倒是勉强能用。
  见卢湛态度坚决,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太子爷暗叹,只得勉勉强强点头道:“既如此,就这么说吧!最好,那周老爷子的关门弟子龙小西,也一并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