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诏挑眉,“就不怕他意识到身体衰老后,会越发防备我们这些皇子?”
  “人老了,总要为将来想想。难不成陛下还能指望宫里几位小皇子吗?他能指望的只有你们。”
  顾玖刮了下刘诏的鼻子,“别气馁,耐心等待机会。”
  刘诏侧着身,看着顾玖,“听说最近宫里比较闹腾?那些嫔妃的娘家,小动作不断。”
  顾玖嗤笑一声,“比母族势力,谁比得上你,谁比得上裴家?那些嫔妃的娘家小动作再多,也都是白费功夫。真以为陛下对你们不满,宫里的几位小皇子就有机会。脑子怕是进水了吧。”
  就是一个个轮下去,也轮不到宫里那几个小皇子。
  文德帝老来得子,等小皇子们一个个长大,文德帝都多少岁了。
  顾玖握住刘诏的手,“随他们闹腾去,好叫陛下知道,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没一个省油的灯。与其防备着你们这些成年皇子,不如好好管教宫里几个小皇子。”
  把希望寄托在未成年的小皇子身上,先帝已经证明此路不通。
  该给文德帝敲一击重锤,让他早点醒悟过来。
  偌大的国家,岂能交给年幼的皇子继承,此乃取祸之道。
  刘诏抱着顾玖的腰,“有时候我觉着父皇挺可怜的。”
  顾玖替他理顺鬓角的碎发,“看到陛下过的生活,你对那个位置还有想法吗?”
  “有啊!当然有。“
  刘诏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想得到宫里那个位置。
  “万一你得到那个位置,也如陛下一般,妻儿离心,你该如何?”
  “你会和我离心吗?”刘诏睁大双眼望着顾玖。
  他显得很平静,内心早已经波涛汹涌,紧张到有些无措。
  顾玖在他额头上印下一个吻,“你不离心,我必相随。”
  刘诏咧嘴一笑,双眼里面有星光闪烁。
  他紧紧的抱着顾玖,“你放心,此生此世有你足矣。”
  “等我人老珠黄,看到小美女,你的腿还走得动吗?”
  “要是看到小美女就走不动,随你处置,说到做到。”
  “最好不要有随我处置的机会,你会后悔的。”
  “你要怎么做?”
  “半夜阉了你。”
  妈呀!
  刘诏顿觉身下凉飕飕。


第858章 难民安置
  北城门外,群山起伏。
  初春,新芽吐绿,野花绽放,
  一条官道,蜿蜒向北。
  往日冷冷清清的官道,而今塞满了车马和人群。
  绣衣卫拿着双倍俸禄,外加高额奖金,在官道上维持秩序。
  “左边窝棚,免费。右边水泥房,一间一月一百文钱。想住水泥房,就往右边走。”
  “分不清左右?你吃饭用哪只手?吃饭的手就是右手,记住了吗?”
  “舍不得钱就去左边窝棚,也能遮风挡雨,朝廷每日两餐救济。想吃三餐,就得自己掏钱。”
  “别堵在路上,后面还有那么多人,你这里一堵,后面全乱套了。”
  “赶紧走,赶紧走。看到前面铺着红布的台面吗?去那边报道,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他们。”
  “为什么铺红布?当然是为了醒目,这么多人,不搞点醒目的颜色,你们找得到地方吗?”
  “你识字,你找得到地方,不等于其他人都识字都找得到地方。行了,行了,别啰嗦。铺红布没有讥讽谁的意思,纯粹就是为了方便大家。”
  “你一个人,路上和家人失散?几个月的身孕?已经六个月了吗?一个熟人都没看到?老王,老王,这里有个孕妇,家人失散,你带她去登记,看看能不能找到她的家人。”
  “这边还有三个小孩,也是和家人失散,全都带过去。”
  “识字吗?看到前面那堵墙了吗,叫寻亲墙,上面贴着寻亲名单,你去找找有没有你认识的人。安置点太大了,好几万人住在里面,一个个找过去,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我们人手有限,你们要找人就去寻亲墙。”
  绣衣卫们说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看在双倍俸禄,高额奖金的份上,忍了。
  一直等到中午换班,才得以喘息。
  赶紧前往登记台后面的公房休息,喝水吃饭。
  刚吃了两口,就有人冲到休息室喊道:“快去叫大夫,有孕妇要生了。”
  “大夫都派出去了,一个都没回来。”
  “那就叫一个回来。赶紧的,据说是难产,没有大夫光靠稳婆可不行。”
  “我去叫。”
  胡三站出来。
  他是京城本地人,子承父业,加入绣衣卫已经有七八年。
  胡三和他父亲一样,都是沉默木讷的人。
  升官发财轮不到他们父子,苦活累活则少不了他们父子。
  上峰不重视他们,却也离不开他们。
  上峰需要溜须拍马的人,也需要有人干活。
  胡三就是干活的人。
  他放下吃了一半的饭菜,擦擦嘴,进了窝棚区。
  低矮的窝棚,密集又整齐的排列在山坡上。
  一行行,一列列,站在山顶上看去,极为壮观。
  几万难民,都选择住在窝棚区。
  当初朝廷预估会有四五万难民涌入京城,顾玖也认可这个数字,所有的预算计划都是在这个数字上做出来的。
  然而,实际逃难到京城的人数远远高于朝廷的预估。
  其他城池都不接收难民,官府不管,当地人驱赶。
  唯有京城,朝廷组织了人员,划出地盘,专门设立难民安置点。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整个北方地区。
  各个方向的难民,纷纷涌入京城。
  原本设计的窝棚区,能够容纳大约四五万人。
  几乎是转眼间,窝棚区就住满了人。
  现如今,难民安置点正在组织人员,招聘青壮难免,加班加点扩建窝棚区。至少要扩建两倍大。
  修房,挖沟渠,挖井,挖粪池,挖垃圾处理池。确保不会有疫病产生。
  京城的大夫,都被组织起来,轮班进入窝棚区防疫。
  窝棚区很大,也很小。
  一个小小的窝棚,大约一间屋那么大,最多的住了十来号人。
  这么人挤在如此狭小的地方,可想而知,味道真的很酸爽,很感人。
  胡三吸了吸鼻子,在安置点忙了这么多天,他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味。
  他沿着黄土铺成的道路,穿过一座座窝棚,终于找到了大夫。
  大夫正在给老人小孩开药。
  胡三上前,说道:“常大夫,有孕妇难产,需要你赶紧过去。”
  “等一等。”
  “等不得。迟了,怕是一尸两命。”
  一听一尸两命,常大夫不得不收起工具箱,准备离开。
  走之前,还不忘提醒难民,“主意卫生,不能喝生水。水一定要烧开后才能喝。”
  胡三等不及,干脆拉着常大夫,急急忙忙离开窝棚区。
  常大夫老胳膊老腿,差点在半路上断气。
  终于赶到了。
  产妇情况很危机,常大夫连气都来不及喘匀,就进了产房。
  胡三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回到公房休息室,将已经冷掉的饭菜三下五除二吃完,连一粒米都没剩下。
  吃完饭,又灌了一大杯茶水。
  苦丁茶泡的茶水,味道很冲,却格外提神醒脑。
  胡三甩甩头,拿着杀威棒,配上腰刀,和同伴去窝棚区巡逻。
  窝棚区的人口,已经快接近十万人。
  远远超出当初朝廷的预估。
  顾玖做的预算,统统推翻,从银钱到粮食到棉被棉服,全部加倍。
  为了这事,她已经和少府,户部,打了好几场口水官司。
  说书人拿着《大周生活秀》在窝棚区讲解难民须知,安置三要素,安全十要素……
  难民们围着说书人,听得津津有味。
  这算是逃难途中,为数不多的精神放松。
  报童则将难民小孩组织起来,教他们贯口,宣传各种安全须知。
  招工点直接设在窝棚区。
  招苦力,招针线女工,招力工……
  招工点,分男女,每张桌子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眼看去望不到头。
  “这些难民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官道上还有那么多人源源不断的涌来。”
  同胡三一队的王小五皱着眉头,很愁。
  他也说不清自己在愁什么,反正看到这么多人,他就觉着很愁。
  胡三嗯了一声,“听人说,西北军已经开始调动,很快就会将北荣军赶出去。”
  王小五哼了一声,“傻了吧。北荣军队得到了补给,难道会停在原地等西北军上门吗?这场仗有得打。我告诉你,难民只会越来越多。好多地方,北荣还没打过去,就开始逃难。
  你看前面那家人,穿的整整齐齐,肯定所有值钱的家当都带了出来。明明有钱,都不舍得花点钱租水泥房,偏要挤在窝棚区。这地方气味那么难闻,窝棚又矮又暗,等到夏天蚊虫鼠蚁又多,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到,竟然愿意住窝棚区。”
  “可能是没钱吧。”胡三很耿直。
  王小五连连否定,“那家人,随便当两件衣服,都能租住在水泥房。你看他们像是没钱的吗?喂,不准随地大小便,他奶奶的,没听安置点三要素吗?”
  王小五抄起杀威棒就朝角落一个年轻人打去。
  他很愤怒,“这么多人住在这里,你他娘的随地拉屎,就不怕得病?得了病,你负责吗?给老子弄干净,弄不干净老子弄死你。”
  胡三守在路口,一手持杀威棒,一手握着刀柄,警惕地看着周围的难民,防止有人闹事。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不得不提醒王小五,“快一点。我们还要去下一个片区巡逻。”
  王小五大声说道:“老子在监督他把地面弄干净。你们这帮人,住进来的时候,安置点的人三令五申,不准随地拉屎拉尿,这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都耳聋了吗?茅坑离这里才几步路,就不肯走过去。”
  “茅坑什么时候过去,都没有坑位。”人群中有人小声抗议。
  王小五怒吼,“没坑位就不知道在外面排队等着?他娘的,一个二个是不是听不懂人话,听不懂排队是什么意思?非得把你们抓起来,关进昭仪才肯学会排队吗?”
  “排队要排好久,人有三急,等不急。”人群中再次传来抗议声。
  “谁在说话?给老子出来!”王小五一脸凶恶,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我告诉你们,要是有一天窝棚区发生了疫病,全都是你们活该。不遵守卫生条例,你们迟早会害死自己。”
  “你是在咒我们吗?”
  “老子可没空闲咒你们。外面天天宣传卫生安全须知,还派大夫给你们讲生活条例,一个二个都没听见吗?是不是以为朝廷小题大做?你们这群蠢货,到底是你们懂,还是朝廷的官老爷懂,大夫懂?官老爷和大夫的话都不听,你们不是找死是干什么?难不成官府出钱出力给你们挖茅坑,是为了害你们?”
  王小五这个暴脾气,直接同难民怼起来。
  眼看难民情绪激动,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搞事的趋势,胡三当机立断,拉着王小五赶紧离开。
  王小五还很愤怒,走了老远还在抱怨,“你拉我做什么。那群蠢货,就是欠教训。”
  胡三郑重说道:“我们只有两个人,他们有几十上百人。”
  王小五冷哼一声,“我就不信他们敢动手。”
  胡三皱眉,“小心没大错。等换班后,把这里的情况报上去,看看上面会不会处理。”
  “屁大点事情,报上去干什么,让人看我们笑话吗?走了,继续巡逻。”


第859章 钱是命根子(三更)
  曹老爷在老家当地,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
  家里有近千亩良田坡地,还有榨油坊,两个铺面,日子过得很红火。
  结果北荣打来了。
  他只能带上妻儿老小,卷了金银细软,一切值钱的能带走的东西,跟随大部队开始逃难。
  一开始他是想去河东,岳父家就在河东。
  后来又听说京城在收容难民,有吃有喝还有活干。
  而且河东也不安全。
  听人说,北荣随时都有可能打过去。
  最重要的是,岳父家,已经是大舅子当家做主。他们一家老小,十来口人逃难过去,怕是要遭人白眼。
  曹老爷经过一番权衡,为性命计,为家产计,他决定跟随大部队继续南下,来到京城难民安置点,在窝棚区安顿下来。
  窝棚区条件很差,只能保证基本的吃喝住宿。
  曹老爷住的很憋屈。
  但是他仍然坚持住在窝棚区。
  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省钱。
  有白住的地方,为什么要花钱租房住?
  租房不要钱吗?吃饭不要钱吗?
  逃难出来,身上带的银钱,是为了以防万一,也是为了将来东山再起,不是为了享受。
  而且一家大小,如果租房住,肯定不止租一间,至少得租三间。
  租了房子就得置办一点家当,比如煮饭用的煤炉,炊具,碗筷等等。
  但是在今天……
  刚刚,两个绣衣卫抓住随地大小便的人,一番不客气的言辞,整个过程曹老爷一家全都看在眼里。
  因为他们一家住的窝棚就在附近。
  两个绣衣卫离去,人群散去。
  曹老爷呵斥妻儿老小,回自家窝棚。
  他脸色很难看。
  回到窝棚,一家老小十来口人都看着他。
  每个人都憋了一肚子的话,可是没人敢率先开口。
  曹老爷在家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无人敢挑战。
  气氛沉闷。
  还是他妻子曹许氏打破了沉默。
  “当家的,真的会发生疫病吗?”
  长子小声嘀咕,“这么多人住在窝棚区,吃喝拉撒,我觉着发生疫病是迟早的事情。”
  “那怎么办?”曹许氏一声惊呼。
  全家人都望着曹老爷,等着曹老爷做决定。
  曹老爷也是愁眉不展。
  “几万人住在窝棚区,朝廷不能不管。”
  “朝廷有在管啊!我们每天吃的,喝的,都是朝廷免费供应。窝棚都是安置点的人给修的。”
  说实话,难民安置点的窝棚,比起当年南城门外流民窝棚好多了。
  当年,流民窝棚,都是流民自己就地取材搭建,乱七八糟,歪歪扭扭,漏风漏雨,随时都有可能垮掉。
  难民安置点的窝棚,全是统一设计,统一搭建。使用毛竹和晒干的稻草麦秆,结实耐用,拆卸方便。
  就是不透风。
  天气一暖和,各种虫子都钻了出来。
  据说是因为窝棚区建得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地面烤干。
  为了节省时间,只能直接就在地面上开始建造窝棚。
  潮湿的地面,加上稻草麦秆,最容易滋生各种虫子。
  啪!
  曹家大儿媳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腿上,惊动了一屋子的人。
  全家人都盯着她。
  尤其是曹老爷,双目喷火。
  大儿媳又委屈又畏惧,摊开手,手上有绿色的污迹,“有虫子在大宝腿上爬。”
  曹许氏剜了眼儿媳妇,搅家精。
  曹家大儿子小心翼翼地说道:“爹,天气渐渐热起来。等到了夏天,这窝棚区的味道……绣衣卫说的话,不无道理。万一发生疫病,我们一大家子人,难道都要死在这里?儿子听说,一旦发生疫病,不管有没有感染,统统关起来,不准一个人离开。”
  曹许氏吓得发出一声惊叫,“当家的,家里的田,房子,铺子……我们一家人可不能死在这里啊。”
  曹家大儿子又说道:“儿子听说官道那边的水泥房,只住了几千人,那边特别干净,路面都铺上了水泥。还开着各种店铺。儿子有力气有技术,给儿子一点钱,儿子就能将榨油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