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以为到别院是来玩的。结果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书,而且功课更加繁重。
  御哥儿生无可恋,小脑袋在想着,现在收拾行李回京城来不来得及。
  “来不及啦。明儿一早,乖乖去书院报道。”
  刘诏一脸幸灾乐祸,毫无同情心。
  经鉴定,的确是亲爹。
  御哥儿可怜巴巴地望着顾玖。
  顾玖喝着一杯鲜榨橙汁,望着星空。
  额,她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御哥儿:“……”好伤心。
  只能抱着衡哥儿寻求安慰。
  方嬷嬷心疼坏了。
  “夫人,能不能让哥儿休息两天,再去书院报道。”
  顾玖摇头,“他已经休息了快一个月,明天必须去书院报道。”
  这事没得商量。
  刘诏说话都不管用,更何况是方嬷嬷。
  接着她吩咐丫鬟,带御哥儿回房睡觉。
  刘诏冲御哥儿挥挥手:小子,自求多福吧。爹爹在家都要听你娘亲的话,咱爷俩是一样的没地位啊。
  ……
  同一片星空下,京畿山区,山沟沟里面有个村落叫做桐子村。
  桐子村很穷。
  如果京畿一带所有村落来一个贫富排行榜的话,桐子村估计是排在倒数几名。
  这些年,京城修路,修房子,类似的红利,桐子村都没赶上。
  幸运的是,老天爷并没有彻底抛弃桐子村。
  桐子村的村民,好歹是赶上了种红薯酿酒,养鸡养鸭养猪卖给四海商行这一波红利。
  今年,桐子村难得过了一个还算富足的年。至少吃上了肉,一年到头也能做一件新衣服穿。
  村东头,王木匠家,算是桐子村比较富裕的家庭。
  这个家庭,在吃晚饭地时候,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地一次争吵。
  早些年,王木匠靠着一手木工活,十里八乡揽活做,养活了孩子,还攒了点钱。
  有了钱,王木匠就指望着改换门庭,于是将三儿子送去读书。
  今日争吵,就因三儿子而起。
  王木匠一共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
  老大老二已经娶妻生子,最大的孙子都满了十岁。
  至于老三,读书多年,只取得童生资格。年过二十五,被村民戏称为老童生。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趁着吃晚饭,全家人都在,王木匠当众宣布,过完了元宵就让三儿子去县城读书。
  这引起了王家老大老二的极大不满。
  “不同意!”
  两兄弟一起反对父亲的决定。
  这年头,不是随便一户人家,就能养得起一个读书人。
  供养一个读书人,破费钱粮。
  给先生的束修,不算什么。
  真正大的开销,是笔墨纸砚,是书籍。
  稍微一套像样的笔墨纸砚,没有二两银子拿不下来。
  一本经史子集解析,少说三两银子。
  一本科举必读书目,没有一二两银子,休想带回家。
  为什么非得用二两银子的笔墨纸砚?
  给先生官员过目的文章,用的是最粗糙的纸张,最劣质的笔墨,第一印象就输了个彻底。
  除非你是个天才,才能叫人另眼相看。
  什么是面子?
  书写用的笔墨纸砚,就是面子。
  最起码,也代表了读书的态度。
  以及上考场考试用的笔墨,谁敢用劣质的?就不怕字迹糊成一团?
  说到底,这年头,对于百姓来说,读书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如果能考出功名,那么所有投入的金钱,都能收回来。
  然而王三郎自八岁启蒙,如今年过二十五,依旧是个童生。
  他的两个兄长,已经对他彻底失望。
  三兄弟没分家。
  王三郎每多用一两银子,就意味着分家的时候老大老二得少分一两银子。
  家里没有金山银山,经不起王三郎这么毫无希望地读下去。
  凭什么一家人努力劳作挣钱,全都添进王三郎这个无底洞。
  老大老二不服,坚决反对王三郎去县城读书。
  “读什么读?读了这么多年也没读出个名堂,不如将读书的机会让给孩子。”
  “老三肯定是读不出来的,不如去城里找个活干。他能写能算,一个月少说能领六七百文钱,除了能养活他自己,还能拿点钱回家。”
  “他这些年读书的钱,全都是我们挣的。”
  “我们在家吃糠咽菜,他在外面吃香喝辣。凭什么!”
  “小孩一年到头才能添一件衣服,他一年得做几身衣服。全家人养他一个,我不服。”
  “要不就分家。”
  “对,分家。”
  “不分家,老三就得去干活挣钱。”
  啪!
  王木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碗筷都跳了起来。
  “我还没死,谁敢再提一句分家?”
  王木匠的目光从两个儿子脸上扫过,又扫过两个儿媳妇。
  两个儿媳妇,都心虚地低下头,偷偷嘀咕:“老不死偏心得很。”
  “爹的意思是要让老三继续读书?一家人挣钱养他一个?”
  王木匠板着脸,“已经读了这么多年,那就继续读下去。总要读出个名堂来。”
  “老三,你说句话啊!你哑巴了吗?平日里你不是挺能说的吗?你告诉大家,你到底能不能考上秀才?你要是考不上,趁早歇了心思。”
  王老三面无表情地说道:“前几次,我只是运气不好。”
  “屁的运气不好,你就是考不上。隔壁村的小子,才十八岁,都已经考上了秀才。你都快三十了。”
  “这是在吵架?吵什么,吵得这么厉害?”
  煤厂伙计王小喜走了进来,一脸好奇地盯着这家人。


第676章 山河书院
  刚过元宵,王小喜就组织了一个车队,带上脚夫,下乡卖煤炉煤球。
  开了年,京畿一带至少还要冷两个月。
  抓紧最后两个月,王小喜要冲一波销量,拿提成。
  今儿来到桐子村,忙完的时候天色已暗。王小喜决定,就在村里住一晚。
  投宿的人家,就在王木匠家隔壁。
  都姓王,王小喜和王木匠一家也说得上话。
  听到王木匠家吵得厉害,就出来看看。
  见一家人都盯着他看,王小喜哈哈一笑,掩饰尴尬,“我在门外听了几句,你们是在商量三郎读书的事情?”
  王木匠叹了一声,拿起烟杆抽起来,一脸愁闷。
  王老大和王老二七嘴八舌,说了一通。
  “一家人挣钱,养他一个,我们不服。”
  “自己的孩子难得吃一顿饱饭,挣的钱全填进无底洞。王管事你给评评理,我爹还要让他继续读书,这是害全家啊。”
  “除非他自己挣钱养他自己,否则休想从家里拿走一文钱去读书。”
  王小喜听完,“你们家的事情吧,听了听,我都明白了。就是说三郎读书费钱,读了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所以不许他读,对吧。”
  王老大和王老二齐齐点头,转头又改口说道:“不是我们不让他读,而是他用家里的钱读书就是不行。除非他有本事自己挣钱读书。”
  王三郎急忙说道:“平日里我也帮着书店抄书挣钱。”
  “你挣的那点钱,还不够你的饭钱。”王老二啐了他一口。
  王三郎一脸难堪。
  王小喜拍拍王三郎的肩膀,又拍拍王老二,“都别吵了。是不是只要不花家里一文钱,你们就让三郎继续读书。”
  王老大和王老二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两兄弟齐齐点头,齐声说道:“是!只要他不花家里一文钱,随便他读不读书。”
  王小喜嘿嘿一笑,“这事简单。”
  王木匠一家,一脸惊奇地盯着王小喜。
  王木匠丢下烟杆,紧张地问道:“王管事有办法?”
  “你们啊,整日窝在山沟里,难怪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还有你三郎,你是读书人,没道理不知道啊。”王小喜痛心疾首。
  王三郎一脸懵逼,“知道什么?”
  “山河书院,听说过吗?”王小喜等着众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结果他失望了。
  别说王木匠他们,就连王三郎也没听说过山河书院。
  王小喜急得跳起来,“王三郎,亏你还是读书人,你竟然连山河书院都不知道。”
  王三郎越发懵逼,“我该知道吗?”
  “哼!”
  王小喜恨铁不成钢,“新民县听说过吗?”
  王家人齐齐点头,谁不知道新民县啊。
  最让人艳羡的就是新民县那帮流民。走了狗屎运,摊上了这等好事。
  他们不是流民,结果活得还不如一群流民。
  气煞人也。
  “那你们知不知道新民县是靠着四海商行建起来的?”
  王木匠一家人再次齐齐点头。如今村里种红薯酿酒,养猪养鸡养鸭,都是四海商行的人在忙活。
  “山河书院就是四海商行的东家建的,就在新民县那边山上,开了有好几年。在山河书院读书,不用束修,包吃住,笔墨纸砚都是书院准备。要是每月考得好,还能拿一笔奖学金。”
  “竟然有这等好事?”王三郎一脸震惊,这等好事他竟然不知道。
  王小喜哼了一声,“别急着高兴。想进山河书院可不容易,需得通过入学考试,才能进去读书。而且每月都要考一次,考不好有可能会被退学。我听说,山河书院的入学考试,分年龄段,既要考四书五经,还要考九章算术。”
  王三郎懵了,“还要考九章算术?”
  王小喜乐呵呵的,“别紧张,我听那些读书人说,考试简单得很。只要学过,基本上都能考上。王三郎,你既然想读书,要不要去山河书院试一试?只要考上了,什么都不用钱,一年还有四套衣服发下来。”
  “天啦,竟然还发衣服。这个什么山河书院,岂不是在做赔本买卖。”王家两个儿媳妇发出惊呼声,不敢相信世上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她们激动得都想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书院。奈何孩子还没启蒙,估计是没资格去的。
  王小喜嗤笑道:“四海商行的东家,能差这点钱吗?东家挣了钱,就想给穷困读书人一个机会,这是义举。什么赔钱不赔钱,俗!
  王三郎你要是想去,后日我回京城,你可以随我一起进京。别的不敢说,住的地方我替你解决。还能介绍几位读书人给你认识,都是在我们那一片租房子住的外地学子。我记得这个月月底,就有一次入学考试。”
  王三郎迟疑不定。
  他看着父亲王木匠,又偷偷看了眼两个兄长。
  王木匠吧唧吧唧抽烟,一脸愁闷。
  王三郎张张嘴,说道:“考试真的不难吗?”
  王小喜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又不是考秀才。区区一个入学考试,你怕什么?”
  “我……”
  王三郎想说没钱。
  准备考试,肯定是要花钱的。
  吃住要花钱,复习材料要花钱,结交人脉同样要花钱。
  他羞于开口。
  大哥和二哥肯定也不同意给他钱。
  王木匠俱都沉默。
  就连王木匠也迟迟不出声。
  王小喜眼珠子一转,就知道王三郎在担心什么。
  他大笑一声,拍着王三郎的肩膀,问道:“会写会算吗?”
  王三郎小心翼翼地点头。
  “这事简单。到了新民县,挣钱的门道多了去。每天花半天时间,吃住什么的全都解决了。这事包在我身上。”
  “挣钱这么容易啊?”王老大的媳妇嘀咕了一句。
  王小喜哈哈一笑,“我们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挣钱当然不容易。可读书人挣钱容易啊,简直太容易了。”
  “我去!”王三郎瞬间下定了决心。
  他朝父亲王木匠看去,“爹,我想去试一试。要是能考进山河书院……”
  “考进去又怎么样?”王老二一脸不爽,“考进去难道你就能考上秀才吗?考不上秀才,你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不仅浪费钱,还浪费时间。老三,你不小了,是时候考虑一下终身大事,别光顾着蒙头读书。”
  王三郎攥紧拳头,“二哥是要反悔吗?之前你们口口声声说,只要我不花家里一文钱,就不管我的事情。怎么,现在又要插手我读书的事?”
  王老二哼了一声,“你拿什么去考书院?真以为外面挣钱那么容易。”
  “挣钱不容易,我可以先借给三郎。等三郎将来发达了,别忘了我就成。”王小喜哈哈一笑,装似在开玩笑,眼神却透着认真。
  王家兄弟盯着王小喜,“王管事,这是我们王家的家事。你是外人,不应该插手。”
  王小喜却说道:“我觉着三郎总有一天能有出息,先结个善缘不行吗?”
  “你……”
  “事情就这么定了。”王木匠打断两个儿子的话,直接拍板。
  “爹!”王老大皱眉,“老三去京城,不花钱吗?钱从哪里来。”
  王木匠咬咬牙,“这钱我来出。”
  “那是全家人的钱。”王老二急了。
  “这是最后一次拿钱给三郎。”王木匠掷地有声地说道,“以后,不管三郎能不能读出来,都得靠他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事就这么定了,谁都不准再多说一句。”
  王老大王老二纵然不服,也只能闭嘴。
  王木匠又对王三郎说道:“这些年,为了供你读书,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你大哥二哥说话是难听,但他们也是没办法。这么多张嘴要吃饭,愁啊!
  将来你要是有了出息,别忘了你大哥二哥的恩情。这些年,都是他们做活养着你。你要知恩,要感恩,别做白眼狼,有了出息就看不起家里人。”
  王木匠语重心长地叮嘱王三郎。
  王三郎重重点头,“大哥,二哥的恩情我不敢忘,我都记在心头。”
  王老大王老二两兄弟一脸讪讪然,尴尬得很,还有点无地自容。
  王小喜见大家尴尬,出面打圆场,“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儿我还走几个村子,后日回京。王三郎,收拾好行李,后日跟我一起去京城。”
  “多谢王管事!”


第677章 还能这样考试?(三更)
  王三郎,曾用名王进宝。
  因这名字太俗,读书后改成王学成。
  王学成跟随王小喜,第一次走出县城,第一次来到京城,来到商贸最发达的新民县。
  一瞬间,他就被这个地方给吸引了。
  大街上全都是人,男女老少都有。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希望的光芒。
  他看得目不暇接,眼睛都不够用。
  王小喜拍拍他的肩膀,“多住几天就习惯了。我先带你去安顿。”
  离开集市,王小喜带着王学成来到二期工程。
  几千上万栋房子,整齐的排列,第一次看见的人无不震撼。
  “王管事的房子就在这里面?太了不起了。”
  “这算什么。”王小喜笑着说道,“我们煤厂的大管事,才几年时间,就在三期买了房子。那房子才气派,还带一个大花园。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买一栋三期的大宅子。
  我现在住的房子,住住人还行,别的就很一般啦。我家里人多,吵得很,你要读书,住我家不合适。不过我已经替你找了一个单间,就在我家对门。安静,价钱也不贵。最主要的是可以短租。等你考上了书院,你直接把房子退了就成。”
  “多谢王管事!”
  “别客气。我们一个姓,互相帮忙应该的。”
  王小喜一边走,一边给王学成介绍周围的情况。
  他给王学成找的单间在二楼,的确安静,价钱也不贵,房东很好说话。
  隔壁住的也是读书人,从外地来京的秀才,同样打算考山河学院。
  王学成一上二楼,就喜欢上这地方。
  很干脆地同房东签了三方租赁契约,交了一个月的租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