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经辉煌,不值一提。”
  顾玖了然,“我明白了。稿子你好好改,会按照字数给你算润笔费。若是你有好的故事,也可以写出来,只要达到出版标准,书局肯定会替你出版,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给润笔费。”
  杨季不悲不喜,微微躬身拜谢,“多谢夫人。夫人若是没别的事情,小生还要下去修改稿件。”
  “你去忙吧。”
  杨季转身离去。
  顾珲邀功,“二姐姐,这位杨秀才还能入眼吧。”
  顾玖笑了笑,说道:“没有读书人的迂腐之气,挺好的。接下来可以重点栽培。以后多挖掘几个像杨季一样的读书人,你们内容部不能只有一个杨季。万一哪天他不干了,总得有人替代他。”
  “我听二姐姐的。”
  顾玖将才子佳人的大纲交给顾珲,“这是下一本传奇小说的大纲,现在就可以着手写稿。等到《七郎大战采花贼》完结后,就可以出版才子佳人的故事。”
  说完,顾玖提笔,在大纲后面又添了一个人设。
  黄去病凑上去看。
  咦!
  这是涉及到前世今生啊。
  上辈子,书生和女鬼两情相悦,却被奸人所害。
  书生投胎转世,女鬼阴差阳错,无法投胎,逗留人间飘荡不知道多少个春秋。
  二人再次相遇,剧情展开。
  写完后,顾玖正式将大纲交给顾珲,“找人好好润色,将这个故事填充丰满,要足够曲折,足够凶险,足够感人。这一本如果写的好,会比《七郎十战采花贼》更加火爆。”
  顾珲连连点头,“书名叫什么?”
  顾玖眼珠子一转,“书名还没想好,你们先想几个书名,我参考一下。”
  “好的!”
  顾珲浑身干劲,拿着大纲急匆匆离去。
  黄去病打趣道:“你这个兄弟,虽没有大智慧,做事勉强过得去。”
  顾玖斜了眼黄去病,“他能安心蹲守内容部,你却不能。这就是你们之间的区别。别忘了你的任务,找关系拿到历届会试试卷。”
  “放心吧,这事我保证替你妥妥当当。”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
  顾珽先去了山上,没找到顾玖。
  又跑到新民县,终于在书局后院见到了顾玖。
  他先灌了一壶茶,擦擦嘴角,“妹妹真是大忙人。”
  顾玖笑了起来,“我这人闲不住,一闲下来,浑身不得劲。”
  一闲下来,她就控制不住心头的小恶魔,想要搞事。
  “妹妹怎么想到开办书局?”
  “这事文雅,又不打眼。”
  无论是修路,还是修房子,都挺打眼的。
  低调嘛,那就做点不那么打眼的事情。
  开办书局,就挺合适。
  更重要的是,她想给这个时代留下一点点什么。
  光有物质还不行
  她想留下一点点思想的微弱光芒。
  想要撬动众人僵硬的思维。
  想让世间读书人都知道,读书不光只有四书五经,还有很多知识需要人们去探索。
  一点点光芒,能不能照耀世界,她不知道。
  她就是想这么做。
  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终于有了一点点小小的成绩。
  但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一切只是刚开始。
  还需要加把劲,更加努力的做。
  “妹妹可有难处?”顾珽特认真的问道。
  顾玖笑了起来,“哥哥放心吧,这事没什么难处。写书出书,都是文雅事,又没有犯禁的内容,朝廷一般不会干涉。
  至于山河书院,开办了好几年,也替朝廷输送了一些人才。朝廷巴不得有更多的书院开办,好歹也算是教化之功,是朝廷的体面。”
  顾珽顿时松了一口气,“京城就是好,做什么都方便。西北那地方穷乡僻壤,找个人写信都费事。不过现在有了快递,让快递员代为写信,倒是方便了大家。”
  “快递员只是粗通文墨。”
  “要的就是粗通文墨,至少能让人看懂。像老秀才写的信,文绉绉的,老百姓哪里看得懂。也就读书人喜欢。”
  顾玖好奇问道:“常听你提起老秀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挺好的人,才学没得说。我估摸着他是犯了事,被流放到西北。好多年了,一大把年纪,也不知道有没有大赦的机会。他应该还有家人,见他困难,我做主让他到快递站干活,领一份工钱。妹妹不怪我吧。”
  “当然不怪你。他是读书人,肯到快递站干活,我求之不得。他叫什么名字?”
  顾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直老秀才老秀才叫,直到他去快递站干活,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杨元庆,江南人士。”
  “等等,你说他叫杨元庆?”
  “是啊!”顾珽一脸无辜,“这个名字有问题吗?还是他这个人有问题?莫非妹妹认识他?”
  “我当然不认识他,只是这个名字听着熟悉,应该在哪里见过。我想想。”
  顾玖的记忆力不错,她说杨元庆这个名字熟悉,肯定是在哪里见过这个名字。
  她皱眉回忆,突然恍然大悟。
  “哥哥确定他叫杨元庆?”
  顾珽点头,“是啊!”
  顾玖一脸震惊,不可思议。
  “哥哥以前在书院读书,没听说过杨元庆的名字?”
  顾珽顿时心虚起来,弱弱地问道:“我应该听说过他吗?他很出名?”
  难道先生在课堂上提过杨元庆,结果因为他在课堂上睡觉给错过了?
  顾珽越发心虚。
  年少时,读书那段经历,算得上是黑历史。
  在军营里,每次手下的兵说他是读书人,他都心虚得不行。
  他算哪门子读书人啊。
  也就上了几年学,屁都没学到。全还给了夫子。
  顾珽摇摇头,“可能是同名同姓。你先告诉我,他多大年纪。”
  “看起来挺大年龄,其实才五十几岁。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七老八十。”
  “确定只有五十多岁?江南人士?”
  顾珽重重点头,“到快递站干活,要登记身份文书,我肯定他只有五十几岁。”
  顾玖心头有些慌,更多的则是激动。
  顾珽这是什么运气,他这是挖到宝了啊。
  杨元庆是谁?
  士林公认的大才子,传说中的文坛传奇人物。
  不行,不行,她得先冷静冷静。
  “许有四,黄去病还没走远,赶紧将他叫回来。另外将邓存礼给我叫来。我有重要的事情问他们。”
  ------题外话------
  今天上演史诗级灾难大片《开学》。
  昨晚上还在赶寒假作业。直接从母慈子孝变为鸡飞狗跳,快要气出脑梗。
  没办法,今天的更新就迟到了。
  还有三更。


第683章 传奇人物(三更)
  “杨元庆这个名字,听说过吗?”
  顾玖开门见山地问道。
  黄去病年轻,还在思索这个名字哪里听过,邓存礼已经想了起来。
  “老奴曾听说过这个人。”
  顾玖朝黄去病看去。
  黄去病也想了起来,“听说过这人的事,就是没见过。”
  邓存礼则说道:“老奴有幸,见过此人一面。”
  屋里,顾珽身为唯一一个处在懵逼状态的人,急忙问道:“杨元庆很厉害吗?你们怎么都认识他?”
  顾玖示意邓存礼。
  邓存礼微微躬身,轻声说道:“杨元庆,江南人士,本朝唯一的三元公,解元,会元,状元。也是本朝自太祖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公,年二十四,就被先帝亲点为状元。”
  “啊!”
  顾珽震惊,意外,果然是大牛人物啊。
  “你们说的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杨元庆吧?”顾珽依旧很懵。
  黄去病一脸激动地问道:“顾小将军认识杨元庆?”
  顾珽愣愣地说道:“我是认识一个叫杨元庆的人,可他一定不是你们说的三元公。”
  接着他又小声嘀咕道:“堂堂三元公,怎么可能混得那么惨。”
  邓存礼闻言,笑了起来,“准确的说,杨元庆是五元公,县试,府试皆是案首。唯有院试,因他在考场上睡觉,被斥为行为不端。为了让他端正态度,吸取教训,学政大人特意将他排在第二名。
  后来杨元庆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成为本朝唯一一个三元公。这位学政大人捶胸顿足。原本的六元公,因他的严格要求,沦为三元公。这事成为学政大人一生的遗憾。老奴记得,杨元庆出事的时候,学政大人亲自出面替他奔走疾呼。可惜先帝的决定,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这回连顾玖都震惊了,“这么说,杨元庆原本应该是六元公?”
  “正是!”
  邓存礼继续说道:“此人自幼就传出才名,杨父怕他少年轻狂,不知轻重,一直压着他。直到他年满十八才放他出门参加科举。
  之后他一路过关斩将,轻松拿下科举。那些年他风头无两。大江南北都是关于他的传闻。顾小将军在书院读书,按理应该听说过他的事迹。”
  顾珽一脸心虚,只会嘿嘿嘿的发笑。
  读书的时候都忙着摸鱼睡觉,谁会去关心一个不得志的三元公。
  顾玖问道:“杨元庆是被流放到西北?”
  邓存礼点点头,又朝黄去病看去。
  黄去病忙说道:“这事我倒是知道一点。杨元庆是开耀十一年的状元。先帝十分欣赏他,亲口说他是少年英才。不过这人恃才傲物,年轻气盛,竟然写诗讥讽先帝。
  后来又牵连进一桩谋反大案,原本是要被砍头的,先帝怜惜他的才华,改判流放,遇赦不赦。顾小将军在西北遇见的老秀才,十有九八就是三元公杨元庆。”
  顾珽已经震惊到嘴巴都合不拢。
  他没办法将那个脏兮兮,落魄不堪的老头子,同人们口中的恃才傲物,风流倜傥的三元公联系起来。
  “你们让我静静。”
  他只是看老秀才可怜,又没有正经的营生,出于同情将老秀才介绍到快递站干活。
  快递站有许多书写的活,老秀才干这个正合适。
  哪里就想到,随便在破烂堆里扒拉出来的老头,竟然会是士林传奇人物,文坛大佬。
  太太太不可思议。
  他这是什么运气啊。
  顾玖眼睛都在发亮,分明是捡到宝的模样。
  她问道:“杨元庆此人在士林的名声如何?”
  这事还是邓存礼清楚,毕竟他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士林中人,很多都同情他的遭遇。当年杨元庆出了两本文集,堪为士林最畅销书籍,几乎人手一本。即便后来他出了事,落井下石者有之,更多的是替他奔走疾呼。
  若是他还在朝堂,老奴可以确定,不超过三十岁,他就能成为江南文坛名副其实的领袖。他的流放,江南文坛损失惨重,很长一段时间一蹶不振。”
  顿了顿,邓存礼小声说道:“老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杨元庆被流放,根本原因是他写诗词讥讽先帝,被先帝记恨在心。正好碰见谋反案,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就将他牵连进案子。
  明面上,先帝没将他砍头,似乎是开恩。可又下令遇赦不赦。同时各地官府,有意无意打压杨家人。多年来,杨家在官府的打压下,一直一蹶不振。”
  顾玖了然一笑,“早就知道先帝气量狭小,最爱记仇。杨元庆年轻气盛,仗着身份写诗词讥讽先帝,被流放不冤。
  然而,先帝气性大,光是流放显然不足以平息怒火。遇赦不赦,打压杨家,就是为了出一口气。先帝通过此举告诉世人,他能捧出一个三元公,转头也能毁了这个三元公。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谁敢和皇权作对,就是这个下场。”
  说完,顾玖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我打算将杨元庆弄回京城,聘请他到山河书院教书,你们以为如何?”
  “这?”
  邓存礼紧皱眉头,“他的身份是大问题。”
  黄去病摇着折扇,“他名气大,他要是肯到山河书院教书,山河书院转眼天下闻名。好,极好!到时候谁还敢诋毁山河书院没有名师坐堂,本公子抽他。”
  顾珽摇摇脑袋,“等等。他可是流放西北,怎么弄回京城?”
  顾玖笑了笑,“当然是靠陛下的一纸诏书。”
  黄去病急忙说道:“这事我没办法。叫我收集会试试卷还行,替杨元庆翻案,实在是力有不逮。”
  顾玖说道:“此事我来想办法。不过首先得派人前往西北正式确认他的身份,可别到最后搞错了人,那乐子就大了。”
  黄去病说道:“确认身份简单,发一纸公文到西北,叫当地官府配合,这事就能办成。难的是如何说服陛下替杨元庆翻案?”
  是啊,怎么替杨元庆翻案?
  顾玖脑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还不够周详。
  这事还得靠刘诏出面才行。
  顾玖一直谨记自己的身份,她是商人,是皇子妻,只参与生意上的事情。朝廷政事,官员任免等等,她绝不出面。
  顾喻任职新民县县令一职,是她唯一一次出面要官。
  她很清楚,手伸得太长,犯忌讳。
  朝堂上的事情,就该让刘诏出面解决,名正言顺。
  顾玖已经顾不上出书赚钱,领着顾珽,急匆匆回了晓筑。
  刘诏正闲的无聊,在院子里钓鱼。
  见她拉着顾珽回来,打了声招呼,“晚上吃鱼,我亲自钓的鱼。”
  顾玖眼睛发亮地盯着他。
  刘诏唬了一跳,“没事吧!”
  顾玖兴奋地问他,“杨元庆,知道吗?”
  刘诏先是茫然,紧接着恍然大悟,最后又是一脸不敢置信。
  “三元公杨元庆?”
  顾玖重重点头,眼睛特别明亮,里面分明有光芒在闪烁。
  杨元庆是谁?
  不仅是三元公,更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科举人才。
  其他读书人,在他面前都得甘拜下风,叫一声大佬。
  能将这样的人才招揽到旗下,顾玖感觉自己的心跳已经不正常了。太兴奋了。
  “他还没死?”刘诏不可思议地问道。
  顾玖大笑出声,“没死,还活着了。目前在快递站当快递员。”
  刘诏:“……”得多牛逼的快递站,才有资格让三元公在里面干活,挣辛苦钱。
  “确定是三元公杨元庆吗?”
  “我正打算派人前往西北,确认他的身份。我想用他,想招他到山河书院教书。你能不能帮他翻案?”
  刘诏眨眨眼,有些震惊地看着顾玖,“你竟然想用他?他名声的确很大,可他的麻烦也不少。你用了他,山河书院休想有清静日子。
  当年杨元庆曾放出狠话: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了他杨元庆后,文坛第一已经不用争论。此话不知道招了多少人的嫉恨。他出事的时候,那么多人落井下石,和他口无遮拦分不开。”
  顾玖说道:“他被流放三十年,再狂放不羁,也被时间磨平了棱角。哥哥,你认识的老秀才,可是个恃才傲物,眼高于顶,口无遮拦的人?”
  顾珽连连摇头,“根本就是两个人。他就是爱喝酒,嘴巴碎了点,别的挺好。”
  顾玖笑了起来,“瞧,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少狂妄的杨元庆。现在的他,经过沉淀,更为厚重。以他的才学和文坛名声,值得我们替他翻案。需要多少钱,你尽管开口。”
  顾玖一副财大气粗地模样。
  刘诏蹙眉:好麻烦,好麻烦。
  他真不想将这种麻烦事揽在自己身上。
  “这不是钱的问题,当然用钱开路会更容易一些。要办成这件事,有一个人,或许能帮上忙。”
  “谁?”顾玖好奇地问道。
  刘诏挑眉一笑,“当然是中书令李大人。”
  曾经的李侍中,如今贵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