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诏很无奈,无奈中又透着高兴,“等御哥儿和衡哥儿长大懂事,两个小的又到了人嫌狗厌的年纪。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轻松下来。”
  “做梦吧!做了父母,就别想着有轻松的一天,每天都在操心。”
  顾玖破碎了刘诏的美梦。
  刘诏哼哼两声,“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下。”
  “你现在可以幻想。”
  此刻哪有情绪幻想。
  丫鬟提着清水,擦拭地面。
  两个臭小子洗漱干净,换了一身衣服,又变身成为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刘诏嫌两个孩子烦,直接将人打发到书房写功课。
  没功课?
  那就临时布置功课。
  抄课文,写文章,练大字,还怕找不到事情做吗,简直是开玩笑。
  两孩子耷拉着头,可怜兮兮的模样,顾玖是一点都不同情。
  “快去写功课,写完了就可以玩。”
  在读书上面,顾玖向来很严厉。只要刘诏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合理的,她都赞成。
  即便不赞成,也绝不拖后腿。
  她不会让两孩子以为可以靠着她的心软躲避功课。
  门都没有。
  御哥儿只能带着衡哥儿去书房写功课。
  “什么时候进宫?”顾玖问刘诏,“母后应该有很多事情要找你商量。”
  刘诏语气冷淡,“没什么好商量的。太后没了,后宫以母后为尊。她心里头的野望又被点燃,试图做点什么。从一开始,我就明确表示反对。父皇还是壮年,她的打算未免太早了些。”
  “四殿下呢?他会听从母后的吩咐吗?”
  “只要他不是笨蛋,就该知道现在最好什么都别做。父皇的态度明摆着,不肯给我们赐爵封王,也不肯分封府邸。几兄弟,带着妻儿小妾庶子庶女,几十上百口人住在一个屋檐下,还有什么可说的。”
  刘诏连连嗤笑,眼中透着不满和讥讽。
  从没有哪朝哪代的皇子,像他们几兄弟这般,活的这么惨。
  别说王爵,连独立的府邸都没有。
  长辈住宫里,几兄弟住在王府。
  若是年幼未婚还说得过去。
  如今兄弟们相继成婚,有子有女,哪里还能住在一个屋檐下?
  那么多孩子,还有那么多女人妾室,加上伺候的下人,一个宅院哪里够住。
  刘诏自嘲一笑,“幸亏我们只有四个孩子,不用为房子不够住发愁。”
  顾玖捏了捏他的手,“抱怨也无法改变陛下的决定。得想办法让陛下知道大家的难处。皇子们繁衍生息,孩子越生越多,不能再继续住在一个屋檐下。即便不给皇子赐爵,也该有单独的府邸。”
  刘诏一肚子怨气,“谁都盼着能有单独的府邸,这些年,年年都有人提起此事。结果父皇次次装傻充愣,就是不肯给我们赐府邸。
  不要爵位,只要府邸,花不了多少钱。少府手头上捏着那么多宅子,随便拿几套出来就能解决问题。可即便这样,父皇也不愿意。有时候,我都忍不住怀疑,我们几兄弟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顾玖打趣他:“这话别让母后听见。她要是知道了,该骂你没良心。辛辛苦苦生你养你,你竟然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刘诏笑了笑,笑容有些苦涩,“有时候想想,如果不是亲生的,倒是少了很多麻烦。”
  顾玖说道:“如果你不是亲生的,我们现在不可能坐在这里晒太阳。行了,别胡思乱想。比起其他皇子,我们现在的生活简单幸福。不用挤在王府,不用应付乱七八糟的事情。孩子们每天去书院读书,感受最奔放自由的文化气息。”
  刘诏勉强笑了笑。
  顾玖不用睁开眼睛,都知道刘诏在想什么。
  她对他说道:“别不甘心,有得必有所失。有了皇子身份,暂时就别奢求皇子待遇。陛下吝啬,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是在同情自己。”
  顾玖哈哈一笑,“你会吗?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没有同情心的人。”
  刘诏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对自己颇有同情心。”
  顾玖拉着他的手,“与其想些有的没的,不如直接在京城买一栋宅院,全家搬进去。如此,你也不必每天早早起床,城门还没开,就要赶着上早朝。”
  “京城居大不易。皇城跟下的房子,有钱都买不到。”刘诏一脸郁闷。
  堂堂皇子,竟然是个穷逼。
  别说买房子,他连钱都没有。
  这么多年,他一直就是个月光族。
  每月俸禄,爵禄拿到手,转眼花得干干净净。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知道花钱的地方那么多。
  顾玖哈哈一笑,“你只需要说买还是不买,具体买房子的事情,自有我来操办。”
  “你打算在京城哪个位置买房子?”
  顾玖理所当然地说道:“离皇宫近一点,方便办事。”
  “意思是在内城买房?”
  “你不愿意住在离皇宫近一点的地方吗?”
  “我倒是愿意,就是没钱,也不清楚哪里有合适的房子买。”
  “这事你不用操心,我来解决。你忘了我是做什么的吗?笨蛋,我是房产开发商啊,专门建房子卖房子。买房子这事简单。这事就这么说定了,等房子买好,我再通知你。”
  顾玖财大气粗,不差钱。
  别管多贵的房子,价钱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地段好,地方宽敞。
  刘诏有种吃软饭当小白脸的感觉。
  关键是这感觉竟然还不错。
  他乐意被顾玖照顾着,由顾玖安排生活起居,解决住房问题。
  他笑了起来,调侃问了一句,“养我一辈子吗?”
  顾玖嘴角上翘,“对啊,我养你!”
  “我们的对话是不是反了?理应由本殿下养你。”
  “你又养不起我。就别在意你那点面子,反正你早就没了面子,认命被我养着吧。”
  “好吧!记得养我一辈子。”


第748章 任性出宫
  “朕打算出宫!”
  文德帝心情不好,突然提出要出宫。
  他不想惊动朝臣。
  朝臣一旦得知他要出宫,肯定是各种谏言,类似皇帝出宫劳民伤财之类的老生常谈的话。
  文德帝不想听朝臣们唠叨,吩咐常恩偷偷去办,不许声张。
  除了伺候的宫人,保护安全的侍卫,文德帝只带了陆侍中在身边。
  陆侍中显然不赞同文德帝偷偷出宫。
  “陛下怎么能偷偷出宫,要是有个万一,微臣万死难辞其咎。”
  文德帝坐在马车里,顺利出了皇宫。
  马车行走在市井街巷,听着外面市井小民讨价还价的声音,浓郁地烟火气扑面而来。
  文德帝深吸一口气。
  自从登基称帝,他离烟火气就越来越遥远。
  此时此刻,文德帝的心情很飞扬,“爱卿放心,朕就是随便逛逛,保证不出京城。”
  陆侍中这才放心下来。
  要是文德帝决定出京城玩,他一定会坚决反对。拼着官职不要,也要拦住文德帝。
  堂堂天子,岂能随意出京城。而且还是在瞒着朝臣的情况下。
  要是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陆侍中小肩膀,可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马车围着热闹的东西市转了一圈,期间文德帝还数次下车购物,喝茶,还喝了一碗羊杂汤。
  差点被将常恩陆侍中等人下死。
  万一羊杂汤有毒,万一陛下吃了闹肚子?
  太多万一……
  幸好所有的万一都没发生。
  平常的一碗羊杂汤,热乎乎的。
  一碗喝下去,额头上已经冒了汗。
  文德帝乐呵呵地说道:“这个季节喝羊杂汤的确有些不合时宜。”
  天气逐渐热起来,很快,屠夫也要休刀。
  接下来几个月,市场上不会再有羊肉供应。
  一直要等到秋天,等到冬天,那时候才是吃羊肉,喝羊杂汤的好季节。
  也是屠宰羊羔,买卖羊绒的季节。
  羊绒是越来越贵了!
  随着羊绒制衣在富人圈流行起来,大周对羊绒制衣的需求连连增加。
  草原上的牧民,每年靠着出售牛羊,就能赚取大笔银钱,然后从大周买入盐巴,茶叶,铁锅,布匹,甚至还有米面等等生活必需品。
  牧民们有了钱,也学着大周人,开始改善生活。
  面饼很好吃,米饭香喷喷,配上酒菜,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还有放了辣子的粉条,吃上几大碗,神仙也不给换。
  文德帝吃得很满足。
  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继续在集市闲逛。
  常恩很无奈,不由得朝陆侍中求助。
  陆侍中轻咳一声,压低声音说道:“一开始,常公公就该拦着陛下。”
  “咱家拦不住啊。自从太后过世,陛下的心情一直不好,连后宫都不去了。不让陛下发泄出来,怕是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
  陆侍中哼了一声,追上文德帝,“老爷,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文德帝早有成算,“去南城,去城墙。老夫一直听人说,南城变化大,老夫要亲自去看看。”
  “这……”
  “不行吗?”文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陆侍中。
  陆侍中连连摇头,“老爷还是坐马车过去吧。走路太远。”
  “你说的对。老夫疏于锻炼,比不得前些年。”
  一行人上了马车,前往南城。
  南城变化的确很大。
  白仲一直在经营南城,改造棚户区。
  当然,因为牵扯了太多利益,加上产权混乱,往往一栋房子,一块地基的产权,要牵扯到一二个人。
  这些人都是产权者,一人一个想法,可想而知有多麻烦。
  尤其是自从新民县房产发展起来后,很多人都意识到自己住的窝棚,窝棚下面地地基是个香饽饽,于是有人坐地起价,有人要房子要钱,有人甚至要求解决工作,解决婚姻,解决孩子读书,解决徭役等等。
  反正没有他们想不出的要求。
  白仲被搞得头都大了。
  京城棚户区,不是新民县。新民县就一个地主,那就是顾玖。
  所以新民县建房子不存在产权纠纷。
  京城窝棚区,让白仲大开眼界。
  以至于,他不得不放慢棚户区改造进程。
  原本三年改造计划,改成五年计划,后来又改成十年计划。
  以窝棚区的混乱,恐怕十年都完不成改造。
  马车进入南城。
  街道两边是新修的房子,全都是小二层,一栋接着一栋,黑瓦白墙,整整齐齐。
  文德帝坐在马车里,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朕以前经过南城,可不是这个样子。”
  常恩说道:“前面还修了个街心花园,种了花花草草。小民们没事,就去那边晒太阳闲聊。”
  “是吗?”文德帝很感兴趣。
  陆侍中却说道:“微臣不敢欺瞒陛下,南城改造,也就这条大街两边做得比较好。其他坊市,几乎没什么变化。”
  文德帝蹙眉。
  “爱卿的意思是,诏夫人在忽悠朕?”
  “微臣并无此意。据微臣了解,南城这边极为混乱,产权纠纷严重,小民坐地起价。非大魄力者,根本没办法彻底改变南城容貌。微臣观察,恐怕诏夫人也坚持不了太久。这些都是顽疾,没有官府插手,很难有大的进展。”
  文德帝点点头,“原来如此!朕记得,诏夫人曾对南城做过一个统计。南城这一片,生活着上百万人口,此事是真是假?”
  陆侍中微微躬身,“此事应该是真的。这几年条件好了,人口只多不少。加上新民县的人口,整个南城的人口数量,恐怕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京城有这么多人?”文德帝诧异,不太敢相信。
  陆侍中说道:“回禀陛下,这些年,各地频发灾情,唯独京畿一地因为兴修水利,灾情不算严重,还算过得去。
  于是大量失地破产的灾民涌入京城找活干。这些人有来自西北,有来自东北,西南,甚至还有人从岭南而来。在京城,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能活下去,女子也能找到活干,于是这些灾民纷纷扎根京城,不肯回乡。
  另外,京畿各地乡村小民,皆知京城容易找活干,工钱又给得高。所以很多小民都会在农闲时到京城打零工。
  更有甚者,常年留在京城,带着一家人做活挣钱。攒够了首付钱,也不回乡置办田地房屋,反而是在新民县买房置产,用于出租。据微臣了解,新民县六期,目前已经建有五千栋二层小楼。
  购买这些小楼的人,要么是京城小民,要么就是京畿各地小民,少量外地灾民也会选择在新民县置产出租。因为诏夫人限制富户同小民抢房,富户在六期购房,反而是少数。
  微臣可以说,因为诏夫人给小民建房子,因为新民县,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涌入京城。整个南城人口,突破两百万,绝不是微臣夸张之言。微臣甚至大胆估计,南城人口只怕要不了几年,就会突破三百万。”
  文德帝听完陆侍中一席话,眉头紧皱。
  “爱卿告诉朕,这个情况是好是坏?”
  陆侍中严肃地说道:“有好有坏。人口增加的弊端在于,大大增加了京城的粮食供应压力,增加了京仓压力。户部上本要求增加京仓数量,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口暴增。
  然而京城土地有限,产量也不高,增加京仓意味着增加地方官府的压力。朝廷要花费更多的钱粮,才能将粮食运输到京城。
  其次,五城兵马司,绣衣卫的压力随之增加。需要更多的人手去维护京城治安。这么多人集中在一地,一旦爆发险情,或是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比如去年灾情最严重那段时间,不瞒陛下,当时微臣真的担心因为粮食不够吃,京城爆发乱子。
  最后,京城人口暴增,等于是京城在吸地方的血。京城一地,就抽干了无数个县,无数个州府的人口。那些县,那些州府被抽干了人口,却依旧要完成额定的税收,征粮,徭役。这会大大加重留守在家乡的小民负担,会造成更多人破产。最终结果,肥了京城,穷了地方。”
  文德帝眉头皱得越发厉害。
  “好处呢?”
  “好处就在眼前!”
  陆侍中指着马车外面,“随着京城人口暴增,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到京城经商。朝廷税收也跟着年年增加。这是第一大好处。第二个好处,京城一地,养活了这么多破产的灾民,穷困小民。这些人有钱吃饭,就不会落草为寇,为祸地方。为朝廷减轻了极大的负担,也为地方官府减轻了赈灾的压力。
  小民安居乐业,才有钱结婚生子,大周人口随之增加。同时会有更多的小民家庭出生的孩子接受教育,十年二十年后,朝廷将是一番新局面,此乃盛世之兆。
  但是不能为了一点好处,就忽略了人口暴增的弊端。微臣建议,重新核定地方官府的税收,田亩,粮食产量,人口统计。减轻对地方小民的盘剥。”
  文德帝突然笑了起来,“爱卿想法很好,只是此事关系甚大,需从长计议。爱卿不如陪朕上城墙走一趟。”


第749章 奉旨杀人,何所惧!(三更)
  一行人上了城墙。
  天气晴朗,视线良好。
  往北望,远远的能看见皇宫屋顶。
  “皇宫竟然如此高大,朕还是第一次站在城墙上打量皇宫。”
  “陛下,下面就是新民县。”陆侍中指着南边。
  站在城墙上,偌大的新民县一目了然。
  一眼看去,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密密麻麻的房子,一排排整齐排列。
  其次就是好多人,全都是人。
  “怎会有如此多的人?”文德帝发出惊叹声。
  陆侍中介绍到:“新民县没有城墙,没有宵禁,加上山河书院的影响,很多读书人都租住在新民县。于是很多青楼楚馆,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