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诏和顾玖反其道行之。
  就算是一堆烂泥,他们也有本事将人从烂泥潭里面拉拔起来,洗洗刷刷,像个人样。
  宗室几万人,吃了没文化的亏。被一群笔杆子按在地上摩擦。
  有文化的宗室,爱惜羽毛,不参与这场纷争,冷眼旁观。
  湖阳公主招架不住,她请的枪手,不是那群文臣的对手啊。
  真要有本事做文臣的对手,也不至于给湖阳做枪手。
  湖阳公主怒气攻心,撸起袖子,“本宫就不相信,没办法收拾这群无法无天的文臣武将。”
  她计上心来,准备拉福雅公主下水。
  福雅公主早料到她有这一招,早早关门谢客,拒不接招。
  为了儿子,她不能轻易下场撕逼。
  黄去病名声要是坏了,仕途可就难走了。
  就算顺利回到文青书局,一个得罪文坛的书局大总管,还怎么开展工作。
  文青书局的主要客户就是读书人,所以黄去病万万不能开罪读书人,不能坏了名声。
  湖阳公主吃了闭门羹,气得心肝脾肺肾都在痛。
  她叫人给福雅公主送了一封信,她在信里面臭骂福雅公主怂货。
  福雅公主冷哼一声,直接将信件点燃烧了。
  “是儿子连累了母亲。”黄去病有些愧疚。
  福雅公主瞪了他一眼,“就算没有你,本宫也不会和湖阳一起做事。就她那个脑子,干的都是遭人恨的事情。”
  “湖阳公主也是为宗室利益考虑。”
  “宗室的事情,还轮不到她出头。宫里早有决断,朝臣都是秋后的蚂蚱,早晚得服软。你看看陛下和皇后这些年干的事情,哪一件合乎祖宗规矩,结果呢,最后不都干成了。也就是那群朝臣,整日里叫嚣不服输。”
  黄去病倒是理解朝臣们的想法,“身在朝堂,不想做应声虫,凡事就得有个态度。声音大一点,吼得厉害一点,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
  福雅公主笑了起来,“也就是陛下和皇后度量大,不和那帮子朝臣计较。换做你外祖父那会,谁敢多说一句,直接叫金吾卫抓人。”
  黄去病吐槽了一句,“所以外祖父的庙号是武宗,明褒实贬。”
  福雅公主咬牙切齿,深恨之,“那帮文官,就喜欢玩文字游戏。”
  黄去病叹了一声,“即便是皇帝,身后名也捏在笔杆子手上。所以,不能对笔杆子太过严苛,适当的让他们在朝堂上闹腾几回。”
  “让他们闹腾,只会更嚣张。陛下登基不过两年,已经被骂了多少回昏君。”福雅公主很不爽,“要本宫说,别流放了,直接砍头得了。”
  “已经砍了不少头。”黄去病提醒福雅,去年就已经砍过两回头,菜市口的血恐怕还没干透。
  福雅挑眉,“看来还是砍少了。”


第998章 脸都不要(三更)
  面对文臣武将火力全开的反击,宗室完败。
  败得毫无悬念。
  宗室搞串联,跑到皇宫,请皇帝刘诏替他们做主。
  那帮读书人太欺负人。
  仗着有文化,将宗室按在地上摩擦,还不忘踩一脚。
  有文化了不起啊!
  骂人不带脏字了不起啊!
  一群读书人欺负一群文盲算什么好汉。
  嘤嘤嘤……
  太惨了!
  一群大老爷们在兴庆宫哭得像个受气小媳妇,委委屈屈的模样,让人不忍直视。
  刘诏很烦躁。
  特么的,哭哭哭,哭屁啊!
  一群大老爷们有什么脸哭。
  输就是输,认输不就得了。
  还好意思跑宫里诉委屈,请外援。
  脸呢?
  要脸吗?
  宗室的脸都被丢光了。
  当然,宗室本来就没什么脸面可言。
  这些年,宗室干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确招人恨。
  “别哭了!”刘诏厌烦得很。
  还哭!
  哭屁啊!
  “闭嘴!朕让你们别哭了,听不见吗?”
  刘诏一发怒,宗室全都闭上了嘴巴,抽抽噎噎,像个小媳妇。
  刘诏一脸嫌弃,“瞧瞧你们的怂样,丢人,知道吗?宗室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光了。”
  “并非我们想要丢人,实在是能力不济。”
  “少府只给米粮,不管我们的营生,又不能科举,当兵吃粮又有诸多条条框框限制。除了有不要钱的米粮外,我们宗室活得还不如那些穷苦小民。”
  “外面的人都说我们是一群叫花子。”
  刘诏呵呵冷笑,“别人说你们是叫花子,你们就真把自己当叫花子啊?朕怎么没见过穿金戴银的叫花子,给朕找几个看看。”
  “陛下为宗室谋福祉,放开科举和军武,全体宗室都感激陛下。只是那群笔杆子心太坏,大大的坏。他们将我们宗室骂得猪狗不如,等于是在骂陛下啊!我们无所谓,可不能让陛下也背上这等骂名啊。”
  刘诏冷哼一声,“休要挑拨离间,你们在打什么主意,朕一清二楚。都滚下去,明儿自有旨意传达。”
  众人面面相觑,斗胆一问,“不知是何旨意?”
  刘诏嘴角在笑,眼中却带着寒意,“宗室成员,十六以上,四十以下男丁,都给朕滚到京大营历练。每年两月,风雨无阻,除有爵之人,谁都不能例外。此事将成为定例。若有人不从,金吾卫伺候。”
  轰!
  众人傻眼。
  不要啊!
  日子过得好好的,谁乐意去京大营历练啊。
  皇帝刘诏可是有前科的人。
  宗室学堂,一开始的大家都以为走过场。
  等孩子们进了学堂,才知道是来真的。
  从宫里派来的嬷嬷,还有那位钱富钱公公,在孩子们的嘴中已经化身恶魔。
  从开学到现在,凡是刺头,都被收拾了一遍。没死没残,就是脱了一层皮,老实了不少。
  女校和男校一样一样,出头的人儿,总是最先被收拾。
  宫里的嬷嬷,别的本事不怎么样,调教人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十八班武艺不带重样。
  一个个被整得哭爹喊娘,嚷嚷着不去读书。
  哪能不读书。
  不读书,就没了米粮,没了爵位,还会被贬为庶人。
  去!
  必须去读书!
  就算是爬也要爬着去读书,还不能迟到。
  有了学堂这个前科存在,几个宗室有脚趾头想都能想到,每年到军营历练两月,绝对是生不如死。
  京大营的人接到命令,百分百不会放水,一定会不打折扣的执行。
  因为京大营那帮武将,当年都跟随皇帝刘诏出生入死。
  仗打完了,一部分继续留在西北领兵作战,一部分则被安排在京大营,替皇帝刘诏掌兵权。
  在世人眼里,跟随过皇帝刘诏的这帮武将,统统都是棒槌。
  这群棒槌,被皇帝和皇后养得肥肥的,根本不稀罕金银贿赂。
  他们在四海在寰宇的股份,足够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犯不着贪墨那点钱。
  鬼都不知道,钱富钱公公在京大营有没有安插探子。
  万一被皇帝和皇后知道收受贿赂,那一切都完了。
  宗室男丁被安排到京大营历练,这帮武将估计会兴奋地嗷嗷叫。
  他们最喜欢操练权贵子弟,太有成就感。
  他们的靠山是皇帝皇后,根本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感受。
  宗室们欲哭无泪。
  “陛下能否收回成命?我等多年不事生产,这身板,经不起京大营的操练啊。”
  嗯!
  还有点自知之明。
  刘诏板着脸说道:“无妨!多操练几次,身板就会越来越结实。”
  身板不结实,哪能去大草原,去海外。
  大草原,海外的人口结构,必须包括各个利益阶层。
  所以从现在开始,宗室的男丁都要炼起来。不求上马杀敌,但求有一副结实的身板,吃得了苦,下得了力气。
  事情就这么定了,谁来说情都没有。
  次日一早,刘诏就下了这道旨意,五日后集合开拔京大营。
  旨意一下,将几万宗室震得魂飞魄散。
  有人躺地上打滚装死。
  “我不行啊,我要死了,当不了兵……”
  “我我我,我有心疾。我有太医开的药方,千真万确。”
  “我刚成亲,正是新婚燕尔,哪能去当兵。”
  “我有爵,我不要去。”
  “奉国将军以上的爵位,才能免除兵役。”
  “我腿瘸……”
  “我手残……”
  “我口吃……”
  “我是傻子……”
  为了逃避每年两月的兵营历练,宗室男丁们是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都用上了。
  于是刘诏又下了一道旨意,凡是逃兵役的宗室男丁,一旦查实,直接滚到城外做半年苦力,没工钱,白工。
  这一招狠啊!
  一边是两月,一边是半年,该作何选择,众人心里头都有谱。
  加之金吾卫亲自出动调查每个试图免除兵役的人,一时间宗室内部是鸡飞狗跳,朝臣们看得哈哈大笑。
  等到五日之期一到,几千宗室,除了个别真的没办法动弹外,统统拉到京大营操练。
  文武百官看宗室的笑话,看得乐呵呵。
  周世安的第二本书,《论宗室的前世今生》终于出版发行。
  此书一出版,给宗室同百官的斗争,添了一把柴,等于是往油锅里面浇水,滋滋滋地响,动静忒大。
  周世安站在客观的角度,将几个王朝宗室的兴衰起落一一道明,然后又一一剖析其中缘由。
  他所节选的例子,都是比较知名的事例,正史野史多有记载。
  众人一看,就有了熟悉感和认同感。
  加之又是在这当头出版,自然是卖断了货。
  读书人和官员,看完此书的前半部,暗暗点头,道一声言之有理,说一句周世安还是站在读书人这边。之前恐怕是误会他。
  等看完后半部,读书人差不多都快气死了。
  敢情这是一本替宗室洗白的书籍!
  不将宗室钉死在烂泥潭,反而替他们寻找原因,替他们说话,屁股到底坐在哪边?
  “周世安不愧是第一奸贼,此书满纸荒唐。”
  “我看他不仅屁股歪,脑袋也歪了。”
  “宗室这个群体,就该一棍子打死。洗白,呵呵!”
  “虽说他书里的内容还有些道理,但是替宗室说话,就是该死。”
  不论对错,只论立场,这就是大部分官员的态度。
  至于市井小民,主要是听个热闹。
  京城的茶楼酒楼最近很热闹啊,说书人很受追捧。
  靠着《论宗室的前世今生》带起来的热潮,说书人开始谈古论古,讲起前面几个王朝知名的宗室荒唐事。
  听者云集,连声叫好。
  打赏者,一个比一个大方。只听见一声比一声高的“赏”!
  大家就爱听王朝旧事,宗室八卦。
  总能从那些故事里面,找到现在的影子。
  唯独找不到皇后娘娘的影子。
  旧时王朝,似乎,好像,没有哪位皇后娘娘像当今皇后。
  “那个摄政的太后像不像?”
  “不像!”
  “摄政的太后都不像,那就没一个像的。”
  “当今皇后娘娘开先河,前面几个王朝根本找不到一个相似的。后来者,都得跟当今皇后娘娘学,估摸着都学个四不像。”
  “这叫做拾人牙慧。”
  “东施效颦。”
  “哈哈哈……”
  “我倒是喜欢看到皇后娘娘摄政。”
  “嘘!不要命了吗?这种话也敢乱说,真不怕金吾卫找上门。”
  “金吾卫就是皇帝的狗腿子,皇后的狗腿子又是谁?”
  “皇后不需要狗腿子。真要论狗腿子,你我这般小民皆是娘娘的狗腿子。”
  “此言有理。”
  “一个二个不懂就别瞎说。你们想给皇后娘娘当狗腿子,够资格吗?”
  “那你说说,谁够资格?”
  “某将前往南方应募出海护卫,像某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皇后娘娘的狗腿子。”
  “呵呵!就你这身板,还想出海,当心死在海上。”
  “胡说八道!某要去海外杀蛮子,某有一把子力气。”
  “光有力气可不行,还得会搏击之术,杀人之术。”
  一个面白有须的人突然插话,引来众人侧目。
  “你说的有道理,请问贵人怎么称呼?”
  “咱家姓邓。若真想应募出海护卫,可以到百家坊后巷,拿咱家的名帖登门。”
  邓存礼丢下名帖,带着徒弟转身离去。
  众人面面相觑,久久不言。
  “宫里的公公?”
  “小子,你走大运了。”


第999章 邓存礼归京
  邓存礼时隔多年回京,京城变化之大,他也忍不住咋舌。
  这次他被皇后娘娘紧急召回来,心中有诸多猜测。
  顾不得细看京城的变化,第一时间递了贴子,进宫请安。
  皇宫也变了模样。
  最大的不同,皇宫里面的人少了,反而多了一些人气。
  经过通报,邓存礼被请进长安宫书房。
  今儿书房冷清,没有算盘拨动的响声。
  地面上,放着几个箩筐,全都装满了账本,其实还是很忙的。
  邓存礼心中了然,宫里的人气,显然来自于长安宫。
  长安宫是皇后娘娘居住的地方,也是办公的地方。
  因为紧邻御花园,大家进出长安宫,都走景耀门,避开了所有朝臣。
  “老奴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
  “邓公公回来了,快起!”
  顾玖招呼邓存礼坐下说话。
  邓存礼谢过之后,在小杌凳上轻轻落座。
  二人互相打量。
  顾玖的目光直接,邓存礼含蓄。
  “多年未见,邓公公还是老样子。”
  “老奴老了,倒是娘娘一点都没变。还是当年老奴离京时候的模样。”
  顾玖哈哈一笑,“没想到你也学会了拍马屁。这些年辛苦你了,西北大局,多亏有你主持,否则本宫和陛下的计划难以实现。”
  “娘娘运筹帷幄,老奴只是奉命行事。老奴回京之前,西北军正在搬家调动。”
  “和本宫说说具体情况。西北军弄了多少人口?那些将士愿意跟随他们西进?”
  邓存礼斟酌着说道:“鲁侯夫人亲自出面,在西北大肆购买人口,弄得牙市价钱跟着上涨。不到一年的时间,鲁侯夫人恐怕买了不下三千人,两千男仆,一千女仆。”
  顾玖点点头,“这几年风调雨顺,遭灾的地方不多,牙市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口买卖?会不会是拐子混杂在其中?”
  邓存礼说道:“回禀娘娘,老奴私下里打探了一番,鲁侯夫人买的人口,主要来自于山区。山区地贫,生活艰难,向来有卖儿卖女的传统。加之牙婆抬高了身价,很多人家其实日子勉强还能过下去,被价钱吸引也会提前卖儿卖女。这几年朝廷严打拐子,被拐卖来的男女倒是少见。大部分都是被亲人卖给牙婆,牙婆转卖给鲁侯夫人。”
  顾玖点点头,“西北军光是战斗人员就有几万人,这些兵将的家属可有跟随?”
  邓存礼说道:“这些年,西北军都是在西北本地募兵。西北以外的兵源,要么退伍,要么被大都督府接管。”
  “你是说,将士家属都愿意跟着西进?”顾玖暗暗咋舌。
  邓存礼说的比较含蓄,“鲁侯在带兵这一块,还是很有本事。根据调查,鲁侯在多年前就开始准备。可能在娘娘算计西北军的同时,鲁侯就已经猜到了娘娘的用意,顺水推舟,开始大肆在西北本地募兵,于是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顾玖扬眉一笑,“本宫从不敢小看鲁侯。能在西北经营出偌大局面,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多年前他就能猜到本宫的意图,不意外。只可惜,本宫一直没机会同鲁侯见一面。”
  邓存礼说道:“老奴回京之前,和鲁侯告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