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德帝亲眼看见刘御写下这篇文章,做不得假。
  此时此刻,文德帝已经相信,《大周生活秀》上面刊登的关于战争和赋税的文章,出自刘御的手笔。
  洋洋洒洒,刘御一口气写了三十多页的纸张,阐述自己的对中宗朝一些列事件的看法。
  他写的酣畅伶俐,文德帝却看得额头冒汗,心头狂跳。
  震惊!
  意外!
  惶恐!
  担忧!
  各种情绪,从文德帝心头一一滑过。
  文德帝首先想到的是,老天待皇室不薄,赐下麒麟儿。
  然而慧极必伤!
  如此年幼,就展现出如此才学,连朝中大臣都被比了下去,如何是好?
  会不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会不会过于骄傲自负,走上歧途!
  文章看完了,文德帝也出了一身的冷汗。
  文章太过赤裸裸,可谓是鲜血淋漓,直刺人心。
  中宗皇帝的功与过,此篇文章,阐述得足够全面,足够有深度。
  若是给足时间,给刘御十天半个月,相信,这篇文章还可以更优秀。
  文德帝喝口茶,喘口气,又开始翻阅刘御过去几年书写的文章。
  从想法天真幼稚的小孩子,到文章犀利老辣的少年,也只用了几年时间而已。
  文德帝内心颇多感慨。
  “朕不如他!朕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只知吃喝玩乐。刘诏同样不如他,刘诏有勇武,然而却疏于文章学业。”
  常恩的头埋得底底的。
  陛下这番话,委实关系重大。
  一旦传扬出去,公子御必将被架在火堆上炙烤。
  会被所有人鸡蛋里挑骨头。
  一个颇有才学的皇孙,很可能就此陨落。
  毕竟公子御只是一个少年郎,承受不起四面八方的非议。
  一旦走不出来,极有可能整个人生就毁了。
  文德帝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将御哥儿所有文章封存,没有朕的许可,任何人不许翻阅。下封口令。谁敢对今日之事多说一个字,朕诛他九族。”
  “老奴遵旨!”
  “另外,传朕口谕,令诏夫人好生栽培御哥儿。内书堂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御哥儿同其他人一起上课?”
  “回禀陛下,公子御的确是和皇子皇孙们一起上课。”
  文德帝连连摇头。
  “不行!那几位大儒,朕知道。教教普通资质的皇子皇孙没问题,教导御哥儿,显然他们已经不能胜任。”
  “那要给公子御换个先生吗?”
  文德帝在琢磨这件事。
  他不能对御哥儿表现得过分关注,更不能给御哥儿特别对待。因为会引起众人的猜疑。
  一旦御哥儿成为靶子,文德帝也不敢说能百分百保证御哥儿的安全。
  文德帝深吸一口气,“一切照旧。”
  虽有些可惜,却也松了一口气。
  一切都不变,方能保证御哥儿不突出,不会成为靶子。
  常恩躬身领命,又说道:“据了解,公子御每过五天,都会去山河书院上两天课。也没有固定的课程,就是喜欢什么听什么。不过,大部分时候,他都是跟在三元公,孙先生,还有任先生身边,听三位先生清谈。”
  “孙先生,莫非就是被山河书院聘请的那位孙状元?”
  “正是!”
  “朕听闻,山河书院开设了许多非必要课程,可有教材?”
  “有的。”
  “取一套山河书院的教材,每个科目都要。”
  “老奴遵命。”
  ……
  刘御接了衡哥儿,一起回大皇子府。
  顾玖已经在皇子府等候多时。
  “娘亲回来啦!”
  衡哥儿甩开刘御,冲进娘亲的怀抱。
  顾玖一把抱住他,揉揉头发,捏捏脸颊,“上课有没有专心听讲?”
  衡哥儿连连点头,“有的,有的。不信问大哥。”
  说完,偷偷冲大哥刘御眨眼。
  顾玖才不会上当,再次捏捏他的脸颊,“少偷吃,脸都圆了一圈。去书房写功课。不仅要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课,娘亲布置的功课也要完成。”
  衡哥儿一脸苦兮兮,“娘亲布置的功课,可以晚两天吗?”
  “不能!今日必须将功课交上来。不准问你大哥,你得自己写。快去。”
  衡哥儿耷拉着头,一脸心酸的样子。
  妞妞和衠哥儿一起看他的笑话,两个小屁孩咯咯咯的发笑。
  衡哥儿冲弟弟妹妹做鬼脸,幼稚得不忍直视。


第899章 一场混战(三更)
  顾玖招手,示意御哥儿坐下说话。
  “见了陛下?”
  御哥儿点头,“娘亲早就预料到?”
  顾玖说道:“宫里来人,拿走了你近几年写的所有文章,我就知道常恩没瞒住,陛下必定会召见你。”
  御哥儿笑了起来,笑容像个小孩子,格外单纯。
  “娘亲可否猜猜,皇祖父让儿子做什么?”
  顾玖挑眉一笑,臭小子,显摆起来了。
  她配合着演出,“自然是考教你的文章。”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娘亲。皇祖父让我写中宗皇帝的功与过,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后来皇祖父说,尽管写,恕我无罪,我便直抒胸臆,尽情挥毫。”
  顾玖捂头。
  傻小子!
  她问道:“说来听听你都写了什么。”
  御哥儿笑着说道:“儿子是这样写的……”
  御哥儿直接将他的文章背了下来。
  不得不说,御哥儿记忆力很好。
  写过的文章,几乎是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顾玖越听,脸色越发凝重。
  等御哥儿背完了文章,她便问道:“陛下有说什么吗?”
  御哥儿说道:“皇祖父就看了个开头,然后就把儿子打发走了。还提醒儿子,出了宫门,权当今日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顾玖深思片刻,“最近低调点,一切如常,别出头。先看看风声再说。”
  “哦!”御哥儿欲言又止。
  顾玖笑了起来,“想说什么就说吧。在娘亲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御哥儿说起自己的想法,“娘亲,儿子不想继续在宫里读书。夫子讲的内容,儿子早就学过,三元公讲得更为深刻全面。儿子认为,继续进宫读书,是在浪费时间。”
  顾玖问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御哥儿斟酌了一下,又说道:“整日同一群捣蛋鬼坐在一起读书,很麻烦。”
  “其他皇子皇孙不读书吗?”
  “读的。只是读得马虎!”
  顾玖又问道:“皇子皇孙里面,有谁特别笨吗?”
  御哥儿想了想,摇头说道:“没有谁特别笨。其实大家都很聪明,只是他们的心思不在读书上面。”
  也是。
  生在皇家,就没有一个笨蛋。
  笨蛋活不大的。
  “你想认真读书,却又受到干扰,加之夫子讲的内容过于老套,所以你不想去宫里读书?”
  “请娘亲准许。”
  “确定吗?你走了,衡哥儿就没人作伴。”
  “我会让征大哥护着衡哥儿。”
  “很好!我同意你不去宫里读书,继续回山河书院求学。但是,你是男子汉,这件事情你得自己出面解决。能行吗?”
  御哥儿重重点头,“儿子没问题。儿子会亲自求见皇祖父,皇祖母,还有夫子。会对他们说明我的决定,希望他们能支持我。”
  顾玖笑了起来。
  “去写功课吧。”
  御哥儿愉快的跑走了。
  在外面,御哥儿像个成年人一样思考做事。
  只有在家里,他才会露出少年特有青春躁动。
  时而伤春悲秋,时而兴奋激动。
  还会写一写酸诗,酸文章,抒发一下青春躁动。
  有时候也会露出中二少年的一面,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当然,这一切都仅限于在家中。
  ……
  风过无痕!
  无人继续追问佚名的身份。
  就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一伸手,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
  佚名是大神人物。
  他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给这个时代的人,打开了一扇窗。
  思想的窗!
  学子们在《大周生活秀》上写文章,讨论意识形态。
  双方针锋相对,没有丝毫退让的迹象。
  用文字打仗,文人最爱。
  很快《国子监报》,《山河书院报》纷纷加入了这场文字大仗。
  什么道家,佛家,杂家,兵家……一个个看热闹还嫌不够,纷纷撸袖子下场参战。
  一场意识形态的争论,不出意外,变成了一场各大学派的混战。
  儒家一派如临大敌。
  这是要造儒家的反吗?
  很快,这场争论从民间蔓延到官场,从京城蔓延到地方。
  儒家一家独大的现状,第一次受到了挑战。
  虽然这次挑战,只是小小的试探一番,却足以让儒家代表人物,各位成名已久的大儒亲自下场撕逼。
  嫌弃《大周生活秀》版面有限,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光是京城,就多了近十份报刊,专门用来撕逼。
  大佬们,用自己的钱,或是儒家一脉集资,成立报社,发行报刊。
  学着《大周生活秀》两天一期,天天在报纸上对各家各派,挫骨扬灰的辱骂,揭老底。
  道家,兵家,杂家,法家等等学派不答应了。
  我们虽然人少,但绝不会打不还手。
  揭老底,谁不会。
  你们儒家的老底,更是臭不可闻。
  一场争论,摇身变为扒皮祖宗十八代的底细,各种不为人知的黑历史,被公布在报纸上,供世人阅览。
  市井小民可不管你家,我家,大家只管看热闹。
  只是才过一两个月,儒家新办的报纸,就陷入了颓势。
  每天除了骂骂骂,揭老底,就没别的内容。而且用词晦涩难懂,谁乐意看啊!
  销量从最初的两三万份,直接大跳水,一个月后就变成了两三千份。
  唯有死忠还在支持。
  市井小民早已经将这些新创刊的报纸抛弃。
  反观《大周生活秀》,销量一直保持平稳,偶尔还有小幅增加。
  《大周生活秀》从最初的六个版面,扩大为现在的十二个版面,内容丰富多样。
  不光有文坛学派骂战,还有市井生活报道。
  比如某某坊被小偷光顾,某某坊要拆迁了,谁家被戴绿帽子等等新鲜八卦……
  传奇小说,也有固定的版面。满足了喜欢看小说的读者。
  还有各种肉菜粮食价格,甚至还有外地发生的新鲜事,西北的战事……
  多种多样,有料的内容,才是一份报纸长盛不衰的根本。
  没人乐意天天看毫无新意的骂战,简直是浪费时间。
  儒家一派死忠,气得半死。
  “《大周生活秀》的立场很有问题。”
  “不如到报业司举报。”
  “没有用。生活秀并没有写犯忌讳的内容,报业司不会干涉。”
  “不如我们也学《大周生活秀》,多报道一点市井新闻。”
  “荒唐!岂能与生活秀这样的俗物同流合污。”
  呵呵!
  你倒是不同流合污,那你倒是出钱办报啊!
  真当办报不要钱吗?
  一直在亏钱,照着这么下去,除非大佬真爱,肯出钱一直养着报刊。否则报刊迟早会破产倒闭。
  众人争论不休,也没争论出一个结果。
  骂战进行到这个地步,始终没有分出胜负,谁也说服不了谁。
  很多人都感觉到了疲惫。
  除了个别积极分子,依旧亢奋外,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最初的激情。
  骂战变得温和起来。
  与此同时,数份才创刊两个来月的报纸宣布停刊。
  就像是一场闹剧。
  到最后都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
  这些纷纷扰扰对难民而言,没有丝毫的影响。
  难民营每天都在扩建,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京城。
  其实,很多难民并非走投无路。
  他们可以投靠亲友,或是另谋出路。只是听说京城难民营有吃有喝有地方住,而且不用钱,朝廷一切都管了。
  难民们,不管穷的富的,全都跑到京城来。
  定睛一看,一边水泥房,嗯,很不错。朝廷有良心,
  什么?竟然要交房租?
  说好的免费呢?
  啊?
  竟然只有窝棚才免费,而且还是配给制。按照人头,大人每天才半斤糙粮。
  特么的,这条件也太苦了吧。
  难民营工作人员立即翻了个白眼,“嫌弃窝棚条件差,糙粮难吃,可以花钱租水泥房,到肉菜店买肉菜改善伙食。决定了吗?左边还是右边,后面还有那么多人排队,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有钱的难民咬咬牙,“水泥房。”
  “好嘞!这边有人租房子,来个人接待一下。”
  “我来,我来!”
  曹大郎主动请缨。
  因为难民人数暴增,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加上少府替户部补齐了去年拖欠的钱粮,又拨了今年的预算。
  难民营工作小组有了钱粮,胆气足,开始招收人员。
  而且直接从去年来京的难民里面招人。
  曹大郎心眼灵活,又识的字,很顺利被聘用。
  他媳妇同样被录取,照顾妇女小孩。
  两口子,都在难民营工作小组当差,领着双份工钱,不用像过去那样打零工。
  曹大郎的媳妇,同曹大郎拿一样的工钱,顿时底气十足。
  以前是个受气小媳妇,如今甚至敢和婆婆曹许氏顶两句嘴,表达一下不满。
  换做以前,曹许氏早就打过去了。
  如今,曹许氏除了生闷气外,别无办法。
  就连曹老爷子也是闷不吭声。
  儿媳妇有本事赚工钱,加上奖金,说不定比曹大郎赚得还多,俨然是家里第一赚钱小能手。
  无论如何,也要给儿媳妇一点体面。
  否则儿媳妇一怒之下,不肯拿钱出来开生活,就麻烦了。
  曹许氏当着儿媳妇的面,不敢瞎逼逼。
  背过身,就开始吐槽儿媳妇各种不是。
  曹老爷子敲敲烟杆,说道:“少说几句吧。别忘了,你身上穿的,每天吃的,都是大郎两口子挣回来的。”


第900章 大捷
  大捷!
  少有的大捷!
  大周,北荣,西凉,三方集结超过十万人的兵马,在大草原上的打了一场大会战。
  这一战,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
  鲁侯亲自督战,裴蒙为先锋,正面刚北荣骑兵。
  刘诏摔边军侧翼包抄,半路伏击西凉。
  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天地为之变色!
  青青草原,被鲜血染红。
  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大周。
  随着西凉败退,北荣不得不选择退兵,退守到草原深处。
  休养生息,择日再战。
  大规模野战,赢了北荣西凉,这在大周上百年的战争史上,都属罕见。
  过去,守住关隘,城池,不投降坚持到援军到来,就是胜利。
  而今,大周军队主动走出关隘城墙,并且赢了这场战争。
  数年练兵终于取得了辉煌成绩。
  大周军队不仅能打野战,还能赢得战局。
  消息传到京城,全城欢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难民营更是难得的,杀了上千头肥猪,全体难民人人有份,大家一起打牙祭。
  几十万难民手舞足蹈。
  吃着肥腻的猪肉,油汪汪,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狂欢兴奋。
  数月不知肉味,对美味的肥肉十分想念。
  虽然每人只能分到几片肉,还有一碗骨头汤。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
  “朝廷军队赢了,这仗快打完了吧。这个时候赶回家,还能抢种一季。”
  “先别想着回家。只是暂时打退了北荣和西凉,迟早这两个狼子野心还会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