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存礼去了西北,京城这边,就由他主管。
  “夫人,我们不能被朝廷牵着鼻子走。朝廷此举,没有丝毫诚意。区区四十年经营权,还要分给朝廷三成干股,这和山匪抢钱有什么区别。”
  顾玖示意他坐下说话。
  她安抚白仲,说道:“凡事都是谈出来的。不是说朝廷开什么条件,我们就必须接受什么条件。同时修建两条水泥路,可以答应。四十年经营权,也可以答应。三成股份不行,最多只能给朝廷两成股份。
  另外,朝廷也不能什么都不付出。水泥要以成本价卖给我们,户部要提供一部分粮草,收费站和休息站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操作,朝廷不得插手,不能随意安插关系户。还有,我需要几个铁匠,少府必须满足。”
  顾玖将自己的条件一一开出来。
  白仲提笔一条一条的记录。
  他担心,“朝廷会答应吗?”
  “慢慢谈,反正我们不着急。着急的是朝廷。”
  白仲意外,“朝廷为什么着急?”
  顾玖神秘一笑,“原因你不用知道,你只需知道朝廷比我们着急。所以在谈的过程中,不妨大胆一下,狠狠压一压少府的嚣张气焰。改日我会约少府家令喝茶。”
  白仲笑了起来,“我听夫人的。我先将少府的人晾个两三天,看看他们怎么嚣张。”
  顾玖赞同地点点头。
  白仲兴冲冲的离去。
  刘诏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从后面抱住顾玖。
  “同时修建两条水泥路,亏夫人敢想。他是生怕榨不干四海商行吗?”
  顾玖握住刘诏的手,蹭了蹭,轻声说道:“也有可能陛下真的着急了。”
  “他不能不急。今年虽然丰收,然而去年大旱,赈灾平乱,亏空甚多。今年的粮食,只够填补去年的亏空。想要筹措更多的粮草,我看户部尚书愁得头发都白了。”
  顾玖问道:“需要我出手吗?我在江南囤积了不少粮食。”
  刘诏摇头,“还不到时候。北荣就算南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大周困难,北荣只会比我们更困难。他们需要动员更多的人,才能发兵南下。”
  “言下之意,北荣不发兵则罢,一旦发兵,就是倾国之战,不成功则成仁?”
  “正是!北荣是在赌国运。如果让他们顺利劫掠大周的城池和百姓,他们就能喘一口气,几年时间就能重新壮大起来。所以,一定要将北荣的兵马挡在关外。”
  “不容易啊!”
  “的确不容易。”
  顾玖问道:“西凉出兵的可能性多大?”
  “五成!”这是刘诏的判断。
  他分析西凉的情况,“几年贸易下来,我们几乎榨干西凉的国库。西凉不得不转而劫掠西域诸国来补充国库,其中损耗颇多。西凉国内,反贸易的声音逐渐抬头。甚至有人在叫嚣要给我们大周一点教训看看。一旦北荣南下,西凉主战的情绪将空前高涨。届时就要看西凉国国师无望的本事,能不能劝住西凉王,不和大周为敌。”
  顾玖笑着问道:“你似乎对无望没什么信心?”
  刘诏自嘲一笑,“我承认无望这人很有欺骗性,但是事关西凉的军国大事,恐怕他还没那么大的影响力。我也希望他能抓住有限的时间,加强他在西凉贵族中的地位,从而影响更多的人。”
  顾玖问道:“鲁侯那边有没有给你送来消息?”
  刘诏摇头,“如果北荣发兵南下,最兴奋的莫过于鲁侯父子。他肯定不乐意我插一手,很显然他喜欢吃独食,想独吞北荣。我怕他噎住,根本没那个胃口吞下。”
  顾玖低头一笑,“鲁侯虽然喜欢吃独食,然而他也清楚,他吃不了独食。一旦战争打响,朝廷不可能不派人前往西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去了西北,要如何同鲁侯周旋?”
  刘诏随口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不必纠结这个问题。”
  ……
  白仲将少府吊着半空中,根本不搭理。
  一开始,少府的人还一个个大老爷模样,将白仲提出的种种条件当成了笑话。
  数天过去,当少府家令再三问起事情进展,少府一干大老爷才主动找上白仲。
  白仲一句话:“没空!”
  把人给打发了。
  三番两次,少府的大老爷们总算回过神来,四海根本不用求着少府。
  水泥路修不修,四海商行无所谓。
  四海有钱,做什么生意不好,干什么想不开去修路。就为了那点过路费吗?
  少府的人找不到白仲,事情就没办法谈。
  等到文德帝问起事情进展,少府家令没办法交代,回到少府衙门后,就将衙门一干大老爷臭骂了一顿。
  真以为人人都要求着少府办事吗?
  那是别人,不是四海商行。
  四海不差钱。
  四海之所以每年还找少府钱庄借贷,只是为了维持两家的合作关系。
  少府家令将手下的人统统骂了一顿,然后亲自下帖子,约顾玖喝茶。
  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
  少府家令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喝茶的地方就在新民县。
  顾玖按时赴约。
  新民县一如既往的热闹。
  顾玖坐在二楼临街包间,伸出头往外面看去,就能看见来往行人中,有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一份生活秀。
  生活秀同国子监的嘴仗,还在打。
  国子监扒皮山河书院的师生,背景。
  生活秀就扒皮国子监的黑历史。
  陈壮实将《山河书院报》的得力干将全都拉到生活秀,披着生活秀的皮,以《山河书院报》的辛辣犀利的文风,将国子监扒了个干净。
  国子监惨败。
  然而,这场嘴仗远远还不到结束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战火有蔓延的迹象。
  随着天下学子齐聚京城,这些学子所代表的书院,纷纷加入战局。
  这场嘴仗,眼看就成了一场乱炖。
  天下书院,素有积怨。
  各个书院的学子,以生活秀和《国子监报》为战场,纷纷写文章批判对手。
  不光是书院之间的嘴仗,还有区域之间的斗争。
  南北互相歧视,这是千百年来的老传统。
  北方的学子骂南方学子仗着钱多,占名额,抱团,结党营私……
  南方学子则骂北方学子个个都是辣鸡,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就说山河书院这一批参加科举,最被看好的学生杨季,不好意思,也是南方人。
  三元公,同样是南方人。
  被陆侍中一眼相中,提拔为中书舍人的周世安,还是南方人。
  北方学子气坏了。
  这是歧视。
  中书令李大人可是北方人。
  文坛赫赫有名的孙家,同样是北方人。
  孙家状元公,如今就在山河书院教书。
  南方学子在报纸上发问:孙状元可有教出一二叫得出名字的学生?
  尼玛,这是灵魂拷问啊。
  大家不再关心生活秀同国子监的嘴仗,反而关心起南北差异。
  生活秀趁势邀请既在北方生活过多年,也在南方生活过多年的人写稿,以亲身经历讲述南北差异。
  三元公也被约了稿。
  最新一期生活秀,就刊登了三元公的稿子。
  三元公以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让人看到大周江山多绮丽,大周人才济济。
  三元公就是个招牌。
  凡是有他的文章的报纸,总是卖得很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学子都会捧场。
  这些初到京城的巨人老爷们,适应得很快。直接将文青书局当成了辩论战场。
  顾玖坐在二楼,笑眯眯地看着街对面的文青书局,大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是不是传出叫好声。
  里面正在进行一场南北学子的辩论,所派出的人,素有文名。
  虽然听不见里面在辩论什么内容,却不妨碍顾玖看得津津有味。
  她还看见,御哥儿带着衡哥儿往人群里面钻。侍卫跟在后面,一头汗水。
  顾玖忍不住笑起来。
  “这两小子,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又偷偷跑出书院,看来还是功课太少。”
  几个丫鬟捂嘴偷笑,“看来御哥儿又要抄几天书籍,衡哥儿又该哭丧着一张脸。回去后,奴婢就吩咐厨房,多准备点零嘴。两位哥儿忙起来的时候,饿得快。”
  顾玖笑话几个丫鬟,“你们比本夫人还要宠他们。”
  “奴婢们是帮着夫人宠着两位哥儿。”
  “小玖,老夫来迟啦!”
  少府家令姗姗来迟。
  他的马车被堵在新民县的街道上,动弹不得。不得不下马车,走路过来。


第80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祖宗快请坐。”
  顾玖起身迎接少府家令。
  少府家令乐呵呵的,瞧了眼街对面的文青书局,说道:“这儿挺热闹的,视野很不错。”
  顾玖抿唇一笑,指了指街对面的文青书局说道:“里面今儿有辩论,听说是南北学子中佼佼者,一个赛一个能言善道。”
  “他们再能言善道,也不及小玖你的一成功力。”
  说完,少府家令哈哈一笑。
  “老祖宗谬赞了,我可不敢和饱读诗书的学子们较量。老祖宗喝茶!”
  “茶什么时候都能喝。关于修路一事,陛下已经在催促了。我们是不是也该早点定下来。”
  顾玖笑道:“我全听老祖宗的。老祖宗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只要别让我吃亏就成。”
  少府家令乐了,“从来都是你赚钱,哪有吃亏的时候。老夫答应你,就按照你的条件办。户部那边老夫也沟通好了,只要你这边一开工,户部会运送两千担粮草到工地。”
  两千担?
  不算多,也不能说少。
  只能说稍显诚意。
  顾玖笑而不语。
  少府家令于是继续说道:“朝廷只在收费站占据两成干股,不插手收费站和休息站的建设和经营。一切都是你们四海说了算。”
  “我要的铁匠?”顾玖含笑问道。
  少府家令很干脆,“铁匠也给你。将作监的铁匠,你可以挑选十人,奴契都给你。把人给了你,他们就是你的人,你可以任意处置。”
  顾玖笑了起来。
  什么两成股份,粮草供应,全都是虚的。
  虚虚实实,所有的讨价还价,全都是为了将作监的铁匠。
  将作监对修房子修路的匠人管束不严,顾玖想要,说一声就成。
  但是对于铁匠,少府将作监有着严格的管束。
  这些铁匠,世代为奴,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是少府的奴隶。
  他们的技术,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少府的管束下。
  外面的人想要接触他们,很难。
  即便贵为大皇子的刘诏,没有允许,休想从将作监带走一个铁匠。
  为什么?
  因为这些铁匠拥有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冶铁技术,锻造技术。
  所有具有技术含量的铁器制品,都出自将作监铁匠之手。
  军中所有器械,包括不限于刀剑枪戟,盾牌,锁甲,大型攻城器械,杀伤力惊人的弩箭,全都是将作监铁匠锻造。
  这些铁匠,身份虽是奴隶。
  但是他们的技术,绝对是顶尖大匠。
  民间也有很多打铁铺。
  绝大部分,只能打造菜刀锄头,简单的农具。
  技术含量稍微高一点的器械,都很吃力。
  更别提冶铁,民间铁匠的技术,同少府将作监的铁匠比起来,连提鞋都不配。
  开战在即。
  一直被推迟的冶铁计划,顾玖必须提前。
  不说打造多犀利的武器,至少要改进运输工具。
  现在的运输工具,太慢太慢。完全配不上水泥路。
  顾玖想做四轮马车。
  不过在制作四轮马车之前,首先要解决轴承问题。
  四轮马车难在哪里?
  难在转弯。
  轴承解决,四轮马车转弯就不再是问题。
  有了四轮马车,速度能比现在的快上一倍。承载量,至少能多两三百斤。
  现在的木制马车,问题多多。
  木制车轮半路断裂,是常见的问题。
  而且木制车轮速度慢,承载力有限。
  总而言之,四轮马车势在必行。
  交通工具,理应跟上道路的发展。
  若是技术提高,甚至可以制作简易的自行车。
  在古代骑自行车,一定很好玩。
  这一切一切的前提,就是需要熟练的铁匠。
  有了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铁匠,顾玖的冶铁技术才有可能实现。
  她玩笑道:“将作监那么多人,才给我十个铁匠,还不够打造几口铁锅。”
  噗!
  堂堂将作监的铁匠,是用来打造铁锅的吗?
  简直是暴殄天物。
  少府家令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玖啊,少府自有运转机制。这个少府的匠人,并不是老夫说给你多少就能给你多少。这回能给你十名工匠,都是陛下开恩。如若不然,一个铁匠你都带不走。”
  顾玖一脸诧异,不似作伪。
  “这点小事,还需要陛下点头同意吗?”
  “事关铁匠,可不是小事。”少府家令特别严肃的说道。
  顾玖哦了一声。
  少府家令不放心,又叮嘱了两句,“这些铁匠交给你,你可千万别打造犯忌讳的东西。也别交给大皇子殿下,容易引起猜疑。”
  顾玖郑重道:“多谢老祖宗提醒,我就是想建一个打铁作坊,做做小玩意。保证不做犯忌讳的东西。等我的小作坊建起来,老祖宗要是不放心,可以派人前往小作坊查看,保证干干净净,绝不会出现不该出现的东西。”
  “如此甚好!日后,老夫真的会派人检查你的小作坊。”
  少府家令将“小作坊”三个字咬得特别重,显然是在提醒顾玖,不要行险。
  天子脚下,真的没什么秘密。
  即便有秘密,派出金吾卫,迟早也能查出来。
  顾玖重重点头,特别真诚。
  她就做做轴承,车轮,改造马车,这不算是犯忌讳吧。
  嗯,肯定不是犯忌讳。
  顾玖甜甜一笑。
  少府家令放心了一半,还有一半要等亲自检查过顾玖的打铁小作坊之后,才能真正放心。
  正事聊完。
  顾玖指着街对面的文青书局,“闹得这么厉害,朝廷不管吗?”
  噗!
  少府家令胡子抖啊抖,“小玖啊小玖,你说这话不觉着亏心吗?为什么会有今日这个局面,不都是生活秀挑起的吗?你一句话就能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嘴仗,你怎么好意思要求朝廷出面。”
  顾玖笑了起来,“老祖宗此话差矣,严格说起来,是《国子监报》挑起了这场纷争,生活秀只是合理反击。至于后面的书院之争,地域之争,国子监可没少在背后煽风点火。
  老祖宗,对于国子监唯恐天下不乱的行事作风,朝廷难道不该管管吗?国子监上下,都被扒光了,全京城全天下的人都等着朝廷的反应,结果朝廷毫无反应。你可知,人心已经在动摇。再继续纵容国子监,后果不堪设想,怕是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啊!”
  顾玖语重心长,一副真心替国子监替朝廷着想的态度。
  然而,少府家令却觉着头痛。
  “小玖啊,你就别卖关子了。每次你长篇大论的时候,肯定是要干什么事。你呢,就省点口水,直接告诉老夫,你想做什么吧。”
  顾玖难得有点不好意思。
  “什么都瞒不过老祖宗,老祖宗果然慧眼如炬。晚辈以为,国子监是时候进行整顿,还学子们一个朗朗乾坤,重整国子监的名声。”
  少府家令呵呵一笑,“难啊!国子监的名声已经让生活秀彻底败坏,还怎么重整?”
  顾玖掷地有声地说道:“明年就是科举年,就是国子监翻身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