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起今年的科举,都少不了山河书院。可以预见,报考山河书院的人会越来越多。”
  顾玖点点头,“这的确是好事。有这个成绩,书院师生都付出了很多,一定要重赏。不过接下来还有殿试,未免分心,奖金会在殿试后发放。”
  如果说乡试,会试是淘汰赛。那么殿试就是排位赛,不进行淘汰。
  这就是为什么,会试榜上有名的人,个个都喜笑颜开。
  通过了会试,百分百会考取进士功名。
  差别只是名次排位。
  很可惜,杨季排在第二名,不是第一名。
  极大可能,殿试的时候,他不会被点为状元。
  顾玖问赵民发,“记不记得三年前的科举,状元是哪里人?”
  赵民发愣了下,“好像是北方人。”
  顾玖嘀咕道:“这一次的状元,很可能是南方人。”
  咦?
  还有这讲究?
  顾玖笑了笑,“科举也要讲究平衡。南方文风昌盛,北方这一点同南方还有差距。但是科举,尤其是殿试,不能光看谁的文章写得好,还要考虑到南北差异,考虑到考生情绪,考虑到朝廷平衡。
  朝堂上,不能全是南方人。北方人必须形成了一个集体,才能挡住南方集团对朝堂的操控。类似的平衡,在殿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可惜,杨季虽是南方人,却没机会被点为状元。唯一的希望,他能进入头甲。”
  杨季考不中状元,能考个榜样,探花也是极好的。
  最次最次,也该是传胪。
  顾玖希望山河书院不仅上榜人数多,还能有个好名次。
  这一点,她和书院的师生的心情是一样的。
  赵民发提到,生活秀同书院报都准备写文章庆贺山河书院在会试上取得的骄人成绩。
  顾玖说道:“书院报可以提前发表庆贺文章,生活秀必须等到殿试结束,金榜题名之后。”
  赵民发不明白。
  顾玖说道:“参加会试几千人,只录取区区二三百人。那些落榜的举子,都是不稳定因素。偏偏又都是读书人,又有举人功名,闹起来,朝廷绝不会等闲视之。
  山河书院会试成绩好,被人艳羡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金榜题名之前尽量低调一点,落榜的人不足为虑,却也没有必要刺激他们,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不希望因为一篇文章,引起陛下对山河书院的不满,从而让有可能进入头甲的杨季,被拙落到二甲。记住了吗?”
  “小的会将夫人的话转告黄公子,提醒他生活秀暂时不要惹麻烦。”
  顾玖接着又提点道:“让黄去病给国子监那边传个讯息,国子监暂时也该保持低调。山河书院不想被国子监牵连,相信国子监也不想被山河书院牵连。”
  两边打嘴仗归打嘴仗。
  牵扯到共同的利益的时候,山河书院同国子监也会抛弃前嫌,暂时合作一把。
  当人们攻击山河书院的时候,难保不会将国子监牵扯进来。
  同理,国子监被攻击的时候,身为同城劲敌的山河书院也不能幸免。
  赵民发将顾玖的要求一一记住,然后急匆匆离去办事。
  ……
  面对下人的时候,顾玖还能保持喜怒不形于色。
  等到下人不在,只有刘诏陪在她身边的时候,顾玖哈哈大笑,笑得得意忘形。
  她枕在刘诏腿上,异常兴奋。
  “以为能上榜二十来人,就已经很了不起。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三十一人。而且名次都还不错,最差的一名也排在两百名以内。”
  顾玖太兴奋,太得意。
  她要和刘诏分享。
  “我太高兴了。多年的投入,总算得到了丰硕果实。啊,此刻我感觉神清气爽。就好像自己下场参加了一场会试。”
  刘诏忍俊不禁。
  “你要是想体验会试,我让人在院子里仿造几间号舍,我们一起进去考。”
  “不要!”
  顾玖打滚,坚决反对。
  她虽然激动兴奋,却也没想过要自己下场体验一番科举。
  号舍,三尺见方,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二月天气乍暖还寒,那是人过的日子吗?还要在里面答题考试。
  妈呀!
  科举考试制度,完全不人性化,极度恐怖。
  难怪每次会试,不下百人被抬出来。
  能坚持到最后的,不管有没有考上,都是牛人。
  刘诏说道:“这次会试,山河书院出了大风头。你打算怎么庆贺?”
  顾玖笑道:“没有任何庆贺方式,比得上金钱奖励来得实在。我决定重赏每一个榜上有名的学子,对付出甚多的诸位先生也要重赏。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发光发热,教出更多进士学生。彻底打响我们山河书院的名声。”
  “山河书院的名声已经足够响亮。”
  “还需要更响亮,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周第一书院。”
  顾玖力争上游,刘诏全力支持。
  ……
  转眼到了殿试。
  转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一如之前的判断,状元是南方人,剑南道人士。
  榜眼不出意外,妥妥的北方人。
  杨季则被点为探花。
  这是山河书院成立以来,在殿试中获得的最好名次。
  科举落下帷幕。
  几家欢喜几家愁。
  生活秀再无顾虑,大书特书山河书院的丰功伟绩,连着三期,为山河书院做了一回效果极好的软广告。
  弄得很多落榜的举子心动不已。
  免费读书?
  免费吃饭住宿?
  免费笔墨纸砚?
  还有免费的衣服鞋袜。
  还有开放式的图书馆,藏书上万册。
  还有机会得到三元公,孙状元,前中书令李大人的亲自指导。甚至有可能成为三位大佬门下弟子。
  诱惑力太大了。
  不能不动心啊。
  就连国子监落榜考生,也都生出了转学到山河书院读书的想法。
  “以前徐闻的文章还不如我,结果呢,这回徐闻榜上有名,而我名落孙山。想来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有遇到名师指导。”
  “此话有理。”
  “徐闻当初什么水平,大家心知肚明。在座的,谁自认比徐闻差?结果最差的徐闻上了榜,我们一个个却都榜上无名。”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服气啊!
  “真要报考山河书院吗?”
  “国子监已经有所改进,或许我们该继续留在国子监。”
  “国子监现在搞的那一套,都是照搬山河书院。与其继续留在国子监,不知道下次会试什么情况,不如去山河书院搏一把。”
  “徐闻都能拜师三元公,我们不比他差,想来也能顺利拜师三元公。”
  一群国子监落榜学子,很快分为了两派。
  一派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更倾向于留在国子监。
  一派则是坚决要去山河书院。
  很快,文青书局售卖的考试冲刺习题集,又迎来一波销售小高峰。
  买者如云,而且很多都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
  买书的时候,还不忘问一声,“山河书院报名处在哪里?”
  “集市公房,知道在哪里吗?不知道啊。那知道大槐树广场吗?广场边上那栋两层楼就是集市公房,报名处就设在里面。走过去就能看见大大的报名处三个字。”
  举人们怀里揣着习题集,来到集市公房,偷偷摸摸打量环境。
  结果定睛一看,特么的,全是熟面孔。
  “许兄也来报名?”
  “真巧,孙兄也在。”
  “不知李兄准备得如何?”
  大家打着招呼,掩饰着尴尬。迅速领取了报名表,报完名,跑路。
  王学成忙死了。
  报名处从早到晚,就没少过人。
  差点忙到错过杨季的酒席。
  如果说,这个时候,大家报名山河书院,还有那么一点点迟疑的话。
  当《大周生活秀》刊登了一篇山河书院重赏上榜进士的文章后,报名处彻底被热情的学子们攻陷。
  被点为探花的杨季,得到了五千两白银的重赏。
  其他三十名进士,依着名次高低,分别获得了三千两到一千两不等的现金奖励。
  而身为会试攻坚办的主要负责人三元公杨先生,也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足足八千两。比探花郎杨季还多出了三千两。
  孙状元也得到一笔现金奖励。
  就连刚加入会试攻坚办的李大人也跟着沾了光,分润了一点好处。
  消息刊登在《生活秀》上面,全京城的人,齐聚在京城的举子们,全都知道了山河书院究竟如何阔气。
  读书不仅不用钱,还能赚钱。
  哎呀妈呀!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好的事情。
  学子们捂着心口,确定这是心动的信号。
  “不回去了,就留在京城考山河书院。”
  外地考生,纷纷做出决定。
  新民县二期,三期,六期的房子,都迎来一波租赁高峰。
  房东们喜笑颜开。
  朴实的房东们竟然在家里设了香炉。
  不拜菩萨,也不拜三清祖师。
  而是拜山河书院。
  噗!
  是的。
  房东们齐齐设香炉拜山河书院。
  山河书院好啊!
  山河书院妙啊!
  山河书院越兴旺,他们的房子永远不愁租。
  果然皆大欢喜。


第818章 同御哥儿的情谊(十三更)
  文德帝翻着新科进士名册。
  “山河书院竟然上榜三十一人。可有检查过这些人的考卷?”
  “启禀陛下,全都复审了了数次,绝无问题。”
  文德帝嗯了一声,“看来山河书院的先生教书还是有一两下子。”
  话音一落,文德帝突然笑了起来。
  就听他说道:“山河书院上榜三十一人,其中二十人都是出身小门小户。就连探花杨季,也是普通人家出身。不错,不错。山河书院的确给普通学子创造了一条晋升之路,没有辜负朕对山河书院的厚望。”
  常恩眉开眼笑,“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廷又多了几百良才美玉。”
  文德帝笑道:“此事的确值得庆贺。”
  文德帝庆贺的方式,就是宠幸新进宫的美人。
  后宫又添了一批新面孔。
  男人贪新鲜,皇帝更是其中翘楚。
  新面孔得到宠爱,老面孔自然就失去了宠爱。
  有子女的还好一点,至少有个依靠。
  没有子女的后宫嫔妃,就比较惨啦。
  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容貌一天天老去,未来的日子几乎没有翻身的指望。
  ……
  萧夫人来到后宫面见萧昭仪,同她说起萧家的情况。
  萧昭仪耐心听了听,突然问起萧琴儿。
  “有一段时间没见姐姐,不知道她好不好。母亲最近见过她吗?”
  萧夫人点头,“倒是见了两面。她刚买了新房,请了工部修缮装饰,每日都在为搬家做准备。我告诉她,搬出王府住,各个要紧的地方一定要安排自己人打理。不可让殿下的妾室们把持了府邸。
  原本我都替她安排了几个妥当的人,结果她不肯要。她说她会到少府,自己挑选合适的人。我瞧着,她是看不上萧家的仆人。”
  萧昭仪挑眉一笑,“恐怕不光是看不上萧家的仆人,而且还防着萧家人。”
  “防着萧家人?”萧夫人蹙眉,“不能吧!琴儿最是恋家,时常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两天,哪能防着娘家人。你肯定是误会了。”
  萧昭仪笑了笑,“姐姐若是没有防着娘家人,为何不肯接受母亲替她准备的下人?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冤枉了姐姐。”
  萧夫人眉头不展,有点愁。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该相信萧昭仪的话。
  萧昭仪叹了一声,“我也不瞒母亲,我和姐姐,自上回闹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说过话。每次她进宫,只去未央宫,从不来我这里。我若想要见她,还得去未央宫才行。姐姐对我有极大的怨气,恨屋及乌,怨恨上娘家也不奇怪。”
  萧夫人不愿意相信萧昭仪说的话,连忙替萧琴儿解释,“你不要多想。琴儿我是了解的,她怎么可能怨恨上娘家,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萧昭仪一副愁绪满腹的模样,“希望是我误会了姐姐,她是真的忙,而不是故意躲着我。”
  萧夫人转过来安慰萧昭仪,“等我见到她,我会好好和她谈一谈。你们是两姐妹,理应互相扶持。”
  萧昭仪展颜一笑,“多谢母亲。希望母亲能解开我和姐姐之间的误会。”
  萧夫人忧心忡忡。
  她问了一句,“九皇子同征哥儿相处得怎么样?”
  萧昭仪苦笑一声,“不敢欺瞒母亲,并不好。”
  “怎么会?”萧夫人急了。
  萧昭仪叹了一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不能和睦相处。刘征同大殿下家的刘御倒是相处得极好。”
  萧夫人一听,眉头紧皱。
  萧昭仪转过头来,又劝她不要担心。
  萧夫人怎么可能不担心。
  萧琴儿同萧昭仪闹矛盾,结果两人的孩子也不能好好相处。
  萧夫人都快要愁死了。
  出了宫,想了想,转道去了王府。
  “议夫人在吗?”
  “四夫人一大早出门去了,这会应该在新房子那边。”
  萧夫人吩咐车夫,转道去萧琴儿置办的新房子,离着王府有三条街的距离。
  偌大的府邸,正在进行改造修缮,乱糟糟的。
  萧琴儿不嫌弃,反而兴致勃勃。
  三天两头,她总要过来看一眼。
  每次过来,都会发现新的变化。
  正是春天,萧琴儿吩咐下人布置花园,种上花花草草。
  等到明年,花园将开满鲜花。
  届时在府中办一场赏花宴,将亲朋好友全都邀请过来。
  一想到那个场面,她身为唯一的女主人,招呼着宾客,心头就觉着美滋滋。
  下人禀报,萧夫人来了。
  “母亲怎么过来了?快请她进来,我带她参观。”
  萧夫人被领到乱糟糟的花园里,心情可不美妙。
  “这里有下人盯着,你怎么也往这边跑?”
  萧琴儿笑眯眯地说道:“反正我没事干,就过来看看。”
  萧夫人叹气。
  她拉着萧琴儿到了僻静的地方。
  “我今日进宫看望昭仪娘娘。她和我说,她很惦记你,你什么时候有空进宫看看她。“
  萧琴儿呵呵冷笑,“母亲不用替她粉饰太平。她是不是在你面前告状,说我故意避着她?”
  “那你有故意避着她吗?”萧夫人问题直接,又令人措不及防。
  萧琴儿的眼神,有一瞬间显得很飘忽。
  很快,她又镇定下来。
  “我不想见到她那张脸。”
  “你们是亲姐妹。”萧夫人快愁死了。
  萧琴儿挑眉,“哪又如何。我没去招惹她,她最好也别惦记我。”
  “你让我说你们什么才好。”萧夫人叹气。
  “母亲,你看看我这个花园布置得怎么样?”
  萧夫人哪有心思关心花园。
  她问道:“听说征哥儿和九皇子不睦,反而同刘御关系要好。你就没想象办法,管管征哥儿?”
  “为什么要管征哥儿,我觉着他挺好的,没有做错的地方。”
  “他和九皇子……”
  “他是他,九皇子是九皇子。母亲,他们一个是皇子,一个是皇孙,还是不要多来往比较好。”
  萧夫人眉头紧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昭仪娘娘说你对她有成见,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她并没有冤枉你。”
  萧琴儿讥讽一笑,“母亲,不提昭仪娘娘,女儿还能好好招待你。提起昭仪娘娘,恕女儿不奉陪。”
  “你们姐妹怎么闹这样,连孩子都受了影响。”
  萧夫人被萧琴儿给气走了。
  回到家里,她和夫君萧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