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可有做功课,写文章?”
  “有的。孙儿带来了前些日子写的两篇文章,请皇祖父过目。”
  “呈上来!”
  常恩笑呵呵的从刘御手中接过稿纸,呈上案头。
  顾玖眉眼抽抽,有点心塞。
  她竟然不知道御哥儿偷偷带了文章进宫。
  内心感慨,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有点难受,更多的则是欣慰。
  不知不觉,孩子竟然长这么大。
  有子如此,成就感满点。
  文德帝笑眯眯看着刘御的文章,里里外外都透着满意。
  老天开眼,为刘氏一族降下麒麟儿。
  看完文章,文德帝不吝夸奖,“很不错,看得出来最近有好好读书。不过还有一二错漏之处,朕已经圈下来,下去后仔细想想要怎么修改。”
  “孙儿遵旨。”
  领了皇帝亲自批改的文章,刘御先行退下。
  顾玖单独留了下来。
  文德帝一改之前的和善慈祥,神情严肃。
  他直言问道:“顾玖,这两天有何感想?”
  顾玖躬身说道:“回禀陛下,儿媳深感惶恐。”
  “朕为刘诏封王,你却感到惶恐,这是何意?”
  “儿媳怕辜负了陛下的厚待。”
  “哈哈哈……你说话就是比刘诏那个混账好听。”
  顾玖嘴角扯动了两下,实在是笑不出来。
  文德帝笑过之后,继续问道:“朕给刘诏封王,此乃皇子中独一份。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儿媳惶恐,不敢深思。”
  “你不是不敢,而是不想同朕说实话。朕不管你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替朕看好刘诏还有御哥儿,尤其是御哥儿,切莫让人带坏了他。”
  “儿媳遵命。”
  她面露迟疑之色。
  文德帝挑眉,“你想说什么?”
  顾玖抬头,郑重说道:“儿媳想让御哥儿出京游学,同书院师生一起。”
  “荒唐!”文德帝第一反应,就是此事太过荒唐。
  千金之子,岂能立于危墙之下。
  顾玖坚持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媳希望御哥儿成长为一个有责任,能担当,知民间疾苦,有见识有主见的人。还请陛下成全。”


第902章 据理力争(三更)
  “让御哥儿出京游学,你可曾想过,万一遇到意外危险,如何是好?”
  文德帝怒火高涨。
  在他看来,顾玖身为御哥儿的母亲,太不负责。
  御哥儿身上肩负重任,岂能轻易离京。
  别的不说,安全问题怎么保证?
  顾玖态度坚决,“启禀陛下,御哥儿自小身在富贵窝,长这么大就没离开过京城。如果错过这次游学,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出京见识见识。难道陛下真的愿意看见御哥儿长成了一个何不食肉糜的贵公子?不出去走一走,见识见识,算什么好男儿。”
  “放肆!”文德帝呵斥。
  顾玖半点不虚,“陛下体恤民间疾苦,不忍增加百姓赋税,不忍看见小民家破人亡,堪为仁君。然而,陛下莫非生来就知民间疾苦?若不出京游历,体察民情民生,又哪里能知道小民因何而苦。夫子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学生亲眼看见来得震撼。”
  文德帝恼怒不已。
  顾玖说的都有道理。
  可是文德帝不放心。
  “御哥儿才多大,没必要如此着急出门游学。等再过几年,等他长大,再出京游历也不迟。”
  “再等几年,三元公就真的走不动路,没办法亲自带着他出门。”
  顾玖也有自己的顾虑。
  御哥儿正是树立三观的年纪,有时候她也会战战兢兢,生怕教育太过超前,将御哥儿养得不合时宜。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点。
  顾玖不可能完全照搬后世的想法,去教育御哥儿。
  随着御哥儿逐年长大,这种战战兢兢的心情越发强烈。
  御哥儿需要出去看一看,走一走,亲自体会。将过去所学融会贯通,而非纸上谈兵。
  同时,顾玖也需要时间冷静反思。
  没有人永远都对。
  她的成功,建立在大量的调查数据,以及无数次的反思上面。
  她懂得反省自己。
  御哥儿懂得反省自己的言行吗?
  光是靠嘴巴教,就一定能教好吗?
  如果御哥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学子,一切都没问题。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一切以读书科举为重。
  普通学子,本就身在民间,不用特意去体察民情。他本身的经历,周围所见所闻,就是民情。
  可是御哥儿是皇孙,如今还是王府世子,对他的要求自然不一样。
  文德帝问道:“你打算让三元公带着御哥儿出门?”
  “还有书院学子,以及孙状元孙先生。若是陛下不反对的话,儿媳还想邀请钦天监任大人观天象,测风雨。”
  文德帝冷哼一声,“非要在这个时候让御哥儿出京游学?没了三元公,还有别的大儒。”
  顾玖沉默了片刻,“不知陛下知不知道御哥儿不肯进宫读书的真正原因?”
  “难道不是因为书院自由?”
  “御哥儿还没有那么肤浅。真正的原因是,朝中大儒学问是不错,却不擅长教学生。所有问题,都是老生常谈,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就是这个答案,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一样的答案。时代不同,大儒们却没想过要与时俱进。大儒们的讲学,已经无法满足御哥儿对知识的渴求,所以……”
  所以不乐意进宫读书。
  文德帝紧皱眉头。
  顾玖继续说道:“三元公和孙先生讲课,更加奔放自由,天马行空。那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启蒙。那正是御哥儿所需要的。一路游学,一路讲学,会有更多收获。儿媳相信,御哥儿会越来越出色。”
  文德帝沉默,良久的沉默。
  最后,他摆摆手,“你先去见皇后,此事朕再想想。”
  “等等!”
  “陛下还有何吩咐?”
  “你在江南是不是有粮食收购渠道?记得和户部说一声。户部为了买粮,头发都愁白了。”
  顾玖哦了一声,告辞离去。
  她领着刘御前往未央宫。
  刘御满怀期待地问道:“皇祖父同意儿子出京游学吗?”
  顾玖含笑说道:“问题不大。”
  等她替户部解决了粮食采购问题,估摸着这件事就该定下。
  刘御眼睛发光,“谢谢母亲。”
  “瞧你乐的。你要出京游学,衡哥儿肯定想要跟着去。有没有想过怎么拒绝他?”
  “为什么要拒绝?让衡哥儿随儿子一起出京,也跟着长长见识。”
  “他太小。”
  “可是错过这次,儿子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机会能带着衡哥儿一起出门。”
  顾玖笑话他,“这么不放心衡哥儿吗?”
  “亲兄弟,有好事当然不能忘了他。若非妞妞和四弟太小,我都想带着他们一起出京。”
  这哪里是出门游学,分明是带托儿所出门春游。
  顾玖忍着笑意,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含糊说道:“先看看衡哥儿最近的表现。表现得好,一切都有可能。表现不好,还是乖乖留在京城读书。”
  刘御主动请缨,“儿子一定监督衡哥儿好好读书,完成各项功课。”
  顾玖抿唇一笑。
  到了未央宫,裴皇后一脸喜意。
  喜意中,又透着一点点遗憾。
  裴皇后是在替是四皇子刘议遗憾。
  刘诏封王,刘议的王爵连影子都没有。
  “早知道陛下会改变心意,当初就该让四皇子跟着去西北历练。”
  “儿媳接到旨意的时候,也惊了一跳。万万没想到陛下会给刘诏封王。”
  谁说不是。
  事先,恐怕没有人想到,刘诏会被封王。
  裴皇后问顾玖,“现在让四皇子去西北历练,还不晚吧。”
  “晚不晚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会同意吗?”
  裴皇后蹙眉,她没把握,所以才问顾玖。
  “依你看,陛下会同意吗?”
  “儿媳不知。”
  “你刚从兴庆宫出来,就没看出点什么?”
  “儿媳愚钝,什么都没看出来。”
  裴皇后蹙眉,不满。
  顾玖给她出主意,“母后不如让四殿下上本请旨,就说想为朝廷为陛下分忧。即便陛下不同意,最多申斥几句。”
  裴皇后点点头,“就怕四皇子不肯去西北。”
  顾玖挑眉,这个问题她倒是没想到。
  ……
  刘议的确不想去西北。有种跟在刘诏屁股后面沾光的感觉,让他浑身不舒服。
  别人对西北趋之若鹜,总认为上了战场就能立下战功。
  刘议没那么天真。
  身为皇子,普通战功于他而言,无非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除非他能立下如刘诏那样的大功劳,才有可能封王。
  然而,这有可能吗?
  无论是陛下,还是鲁侯,亦或是大都督府,都不可能让他领兵作战。
  最多给他几百兵马,做做样子。
  与其去西北受那份白眼,不如留在京城,深耕朝堂政务。
  其他兄弟摩拳擦掌,想要请缨去西北历练,四皇子刘议却早早的回到皇子府。
  没去后院找妾室们喝酒谈心,而是去了正房。
  上个月,萧琴儿顺利生下一子。
  这两天刚出月子,正坐在树荫下带着孩子一起晒太阳。
  “这么大的太阳,怎么不进屋?当心孩子。”
  萧琴儿睁开眼睛,眯了眯,看清楚刘议,“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衙门这两天没什么事,就早点回来陪你。”
  萧琴儿白了他一眼,“陪我?这话哄鬼啊。”
  刘议笑了起来,“把我想得如此负心薄幸,至于吗?”
  萧琴儿呵呵冷笑,将孩子交给奶娘。
  奶娘抱着孩子进了屋。
  萧琴儿盯着刘议,还伸手掐了下他的脸颊,“我还以为脸上糊了一层皮,有人假冒你。”
  刘议哭笑不得,“别掐了,你手重。”
  萧琴儿松开他的脸颊,“这两天心头不好受吧,我不出门,都知道你们这群皇子都在想些什么。大皇子封王,一个个嫉妒得怕是嘴脸都扭曲了。”
  四皇子刘议面色扭曲了一下,“没你说的那么不堪。嫉妒是真,却也不至于扭曲。”
  萧琴儿嘲讽道:“少给自己脸上贴金,嫉妒就嫉妒,大方承认不就得了,没人笑话你。你要是不嫉妒,反倒不正常。宫里面的娘娘们,都是什么反应?”
  “这两天兴庆宫有些热闹,全是后宫嫔妃派人请父皇到后宫喝酒。”
  “娘娘们都着急了。大皇子是嫡长子,如今又封王,不得了啊。等于是储君之位,垂手可得。”
  萧琴儿似笑非笑地看着刘议。
  刘议蹙眉,“你这是什么眼神?”
  萧琴儿笑话他,“是不是很失落?”
  刘议嗤笑道:“只是封王,又不是立太子,有什么可失落的。”
  萧琴儿笑了笑,“死鸭子嘴硬,我就不信你心头没想过这点。”
  刘议一脸被说破心事的烦躁,“行吧,我承认我想过这一点。他毕竟是嫡长子,又封了王,的确有点不是储君却似储君。”
  “别忘了,御哥儿还被封了世子。”
  刘议越发烦躁,“说起这个,我倒是要问问你,你是怎么教导刘征,明明比御哥儿大,完全没御哥儿懂事。”
  萧琴儿不满,“休想把责任怪在我头上,你怎么不反省自己,动辄对孩子打骂,孩子都被你打怕了。还有,征哥儿很好,没你说的那么不堪。”
  “但是在父皇眼里,显然御哥儿更讨人喜欢。”
  “我也觉着御哥儿挺讨人喜欢。”萧琴儿笑眯眯地说道。
  刘议被气得吐血。


第903章 别害人害己
  “你到底在帮谁说话?”
  刘议气恼不休。
  萧琴儿偷偷翻了个白眼,“我谁都不帮。”
  刘议冷哼一声,“大嫂让你赚钱,你就一心一意偏向大嫂,是不是?别忘了,我们是夫妻,夫妻一体。”
  萧琴儿挑眉一笑,“别跟我说什么夫妻一体。”
  她戳戳刘议的胸口,“谈夫妻关系之前,不如先算算后院有多少女人和庶子庶女。”
  “你这是什么态度。我若是倒霉,你乐意?”刘议质问。
  “你倒什么霉?你现在很好啊,并没有倒霉。”萧琴儿拉扯着刘议的衣领,“别乱来哦,当心害了孩子。真有一天,你要倒霉也请祸害你自己,别牵连我和孩子们。”
  刘议气得脸色发青,“难怪老话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萧琴儿嗤笑道:“莫非我还得为你的野心陪葬?你心里头在想什么,我一清二楚。我还是那句话,没那么个命,就别争。上一代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
  刘议一把甩开萧琴儿的手,“只要是皇子,都有资格争一争。而且我还是嫡子。”
  “光是嫡子有屁用,你又不是长子,又没立下赫赫战功,连封王都没你的份。”萧琴儿一个劲的吐槽,半点脸面都不给刘议。
  刘议认识到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他来找萧琴儿谈话,纯粹就是找抽。
  萧琴儿如今仿佛嘴里夹刀,句句杀人。
  完全没了年轻时候的娇媚,变得铁石心肠,不近人情,以打击别人为乐。
  此时此刻,刘议竟然怀念起那个任性,动不动就哭的萧琴儿。
  至少,那个时候,萧琴儿嘴巴没带刀子,说话没这么毒舌。哄一哄,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他铁青一张脸,厉声质问,“这么说,你是不肯支持我。”
  萧琴儿冷声说道:“我不会支持任何将孩子陷入危险的行为。”
  刘议不满,呵斥,“你简直是愚不可及。”
  萧琴儿讥讽道:“你根本就是在找死。”
  “难道你想让征哥儿永远屈居人下?你可想清楚了。”
  萧琴儿讥讽道:“如果有一天,你坐上那个位置,你敢保证你会传位给征哥儿吗?”
  刘议张嘴,想要说他可以保证。
  却不料萧琴儿根本不想听他说话,直接打断他:“你根本不会传位给征哥儿,你会给你最宠爱的女人,最宠爱的孩子。而我和几个孩子都是绊脚石,都不得好死。
  我凭什么支持你,然后让你反过来夺我的命,杀我孩子。一如睿真崔皇后。我告诉你,我不蠢。我也有脑子,我也会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刘议跟见鬼似得,不敢置信。
  萧琴儿哈哈一笑,伸出手捏捏他的脸颊,“还当我是三岁小孩,随便哄一哄就能让你予取予求吗?我知道我没那个命与你同富贵,所以我不争。后院哪个女人敢帮你争,我就弄死她,连带她的孩子。”
  “你敢!?”
  “你可以试试看,我敢不敢。”萧琴儿似笑非笑,眼中充满了恶意。完全没有刚坐完月子的虚弱温暖。
  刘议咬牙切齿,“你疯了!”
  萧琴儿怒道:“疯的是你,还有你的兄弟们。一个个没那个命,还拼命的抢。我就问你们,你们有什么资格同刘诏抢?
  论钱,你们谁有大嫂有钱?拼功劳,谁有刘诏功劳大?拼母族实力,连你这个亲弟弟都要靠边站。拼朝中人脉,谁能比得过大嫂?论影响力,你们几兄弟给大嫂提鞋都不配。
  别看朝臣们嘴里对大嫂不屑,说她一个妇道人家如何如何,实际上大嫂一句话,你信不信朝臣们能跑断腿。不夸张的说,大嫂就是大家的财神爷。你去外面打听打听,哪个当官的没在四海投钱。”
  刘议被驳得哑口无言。
  沉默良久,他才说道:“官员在四海投钱,大嫂说的话比父皇还管用,怎么着,想要造反吗?”
  萧琴儿冷冷一笑,“这话你敢当着父皇的面说吗?再说了,刘诏和大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