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诏拍着桌子站起来,“这只靴子是谁的,给朕站出来。”
  岂有此理,竟然敢暗算他。
  “查!给朕当场查明。没查清楚之前,谁都不准动。”
  大汉将军冲进金銮殿,拿着靴子一个个对比。
  一个大理寺的官员,快哭了,弱弱道:“靴子是,是微臣的。这这这,这都是意外。”
  想哭,却又不敢哭!
  连个眼神都不需要,官员直接被大汉将军拖了下去。
  无人作声,全场静默。
  “还打吗?”
  刘诏冷笑一声,“说话啊!不是挺能说的吗,这会怎么都成了哑巴。”
  朝臣继续静默。
  啪!
  刘诏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手疼死了,还得假装屁事都没有,继续维持英明神武的形象。
  “真把金銮殿当菜市场了啊!然而你们连市井泼妇都不如,你们就是一群废物,渣滓,一群眼界狭窄的蠢货!”
  “陛下慎言!”
  被公然辱骂为废物蠢货,朝臣们忍不住了。
  此刻,站在金銮殿上的人,勋贵武将不说,文官哪个不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科举一道上厮杀出来的。
  三年一次大比,每次只录取三百来人。考上两榜进士多难啊!
  中了进士后,还能进入朝堂,参与朝会,更是难上加难。
  这样一群人,怎么可能是废物蠢货。
  站在朝堂上这群人,可以说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一群人,这话半点不夸张。
  这样一群人,透着骨子里的骄傲。
  被骂蠢货,孰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发怒又如何,就是要站出来逼着皇帝收回之前的话。
  如此侮辱朝臣,就别怪大家群起而攻之。
  刘诏冷笑,“朕难道说错了吗?你们自诩国之重臣,可是看看你们做的事情,哪有重臣该有的样子?市井泼妇都比你们强。”
  这话太伤自尊了。
  “陛下息怒!臣等已经意识到错误。然而万事皆有因果,若非太过激动,绝不会在朝堂上如此失态。”
  “西北军灭西凉国,是不是好事?既然是好事,为何激动得在朝堂上打架?难道诸位臣工,巴不得西北军打败仗,盼着西凉扣关入侵,你们就能从中捞取好处吗?”
  “臣等绝无此心。”
  “这等大事,私下里不知动用了多少粮草军械,然而三省六部却将满朝文武瞒的死死的。臣等只是想讨要一个说法。”
  刘诏呵呵冷笑,他指着满朝文武,“扪心自问,朝堂上的事情真能瞒住你们吗?朕以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大周的朝堂如同一个筛子,毫无秘密可言。
  西北打仗,西北军反击西凉,何曾瞒过诸位臣工?户部调动钱粮,在场谁不知道此事?西北军一路西进,一不小心将西凉王城打了下来,灭了西凉国,此事可曾瞒过诸位臣工?扣帽子好歹拿出点真凭实据。”
  “此乃表,而非里。”
  “放屁!”
  “陛下慎言!”
  “那你们说说何为表,何为里。朕今儿就听听你们的大道理。”
  “西北军反击西凉是为表,户部筹措钱粮也是表。但是……”
  ------题外话------
  非常时期,潇湘关闭了评论区。


第1003章 目光短浅之辈
  “但是什么,尽管说!”
  刘诏此刻表现得很大度。
  众臣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于是有了默契。
  “但是,朝廷从未要求西北军奔袭几千里,打到西凉王城。更没有对西北军下达过灭西凉国的命令。”
  “朝廷自始至终只要求西北军反击西凉,守住边关。而西北军却擅作主张出关追击,高歌猛进,突入西凉王城。更不可思议的是,西北军竟然凭借一己之力,灭了西凉国,杀了西凉王,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功劳。然而,功劳背后的事情,不能不追究。”
  “微臣斗胆问一句,西北军的后勤补给,谁提供的?几万兵将,奔袭几千里,还有余力打灭国之战,这可不是一般的后勤补给能做到的。”
  “户部尚书,你们户部的账目是不是该交出来让大家查一查。你们户部到底给了西北军多少粮草?莫非你们隐瞒了数据,做了假账?”
  “户部账本上记录的钱粮数目,恐怕不及真实数目的一成。否则不足以支撑西北军打灭国之战。”
  “休要胡说八道!户部的账本你们尽管查,查出问题,我的项上人头你们尽管拿去。若是查不出问题,你们敢拿人头和本官赌吗?”
  前年才被提拔为户部尚书的秦大人气急败坏。
  他身上打着景明帝刘诏心腹谋臣的标签,当初被刘诏亲自提拔。
  众臣怀疑他手脚不干净,做假账,也算正常。
  “若是户部的账本没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少府。少府大可以借着商队的名义,私下里偷偷为西北军提供粮草军械。”
  新任少府家令,宗室人称老糊涂的刘宝,是个耳背。
  “什么,什么……刚有人提到少府吗?能否再说一遍,老夫没听清。”
  众臣闻言,又嫌弃,又生气。
  故意的吧!
  陛下一定是故意指派一个耳背的老家伙当少府家令。
  朝臣略过少府,直接提问刘诏。
  “没有陛下的允许,少府怎敢运送大批粮草军械给西北军。”
  “陛下瞒着满朝文武,偷偷下令让西北军出关,打一场灭国之战,此乃昏君之道!”
  “轻启边衅,肆意灭国,此乃暴君之道。历朝历代,凡是一心军武的帝王,必定会造成天下民不聊生。请陛下悬崖勒马,及时回头。”
  “不压制鲁侯,不压制西北军,反而助力西北军打一场灭国之战,使得鲁侯的威望空前高涨。微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该如何善后?”
  “鲁侯立下此等功勋,赏无可赏。这哪里是不朽功勋,分明是取祸之道。”
  “西凉离着边关几千里,离着京城好似天边。微臣斗胆,陛下令西北军灭西凉,有何用处?莫非朝廷还能派流官远赴几千里,治理西凉不成?”
  “西凉于大周而言,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要浪费钱粮驻军守卫。不如弃之!”
  刘诏挺直了背脊,冷冷一笑,“都说完了吗?”
  “请陛下下旨,召西北军回防,召鲁侯回京。”
  刘诏面露讥讽之色,“刚才是谁说西凉是鸡肋,可以弃之?朕一直都认为,此刻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理应是大周最聪明,最有见识,最有远见的一群人。然而,一番振振有词,让朕意识到你们是多么的短视和无知。”
  “莫非陛下真要经营西凉?结果不过是浪费钱粮,徒增百姓负担。”
  “你们的看法,那都是老皇历。愚蠢!”
  “请陛下明示。”
  “大家想一想,上古帝王是如何做的?又为什么有了大一统?”
  金銮殿安静如鸡。
  大殿内落针可闻。
  “只知抱残守缺,愚蠢,短视。我看你们都是读书读傻了。”刘诏一声怒吼,惊醒了沉默的众人。
  陆大人很懂拿捏时机,他站出来,朗声说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效仿上古帝王分封诸侯。”
  刘诏冷哼一声,没作声。
  陆大人继续说道:“好不容易打下西凉,花费巨额钱粮,就这么退兵,不甘心啊!也对不起将士们流的血,对不起陛下的一番苦心,对不起那些花出去的钱粮。然而朝廷无力治理西凉,实在是太过遥远,却也不能放弃西凉。
  不如分封一诸侯,代朝廷治理西凉。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朝廷的难题,若干年治理下来西凉也能真正认同大周,成为大周疆域的一部分。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从今以后西凉将成为大周防御外族的屏障,边防线直接向前推进几千里。边关成为内陆地区,大周地域格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乃不世功勋啊!”
  双簧!
  拍马屁。
  陆大人堕落了啊!
  陆大人这马屁拍的好。
  就开头提了一回陛下,后面都在讲大局。
  看似是在说事,实则句句都在拍陛下马屁。
  若非陛下有远见,有胆识,敢想敢干,怎能有今日的不世功勋。
  鲁侯至多就是个带兵打仗的人。
  真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是陛下啊!
  这马屁果然高明。
  能担任中书令的男人,果然非同一般。
  众臣由衷佩服陆大人的同时,又由衷的鄙视陆大人。
  臭不要脸。
  “依着陆大人的意思,这是要裂土封侯啊!陆大人,你到底是何居心?你私下里收了鲁侯多少好处?”
  陆大人呵呵冷笑,根本不理会对方。
  “陛下,一事不烦二主。既然西北军就在西凉,不如下旨让西北军就地驻扎,责令鲁侯治理西凉,尽管平息当地民乱,实实在在将西凉纳入大周的版图。”
  “微臣恳请陛下诛杀陆大人,此人乃国贼!”
  “请陛下诛杀国贼!”
  “荒谬绝伦!老夫一心为公,所说每一句话都是为国为民,为了大周的千秋万代。尔等一力主张放弃西凉,才是真正的国贼,蠢货,目光短浅之辈。”
  “陆匹夫,休要狡辩。是不是你蛊惑陛下,支持西北军出兵西凉?你说,到底耗费了多少钱粮军械?查少府的账,这件事非得说个明白不可。”
  “没朕的许可,谁敢查少府的账目?”
  刘诏重重拍着桌面。
  “少府乃是朕的私库,少府的钱,朕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即便是陛下的私库,然而每一文钱都是民脂民膏。”
  刘诏大怒,顾不得身份,大骂出声:“放屁!有脑子吗?少府钱庄挣的利息,可是民脂民膏?皇庄挣的钱,可是民脂民膏?朕看你们读书读愚了,一味抱着书本上的内容,自认为正确,分明就是蠢。没有少府钱庄,现在的京城还是高利贷横行,无数小民被逼破产。
  那些高利贷,背后的靠山都是些什么人,真以为朕不知道。骂朕花费民脂民膏之前,先看看自己屁股干不干净。你们最好不要逼朕翻旧账,否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去金吾卫喝茶。”
  金吾卫凶名在外,还是有点作用。
  有人明显退却。
  不过任何时候,都不缺老顽固。
  “鲁侯乃国贼。陛下支持鲁侯,等于是在支持国贼,老臣坚决反对。”
  “臣同样反对。无论西凉多重要,无论大周的疆域版图会如何,陛下没经过朝堂同意,私下里通过少府支持西北军打仗,灭西凉,就是不对。请陛下到奉先殿,朝列祖列宗磕头请罪。”
  “滚!”
  刘诏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气煞人也!
  他心头有些话憋不住,一口气吐出来。
  “若是太祖在世,尔等短视之辈,主张放弃西凉的人,统统都会人头落地。少拿刘家的列祖列宗来吓唬朕。朕开疆拓土,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必定深感欣慰。朕没有增加赋税徭役,只凭少府一己之力,打下这场灭国之战,尔等不感到羞愧吗?还敢指责朕,谁给你们的胆子。滚回家去,好好反省。朕不想看到你们一张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退朝!”
  刘诏拂袖离去。
  再不退朝,他怕是控制不住要大开杀戒。
  西凉打了下来,正是高兴的时候,不想杀人。
  然而有人却非逼着他杀人。
  刘诏气呼呼的回到兴庆宫。
  等到陆大人几位朝臣到来,君臣开了一个小朝会,商量后续的计划。
  西凉打下来,接下来就是裂土封王。
  说起来简单,一道旨意的事情。
  实则千头万绪。
  不将朝堂上大部分人摆平,这道旨意就会有人阳奉阴违。
  或许刘诏活着的时候,不会出事。
  等到刘诏过世,一句人亡政息,现在努力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推翻。
  为了防止这个可能,也是为了替子孙后代扫清障碍,刘诏现在就要摆平朝堂上大部分人,扫清这道旨意前面所有的障碍。
  所以,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给将来留下隐患。
  忙完公事,刘诏到长安宫求安慰,求抱抱。
  顾玖给他泡了一杯清火的凉茶,“朝臣的反应早就在预料中,还气成这样子,至于吗?”
  “朕差点没气死,你还数落朕。”
  刘诏很委屈。
  顾玖笑了笑,将茶杯往前一推,“清清火,我让厨房煲了汤,一会陪我喝两碗。朝臣嘛,以利诱之,他们迟早会妥协。”


第1004章 无耻之徒(三更)
  最近京城掀起了一股去西凉淘金的热度。
  热度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京城销量第一的报刊《大周生活秀》炒作而来。
  《大周生活秀》作为行业标杆,坚持十年如一日专职炒作话题,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鲁侯率领西北军灭西凉,生活秀为此专门做了一个专题,配合《山河书院报》,对西域一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不过两份报纸各有侧重。
  《山河书院报》正儿八经,从地域,从政治,对大周未来边关格局影响,诸多方面去分析,引发官场士林热议。
  都说《山河书院报》言之有物,有节操。
  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溜须拍马,拍皇帝的马屁。
  守住了底线,很好,很强大。
  文章内容也很可观,虽然某些内容引起官员们极度不适。
  《大周生活秀》则是从西域特产,风土人情,沿途风光,给大家勾勒出一个很立体的西域。
  偶尔还在文章中夹杂一两段猎奇的传闻,传闻某某商人去西域淘金,几年下来赚了多少多少钱,勾起普通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以至于一段时间,京城小民谈论的话题全是西域。
  等到火候差不多的时候,生活秀突然刊登了一篇名为《去西凉淘金》文章,还是头版头条。
  身为销量第一的报刊,《大周生活秀》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淘金文一出,不出意外,轰的一下……
  就像是一颗炸雷,在人们心中炸裂。
  淘金?
  真有金子?
  遍地都是黄金?
  弯弯腰就能发财?
  是不是真的啊,有没有这么夸张?
  西域真有这么好,不能吧!
  报纸上的内容肯定是夸大其词。
  “报纸上的内容是不是夸大其词,我不关心。我只知道,从西北运一车货到西凉,价钱至少翻十倍。然后再从西凉运货回大周,又翻十倍!”
  轰!
  人心激荡。
  “当真能翻十倍?”
  “那是自然。要是西凉没有的物件,你运过去,价钱不止翻十倍。那边的有钱人,生活极度奢华。不像咱们大周,对有钱人各种限制,那边的人都是怎么有钱怎么来。”
  听闻此话,不少人内心蠢蠢欲动。
  当然也有清醒者。
  “就算价钱翻十倍,也得有命赚。不说沿途响马打劫,单是草原狼,戈壁荒漠,就足以要人性命。不清楚情况,切莫轻易尝试。”
  “这话也没错,然而富贵险中求。想要发财,岂能不冒险。再说了,怕危险,就多花点钱跟着大商队一起前往西凉,沿途都有人保护,保证平平安安。”
  “从京城到西北半个月,从西北到西凉,就算一路顺畅,少说也得要一两个月。来回一趟,小半年的时间全耽误在路上。这哪里是在做生意,分明是在拿命博。”
  “一年走一趟足矣。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别忘了,如今西凉可是大周的地盘,我们去西凉做生意,相当于从京城到江南,能有什么危险。而且西凉以西,还有几十个上百个国家。国家都不大,但特有钱。谁要有胆子走一趟,哈哈,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听家里老祖宗说,很多年前,京城还有不少西域商人,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