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8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认识。”
  烜哥儿越发好奇。
  任丘看一眼,就知道烜哥儿在想什么。
  他直言说道:“你没有机会!只有继承衣钵者,才有资格被我带上山。你将来有了孩子,若是愿意挑选一个孩子继承我的衣钵,届时我会带着你的孩子上山。”
  烜哥儿心知肚明,任先生不会告诉他山的位置。
  他换了个问题,“你的师父,真的见过我?哪年哪月何处见面?”
  “我只能告诉你,我师父在益州见过你一面。”
  这一面之缘,益州!
  烜哥儿皱眉深思。
  任丘见状,哈哈一笑。
  “放弃吧!我师父的身份岂能让你猜出来。”
  ……
  烜哥儿寻了机会,偷偷询问皇祖母。
  “祖母,任先生是从山上来的吗?”
  “是啊!”
  “祖母知道他是从哪座山上下来的吗?”
  顾玖笑了笑,“一座不知名的山,不必深究。”
  “那,任先生的师父,祖母认识吗?”
  “听他提起过,只可惜一直无缘得见。”
  “可是任先生说,在益州的时候,他师父和孙儿有一面之缘。”
  “哦!”顾玖笑了起来,“你很好奇?”
  烜哥儿点头承认。
  顾玖笑笑,说道:“人人心中皆有秘密,何必非要寻根究底。若是有人追问不休,你作何感想?”
  “难道祖母不好奇吗?”
  “本宫当然好奇,但是本宫会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你呢,你能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吗?”
  烜哥儿沉默。
  顾玖吩咐他:“很多事情,都不能深究,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好好想一想吧。”
  “谢祖母教诲!”
  ……
  任丘终于勘定了建城的地址。
  顾玖责令四海城建负责此次建城。
  很快,草原上就多了一个大工地。
  得知太后娘娘在草原建城,朝廷自然想要插上一脚。
  顾玖很干脆,插一脚行啊,给钱给人。
  亲兄弟明算账,朝廷也不例外。
  想要空手套白狼,做梦。
  朝臣被怼得毫无脾气。
  只能问户部要钱,问工部要人。z
  然后又是一顿扯皮。
  最后朝廷还是插了一脚,出钱出人,得到了一点股份。
  ……
  顾玖和刘诏都想去西域看一看。
  然而路途遥远,大雪封山,只能推迟计划。
  按理说,刘诏在西北草原作战多年,早该适应了这边的气候。
  却不料,雪停之后,他就得了一场风寒,陈年旧伤紧跟着发作,几乎要了他的性命。
  他整夜整日被陈年旧伤折磨,痛不欲生。
  以前的药,已经无法缓解他的病痛。
  顾玖当机立断,“准备车马,启程回京。”
  万万没想到,南方那么湿润的气候,刘诏没犯病。
  到了草原上,反而犯病。
  这地方不养人啊!
  马车一路疾驰,回到京城。
  一剂虎狼之药下去,终于救回了刘诏的性命。
  只是这一病,刘诏在南边养好的身体,急转直下。
  他不乐意住在皇宫,嫌弃皇宫闷,规矩多。
  顾玖带着他,住进晓筑。
  他躺在床上,气息虚弱,仿佛随时都会去。
  “我答应要陪你到六十岁,也不知能不能兑现。”
  “别胡说八道!”
  “还差着几年,真不甘心。”
  “你别胡思乱想,一定可以长命百岁。”
  刘诏摇头,“哎,我这身体就是个破烂。前几年,还以为身体好转,没想到一场风雪就被打回原形。”
  顾玖握住他的手,“等你身体好转,我们去茶庄生活。那里养人。”
  刘诏笑了笑,“就怕我撑不到那个时候。”
  “全天下最优秀的大夫给你看诊开药方,用天下最好的药材给你治病,一定能把你治好。你现在要紧的是不能胡思乱想,一切谨遵医嘱。”
  刘诏点点头,他惦记着大孙子,“烜哥儿人呢?”
  “就在外面!”
  “让他读读书,他读书好听。”
  从那以后,烜哥儿就在晓筑住了下来,每日为刘诏读书读报,推着他出门晒太阳。
  刘诏在晓筑养了大半年,直到来年夏天,身体才有所好转。
  顾玖当即决定,带他南下养病。
  乾明帝刘御不同意。
  “父皇身体虚弱,哪受得住舟车劳顿。母后,就留在京城吧!京城有太医,有医学院,一定可以调养好父皇的身体。”
  顾玖摇头,“你也看到了,你父皇受不住北边变化无常又干燥的气候,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他答应本宫,要陪本宫到六十岁。这还差着好几年,本宫定要从阎王手里把他抢回来,兑现承诺!本宫心意已决,你不必劝解!”
  乾明帝刘御左右不了顾玖的决定,只能尽可能提供一切方便。
  一半的太医随同南下。
  各种名贵药材,装了一车又一车。
  烜哥儿照旧伴随左右。
  一行人,乘船南下。
  这次目的地明确,住进了当年住过的茶庄。
  可能真的和气候饮食有关,到了茶庄,刘诏的精神明显好转,还能在茶园走半圈。
  顾玖笑话他,“你明明是个北方人,却不适应北方的水土,古怪得很。”
  “你别忘了,我年轻的时候,数次到南边公干。可能是在那个时候,身体刻下了南边的记忆。再一个,北方气候,比起南边,的确恶劣许多。夏天热死,冬天冷死,不如这边温暖湿润,浑身舒服。”
  “好多人都不习惯这边的气候饮食,来了这里定会水土不服。你却反过来,到了茶庄,就像是回到了常年生活的地方,浑身都通透了。”
  刘诏身体通透,身体情况也随之好转。
  身体一好转,就整天四处转悠。
  三天两头拉着顾玖下山去集市赶集。
  甚至打扮成乡农,到集市卖山货,还真叫他卖了出去。
  “你一看就是个假乡农,竟然还有人照顾你的生意。莫不是林书平那个老东西请的托。”
  顾玖狠狠吐槽。
  原本得意洋洋的刘诏,一听买东西的人可能是托,顿时郁闷坏了。
  他把林书平叫来。
  林书平不敢不说实话。
  从刘诏手里买走山货的人,果然是个托。
  刘御顿时沉了脸。
  顾玖哈哈大笑,半点不客气。
  她告诉他,“你想做生意,就别扮老农,一看就是假的。你得扮演商人,外地来此的地主老爷。”
  然后,刘诏就开始扮起了地主老爷,跑到城里,还真叫他做成了几笔买卖。
  他特有成就感,跑到顾玖跟前显摆。
  还说道:“有人下了帖子请吃酒,你和我一起去。”
  “都是些什么人参加宴席?”
  “本地最大的茶商,宴请各地行商和本地坐商,讨论明年的茶叶份额。”
  哦!
  顾玖来了兴趣。
  和刘诏这个地主老爷一起参加了宴席。
  她竟然是席面上唯一的正式的女宾。
  当时那个场面,的确有点古怪。
  一场宴席结束,顾玖对当地商人的实力有了个清晰认识。
  这些人加起来,在她手底下,连一个回合都走不了。
  她转眼就对这些商人没了兴趣。
  小打小闹的生意,就不要找她。
  也就刘诏没有正儿八经做个生意,才会对这些事情感到新奇有趣。
  刘诏继续扮演地主老爷,顾玖修身养性。
  烜哥儿一表人才,谈吐不俗,乱了一片芳心。
  媒婆快要踏破茶庄大门。
  顾玖怒了,直接吼刘诏,“看你干的好事,召来一群媒婆。赶紧把这事解决了。”
  刘诏嘤嘤嘤!
  寻了个机会,公开声称自家大孙子,二十之前不议亲。
  想要结亲的,都省省吧!
  ------题外话------
  最迟最迟也就这两三天结束。


第1161章 大结局(十二)
  过了年,鲁王刘衠代表学院送来一份礼物。
  一把团扇大小的座钟。
  刘诏见了,有些稀奇
  “不容易啊,竟然能将自鸣钟做得这么小。”
  鲁王刘衠说道:“不光小,而且时间更准,几乎没有误差。”
  顾玖拿起座钟,外形精美,用上等红木装饰,雕刻着奇花异草,并镶嵌了各色珠宝。
  一眼看去,富贵奢华,价值不菲。
  她问刘衠,“这个你们准备怎么卖?”
  “少府打算办一场钟表鉴赏会,趁机推出座钟。为了打开销路,我们请人设计了十几种外观。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低价三千两,上不封顶。”
  刘诏感慨一句,“理工学院这一回又有大笔银子进账,是不是能实现收支平衡?”
  顾玖摇头,“恐怕不行!钟表只是小件,理工学院需要研发的东西太多,绝不能满足于眼前这点成就。”
  “任先生也是这么说的。”刘衠附和。
  接着刘衠又拿出两个木匣子,“儿子给父皇母后另外带了一份礼物。”
  “是什么?”
  刘诏好奇,直接打开了木匣子。
  咦?
  竟然是半个巴掌大小的怀表。
  “你们竟然做出了怀表?”
  “这是儿子做的样品,怀表时间不是很准,还需要继续改进。因为是第一次做出怀表样品,儿子觉着很有意义,就给父皇母后带了过来。等将来做出怀表成品,儿子再给父皇母后送两只过来。”
  顾玖打开另外一个木匣子,拿起怀表,说道:“样品只有两只,对吗?”
  “一共三只,剩下一只放在学院继续做研究。”
  顾玖笑了起来,“世上仅有的三只时间走不准的怀表,而且还是全天下最早出现的三只怀表,其中两只,一只在在太上皇手中,一直在太后手中。等我们百年之后,这两只时间不准的怀表,就是世上绝无仅有,不可复制,价值连城的古董。”
  是这个理。
  刘诏叫来烜哥儿,“等我和你祖母百年后,这两只怀表就交给你保管。世上绝无仅有,能被太上皇和太后娘娘佩戴的怀表。”
  烜哥儿立马红了眼眶,重重点头。
  鲁王刘衠小声嘀咕,“父皇这话不吉利。”
  刘诏拿起怀表,在鲁王刘衠的头上敲打,“少废话!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什么吉不吉利,你们就是想太多。”
  鲁王刘衠委屈,朝母后求救。
  顾玖眉眼一弯,笑眯眯地模样,“今儿老三过来,正好尝尝御厨研发的新菜式。”
  一听有吃的,刘衠眉开眼笑。
  果然是个吃货,从小就是个吃货。
  烜哥儿二话不说,又去池塘里摸了两条鱼。
  鲁王刘衠感慨道:“烜哥儿的水性,怕是赶得上水边长大的渔民。”
  顾玖笑眯眯地说道:“他就是和水边渔民学的游泳,整日里上山抓鸟,下河摸鱼,性子野得很。”
  鲁王刘衠悄声说道:“烜哥儿这样的性子,皇兄怕是管不住。”
  顾玖说道:“你是杞人忧天。烜哥儿性子虽野,然而做事很有分寸,也懂规矩。他就是那种什么场合,摆什么姿态的人。天生的一人多面。”
  “不得了啊!”鲁王刘衠感慨道,“烜哥儿的那些弟弟妹妹们,和他比起来,就跟个傻子似得。”
  “都是你的侄儿侄女,哪有你这样说话。”顾玖轻声呵斥。
  刘衠尴尬一笑,“母后在宫里时间短,不清楚皇兄的几个孩子被老夫子管教得一板一眼,不如烜哥儿机灵。但是他们小心思可不少。我就觉着皇嫂管教孩子的方式有点问题,遵循着孙家的传统,天天压着孩子读书,一点玩耍的时间都没有。
  我记得小时候,父皇母后虽说布置了很多功课给我们,却不会限制我们玩耍。皇嫂总爱说玩物丧志,那得看怎么玩啊。皇兄日理万机,没时间管教孩子,幸亏烜哥儿是在父皇母后身边长大,没被管教成木头。”
  “皇后学识不俗,能有你说的这么严重?”顾玖不相信。
  鲁王刘衠说道:“儿子说的都是个人之见,或许有些片面。”
  顾玖却对此事上了心。
  她命人带了一道懿旨回宫,将皇孙皇孙女,以及刘衠的两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全都送到茶庄住一个夏天。
  乾明帝接到懿旨,高兴坏了。
  他巴不得将孩子送给母后管教。
  母后教导小孩子很有一套,他们几兄妹就是例子。
  皇后有些不舍,也没阻拦。
  一路坐船南下,一个半个月后,一群大小不一的孩子,走进了茶庄。
  顾玖没急着布置功课,也没急着考察孩子们的心性。
  先让孩子们适应环境,让烜哥儿带着弟弟妹妹出门游山玩水,走街串巷。
  一群天天圈在皇宫王府读书的半大孩子,远离父母,初来乍到,一开始还畏惧祖父祖母的威严,放不开手脚。
  几天之后,这群孩子犹如脱缰的野马,主动跟着烜哥儿一起野。
  野了半个月,顾玖将孩子们全部叫到跟前,考察学习进度,分别布置功课。
  每天只要按时完成课业,就可以在茶庄玩耍。
  顾玖习惯了当甩手掌柜,之后就将教导孩子们的重任,交给了烜哥儿。
  以烜哥儿的知识储备量,做这群小孩子的老师绰绰有余。
  烜哥儿欣然领命。
  他做老师可不会走寻常路。
  除了教导书本上的知识,他还带着弟弟妹妹下田插秧苗,下地锄野草,上山打柴抓野味,下河摸鱼顺带洗刷刷。
  上茶山采摘茶叶,下集市贩卖土货。
  又带着弟弟妹妹前往江南书院混日子,占地盘,和当地学子辩论。
  很快,辩论就成了他们的固定项目。
  一群孩子,被烜哥儿带领着,也多了两分野性。
  都是一群好孩子。
  皇后和鲁王妃都教导得很好。
  只是管教太严,孩子失了活泼。
  夏天过去,孩子们该启程回京城。
  一群孩子全都红着眼睛舍不得。
  这个夏天,是他们记忆中,过得最有意义的夏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们想留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
  “你们是想留在祖父祖母身边玩耍吧。”
  顾玖笑了起来,刮了下孩子们的鼻子,“都听话,跟随钱公公回京城。明年夏天你们再来玩耍。”
  “明年真的能来吗?”
  “本宫说的话岂能有假。”
  把孩子们哄住了,终于送上楼船,启程回京。
  钱富负责送这群金贵的孩子回京,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他还带了一份太后娘娘的懿旨。
  懿旨内容很简单,别整天将孩子们束缚在皇宫或是王府。全都去山河书院读书,姑娘就去京城女子学院读书,和同龄人多相处。
  私学在启蒙阶段,效果很好。
  但是当孩子们已经过了启蒙阶段,就该去书院接受教育,而不是继续留在宫里让老夫子们教导。
  在教育孩子方面,乾明帝刘御是绝对相信太后娘娘。
  接到懿旨后,他就将孩子们分别送到山河书院和京城女子学院。
  刘衠的两个孩子,同样送到书院读书。
  ……
  茶庄这里。
  孩子们被送走,吵闹了一个夏天的茶庄,终于安静下来。
  刘诏喝了一口茶,全身舒爽。
  “我这老胳膊老腿,可算是解脱了。几个孩子在一起好似一千只鸭子嘎嘎嘎乱叫,我的耳朵都快被吵聋了。幸亏你只留他们一个夏天。”
  刘诏深感后怕。
  要是孩子们一直住在茶庄,他非被吵疯了不可。
  顾玖抿唇一笑,“小孩子聚在一起,哪有不吵闹的。孩子们疯玩一夏天,吵吵闹闹,说明孩子们精力足,身体壮,这是好事。”
  “一个二个全都被养野了。最野的孩子就属烜哥儿。”
  烜哥儿拿着一摞报纸回来,“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