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遂了一辈子的裴太后,临到老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心中岂能不怨恨。
  抱怨咒骂肯定少不了。
  如果说她的心肠有多坏,敢不敢付诸行动,恐怕太高看她。
  裴太后大部分时候,就是嘴巴厉害,行动力渣渣。
  属于有贼心没贼胆那类人。
  她有胆子指着刘诏的鼻子臭骂不孝,叫她策划废帝,没那脑子也没那行动力。
  刘诏心知肚明,却并不打算放过裴太后。
  他冷漠道:“朕做主,将鲁侯家眷,裴蒙家眷送去西北一家团聚。”
  裴太后头次听闻此事,傻眼!
  “陛下此举何意?”
  刘诏恶劣一笑,“这回母后主张废帝,损朕名誉和权柄,朕岂能不回敬一二。然而鲁侯和裴蒙,乃是国之重臣,轻易动不得。母后乃是朕生母,朕自然不能动你。但是裴家族人,朕的亲舅舅,是时候让他们知道天恩浩荡,皇权威严。”
  “你要做什么?”裴太后急了,“他是你亲舅舅啊,是本宫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一辈子碌碌无为,从未冒犯过你,你不能这么做。”
  刘诏呵呵冷笑,“谁让他姓裴!姓裴就是原罪!”
  裴太后痛哭流涕,“你不能这么做。本宫是无辜的,裴家也是无辜的……他没有冒犯你,本宫也没有真正伤害到你……”
  “够了!当母后站在金銮殿,任由那群乱臣贼子胡说八道的时候,就已经伤害到朕。人心都是肉长的,朕受到了伤害,那么所有人都别想好过。来人,送太后娘娘回未央宫静养!”
  内侍听令行事。
  裴太后着急,“本宫不要回未央宫,本宫不要被关起来。本宫住慈宁宫,未央宫给皇后,本宫不和她争。”
  “晚了!”
  刘诏挥手,内侍再无迟疑,强行拖着裴太后离开了金銮殿。
  他疲惫地坐在台阶上,心情郁结不快。
  钱富迟疑片刻,上前斗胆说道:“陛下,诸位臣工还被关在偏殿,是否要放他们出宫归家?”
  刘诏嗯了一声,“放他们出宫,京城继续戒严。可有活口?”
  “有!”
  “着金吾卫严刑拷打,必须问出幕后主使。”
  “老奴遵命!”
  顿了顿,钱富又说道:“端郡王妃带着公子征跪在秦王府门口,端郡王醉酒不醒,被端郡王妃丢弃在地上。”
  刘诏嗤笑一声,“此事由皇后处置。”
  “陛下不怀疑端郡王?”
  “老四的脾气朕知道,他没胆子干这事。”
  老四刘议不服刘诏,世人皆知。然而多数时候他都是闷在心头,各种脑补委屈,把自己塑造成世上最可怜,备受长兄欺凌的可怜人。
  叫他真刀真枪和刘诏对着干,自小生活在刘诏阴影下的刘议,真没这勇气。
  因为他知道,他干不过刘诏。
  他的不服,他的委屈,主要是因为他想和刘诏堂堂正正竞争,然而成宗文德帝却不给他机会证明自己。
  他醉生梦死,只是不想承认,在父皇心头,他还没开始正式竞争就已经输了。
  输得彻彻底底。
  等于是全面否定了他。
  勇武,才华,能力,民心……
  输得彻彻底底,连翻盘的机会没都没有。
  他麻痹自己,自怨自艾。
  私下里搞串联,玩废帝的把戏,刘议不屑也不敢。
  自小到大的阴影,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
  这就是亲兄弟的坏处。
  别的庶出兄弟,刘诏懒得理会,一个眼神就把人给打发了。
  对待亲兄弟,刘诏会分出一部分精力照顾一二。
  结果刘议就留下了阴影,心头各种憋屈,各种使坏,小动作不断。
  他真的是在刘诏的暴力阴影下长大的,他真的好委屈,好可怜,好无助……
  钱富问道:“那还要派人继续围着端郡王府吗?”
  “围着吧!事情明朗之前,不得松懈。”
  “老奴遵旨!”
  钱富躬身离开,先到偏殿穿口谕,放朝臣们出宫归家。
  文武百官齐齐松口气。
  “事情如何了?”
  “陛下可有旨意?”
  “本官要求见陛下!”
  “陛下政务繁忙,谁都不见。诸位大人,今儿时辰已晚,有事留到明日再说。”
  “乱臣贼子逼宫谋反,如此大事,岂能留到明日。不行,今儿一定要见到陛下。”
  有人带头,百官齐齐朝金銮殿冲去。
  钱富阻拦不及,只能派人赶紧告知陛下。


第967章 大气魄
  朝臣们执意要见皇帝,不给见就不走。
  一个个毛病不少,唯独骨头很硬。
  就算威胁杀头,也不妥协。
  刘诏无奈妥协,不过他只见陆大人一人。
  陆大人整了整官服,进殿觐见。
  众臣一脸艳羡。
  “陆大人两朝帝王心腹,了不起!”
  “陛下虽说做事欠考虑,冲动自负,然而对待先帝留下的朝臣还算仁慈。”
  成宗文德帝同刘诏父子,是少有的登基称帝后,继续重用前面皇帝留下的朝臣的天子。
  陆大人走进金銮殿,大殿大门在他身后关上。
  大殿内只点了几根蜡烛,灯火摇曳,光线昏暗。
  一时间,陆大人竟然没找到皇帝刘诏的所在。
  直到刘诏发出声音,“爱卿随意!”
  陆大人才发现皇帝刘诏就坐在台阶上,靠着桌子腿,毫无坐相,更无帝王包袱。
  他吃了一惊,急忙上前拜见,“微臣给陛下请安?陛下安否?”
  “安!就是心头不痛快。爱卿,坐!”
  哪有坐的地方。
  皇帝都坐在地上,陆大人如果要坐,也只能跟着坐在地上。
  可如此一来,有失体面,与他性格相驳。
  陆大人向来是个端方之人,起居自有章法。
  坐地上,太为难他。
  可是站着回话,比陛下高,等于陛下要仰视他,此乃大不敬。
  罢了,罢了,陆大人挑起衣摆,直接跪在刘诏面前,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刘诏不为所动,“爱卿为何要见朕?”
  “不放心陛下。”
  “朕没事,一群宵小,奈何不了朕。”
  “陛下万福!”陆大人躬身说道。
  刘诏冷漠道:“爱卿已经见到朕,也知道朕无事,对众臣也算有了交代。爱卿退下吧。”
  好不容易进来,岂能轻易退下。
  陆大人望着刘诏,“陛下心痛否?”
  刘诏大怒,眼中喷火,怒斥一声,“放肆!”
  陆大人无所惧,“可见陛下心中不安,既然不安,微臣就不能走。”
  刘诏呵呵冷笑,“爱卿欲如何?”
  陆大人斟酌道:“今日发生的一切,胜在有惊无险。然而此事也给陛下敲响了警钟,步子迈得太大,就会遭到反噬。陛下欲改制,理应徐徐图之。凡事操之过急,终归不是大周之福。若是激起朝臣逆反之心,即便明知是好的制度,众臣也会为反对陛下而坚决反对改制。陛下可以杀一人,杀十人,杀百人,却杀不了天下人,更诛不了天下人心。”
  刘诏冷冷一笑,“爱卿所谓人心,非小民之心,而是读书人之心。读书人各有利益牵扯,所言所语皆为自身利益,并非真心为民。这样的人心,不要也罢。”
  陆大人不动如山,“陛下所言,微臣不赞同。人,皆有欲望。读书人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小民同样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让小民站在朝堂上,谁能保证小民不会祸国殃民?小民一朝得势,更为疯狂,照样会为一村一姓一地谋利,损公肥私。
  读书人好歹还知道羞耻,算有底线。小民可有羞耻心,可懂底线,可懂大势?一味以小民之利,抨击否认读书人,在微臣看来,不过是为反对而反对,皆不可取。”
  刘诏板着脸,“依着爱卿所言,小民之诉求不用理会,只需注重读书人的诉求,就能天下太平?”
  陆大人摇头,“非也!微臣的意思是,既要注重小民诉求,也该注重读书人的诉求。都是民,不能厚此薄彼,理应一视同仁。读书人传播知识和信息,影响诸多小民判断,故而历朝历代皇帝都重视读书人的诉求。”
  刘诏笑了笑,“爱卿的意思,无非就是天下读书人都反对朕,朕就该吸取今日教训,停下前进的步伐。”
  陆大人连连摇头,“陛下又钻了牛角尖。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市井小民,都不愿意看见朝堂震动。朝堂频繁动荡,会造成人心不稳,地方官府惶惶然无心办公。如果这个局面得不到改变,天下人心思变,为求安稳,恐有不堪言之祸,届时才是陛下劫难!”
  “危言耸听!民间百姓生活安稳富足,轻徭薄赋,朝廷再动荡也影响不了小民一日三餐。”
  “却会影响地方官府,人心惶惶!地方官府动荡,治下百姓岂能安稳度日。”
  “地方官吃饱了撑着,管起朝廷大事。”
  “陛下不曾在地方上任职,不懂地方官想法。身为官员,岂能不关心朝廷大事。为官,就要战队。”
  陆大人说得很直白,没有替官场掩饰。
  刘诏紧蹙眉头。
  陆大人说道:“微臣知道陛下放走鲁侯家眷前往西北,必有深意,且时机未到不能对外公布。然而朝臣不知道!朝臣认定陛下昏庸,打破祖制,放走牵制鲁侯的筹码,实为昏君所为。故而朝堂沸腾,朝臣心中有怨气,进而被人利用,才有今日之祸。若是陛下徐徐图之,多一点耐心,多花点时间,一切都能避免。”
  刘诏面容严肃,“爱卿所言,朕都懂。只是时间不等人。”
  “时间再紧急,事情再要紧,能比陛下的皇位更重要吗?朝堂动荡,人心不稳,陛下的计划难道就能顺利进行?反正计划已经耽误,陛下何不利用这些时间,安抚一下满腹怨气的朝臣。好歹平稳度过景明元年。”
  说完,陆大人又叹了一声。
  “一想到史书上会写景明元年,某月某**宫废帝,微臣深觉耻辱!”
  刘诏大怒!
  他这个当事人都没觉着耻辱,一个朝臣耻辱个屁。
  “史书上,丢人的也是朕,和爱卿没关系。”
  “微臣身为中书令,岂能置身事外。百年后,世人论起今日之事,陛下同微臣都不能幸免,定会被人痛骂。”
  刘诏哼哼两声,“朕从不在乎这些虚名。”
  特么的,现在在乎这些名声,还来得及吗?
  显然是来不及了。
  他的糗事已经被史官记录下来,今日之事,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文人指点江山,定会说景明帝傻叉,毫无政治头脑。几十岁的人,又不是小年轻,竟然会犯这等幼稚错误。
  特么的,一想到这里,刘诏就暴躁。恨不得当个暴君,将起居郎,刀笔吏统统咔嚓了。
  “陛下息怒!”陆大人见势不妙,赶紧劝解。
  刘诏呵呵两声,“爱卿猜一猜,朕要如何经略西北?”
  陆大人愣住,话题转移太快,就像龙卷风。
  他微微躬身,“微臣不敢猜!”
  “放心大胆的猜,朕恕你无罪。”
  “微臣就斗胆猜一猜。很明显,陛下没有杀鲁侯之心,却也不能容忍鲁侯拥兵自重,西北军继续盘踞西北。陛下的方略,莫非是驱赶西北军?”
  不愧是中书令。
  刘诏不露声色,“继续猜。”
  “既然是驱赶西北军,那肯定不能东进,只能西出。西北以西,广袤天地,总有西北军落脚之地。然而,西北军想要生存,落脚之地就得比较富庶,确保自给自足。莫非是西凉?”
  好一个中书令陆大人。
  到了这个地步,刘诏也不隐瞒,“正是西凉!”
  陆大人震惊,“陛下真的要进行如此大的计划?花费钱粮怕是要千万两。”
  “是!未来几年,户部压力很大,朕的压力同样巨大。”
  陆大人震惊过后,满心激动。
  “陛下如此敢想,如此敢做,微臣可否参与此等盛事?只要陛下点头,微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生无憾!”
  陆大人激动坏了。
  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计划,大气魄,大手笔啊!
  只要事成,定能名留青史,千古传诵。
  什么骂名,在此等盛事面前,统统都是辣鸡。
  只要做成此事,任何骂名都能洗刷。
  陆大人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
  有生之年,能遇到如此大气魄,敢想敢干的皇帝,是一个臣子的幸运。
  跟在这样的皇帝身边做事,名臣名将,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皇帝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英雄反过来影响时势。
  这是一个环!
  一环扣一环。
  没有时势,纵然是天才般的人物,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
  有了时势,即便只是中上之姿,也拥有机会脱颖而出,名留青史。
  对陆大人这样不怕事,敢干事的臣子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但是对于墨守成规的老臣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爱卿想清楚了吗?”
  “微臣绝无退缩之意,陛下请吩咐!”
  刘诏捏着下巴,“爱卿说朕的脚步要缓一缓,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陆大人秒懂,“陛下已经同鲁侯达成了协议,所以才将鲁侯家眷送去西北?”
  “正是!”
  “多长时间?”
  聪明人谈话就是省事省力,无需解释,聪明脑瓜子就抓住了重点,猜中了事情始末和真相。
  “朕给西北军一年半的时间做准备!”
  陆大人面色一变,“只有一年半,时间的确紧张。朝堂不宁,朝臣掣肘,陛下之前的策略有误。”
  “哪里有误!”
  “此等大事,陛下岂能单干。从一开始,就该寻求朝臣谋划,安抚朝堂动荡人心。如此,今日之祸说不定能够避免。不过今日之祸也有一个好处,陛下可趁机扫除不臣之人。”
  “爱卿言之有理。那么此事就交给爱卿负责!”
  “微臣领旨!”


第968章 要多杀几个人(三更)
  陆大人领了旨意,决意大干一场,
  不用刘诏出面,他自行料理了堵在金銮殿殿门外的朝臣,驱散出宫,各回各家。
  并点了几个人,相约明儿一早在政事堂碰面,有要事相商。
  刘诏枯坐金銮殿,没有离开的意思。
  内侍们担心,焦急,劝又劝不动。
  林书平当机立断,“去请皇后娘娘!”
  如今只有皇后娘娘能够说服陛下。
  秦王府外,萧琴儿和刘征已经跪了一天,膝盖跪得锥心刺骨的痛,双腿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
  天将黑,然而秦王府大门紧闭,似乎永远都不会打开。
  萧琴儿很绝望!
  完了吗?
  真的完了吗?
  她默默落泪哭泣。
  刘征反过来安抚她,“母亲若是受不住,不如到马车上休整。儿子继续跪着。”
  萧琴儿摇头,“本宫无妨!”
  惶惶然之时,秦王府侧门洞开。
  一溜马车驶出来。
  这是皇后娘娘的车驾。
  萧琴儿一眼就认了出来,她浑身颤抖,异常激动。
  马车在她面前停下,车窗打开。
  “叩见皇后娘娘!”母子二人齐齐磕头行礼。
  纵然委屈,然而性命在对方手中握着,只能臣服!
  顾玖冷眼看着萧琴儿,又扫了眼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刘议,不发一言。
  萧琴儿很慌!
  一个字都不说?
  真要将人急死!
  好歹说句话啊!就算只说一个字也好啊。
  车窗突然关上,马车启动,缓缓前行。
  萧琴儿傻眼,完全看不懂。
  “娘娘……”
  她大声呼喊,心头惶恐不安。
  丫鬟阿晴来到萧琴儿身边,“王妃请回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