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这些山坳坳里面的乡农们,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出那一亩三分地,来到天子脚下。
  “谢谢!谢谢!”
  二壮此刻只想说一声谢谢。
  因为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他虽然不知道顾玖这么做的深意,但是此刻,激动的心情让他不后悔这一个多月的努力。
  知道京城上百万人口每天吃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是怎么来的吗?
  皇宫有皇庄专供。
  大户人家,有自家的庄子供应。
  平民百姓,吃的则是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甚至是四道贩子五道贩子贩来的。
  这些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通过本地人从乡下收购了家禽牲畜,蔬菜水果后,再运到京城贩卖。
  京城居,大不易。
  不仅仅是因为京城房价高,还因为京城物价高。
  难道就没有当地乡农直接挑着自家的产出到京城贩卖吗?
  有!
  还有不少。
  但是比起上百万人口的吃喝,本地自耕农所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不值一提。
  就像现代社会,去菜市场买菜,有几个是本地农民自产自销?
  恐怕没有吧。
  本地农民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十有九八也都是买给二道贩子。由二道贩子分销到各个农贸市场。
  在现代那个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农副产品种植户都无法取代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更何况是在交通不便,通讯更是严重滞后的古代。
  整个京城的农贸市场,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给垄断了。价格自然也是居高不下。
  至少比起成本,京城的菜篮子价格是有点高的。
  但是当乡农们主动挑着自家的蔬菜水果,赶着猪羊鸡鸭,来到位于南城门外集市上的四海商行的时候,京城的菜篮子格局终于有了改变。
  四海商行直接从乡农们手中收购家禽牲畜,蔬菜水果。价格自然比二道贩子们给地价格高。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四海商行的农副产品直接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品质杀入市场。
  一开始受惠的,只是住在附近的流民。
  随着本地工匠口口宣传,京城的小家小户的主妇们,不辞辛劳,情愿多走几里路,提着篮子也来到城门外的集市。
  价格低廉,品质有保证农副产品,随着一传十十传百,扎实的口碑效应,短短半个月,南城门外的集市,每天从早到晚,都被人给挤得水泄不通。
  “优惠大促销,优惠大促销。五文钱,二十颗鸡蛋。”
  “一文钱两捆大白菜,快来买啊。晚了就没了。”
  “最后一千斤猪肉,需要的到这边来排队。”
  集市上,吆喝声此起彼伏。
  一排新修的房屋,被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子给挤满了。
  “不要挤,不要挤,都有啊!”
  伙计们嘶声裂肺,拿着铁皮喇叭,嗓子都快要吼哑了。
  除了本地主妇们,一些手中有了点闲钱的流民妇人也加入了争抢中。
  最初,流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京城最低廉的农产品。
  等到本地妇人蜂拥而来,流民都是一脸懵逼。
  我靠!京城本地人也用抢的。那我们也抢吧。
  这两帮人,泾渭分明,却又挤在一起抢着同一块肉,同一板鸡蛋,或是同一只母鸡。
  在这场轰轰烈烈地抢购大潮中,一家粮油铺子默默开业。
  他们卖的不是精米,而是糙米,糙面,麦子,还有北方极为少见的玉米面。以及麦麸,米糠,菜油,不知多少道的酱油。
  总之,都是一些低廉的农产品。
  掌柜地站在门口,看着隔壁抢疯的场面,眉头紧皱。
  大夫人叫他们到这边集市上开分店,一定是脑子进水了吧。
  这些人一看就没钱,这边开分店能有什么赚头啊。
  改天他要找机会和王府的管事说说,让管事给王妃娘娘进言,让大夫人别想一出是一出。
  看吧,这都开门快一个时辰了,还没有一桩生意上门。
  开业第一天就要挂零蛋,哼哼,他倒是要看看大夫人有什么脸面说自己做生意从未亏过。
  主妇们经过一早上的奋斗,终于抢购到自己心仪农副产品。
  她们提着篮子,艰难的从人群中钻出来。
  头发乱了,衣服也乱了,这一切难掩她们脸上的满足之情。
  她们跺跺脚,准备离开的时候,就看到隔壁的粮油铺子。
  她们走了进去,比较了价格,然后果断决定买几斤回去。
  粮油铺子开业,第一笔生意成交。
  有了第一笔就有第二笔第三笔……
  主妇们陆续进来,又陆续离去。
  她们不仅买到了低廉的肉菜,还买到了低廉的糙米,菜油,酱油等等。这给了她们极大地成就感。
  手头上有点闲钱的,还称了点玉米面回去尝个新鲜。
  掌柜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几单小生意。到后来亲自下场招呼客人。
  从早上到中午,粮油铺子就没断过人,顾客们进进出出。伙计们也忙得脚不沾地。
  等到隔壁肉菜铺子关门歇业,粮油铺子又迎来了第二波小高峰。
  流民主妇开始了采购。
  手上闲钱少,只买一天的口粮。
  因此每笔生意都很小,可是架不住人多啊。
  这么大个流民聚集点,几千人在工地吃饭,这不还有几万人需要自己做饭吃嘛。
  这几万人,都是粮油店的潜在客户。
  中午过去,粮油店总算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掌柜亲自盘点账目,看到一天的营业额,有点不敢相信。
  咚咚!
  有人敲门。
  二壮走了进来,“掌柜的,第一天开业,生意怎么样?夫人那里还等着答复。”
  掌柜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将账本递给二壮,“陈管事,您请过目。”
  二壮翻看账本,笑了起来,“开门红啊。第一天就卖了将近两百两,不错不错。当初我把你留下来,看来是对的。”
  眼前这位粮油掌柜,姓林,四十出头。本是王府名下一家粮油铺子的账房。
  从伙计做到账房,历经二十年。
  后来裴氏将粮油铺子交给顾玖管理。
  顾玖雷厉风行,直接裁撤了粮油铺子的掌柜和部分伙计。
  二壮作保,将林账房留了下来。
  最近,二壮通知他,要开一家分店,问他有没有兴趣做掌柜。
  当时只是账房的老林左右权衡,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来到南城门外的集市,做了分店掌柜。
  来了后,看见周围脏乱差的环境,看着那些光屁股小孩满地跑,看着衣不蔽体的女人,升职加薪的林掌柜很绝望。
  他顿时就后悔了。
  可是他没胆子辞职。他还要靠这份工作养活家人。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分店开起来。
  然而每天晚上回到家,他都会自家娘子抱怨。
  只是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被打脸了。
  这个不被看好的粮油铺子,开业第一天,就交上了漂亮的业绩单。
  林掌柜忙说道:“都是陈管事的功劳,我就是个守铺子的。”
  二壮笑道:“我哪有什么功劳。一切全赖夫人算无遗策。”
  “陈管事说的对。夫人真是神了。任何生意落到夫人手中,都能赚钱。”
  二壮哈哈一笑,“好好干。夫人不会亏待你。”
  “明白,明白。”林掌柜很兴奋。
  二壮这话倒不是瞎说。
  凡是在大夫人顾玖手下做事的人,薪水可能一般,但是奖金绝对丰厚。
  他听人说,去年奖金拿的最多的人就是白仲,二壮,还有邓存礼三人。每个人至少拿了三四千两的奖金。
  就连普通的店铺掌柜,账房,分别都有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的奖金。
  把林掌柜给羡慕坏了。
  一想到今年年底,他也有机会拿到丰厚的奖金,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二壮拿着账本,离开了。
  他要赶回王府交差。
  离着铺子几十米外,就是新开的工地。一个新的集市很快就会建成投入使用。
  不远处,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马车里面坐着一位老者。
  这位老者,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认识他的人都不敢放肆。
  因为这位老者,是天子的小舅舅,也是天子母族唯一活着的长辈。
  这位老者没有官职在身,但有一个伯爵爵位,他就是这一代的承恩伯朱辞。
  朱家才是京城真正的第一大豪商,世代累计的财富能吓死人。
  “老爷子,要回去了吗?”
  管家小声问道。
  承恩伯朱辞盯着已经关门歇业的肉菜店铺,“老夫没想到诏夫人竟然能折腾出这么多名堂,靠着一个肉菜店就带旺了此处人气。
  这处市集,很快就会火起来。好在老夫来得并不晚。记住,等市集修好后,派人将市集上的房子全部买下,价格无所谓。”
  管家躬身领命,“小的记住了。”
  承恩伯朱辞又说道:“四处转转,老夫还想看看诏夫人修的廉价房是什么样子。”
  “小的听说,少府已经同意放贷给那些流民。等到下个月初一,一期工程的房屋就将正式出售。报了名交了诚意金的人,可以现场选房,现场办手续。当天拿了钥匙,当天就能住进去。”
  “哦!诚意金多少钱?”
  “不多,五十文。”
  承恩伯朱辞笑了起来,“这位诏夫人莫非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连放贷给流民买房都能被她想出来。”
  “少府家令同诏夫人有勾连。”管家趁机告状。
  “话不能这么说。”承恩伯朱辞微微摇头,“他们只是互惠互利罢了。”
  少府家令是天子的叔父,承恩伯是天子的小舅舅。
  一个皇室宗亲,一个外戚,二人从年轻的时候就不太对付,互相看不顺眼。
  凡是涉及到少府家令的事情,朱家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
  反倒是承恩伯本人,随着年龄增长,他倒是很想得开。
  车夫驾着马车,围着四周转了一圈。
  他们以看房为由,进入正在收尾的工地。
  房子之间的距离很密集,房屋面积也比较狭小,毕竟是廉价房。
  房子胜在全都是砖木结构,青砖黑瓦,还用三合土加固。
  这房子下雨天不怕漏雨,冬天不怕漏风,又结实。好房子!
  “给那些流民住,倒是奢侈了。”承恩伯随口说道。
  “老爷子看上这里的房子吗?”管家问道。
  承恩伯哈哈一笑,“你说老夫在这里买上几十套房子,一间间出租,怎么样?”
  “怕是租不出去。”
  “不,你错了。这地方很快就会旺起来,这样好的房子,不愁租不出去。”
  顾玖不知道,有人盯上了她的房子,要做京城最大的包租公,试图垄断南城门外所有优质房源。


第405章 来啊!本夫人不带怕的
  顾玖翻着账本。
  一期工程即将竣工销售,每天的开销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若非她连续不断的注资,若非她从少府借贷了一百万两,并且说服了少府放贷给流民,光是一期工程就能将人拖垮。
  一期工程不仅仅是修房子,更是在为后面的二三四五期工程打基础。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流民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甚至要改变他们的乡土观念。
  这哪里是修房子啊,顾玖分明是要在南城门外造一个城。
  造一个大大城,能容纳几十万人的城。
  每个流民都将参与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中,并获得参与感,成就感。
  他们与有荣焉,他们将扎根此地,他们就是这座城的缔造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爱这座城?
  当然,这项工程所需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将打破所有的记录。
  看着账本上一项项开销,纵然是顾玖,也暗暗咋舌,心都在痛。
  太能花钱了。
  “得赶紧将房子卖出去,套取一部分现银。”
  邓存礼躬身说道:“按照计划,开盘定在下个月一号。”
  “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我出面帮你们解决?”
  顾玖问道。
  邓存礼摇头,“目前一切进展顺利,夫人暂时不用出面。”
  “那就好。”
  她将账本翻到最后结算页面,几个月,几十万的现银流水似的花出去。她深刻意识到,南城门外就是个吞金巨兽,将来也会变成聚宝盆。
  她先是无奈一笑,笑过之后又为自己感到骄傲。
  因为她是在打造一个城,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或许千百年之后,这个城还矗立在世间,成为史书中的伟绩。
  至于钱,她能花就能赚。
  几个月几十万两的开销,弄不跨她。
  实在不行,召集天下豪商,开个竞标会,忽悠一顿,又是几百万两进账。
  只是原本计划一百万的盘,这么一折腾,硬生生变成了一千万的盘。
  盘子大了,想要分享利益的人也会随之增加。
  顾玖想了想,对邓存礼说道:“开盘当天,必须仔细核对买房者身份信息。第一批购房者,必须全部是流民,必须有身份铭牌。
  你要记住,第一批流民购房者,是样板,是榜样。只有顺利将他们从窝棚区搬出来,让其他流民看到买房子的好处,后续的搬迁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邓存礼应下,“夫人是在担心有外来者购房吗?”
  顾玖掷地有声地说道:“不是担心,而是肯定有这样的人。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我们的房子质量有多好,有头脑的人都知道不出意外南城门外一定会火起来。
  恐怕已经有人盯上这一批房,开盘当天他们一定有所动作。所以你要叮嘱下面的人,叫他们严防死守,不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如果人手不够,开盘当天,让白仲带着人过去帮你。”
  邓存礼点头应下,“老奴会和白仲商量,拿出一个行动方案。”
  “如此甚好。马小六他们几个在你身边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表现怎么样?以后能大用吗?”
  马小六这一批小黄门一共四人,是顾玖以刘诏的名义,从少府要的第二批人。
  第一批就是邓存礼他们。
  能写能算,又值得信任的人太少。
  为了南城门外的项目,顾玖只能将身边人都派出去。
  马小六他们一走,顾玖身边就少了使唤的人。
  这不,半个月前,她又从少府要了四个小黄门,正在慢慢调教。
  邓存礼说道:“夫人亲手调教出来的人,自然是有真本事。多锻炼锻炼,定能独当一面。”
  “这就好。你下去忙吧。”
  “老奴遵命。”
  邓存礼离去,二壮还站在原地没动。
  顾玖拿起另外一叠账本翻阅。
  她先看的是肉菜店的账本。
  肉菜店薄利多销,比市场上的行情价低了两到三成左右。真真正正做到了惠民。
  这也是主妇们情愿多走几里路,情愿出城,也要到四海商行肉菜店消费的原因。
  价格低,看似没什么利润,但是架不住数量大。
  肉菜店是以批发商的规模做着零售商的生意,辛苦死了。
  好在辛苦是有回报的。
  顾玖一页一页翻着。
  她点点头,“不错。有了这个肉菜店,南城门集市就被盘活了。你们居功至伟。”
  二壮笑道:“这都是小的该做的。”
  顾玖笑了起来,“你回去告诉肉菜店的伙计们,下个月发工钱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笔奖金。”
  二壮喜笑颜开,“这下子伙计们更有干劲。”
  “有干劲才好。你也要督促庄子上的庄头,庄子出产越多,年底也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奖金。”
  “小的记住了。”
  顾玖继续翻阅账本,随口问道:“每天那么多人抢购,肉菜供应得上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