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雨花巷码头下苦力的力工,来来去去,换了无数茬。
  这一天,早上刚下过雨,天气闷热潮湿。
  光是站着不动,要不了一盏茶的功夫,浑身就被汗湿透。
  若是动起来,那汗水,犹如雨下。
  幸好码头免费供应茶水。
  用苦丁茶泡的茶水,够苦,够解渴,而且无限量供应,可以敞开了肚皮喝。
  这么热的天气,每天光是喝茶水都喝饱了。
  就在这样一个闷热潮湿的天气里,马小六来到了雨花巷码头。
  刚下四轮马车,汗水就冒了出来。
  马车里面放了冰盆,不觉着热。
  马车外面,热浪滚滚。
  徒弟何贵拿着扇子,替马小六扇风。
  马小六嫌弃两个人挨得近,热。一把抢过扇子,自个扇起来。
  他吩咐道:“将所有力工集合起来,把两轮车准备好。”
  管事听命,吹起哨子。
  力工们听到哨子吹响,就知道要集合。
  几百个力工,在树荫下集合。
  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
  人人都是一身臭汗,谁也不嫌弃谁。
  马小六拿着铁皮喇叭,站在高台上,“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干了八九年的老人,如果有,那肯定记得我。我是马小六,马总管。”
  “马总管好!”
  马小六虚虚一压,让大家都安静。
  “今儿我过来,是给大家带来一个机会。要不要把握机会,你们自己决定。先将两轮车拖上来。”
  下属听令,拉着两轮车来到众人面前。
  力工们面面相觑,瞪大眼睛,好奇地盯着两轮车。
  两个轮子的车,还有顶棚。顶棚做得很漂亮。
  坐在车里面,不惧日晒雨淋。
  两条长长的拉杆,全是铁做的。
  两条拉杆,用一条横杠焊接在一起。
  人站在横杠内,两手紧握两条拉杆,两轮车就能跑动起来。
  马小六指着两轮车,的朗声说道:“这是两轮车,是寰宇运输最新推出的产品。加上了顶棚,就可以拉客人,全京城都能跑。前几天,京城新成立了一家车行,名叫惠民车行。
  顾名思义,就是要给京城的小民出行提供方便。京城很多人都买不起四轮马车,也没地方养骡马驴子,也就意味着很多家庭连两轮马车也没有。出行只能靠步行,或是租车。
  年轻力壮没关系,年龄大一点,出一趟门可不容易。若是带着行李那更辛苦。为了方便百姓出门,寰宇运输特意推出人力两轮车,现招募人力车夫。招募条件如下,大家听好了。”
  几百力工骚动起来。
  招募人力车夫?意思是去拉车?
  能在码头干力工的人,个个都是一把子力气。
  拉车肯定不成问题。
  只是这东西能赚钱吗?
  靠谱吗?
  马小六扯着嗓子,同力工们介绍招募条件。
  所有有志于成为人力车夫的人,都必须经过半个月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怎么招呼客人,怎么认路。必须背下每个坊市的名字,知道怎么走。
  价格必须按照行规收取,不许私自降价或是加价。
  若是顾客加价包车,又另当别论。
  人力两轮车,起步价统一为五文钱。视距离长短加钱。
  比如从东市到西市,从西市到新民县,要多少钱?
  这些都会在培训的时候讲到。
  想做人力车夫,必须身家清白,没有不良嗜好。
  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绝不录用。
  有偷窥女性的癖好,同样不能录用。
  “……每日交给车行十文钱,剩下的钱就是你们自己的,多劳多得。可有人愿意应征人力车夫?”
  力工们窃窃私语,还有些犹豫。
  一天十文钱可不是小数目。
  五文钱起步价,会有人坐车吗?
  万一一天下来,都没人坐车怎么办?
  万一一天只有两个人坐车,怎么办?
  在码头扛大包下苦力,每天的收入是看得见的。
  去车行做车夫,总觉着风险太大。
  保守的力工退却,不敢上前。
  有那脑子灵活,胆大的力工站了出来,“我应征人力车夫。”
  “我也应征。”
  “想应征人力车夫的到这边来报名,从明天开始培训。培训期间没有工钱,但是管三餐。”
  有一百多名力工应征了人力车夫。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淘汰了几个人后,一百多人穿上统一的红马甲,开始上街拉客。
  这些初上岗的车夫,分布在城市各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内心忐忑不安。
  会有人坐车吗?
  有人问他们这是做什么,该怎么解释?
  车夫们眼神闪烁,身上的红马甲,在太阳炙烤下,已经被汗水湿透,还不能脱下来。
  车行培训说,不能光着膀子拉客,会让女性客户退避三舍。
  车行培训还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坐在车里面。
  那是给顾客坐的,车夫坐在里面,顾客们嘴上不说,心里头肯定有意见。尤其是一些爱干净的顾客。
  车夫们站在树荫下,或是屋檐下,等候着第一位顾客。
  “诶,快看啊,这是《大周生活秀》上面说的两轮人力车,起步价五文钱。”
  “真的诶!”
  一群中年女性涌了过来。
  第一日上岗的车夫们,全都没经验,不知该做何反应。
  “喂,到新民县集市肉菜店多少钱?”
  “八,八文钱。”
  “能不能拉两个人?”
  “可以!不过要加两文钱。”
  “拉两个人还得加两文钱,真贵。”
  “车行规定的,我们做不住得主。”
  “罢了,罢了,十文钱就是十文钱。至少不用和一群人挤一辆马车。”
  首日上岗,终于开张。车夫乐呵起来,拉着人力车跑得飞快。
  风吹着乘客的脸颊,一脸舒爽。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不用日晒雨淋,还能吹风,贵果然有贵的好处。
  街道两边行人纷纷侧目。
  “看,人力车,我也要坐。”
  “五文钱起步价也不贵,可以两个人坐一辆车。”
  “走,我们也去找一辆人力车来坐。”
  ------题外话------
  卡文,剧卡无比。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梳理接下来的剧情,脑袋都晕了。


第909章 祖宗法度
  秋高气爽。
  正是一年丰收的季节。
  北荣西凉再次挥兵南下劫掠。
  边军压力倍增。
  漫长的边境线,兵力被分散。
  北荣西凉各个击破,一时间战局对大周极为不利。
  前线气氛紧张。
  京城歌舞升平。
  人力车夫,从最初的一百人,短短时间已经扩大到一千五百人。
  其他私人车行,也纷纷进入人力车市场。
  购买两轮车,招募车夫,同样身穿红马甲,只是马甲背面的名字不一样。公然同惠民车行抢生意。
  为了抢生意,甚至不惜玩价格战。
  本来就是靠力气吃饭,再玩价格战,哪里还有钱赚。
  马小六以寰宇运输的名义,召集京城各大车行东家开会,制定行业规章制度。
  都是一个行业的人,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打价格战扰乱市场。搞到最后大家都挣不到钱。
  当然有人不服。
  马小六的态度很明确,不服也得憋着。
  凡是不遵守行业规则的车行,寰宇运输将取消订单,拒绝合作。
  这就是控制了上游供应链的优势。
  寰宇运输,一家独大,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无论是四轮马车还是两轮人力车,都得从寰宇运输购买。
  当然也有人试图仿造。
  奈何突破不了技术壁垒,仿造失败。只能眼睁睁看着寰宇运输大把的赚钱。
  人力车,制定了行业规则后,整个市场有序的发展。
  京城小民,凡是手头有点钱的,出门的时候都习惯叫一辆人力车。
  就连朝廷官员,尤其是那些六七八九品的小官员,还有各种衙门小吏,养马车太贵,干脆包一辆人力车,每日早晚接送。
  周世安就包了一辆人力车,每天二十文,定点定时接送。
  车夫为了让人力车看起来干净上档次,还特意买了一块羊毛垫子垫在座位上。
  夏天天气热,就往上面放一块竹席。
  冬天天冷,直接将竹席撤掉。
  周世安坐在人力车上,手里拿着报摊买的报纸。
  他固定买两份报纸。
  一份是《大周生活秀》,一份是《国子监报》。
  路上的时间正好用来看报。
  其实他最想买的报纸是《山河书院报》。
  奈何《山河书院报》多年来一直坚持不对外公开发行,搞得他想要看《山河书院报》还得托人找关系。
  他先是迅速浏览完《大周生活秀》。
  明年有是科举年,天下举子齐聚京城。新民县租房市场火爆,连带着文青书局的生意也涨了三四成。
  最近各种和科举相关的书籍,卖得极好。
  书籍销售排行榜,排在前五位的全都是科举类书目。
  周世安大摇其头。
  “文青书局赚赶考学子的钱,又得大赚一笔。”
  《国子监报》则刊登了一片社论。
  三元公杨元庆,孙状元带学生出门游学,两三年后才能回来。
  明年科举年,山河书院拿什么同国子监竞争?
  明年科举,会试殿试,无论是人数还是名次,国子监一定可以完胜山河书院。
  没了三元公和孙状元的山河书院,就是拔了牙的老虎,称不了王。
  国子监可以趁机一雪前耻。
  周世安蹙眉摇头,“国子监哪里来的勇气?放大话容易,万一被打脸得多难堪。”
  两份报纸都没有太热门的新闻,倒是多了几则招聘启事。
  有车行招聘车夫,待遇从优。
  周世安起了好奇心,就问车夫,“你们天天拉车,每天要给车行多少份子钱?有钱赚吗?”
  “我们车行每天收十五文钱的份子钱。只要勤快一点,还是有的赚。比以前下苦力强一点。”
  “本官似乎听说惠民车行每天份子钱只要十文钱。你们给十五文份子钱岂不是太亏。”
  车夫说道:“大人说的十文份子钱,那都是老皇历。惠民车行那边,除了第一批车夫只需要给十文钱份子钱外,后面招的车夫,都是十五文份子钱。
  东家说,这是行业制度,全行业统一标准。就连我们拉车收费,价格和惠民车行都是统一的,绝不多收一文钱,也不能少收一文钱。”
  周世安好奇问道:“行业统一标准,对你们车夫来说,好还是不好?”
  “当然好啊!价格统一,就不用压价拉客,大家都有钱赚。”
  “每天生意怎么样?有没有守一天都等不到一个顾客情况?”
  “那倒没有!现在来京城的人越来越多,去西市东市,各个衙门门口,或是去新民县,最多一盏茶的功夫就能等到一位客人。尤其是那些参加科举的举人老爷们,都是不差钱的主。出门在外,不乐意和一群人挤一辆马车,都会叫一辆人力车,而且给赏钱也大方。送了大人去衙门,小的也打算去新民县拉举人老爷,多得几个赏钱。”
  周世安笑了起来,“从衙门去新民县,可不近。”
  车夫说道:“没事。路上拉一趟去新民县买肉菜的妇人,正好顺路。”
  周世安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京城的小妇人们还是习惯去新民县买肉菜。”
  “便宜又新鲜,买的多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只是奇怪,四海肉菜店生意那么好,怎么不考虑在城内也开一家,方便大家。”
  周世安说道:“四海肉菜店如果在城内开分店,城里的小商小贩哪里还有生意。四海肉菜店是在给小商小贩们留活路。”
  就像寰宇运输,技术壁垒,使寰宇运输成为全天下最顶尖的铁器生产商。
  想搞垄断,搞得别人破产太简单。
  但是寰宇运输没有这么做。
  不仅没有逼得私人打铁小作坊破产,反而还和各家作坊合作。使得京城各家打铁小作坊背靠寰宇运输,生意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顾玖的经商理念。
  有钱大家一起赚,不吃独食。
  首先保证小民的利益,同时拉拢官宦阶层,贵族世家阶层。
  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么多年才能一直顺风顺水,没人找麻烦。
  周世安琢磨着这一套经商理念,想得越深,心头越发吃惊不已。
  到了衙门门口,车夫将他放下。
  周世安开始一天的工作忙碌。
  等忙完工作,他就开始写四海寰宇经商理念的分析文章。
  文章写得越深刻,周世安就越发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
  陆大人发现他不对劲,关心地问了几句。
  周世安抹了一把脸,将写了一半的文章,足有十几万字,交给了陆大人。
  “下官每日坐人力车来回,心有所感,于是就想对四海寰宇进行一番研究。这是下官写的分析资料,刚写了一半,让大人见笑。”
  “周兄太过谦虚。”
  陆大人拿起厚厚的一叠资料,翻阅起来。
  越看越发震惊。
  震惊于周世安的才学,眼光,看问题的深度。
  “好!周兄果然大才!”
  “大人谬赞!”
  “不不不,本官不是在和你客气。周兄这份资料,不,应该说周兄写的这本书,太有用了。可否借给本官细细研读几日。”
  “大人不嫌弃,尽管拿去。”
  陆大人废寝忘食,阅读周世安的书籍。
  周世安则奋笔疾书,继续书写后面的内容。
  陆大人花了几天时间看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不仅仅是对四海寰宇的分析,更是给了陆大人许多启发。
  几十万难民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就是因为管理者深知管理精髓。
  对难民严加管束的同时,还给了难民自活求生的机会。
  就好比收费站,管束极为严格,半个月一个月查一回账,一年半载轮一回岗,年年还要考试,还必须会写会算。
  那么多要求,那么严苛的管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辞工。
  就连从天狼军退役,最不服管束的那群兵痞,进了收费站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辞工。
  因为严格管束伴随着高额的待遇,还有各种福利。
  小到一日三餐,餐餐管饱,一两天打一回牙祭。一年四季四套衣服,鞋袜配齐。四海招工,优先照顾员工家属。
  大到在新民县折扣买房,入户新民县,还可有优先购买四海寰宇的股份。
  这样的福利,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去收费站做工。
  更有甚者,最近两年出现秀才应聘收费站的情况。
  为什么?
  周世安的书里面写的很清楚。
  陆大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后面的内容。
  经过周世安的同意,陆大人将他的书呈给文德帝过目。
  文德帝看在陆大人推荐的份上,随意翻阅。
  没想到看了个开头就入迷了。
  理所当然召见周世安,询问他的想法。
  几十岁的周世安,第一次离着天子如此近距离,难免激动。
  激动过后,便知这是自己的机会。
  他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得抛售给文德帝。
  核心观点,严加约束管理官员,进行不定期考核,而非流于表面的考核,同时提高官员待遇。
  确保官员一人挣钱,能够养活全家。
  而不是领着低廉的俸禄,想方设法的贪墨。
  文德帝开始沉默。
  给官员涨薪,说得容易。
  钱从哪里来?
  涨薪后又该怎么办?
  而且,此事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祖宗法度。
  规矩是祖宗定下的,要涨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