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学成请假回了一趟老家。
  他是切实感到了老家的变化。
  通往村里的路拓宽了一倍,靠镇子这一截路,还铺上了水泥。
  村子里,以前就他家,还有里正家里,修着砖瓦房。
  如今,村里多出了好几栋砖瓦房。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养着鸡鸭,山上种着红薯。
  红薯可以用来酿酒,还可以当做口粮。
  这是一个贫瘠的村子,靠着种红薯,种药材,搞点家禽养殖,日子渐渐火红起来。
  日子好了,大家都想着翻修翻修旧房子,打几件新家具。
  王家父子,身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接到的木工活也随之增多。
  所得收入,足够一家人吃穿住用。
  王家父子三人,一手木匠手艺,也多了不少活计。
  然而,这个村落依旧保守闭塞。
  京城炒得沸沸扬扬的寰宇运输招股一事,在这个小山村,在王学成请假回来之前,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王学成说了买股份的事情,王家人都沉默不语。
  他们的态度出奇一致:钱,捏着在自己手里头那才是钱。放在别人口袋里,那还叫钱吗?怕是整夜整夜都睡不好觉。
  什么股份不股份,那都是糊弄人的玩意。
  摆摆手,不买,不买,完全没兴趣。
  家人如此保守,完全出乎王学成的意料。
  以前,他从不觉着家人保守。
  这次回来,却处处感受到了保守闭塞落后。村子日复一日,几十年上百年,可能都不会有变化。
  他想和家里人解释什么是股份,什么是四轮马车。
  可是面对家人冷漠的目光,王学成止住了话头。
  在家几天,他帮着他爹下地干活。
  王木匠同他唠叨,“之前你大哥二哥去乡里,说是要服徭役。你大哥二哥打算用钱赎买,钱都准备好了,官府又改了口风。说是今年不用服徭役。你天天在京城,和我说说,官府到底什么意思?今年不服徭役,难不成明年要加倍?这不是耽误事吗。”
  王学成笑着说道:“不服徭役还不好吗。”
  “就怕朝廷又搞什么名堂。北边在打仗,按照往年的规矩,今年要加倍服徭役。幸亏你考了秀才,替你侄儿免了徭役。”
  王学成说道:“这事我没听说。我回去打听打听,等有了消息,我写信回来。”
  “是该写信回来说一说。”
  等到假期结束,王学成带着家里的土特产回到了山河书院,赶上了购买寰宇运输的股份。
  杨季去了西北,他只好找严辞打听消息。
  “朝廷年底不征发徭役吗?北边打仗,难不成直接从西北征发民夫?”
  严辞愣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这事啊,我替你问问。你家里有人要服徭役?”
  “我大哥和我二哥,本打算用钱赎买,结果官府又说今年不用服徭役。”
  哦!
  严辞很好奇,“你是秀才,你手头上好几个免徭役的名额,没给你大哥二哥?”
  王学成说道:“给了家里几个侄儿,还给了里正家两个名额。”
  家里需要人情关系。
  免徭役的名额,就是最好的人情。
  这是王家一家人商量的结果。
  王家人丁多,赋税重,若是不打好关系,里正总有办法为难王家人。
  王学成身在山河书院,山高水远,管不了家里零碎事情。
  王家必须得有人照应着,有什么比里正家的照应更实在。
  严辞了然,“你等着我,我去找崔老板。崔老板路子广,消息多,他肯定知道朝廷今年为何免了京畿一地的徭役。”
  说着,严辞跑了出去。
  崔七就是书局,盯着新出的样书检查。
  严辞找到他,问他徭役一事。
  崔七翻着书页,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件事,我也是听说家父随口提了一两句。听说三和快递这回承包了户部兵部运送物资的活计。
  兵部下给寰宇运输的订单,第一批货已经交付,特种四轮马车,据说负重可达上千斤。所有物资,都由三和运输押送。不出意外,第一批物资已经离京几百里。”
  严辞闻言,暗暗咋舌,“那么多物资,若是征发民夫,少说得征发十万人。三和快递才多少人,竟然能承包这么大的运输量?就不怕延期交货,被兵部追究责任吗?”
  崔七笑了笑,轻声说道:“征发十万民夫,那是以前。如今,京城到西北的水泥路已经修通,三和快递已经运行了近十年,经验丰富,加上特种四轮马车,根本用不到多少人,就能将物资准时送到西北大营。”
  严辞很惊讶。
  他好奇一问,“三和快递打算用多少人运输这些物资?”
  崔七随口一说:“估摸着也就一万人左右。告诉你一个小道消息,我听人说,三和快递的快递点,已经修到了草原上。”
  噗!
  “修到草原做什么?草原上又没人。”
  “草原在打仗啊!打仗就有人,有人就有需求。”
  严辞瞠目结舌,“就不怕北荣军队劫掠?”
  崔七笑了笑,“或许是有什么保命的办法吧。”
  严辞脑袋晕乎乎,将打听到的消息转告王学成。
  得知是三和快递承包了户部的任务,王学成长出一口气。
  小老百姓不怕服徭役,就怕朝廷和官府搞幺蛾子,让人措手不及。
  既然是三和快递和户部合作,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王学成写了一封信寄回家,就没再关注这件事。
  ……
  大西北。
  三和快递老员工马贵躲在炮台里,居高临下的看着远处。
  这是一处孤立在草原上的大堡垒。
  四面是又高又深,足有一米厚的围墙,墙头四角都修建了箭楼,可登高望远,防守反击。
  围墙内,是两排整齐的水泥房,外加一处仓库。
  仓库里面已经堆满了各种物资。
  近五百个全副武装的军人驻扎在这个堡垒里面。
  为首的正是曾在刘诏身边当差的侍卫赵三。
  赵三今非昔比,如今已是从三品将军。
  马贵小心翼翼通过观察口看了眼外面,茫茫草原,看不到尽头,也看不到敌人。
  他对赵三说道:“赵将军,该吃饭了。今儿有新鲜的羊肉。”


第886章 京城新变化
  听到吃羊肉,赵三五官扭曲,一脸难受。
  天天吃羊肉,吃得满肚子油腻。
  每日只能靠咀嚼茶叶,或是喝浓茶解腻。
  这令赵三痛苦不堪。
  他问道:“没青菜?”
  马贵摇头,“按照路程,今明两日会有一批物资送来,可能会有青菜。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
  赵三一听有青菜送来,双眼发光。
  “我派人去接应。”
  “赵将军不担心北荣军队突袭吗?”
  “怕个屁,北荣现在不敢过来。”
  吃过午饭,赵三点了一百人,出去接应三和快递的运输队。
  时间一点点过去,马贵数次爬上墙头箭楼,登高望远。他很担心,担心出意外。
  赵三神情镇定,看不出任何担心。
  马贵问他,“赵将军不担心。”
  赵三擦拭着腰刀,“马管事不用担心。如果真出了意外,他们会发信号。没有看见信号,就是好消息。”
  马贵接受了这个说法,却依旧不放心。
  待到天黑,远处隐约看见火光。
  全体戒备,派斥候出堡垒查看。
  火光摇晃,那是约定的信号。
  赵三哈哈一笑,“是自己人。”不过依旧没放松警惕。
  等到车队到了堡垒外面,确定是自己人,才开门放人进来。
  “四轮马车!竟然是四轮马车!”
  火光下,大家终于发现车队和以往大不相同。
  “车轮竟然是铁做的。”
  “这马车可真够威风的,这么大,得装多少东西啊。”
  “没想到能在大草原看见四轮马车。”
  “有没有青菜?有没有青菜?”
  每个人都吃腻了羊肉,都嚷嚷着要吃青菜。
  赵三一声怒吼,全体静默。
  先让三和快递的人卸货对账,再说吃的。
  即便赵三内心也渴望着青菜的味道,身为统领,他得以身作则,忍着。
  十车物资,有军械,有过冬御寒的棉服,棉被,棉鞋。
  有豆饼,酒糟,这是喂马吃的。
  还有取暖的炭火,煤炉,各种吃的。
  “腐乳!竟然有腐乳!”
  士兵们帮着三和快递卸货。他们翻着车里的物资,压着嗓门,兴奋的喊叫。
  “还有豆子,三和快递的人说,可以用来发豆芽。”
  “这是……竟然是白糖。不是黄糖,竟然是白糖。”
  “大都督府发财了吗?竟然送白糖,少见的大方。”
  “还有盐巴。”
  “有米,不用啃干粮了。”
  “玉米面,红薯干,牛肉干,我要吃麻辣味的。”
  “青菜!终于能吃上青菜啦!”
  士兵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齐齐欢呼起来。
  赵三也咧着嘴笑了起来。
  他奶奶的,大草原上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这么多天,总算能吃口菜叶子。
  今晚敞开了肚皮吃。
  又是阵阵欢呼。
  星空下,一座座堡垒,就像是一把尖刀,插入大草原。
  ……
  京城,
  张家打铁铺的小张铁匠,拿着一把标尺,测量每个插件的尺寸。
  前段时间,寰宇运输召集京畿各家打铁铺开会。
  本以为寰宇运输一成立,私人打铁铺就没了生意。没想到寰宇运输并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要和大家合作。
  小张铁匠在寰宇运输学习了半个月,主要是学习如何进行标准件生产,然后他们家的铁铺就接到了插销订单。
  插销看似简单,其中也有不少技术问题。
  好在张家世代打铁,技术问题很容易克服,关键是要生产出合格的插销。
  小张铁匠检查完所有产品,然后扯着嗓子,对他爹老张铁匠喊道:“爹,你没按照尺寸做吗?有二十多个插销要返工。”
  “怎么没按尺寸做?休要胡说八道。”
  老张铁匠不服气,走进库房,哼哼几声表示不满。
  小张铁匠拿出标尺,当着他老子的面,“看看看,是不是大了?”
  老张铁匠凑近了,仔细一看,嘿,还真的比订单上的尺寸大了。
  他揉揉眼睛,叹了一声,“老了,眼力不好。这些插销我拿回去返工。”
  “不用了。放在那里,等我回来返工。我先去送货。”
  “数量不够,能行吗?”老张铁匠有些担心。
  小张铁匠说道:“寰宇那边说了,数量不够不要紧,关键是要质量合格。”
  “嗯,那早去早回。”老张铁匠背着双手,回了打铁铺。
  小张铁匠将插销装进几个箩筐,放在车板上。套上骡子,扬着皮鞭,当空抽了一鞭子,出发了。
  他要去的地方,在京城西郊。
  寰宇运输的厂房就在那边。
  出了西城门,沿着铺设的水泥管道继续往前走。
  走出二三十里,往左手边一个拐弯,就进入了寰宇运输的地盘。
  他以前来过这里。
  他还记得,这边有很多山坡地,还有好几座山头。
  如今,山头被人夷为平地,山坡地上全都盖起了房子。
  来到大门口,有护卫看守。
  检查了他的腰牌,确认无误后,才放他进去。
  偌大的厂区,大得吓人。
  总能听见厂房内,传来金属敲击声。
  他看见大量的车轮,被堆积在屋檐下。
  还有一个个小物件,据说叫做轴承。
  四轮马车就是靠着轴承,才能自如的转弯,倒退,灵活的跑动。
  他到仓库交货。
  仓库的伙计很严格,拿着标尺,一个个检查插销。
  小张铁匠等候在一旁。
  在他等候的时候,又有人来送货。
  小张铁匠一眼认出了对方,是城里的王铁匠。
  “小张啊,你爹怎么没来?”
  “我爹忙。”小张铁匠一板一眼地说道。
  王铁匠哈哈一笑,拍着新买的四轮马车,似笑非笑地看着小张铁匠。
  “小张啊,你怎么还赶着骡车。瞧瞧我这四轮马车多好,你要不要也买一台。”
  小张铁匠内心羡慕,嘴上却若无其事,“不用了,骡车够用了。”
  王铁匠哈哈一笑,指着小张铁匠,“你们父子就是太俭省,有钱都舍不得花,还存家里。结果遭贼惦记,这下惨了吧。”
  小张铁匠一脸恼怒,胸口起伏。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个来月,他依旧是意难平。每每被人提起家里遭贼的事情,他就一肚子火气。
  张家打了一辈子铁,攒了一些积蓄。
  然而张铁匠守旧,信不过城里天天疯传的各种新事物。
  所有的钱都放在家里。
  结果被贼盯上。
  半夜三更,一家人睡着的时候,贼翻墙进屋,还用上了迷香。
  一家人,没一个醒来。
  大胆小贼,犹如无人之境,将张家攒的钱偷了个精光。
  若非张母身上还揣了点钱,没被小偷发现,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
  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被偷了,能不气吗?
  张母气得在床上躺了半个月。
  张铁匠一下子老了十岁。
  小张铁匠整日里阴沉着一张脸。
  一家人虽然什么都没说,其实内心,大家都怪老张铁匠。
  他是家主,说一不二。
  不买股份,不存钱庄,都是他的主意,结果白白便宜了贼。
  一家人心里头都憋着一肚子火气。
  直到小张铁匠从寰宇运输接到订单,家中气氛才好了些。
  这会被人揭开伤疤,小张铁匠满眼喷火,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架势。
  仓库伙计看着不对劲,赶紧出面说道:“这里不准打架闹事,否则就取消订单。”
  又剜了眼王铁匠,干什么挑事。
  王铁匠讪讪然,他就随口说说,哪里知道过了这么长时间,张家人还这么大气性。
  “小张啊,要是有困难,就和叔说。”王铁匠开始散发善意。
  小张铁匠收回怒火,冷硬道:“不用了!饿不死!”
  “瞧你这话,见外了吧。”
  呵呵!
  “张家铁铺!”伙计一声喊叫。
  小张铁匠赶紧应了一声。
  “货验完,都是合格品。这是收货单,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小张铁剂有点尴尬,“我不识字。”
  伙计说道:“你一共交了两百一十二个插销,没错吧。”
  “没错。”
  “在这里签字画押,然后去对面那栋楼一楼结账。”
  “好的,好的。谢谢啊!”
  “不客气!”
  小张铁匠拿着收货单,跑到对面楼宇。问了人,总算找到了账房。
  账房接了收货单,问他:“是要铜钱?银子?还是银票?”
  小张铁匠问道:“能直接存少府钱庄吗?”
  账房说道:“你得自己去少府钱庄存钱。这样吧,整数给你银票,零头就给你铜钱,你看行吗?”
  “是少府铸的铜钱?”
  账房闻言,哈哈一笑,“当然是少府铸的铜钱,分量十足,童叟无欺。我们寰宇做生意,从不用私铸钱币,更不会用假的银票,这一点你尽管放心。这是你的货款,收好了。”
  “谢谢,谢谢!”
  小张铁匠将银票贴身收着,铜钱则放进腰包,出了楼宇,赶着骡车准备回家。
  骡车慢悠悠,走在官道上。
  来的时候,他心思都在货物上,生怕寰宇不收他的货。没留意周围的情况。
  回去的路上,他心情轻松,这才注意到官道两边,尤其是靠近寰宇运输这一带,多了十多家酒肆客栈。
  官道上,时不时就能看见一辆四轮马车驶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