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兄说的号舍,可是传闻中照着贡院所建的号舍?连火号,臭号都有?”
  徐闻点头,“正是!”
  昔日同窗一脸艳羡,“真想进去见识一番,来一场会试模拟。不知道我能不能熬过九日。徐兄能否熬过九日?”
  徐闻摇头,“我不知道。”
  “半个月后,徐兄应该从号舍出来了。届时我们再来找徐兄,请教模拟感悟。望徐兄不吝赐教。”
  “太客气了!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说定了。最最重要的是,徐兄有《山河书院报》吗?”
  昔日同窗一脸期盼地望着徐闻。
  徐闻点头,“我刚好领了一份。你们是要在这里看,还是要带回国子监?不怕惹麻烦?”
  “徐兄有所不知。自《杨先生讲论语》面世后,国子监很多人都变成了杨先生的支持者。”
  “大家私下里传阅着杨先生的文章,大家一起保守秘密。”
  “我们将《山河书院报》带回去,不仅不会招惹麻烦,还会成为风云人物。”
  “徐兄能否将《山河书院报》借给我们?外面根本买不到。”
  几个昔日同窗,你一言我一句。
  徐闻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很兴奋。
  兴奋于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兴奋国子监有这么多人都是杨先生的支持者。
  他欣然答应,将《山河书院报》借给了昔日同窗。
  他希望国子监有更多的人报考山河书院,有更多的人成为杨先生的支持者。
  ……
  令众学子崇拜的杨先生,此刻正坐着马车,从书院后门离开,沿着整齐幽静的水泥路,前往另一个山头的别院。
  马车停在晓筑门口。
  杨先生下了马车,被下人请了进去。
  顾玖正坐在水池边钓鱼消遣,眯着眼睛,享受秋日暖阳。
  下人禀报杨先生到了,她才睁开眼睛。
  她含笑招呼对方,“杨先生请坐!”
  “多谢夫人。”
  “钓鱼吗?”
  顾玖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闲置鱼竿。
  杨先生欣然答应,将鱼竿甩出去,然后坐在杌凳上,等候鱼儿上钩。
  顾玖打量杨元庆,“看到杨先生气色很好,我就放心了。犹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时候的情景,你我二人坐在马车里面一番畅谈,才有了今日。”
  杨先生嘴角带笑,等着顾玖的下文。
  顾玖突然问道:“杨先生可有后悔到山河书院教书?”
  杨先生摇头,“不曾后悔。我这个年纪,到书院教书正合适。”
  “这么说,当年我邀请先生到书院教书是正确的。”
  “的确!”
  “《杨先生讲论语》一上市,先生才名远播。我听下面的人说,现在很多报考书院的学子,都是冲着先生而来。”
  “老夫惭愧,不得不辜负大部分的学子。老夫年老体衰,精力有限,只能指导有限的几个学生。”
  “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让先生带更多的学生。这次请先生过来,是有一事相求。”
  杨先生一脸诧异,“夫人请说。”
  顾玖挥挥手,丫鬟阿晴很快抱来一堆资料放在矮几上。
  顾玖轻轻敲击桌面,“据我所知,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在江陵府游学三年?”
  “正是!”
  顾玖好奇问道:“江陵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杨先生不由得回忆起来,“那是个好地方,那里的姑娘很热情很美丽……”
  顾玖抿唇一笑,“早就听说先生年轻时风流倜傥。”
  杨先生哈哈哈一笑,“现在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不提当年。”
  顾玖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希望先生能趁热打铁,继《杨先生讲论语》《杨先生讲中庸》之后,出一本《杨先生讲江陵》。”
  说完,她指着桌上的一堆资料,“这里是我派人搜集的关于江陵府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传奇,地方特产等等方面的资料。希望对先生有用。”
  杨先生面露疑惑,“老夫不明白。”
  顾玖笑了起来,盯着水池,“想要鱼儿上钩,就要有鱼饵。不瞒先生,《杨先生讲江陵》这本书,正是本夫人所需要的鱼饵。”
  杨先生微蹙眉头,“老夫还是不明白。这件事,夫人为何偏偏找老夫?”
  顾玖郑重说道:“因为先生名气够大,名气大就意味着影响力大。这本《杨先生讲江陵》会是明年,乃至未来五年十年的爆款书籍,会随着先生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关内关外。届时,人人都知江陵,人人都要向往江陵。”
  三元公杨元庆显然是极聪明的人物。
  他从顾玖的话语中,隐约猜到顾玖的目的。
  他深吸一口气,“夫人对江陵府很感兴趣?”
  “听说江陵府的反贼闹得格外厉害,已经死了好几个朝廷命官。事关朝廷大事,我身为皇子妻,对江陵府一带自然要格外关注。”顾玖笑着说道。
  杨先生也跟着笑了起来,隐晦问道:“夫人对江陵府有多大的期待?”
  顾玖同样隐晦地说道:“想象有多广阔,我对江陵府的期待就有多大。”
  “夫人的想法,令老夫佩服。”
  “先生谬赞!不过是妇人之见,不值一提。”
  “夫人不必过谦。”
  “谦虚是美德,尤其是在皇室。”
  哈哈哈……
  杨先生放声大笑。
  他很喜欢顾玖的坦诚。
  笑过之后,他捋着胡须说道:“夫人力捧老夫,老夫不敢让夫人失望。《杨先生讲江陵》这本书,老夫会专门腾出时间来写。不过老夫已经多年不曾写游记。
  游记中要穿插什么样的小故事才能吸引人,老夫也不太清楚。故而,此书还需人帮忙。依老夫看,文青书局后院那几位写手就很合适。”
  顾玖低头一笑,十分满意,“我与先生所见略同!”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游记不同于科举书籍,不需要逻辑,不需要严肃,关键是要好看,让人看了后心之向往。
  显然,三元公并不擅长这类书籍的写作。
  不过文青书局常年养着专业写手,他们知道什么时候穿插什么剧情,什么样的故事节奏让人欲罢不能。
  江陵府,姑娘热情大方又漂亮,这就是现成的卖点。
  在后世,多个热门旅游城市,最初就是靠着姑娘漂亮又大方,小伙高大帅气又深情,邂逅最美的爱情之类的炒作而火爆网络,进而火爆旅游市场,成为超火爆旅游城市。
  无数的男男女女前仆后继的扑向他们心目中的邂逅爱情的圣地。
  即便网络上,大量关于这些城市诸如宰客,景色辣鸡等等负面文章,依旧不能阻挡人们对他的向往。
  而今,顾玖要替江陵府量身打造一本书。
  她要用一本书,打造一个带有浪漫色彩的城市,吸引全天下的男人前往江陵府。
  做什么?
  当然是去投资!
  去花钱!
  花大笔大笔的钱,替顾玖打造第二个新民县,第二个根基。
  根基的起点就是《杨先生讲江陵》


第727章 旷世大戏
  文德帝接纳朝臣建议,决定祭天。
  钦天监定下吉日良辰,文德帝沐浴斋戒三日,登坛祭天。
  大皇子刘诏不在京城,刘御身为刘诏的嫡长子,代表父亲参加祭天。
  小小的孩子,站在一群大人中间,显得格外渺小。
  他仰视着文德帝,心情犹如一汪深潭,罕见的平静,幽深。
  文德帝身穿十二章衮服,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向祭台。
  多少人为之目眩神迷。
  多少人为之热血澎湃。
  多少人为之父子相残,兄弟反目。
  全都是为了那一套十二章衮服,为了衮服所代表的无上权利。
  有老臣伏地痛哭,口称不枉此生。
  有年轻官员激动兴奋,同称不枉此生。
  诸位皇子,就连几个小皇子,也都满脸严肃。
  唯有刘御,目光平静而清澈。
  他内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疑问,上天真的会有感应吗?
  良辰到!
  祭天大典正式开始。
  严格而繁复的程序,庄重而肃穆的场景。
  钦天监的官员十分卖力。
  若非场合限制,刘御一定会走上台阶问一声:“有用吗?”
  祭天之后,真的会下雨吗?
  是的。
  皇帝祭天,是为了祈求上天降下甘霖。
  干旱还在持续。
  天灾一日不缓解,反贼就无法彻底平息。
  明年会比今年更加艰难,粮价会涨到一个无法想象的高度。
  届时,烽火将遍布大周江山。
  没有哪一刻,众人对雨水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
  轰隆隆!
  惊雷轰鸣,众臣欢呼,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此乃神迹啊!
  祭天大典刚刚结束,上天就降下甘霖,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彰显神迹,彰显皇权。
  这是皇权的一次伟大胜利。
  瓢泼大雨落下,无人躲闪,无人回避。
  反而在雨幕中手舞足蹈,欢呼庆贺。
  下雨了,终于下雨啦!
  高台上,文德帝同钦天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少卿相视一笑。
  君臣二人,均是一脸如释重负。
  没有枉费君臣二人力排众议,特意选在今日今时祭天。
  ……
  “钦天监有高人啊!”
  山中晓筑,顾玖往棋盘上落下一子。
  棋盘上厮杀正酣,双方都是凌厉的棋风。
  苏政思考片刻,落下白子,然后说道:“经此一事,陛下权威高涨,有力反击了关于先帝和陛下得位不正的谣言。接下来,无论反贼有多少手段,都是作茧自缚!上天回应了陛下,陛下就是名正言顺的天选之子。没有任何形式比得上上天的意志。”
  顾玖笑了笑,再次感慨,“钦天监有高人啊!”
  能准确预估到何日何时下雨,无论是在哪个年底都是高人。
  什么上天的意志,顾玖是不相信的。
  “真想将这位高人请到山河书院,开一门天象学。”
  “阴阳自然吗?”
  “夜观天象,和阴阳学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区别。钻研的方向不同。就好比儒学,有谷梁学派,讲究亲亲相隐。也有公羊学派,主张十世大复仇。”
  苏政笑道:“这位由陛下亲自提拔的钦天监少监,大家都不清楚他的来历。我只打听到,这位少监是陆侍中亲自推荐给陛下。陛下和他聊了两个时辰,就将他封为钦天监少监。”
  顾玖笑了笑,说道:“陆侍中才是陛下真正的心腹谋臣,忠贞不二。而且为人低调,人前从不出风头,全让中书令李大人冲锋在前。人们只知道李大人老持稳重,国之谋臣。却不知陆侍中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这位新来的钦天监少监,肯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十有九八陆侍中一直养着此人,一直到关键时刻,才将此人推荐给陛下。”
  苏政点点头,“陆侍中才是真正的高人。”
  顾玖笑了起来,“陆侍中是高人,那位钦天监少监同样是高人。只是他们高明的地方不一样。陆侍中擅谋略,耐性十足。钦天监少监,于天象方面的有独到的见解,才华惊人。这样的人才,却不能收入囊中,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听表妹的语气,对这位任少监更为认同?”
  顾玖点头,没有否认,“陆侍中这样的人物易得,任少监这样的人物百年难遇。你说哪个更宝贝?”
  苏政闻言,止不住笑容,“陆侍中听了这话,怕是会心碎。”
  “他即便心碎,也有陛下安慰他。任少监若是心碎,可是全天下的一大损失。”
  想想看,能准确算出何日何时下雨,让文德帝当众上演一出天选之子的旷世大戏。这样的人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必须供起来的牛人。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那也是宝贝。
  顾玖现在多了一个癖好,就是收集牛人。
  目前,三元公杨元庆算一个牛人。
  杨季,陈壮实二人,还需要时间的淬炼,目前还算不上牛人。
  如此说来,顾玖名下,正儿八经算得上牛人的人,只有三元公一人。
  真是令人心塞。
  “有机会,本夫人一定要会一会这位任少监。”
  苏政提醒顾玖,“任少监现在是京城的风云人物,朝堂内外都盯着他。这个时候表妹不宜露面和他接触。”
  “多谢苏表哥提醒,我都知道。陆侍中有耐心,我同样有耐心。”
  顿了顿,她问苏政,“苏表哥对于前程,有何打算?”
  苏政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而且名次还不错。
  头三年在翰林院读书。
  如今在吏部历练。
  正常情况下,再有一两年苏政就该谋求外放。
  在地方上做十年地方官,干出政绩,不出意外的话,顺利调入京城。
  以京官身份继续谋划十年,差不多就能摸到部堂高官的边缘。
  用心筹谋,一二品大员指日可待。
  这是正常升官途径。
  前提是一路顺风顺水。
  朝中还得有人提携。
  苏政考虑了一下,说道:“和老师谈了谈,老师有意让我去江南。”
  “江南好地方,可是不易做出政绩。”顾玖含笑说道。
  苏政点点头,“老师的意思是,让我在江南多历练几年,最好能进入江南都督府见识一番。”
  顾玖笑了起来,“尊师想法很独到。我这里也有一份建议,苏表哥想听吗?”
  “表妹请说。”
  顾玖斟酌了一下,“江陵府下辖县令,明年年初就能启程前往江陵府。亦或是新民县县令。”
  啪!
  棋子落地。
  苏政一脸诧异地看着顾玖,“新民县县令一直都是顾喻,表妹打算撤换他?”
  顾玖摇头,“并非我想撤换他,而是到了不得不撤换的时候。顾喻连任三任新民县县令,已经破了朝廷的规矩。等到第四任的时候,即便吏部不反对,陛下也会亲自撤换他。与其等到那时候由陛下指定人选,我更倾向于由表哥接替顾喻。”
  苏政轻蹙眉头,“为何是我?顾琤也是两榜进士,他也有资格做新民县县令。”
  “顾琤并没有资格做新民县县令,因为他姓顾。新民县县令,不可能一直由新民县县令把持!这一点苏表哥应该很清楚。”
  苏政点点头。
  他自然明白。
  能让顾喻连任三届新民县县令,已经是看在湖阳郡主的面子上,格外优容。其他人绝不会有这个待遇。
  顾喻离职,让顾琤接替。开玩笑,朝廷上下,包括陛下都不会同意。
  这是在挑战朝廷法度和权威。
  等于是正式宣布,新民县是属于顾玖的,是顾玖的封地,是国中之国。
  即便只是名义上,朝廷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而顾玖也不想给人一种,本夫人将新民县当成自家封地的错觉。
  这很危险!
  顾玖最不需要的就是危险。
  她要的稳定,是和平,是发展。
  顺应朝廷法度,找合适的人替换顾喻,同朝廷和平相处,这才是上策。
  苏政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顾玖是想将山河书院的学生推上去。山河书院的学子对新民县有着更深的感情。
  然而山河书院成立才几年时间,学生资历严重不足。
  徒呼奈何!
  顾玖又说道:“若是苏表哥不欲担任新民县县令,我建议苏表哥放弃江南,选择江陵。江陵才是苏表哥一展所长的地方。去江南,不过是做人傀儡,有何意义?”
  苏政犹豫。
  顾玖继续说道:“江南世家豪族同官府的关系盘根错节,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甚至强于官府。苏表哥前往江南,我敢说两年内你将毫无建树,无力施展任何手段。
  江陵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