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人寒了心。
  帝王心,真是冷硬如铁。
  前面几年,是文德朝最困难的几年。
  全凭他这个中书令居中调度,朝堂才能平稳度过最艰难的几年岁月。
  而今天下大安,风调雨顺。
  文德帝就迫不及待卸磨杀驴。
  寒心啊!
  真正的寒心!
  李大人黯然退场。
  对于以退为进的计策,也没再抱有希望。
  一切都是他自作多情。
  人走茶凉。
  人情冷暖,李大人也算是体会了一遍。
  心灰意冷之下,竟然生出就此回祖籍养老的打算。
  奈何大雪封路,不得出行。
  李大人也只能站在屋檐下,望雪兴叹。
  往年,一到年底,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门房从早到晚,忙到脚不沾地。
  今年,门庭冷落。
  别说李大人受不了,门房的下人同样受不了。
  人,怎么能这么现实?
  除了几位学生登门,再无其他人。
  李大人自嘲一笑,“老夫历来自视甚高。没想到老了,却被当头棒喝。不过如此而已!”
  没有朝廷官员的身份加持,他就是个普通的老头,无人在意。
  哈哈……
  今日才认清这一点,果真愚钝。
  离着过年就剩下两天,衙门已经封笔。
  本以为不会再有人上门,门房都打起了懒。
  咚咚咚……
  听到有人敲响大门的铜环,门房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仔细一听,真的有人在敲门。
  门房急忙翻身,走出温暖的房舍,打开大门一角。
  一个小厮,递上一张请帖,“我家老爷请李老爷喝酒,这是请帖。”
  “你家老爷是哪个?”门房好奇问道。
  小厮仰着头,十分得意地说道:“我家老爷是三元公。记得提醒你家老爷准时赴约。”
  说完,小厮就跑了。
  三元公的邀请,门房不敢怠慢,赶紧将请帖给李大人送去。
  李大人很意外,也很惊喜。
  杨元庆竟然不计前嫌,给他下帖子?
  哈哈……
  是要当面奚落他吗?
  还是要和他冰释前嫌?
  这一趟究竟是鸿门宴,还是宾主尽欢?
  李大人斟酌再三,咬咬牙,去了!
  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风雨没经历过。
  区区一个三元公,他就没放在眼里。
  次日一早。
  李大人乘坐马车,前往山河书院。
  他暗暗吐槽,“大过年的,还住在书院。当真以书院为家吗?”
  一路行驶,穿过热闹的街巷,终于上了山,顺利进入书院。
  三元公杨元庆正和孙状元清谈。
  得到下人通报,他哈哈一笑,“老夫请的人到了,孙兄要不要一起?”
  “李探花到了吗?一起一起。”
  孙状元显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三元公站在梅花树下,迎接李大人的到来。
  李大人下了马车,猛地见到三元公,差一点不敢认。
  眼前这人,哪里还是记忆中那个衰老又邋遢又落魄的老头。
  眼前这人,脸色红润气度非凡风采出众,眼神炯炯有神。比起刚从西北回到京城,起码年轻了二十岁。
  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六十的老头。
  说他四十几岁,肯定有人相信。
  李大人不由得打量周围的环境。
  山河书院莫非请了哪位高人开光?
  几年时间迅速崛起,而且特么的还养人。
  瞧把三元公养得多嫩,出门一趟,都能勾搭几个大姑娘小媳妇回来。
  孙状元陪着三元公,热情爽朗一笑,“大人风采依旧。”
  然而,三元公很不给面子,突然发挥毒舌本性,“李兄怎会如此老态?果然受了委屈吗?”
  噗!
  李大人一口陈年老血,差点喷出来。
  他脸颊肌肉抽抽,嘴角哆嗦。
  冷哼一声,“彼此彼此,杨兄没见一点变化,还和刚回京城的时候一样。”
  三元公杨元庆笑眯眯,“李兄不光是人见老,连眼神都变得不好。哎,想你受了那么多委屈,为兄就不和你计较。”
  特么的,竟然还好意思装大度。
  臭不要脸的杨元庆。
  李大人有撸袖子干一架的冲动。
  好不容易,总算克制了自己的脾气。
  他深吸一口气,“这就是杨兄的待客之道吗?”
  三元公杨元庆乐呵呵的,“忘了李兄身体年老不适应,赶紧进屋喝一杯热茶暖暖。只可惜,书院美景,李兄无福观赏。”
  李大人呵呵两声,“杨兄前面带路。”
  “李兄请!”
  孙状元吃了好大一个瓜,有点懵。
  传闻三元公同李大人不睦,原来是真的啊。
  原来传闻也不都是假的。
  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都不足以形容二人。
  这才刚见面,就已经掐上了。
  等进了屋,岂不是要撸袖子干一架。
  孙状元迟疑,他是进还是不进。
  他想看戏,理应进去。
  又怕殃及池鱼,跟着遭殃。
  妈呀,好难抉择啊。
  最后,为了看戏,孙状元拼了。
  即便真的被殃及,他也认了。
  就当是看戏付出的代价。
  屋里,烧着地暖,温暖如春。
  李大人脱下厚厚的大氅,浑身上下起码轻了十斤。
  三人席地而坐,烹茶煮酒。
  孙状元提议道,“不如我抚琴一曲。”
  三元公杨元庆笑眯眯的,“孙兄昨日还说手痛,哪能让你伤上加伤。今日不必抚琴,我们只是清谈。李兄没意见吧。”
  李大人皮笑肉不笑,“客随主便。一切但凭杨兄做主。”
  “李兄果然善解人意。”
  李大人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
  真想将手中的茶水泼在杨元庆的脸上。
  孙状元面上担心,内心却在兴奋狂呼。
  啊啊啊,刚坐下就怼上。
  果然是冤家。
  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不用在意老夫。
  权当老夫是透明人。
  三元公杨元庆精气神十足。
  看着李大人吃瘪的模样,多年郁气,终于吐了出来。
  他一脸关心,“李兄主动请辞,真是令人佩服。不过今日见李兄如此老态,我又明白过来。李兄身体可有不适?切莫讳疾忌医。都舍得辞官,怎么就不请大夫瞧瞧。”
  李大人呵呵一笑,“多谢杨兄关心,我身体没有不适,这不是讳疾忌医,而是实话。杨兄邀请我来,若只是为了打听我的情况,那恕我不奉陪。”
  “李兄一如当年,还是那般急躁。才刚刚坐下,茶水都没有喝一口,怎么就急着走。”
  三元公杨元庆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大人。
  李大人挑眉,“杨兄不如直接挑明,你请我来做客的目的。”
  三元公提起茶壶续水,一边说道:“一来想和李兄叙旧。你我二人同住京城,却多年未见,我对李兄甚是想念。二来,李兄既已辞官,不知有何打算?如果暂时没有去处的话,不如来书院教书。当然,李兄若是不习惯书院的氛围,可以随时离去。”
  李大人诧异。
  他皱起眉头,“你在招揽本官?”
  三元公杨元庆放下茶壶,问道:“李兄愿意接受招揽吗?”
  “谁的主意?大殿下还是诏夫人?”李大人警惕性十足。
  杨元庆摇头,“既不是大殿下,也不是诏夫人。是我想招揽李兄到书院教书。”
  李大人越发奇怪。
  他神色古怪地看着杨元庆,“有何目的?”
  杨元庆坦然道:“李兄是打算回祖籍养老吗?以李兄的才学,就此回去养老,颇为可惜。不如就留在书院,徐徐图之。李兄想走,随时都可以。”
  李大人呵呵冷笑,“杨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彼此彼此!”
  “我不知你为何会生出如此荒唐的想法,我都要道一声谢谢。至于教书,抱歉,没这想法?”
  李大人非常干脆的拒绝了杨元庆的招揽。
  就凭杨元庆,想招揽他,呵呵!
  杨元庆除了一个三元公的名头,还有什么?
  有什么资格招揽他?
  杨元庆笑了笑,并不气馁。
  他不急不慢地说道:“据我所知,李兄现在住的宅院,并非你自己买的,而是朝廷安排给你住,产权归少府。李兄已经辞官,最迟过完正月十五,就要把宅子还回去。
  我关心问一句,届时李兄要去哪里落脚?一大家子人,不好安置吧。还是说,过完元宵,李兄就要启程回祖籍?李兄甘心吗?李兄的几个孩子,京城出生,京城长大,他们回到祖籍能习惯吗?他们的根基,他们的仕途,他们的朋友人脉全都在京城。回到祖籍,等于一切从头开始。李兄真要这么做?”
  李大人皱眉,沉默。
  孙状元暗暗点头,三元公这一手漂亮。
  一下子就打在了李大人的七寸上头。
  李大人可以不在乎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回到祖籍养老。
  可是他不能不在乎子孙后代。
  带着家小,匆忙回祖籍,绝非明智之举。
  想要留在京城,山河书院目前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


第809章 顾玖怼人(四更)
  李大人木然着一张脸,走出大楼,乘坐马车离开山河书院。
  因心情太坏,都没心思留意山河书院的环境。
  三元公杨元庆和孙状元并排站在门口,目送马车离去。
  有雪花飘落。
  “据钦天监推断,今天是最后一场雪。正月会出太阳。”孙状元有些期待。
  冬天,最盼望的就是太阳。
  三元公嗯了一声,嘀咕道:“真是一如既往的又臭又硬。”
  孙状元嘴角抽抽。
  三元公是在嫌弃李大人吗?
  为什么他还听出了关心和失落?
  孙状元说道:“杨兄何必替他人操心。李兄为官几十载,怎会没地方住。在我们看来天大的问题,在李兄那里都是小问题。”
  三元公笑了笑,“你信不信,最后他一定会来山河书院。”
  “杨兄为何如此笃定?”
  “因为他不甘心就此离开京城。留在京城,至少还有机会起复。离开京城,天高地远,几个月过去,谁还记得他。”
  孙状元说道:“即便他要留在京城,也不必来山河书院。”
  三元公却摇头说道:“他想起复,必定会选择山河书院。”
  “为何?”
  三元公神秘一笑,“因为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会试。他肯定会赶在会试之前来到山河书院。等到会试成绩出来,山河书院名声大振,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陛下的案头。
  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岂会放过。今日他一番作态,一半真一半假。生气显然是真的,他看不上老夫,老夫又何尝看得起他。”
  孙状元哈哈一笑,“你们二人,一定是前世冤家。李兄肯来山河书院教书,你我也算是完成了夫人的嘱托。其实夫人可以直接出面,她出面想来比你我二人还管用些。”
  “正因为管用,反而不妥。这就跟辞官似的,得三番两次,方显真实。毕竟是刚刚辞官的中书令,关注他的人还是有不少。”
  孙状元抚掌大笑,“这就是杨兄刚才所说的一半真一半假当中的假,对吗?李兄生气是真,可是他又要做戏给人看,于是生气掺了假。李兄好本事,就连我,差点都被他给骗了,真以为他恼了你我。”
  “他是真恼了我,并未恼孙兄。孙兄大可放心。”
  “杨兄这话见外了。等到李兄加入山河书院,山河书院的名声又将高涨。此乃幸事!”
  三元公杨元庆不置可否,直接转移话题,“赏梅喝酒?”
  “好啊!正该浮一大白。”
  ……
  大年三十,宫宴。
  顾玖带着四个孩子,出现在皇宫,还是第一次。
  很多人之前还没见过龙凤胎,这会见到,都稀罕得不得了。
  “长得不一样诶。”
  “龙凤胎肯定长得不一样。”
  “两个孩子都很俊。”
  此时,罗德妃突然提起萧太后。
  “太后娘娘生前,一直惦记着龙凤胎。结果到最后都没见到孩子一面。也不知太后会不会感到遗憾。”
  大殿内,气氛有些尴尬。
  更多的人,则是睁大了眼睛准备看笑话。
  都很好奇,顾玖要怎么应对这个局面。
  顾玖拉着龙凤胎,“来,给德妃娘娘请安。德妃娘娘可是第一回见你们,记得表现得乖一点。”
  两个小孩齐齐上前,躬身一拜,“给德妃娘娘请安!”
  脆生生的嗓音,一本正经的小脸,让人心都化了。
  罗德妃本来板着脸,面对两个小孩请安,也只能露出一个笑脸,赐下见面礼。
  裴皇后哈哈一笑,“过年嘛,就要开开心心,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德妃妹妹,你说对吗?”
  罗德妃尴尬一笑,“皇后的话自然是对的。”
  裴皇后心情不错,招手将龙凤胎叫到身边。
  她稀罕得不行,“皇家一两百年,总共才这么一对龙凤胎,本宫稀罕得很。真想留两个孩子在宫里多住几天,就怕做爹娘的不乐意。”
  若是识趣,这个时候就该顺着裴皇后的话,让孩子在宫里住下来。
  然而顾玖偏不。
  孩子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孩子。
  孩子这么小,单独留在宫里,那得多狠心。
  顾玖一脸笑模样,“多谢母后体谅。我与大殿下一日不见孩子,心头就慌得很。真正舍不得孩子留在宫里。”
  罗德妃偷笑。
  裴皇后之前还帮着顾玖说话,可惜人家不领情。该怼的时候,那是半点不客气。
  裴皇后讪讪然,心情不太美妙,她松开龙凤胎,“做爹娘的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本宫理解。本宫就不做那恶人,把孩子带走吧。”
  顾玖上前几步,牵着两个孩子的手,笑嘻嘻地说道:“多谢母后。儿媳就知道,母后最心疼我们小辈。”
  裴皇后挑眉一笑,“光是知道本宫心疼小辈有什么用,又不领情。”
  罗德妃趁机插话,“诏夫人,还不赶紧给皇后娘娘请罪。”
  顾玖一脸无辜,茫然,“请教德妃娘娘,晚辈何罪之有?为何要请罪。母后分明是在关心我们,为何德妃却含沙射影,误导大家以为皇后在生气?德妃娘娘,你这么做不厚道啊。”
  噗嗤!
  有人忍不住,偷偷笑出声来。
  罗德妃一张脸变成猪肝色,绞着手绢,十分愤懑。
  裴皇后的心情瞬间大好。
  顾玖虽然说话冲,不懂给人台阶下,但是怼起人来,那真是火力全开。
  只可惜,顾玖和她不是一条心。
  一下子,裴皇后的心情又低落了一些。对顾玖又生出不满。
  啪!
  罗德妃一巴掌拍在桌上,“老大媳妇,你就是这么同长辈说话吗?”
  顾玖委屈,“晚辈有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不如,德妃娘娘先解释一下,为何要误导大家误会母后?难不成这后宫,如今是德妃娘娘说了算。”
  “休要胡说八道!”
  罗德妃脸色白了青,青了紫,“皇后娘娘,老大媳妇这么说话,不该管一管吗?”
  裴皇后撩了撩眼皮,“她向来都是这么说话,连本宫都吃过好几次亏,你让本宫怎么管?不如德妃妹妹替本宫分忧,好好管管她?”
  罗德妃气坏了,“臣妾哪个牌面的人物,哪敢管教嫡长媳。既然连皇后娘娘都不肯管教,今儿本宫受的气算是白受了。不过改明儿我得问问嬷嬷们,到底怎么教的规矩。什么时候皇子妻变得这么没有规矩,直接和长辈顶嘴,真是荒唐!”
  似乎,的确很荒唐。
  顾玖挑眉,“晚辈不知德妃娘娘为何这么大的气性。说到顶嘴,更是无稽之谈。晚辈倒是不知,替母后出头,竟然成了顶嘴。难道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